亮眼橙「救」在身邊!合肥115臺救命「神器」自動體外除顫器已投用

2020-12-22 合肥在線

工作人員在地鐵站內檢查急救設備是否能用。

自動體外除顫器

藝人高以翔錄製節目時心源性猝死,年輕的生命定格在35歲,有著「救命神器」稱號的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也成為不少人關注的焦點。11月28日,記者從合肥市紅十字會獲悉,合肥目前已在火車站、高校、地鐵等公共場所投放了115臺AED。這些設備智能化程度高,簡單易操作,可在關鍵時刻救命。

現場工作人員正馬不停蹄地驗收AED

最近幾天,合肥市紅十字會綜合部部長孫偉和他的幾名同事都在忙一件事。

昨日下午1點,匆忙吃完午餐的他們又趕往下一個地點。40分鐘左右的車程,記者跟隨孫偉一道來到軌道交通2號線王崗站。剛進地鐵大廳,孫偉一眼就掃到了一個亮眼的橙色箱體,裡面放置了可以救命的自動體外除顫器,即AED。

記者走到箱體附近,拿出手機掃描箱體上的二維碼,嘗試打開箱體的玻璃門。記者嘗試了三次,均以失敗告終。「快記下來,這個箱體的門需要處理。」孫偉告訴記者,這幾天他們帶著廠家的技術人員逐一對投放的AED進行驗收,幾乎沒有遇到異常情況。

「只要投放了就能使用,驗收是我們工作中的必備程序。」孫偉告訴記者,AED被稱為心臟驟停院前急救的「救命神器」,是一部能夠自動監測患者心律並施以電擊,使心臟恢復正常運作的智能急救儀器,操作比較簡單。

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作中的AED會發出語音提示,使用人只需按照其要求,按下相應的按鍵,就能實施急救,堪稱是「傻瓜」神器。

數據合肥已在公共場所投放115臺設備

有研究表明,對室顫導致的心臟驟停進行院前4分鐘內除顫,可以使患者生存率達到50%,但隨著除顫時間延遲,復甦搶救成功率則明顯降,除顫每延遲一分鐘,生存率就會降低大約7%~10%,使用AED是迄今公認的院前制止心源性猝死有效方法。

孫偉說,如果在公共場所發生心臟驟停危及生命事件時,在救命的「黃金四分鐘」時間內,附近的目擊者可以利用這一「救命神器」,在第一時間進行快速搶救,大幅度提高搶救成功率。「心肺復甦和AED結合使用效果會更好。」孫偉提醒說,施救人要不停做心肺復甦,直到醫護人員趕到現場,所以對體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據其介紹,從今年9月開始,合肥已在地鐵站、機場、火車站、汽車站、體育健身等各類場館、學校、4A級以上旅遊景區、部分街道社區等公共場所投放了115臺國產的AED,接下來將在3號線的站點內投放17臺,其他區域投放1臺。目前,這些儀器都還沒有進行過「實戰」。

「從國內情況來看,AED的配比率都不是很高。」孫偉表示,公共場所醫療急救工程被列為2019年合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的20項事項之一,其載體項目就是在公共場所設置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如果進展順利,明年計劃再投入200臺AED,進一步擴大覆蓋範圍。

呼籲加大救護員培訓 全民要掌握急救技能

在投放儀器的同時,設置點的救護員培訓工作也在同步開展中。

據介紹,按照每臺設備配備3名急救員的標準,截至10月底,合肥市紅十字會已經完成相關培訓工作,共涉及70餘家單位、400多人。通過培訓,急救人員掌握了AED操作方法、心肺復甦術、創傷包紮等急救技能,當出現突發意外患者時能夠挺身而出、正確施救。

「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查缺補漏』,擴大救護員的培訓範圍。」不過,孫偉也坦承,當下很多市民沒有急救意識,認為這種事離自己很遠,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每個人都應該掌握一定的急救能力,在關鍵時刻救人救己。」

記者 陳家靜/文 卓旻/攝 通訊員 張妍

AED使用攻略

怎麼 找到 AED?

市民可搜索久心急救小程序在線查看AED的分布圖,選擇距離最近的急救設備。

怎麼 取出 AED?

可掃描箱體上的二維碼打開箱門,取出急救設備。如果此方法失敗,市民還能直接使用箱體上放置的安全錘砸開箱門或者詢問站點工作人員,拿到箱體鑰匙,取出設備。

怎麼 使用 AED?

箱體上注有醒目的施救步驟。確認環境安全,輕拍重喚,判斷有無反應;如無反應,呼救撥打120,取AED;檢查呼吸(5-10秒),若無正常呼吸立即實施CPR(30次胸外按壓+2次人工呼吸);AED到位,打開電源,按圖示粘貼電極片;AED會自動分析心律,聽從語音指示操作。

AED 異常 怎麼辦?

工作人員會在系統後臺對100多臺設備進行監控。如果有儀器顯示異常,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趕往現場處理。

相關焦點

  • 煙臺市20個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AED)正式啟用
    (AED)啟用儀式在市體育公園舉行,標誌著全市20個公共場所配備的自動體外除顫器正式啟用,公共場所應急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而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配置AED並進行必要的培訓後,再發現院外心跳呼吸驟停患者時,現場第一目擊者可在第一時間利用AED對患者進行電除顫搶救,能夠有效解決120醫務人員很難在4分鐘趕到現場施救的難題,在歐美、日本、新加坡等發達國家,AED已像滅火器一樣非常普及,並被實踐證明能夠顯著提高生存率,被譽為救命神器。
  • 寧波已在公共場所投放108臺「救命神器」AED
    圖為安裝在鐵路寧波站的「救命神器」。(陳敏 攝)  昨日,記者從市紅十字會了解到,我市已在機場、火車站、地鐵站等公共場所投放108臺「救命神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全市有7萬多人學會了如何運用AED施行現場急救。  近年來,在公共場所發生心源性猝死的報導屢見報端。猝死的主要表現為心搏驟停和呼吸停止。
  • 深圳地鐵站全部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深圳地鐵站全部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1.13 星期一     記者12日從深圳地鐵公司獲悉,深圳地鐵各線路已配備500多臺自動體外除顫器
  • 多地加快鋪設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救命神器使用方法大力普及中
    多地加快鋪設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救命神器使用方法大力普及中 發布日期: 2020-12-21 08:31:55 來源: 央視網
  • 「救命神器」來了!燕塘地鐵站已配置AED!你會用嗎?
    近日廣州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燕塘地鐵站內的AED裝置在緊鄰A出口的車站控制室附近,設備外表為「亮眼橙」色,箱體上張貼了簡潔的使用說明,方便市民正確使用。在心臟驟停時,若在「黃金4分鐘」救援時間內,使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甦,能有效提高患者存活率,因此,AED也被稱為「急救神器」。
  • 救在你身邊,大朗投放6臺AED「急救神器」
    ■大朗在全鎮投放6臺AED急救神器 通訊員 陳慧敏 攝■技術顧問現場講解AED使用方法通訊員 陳慧敏 攝當有人出現心臟驟停,在「黃金四分鐘」內使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儀)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甦,是最有效的搶救辦法
  • 2017「救命神器」進駐廣州 廣州哪裡有自動體外除顫儀?
    「微型應急站」內設AED自動體外除顫儀一臺,急救箱一個。  據介紹,為及時搶救患者創造有利條件,救病患於危難之間,廣州市紅十字會、市旅遊局、市應急協會三方經多次討論研究,決定在廣州旅遊信息諮詢中心試點推行AED應急項目,試點推行「微型應急站」。  「微型應急站」內設AED自動體外除顫儀一臺,急救箱一個。
  • 調查| 解密南大「救命神器」——AED除顫器
    在心臟驟停時加以心肺復甦術,配合AED除顫的應用,是國際公認最有效的即時救治措施。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又稱傻瓜電擊器,是一種可攜式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這樣的AED「神器」,南大有嗎?
  •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使用方法
    120急救 當患者無呼吸,看胸部無起伏,摸頸動脈無搏動,應立即行心肺復甦術,並指定一名現場人員撥打急救電話120,並快速取得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救治方法 1、接通電源 當取得AED後,將AED放置在患者身邊,打開AED的蓋子,將電極板插頭插入AED主機插孔,並開啟電源;需注意準備AED的同時,要持續行心肺復甦術; 2、安放電極片
  • 洪梅添5臺「救命神器」AED,就裝這些地方!→
    12月18日,記者從洪梅鎮公共服務辦了解到,按照市的統一部署,洪梅鎮安裝完成並啟用了5臺(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配置這些「救命神器」,將進一步提高洪梅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提升群眾心源性猝死的自救水平。
  • 「救命神器」AED落地地鐵魚珠站!在關鍵時刻,它能救命!
    AED是自動體外除顫器的英文縮寫,又稱自動體外電擊器。是一種便攜的、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即使是非醫護人員,經簡單培訓後,也可利用AED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甦。由於它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且操作較為簡單,因此又稱「傻瓜電擊器」「救命神器」。
  • 5臺「救命神器」(AED)在清溪投放使用
    按照市的統一部署,近日,清溪慈善基金會與鎮公共服務辦、衛生健康局在我鎮設置安裝了5臺心臟復甦急救設備(自動體外除顫器,簡稱AED)。這些先進設備的安裝,將進一步提高我鎮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提升群眾心源性猝死的自救水平。
  • 「救在你身邊」「救命神器」AED亮相朝陽黑莊戶
    急救站內配備了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設備及止血包紮、傷口處理、醫用冰袋等急救用品,若有需要,可24小時通過微信掃碼或身份證識別等方式自助取用。如遇緊急特殊情況還可通過AED緊急按鈕,按照櫃體上的AED操作指南及語音提示快速取出AED進行施救,為突發病人爭得院前醫療急救的黃金時間。
  • 關鍵時刻能救命!街頭的這臺機器你會用嗎?
    2020年4月,一名男旅客在合肥南站準備出站時,突發昏厥倒地,不省人事。合肥南站派出所現場執勤民警和測溫點防疫醫護人員發現該情況後,醫護人員開始對他實施心肺復甦,但是旅客還是沒有恢復心跳。緊急時刻,有志願者取來設置在站內的AED,醫護人員立刻對昏厥旅客進行心臟除顫,首次便除顫成功,旅客漸漸恢復了心跳。隨後,旅客被送往醫院進行後續救治。
  • 福州臺江萬達附近寫字樓內 首裝「救命神器」
    大樓安裝的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大樓安裝的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東南網4月6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郭麗娟 海都駐臺記者章薇/文林丹/圖)在福州臺江萬達附近的宇洋中央金座寫字樓內,新進了一臺「會說話」的「救命神器」,它叫自動體外除顫器(英文簡稱AED),這是在福州公共場所安裝的第一臺。
  • 「救命神器」AED投放太原地鐵
    12月15日,23臺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投放在太原地鐵2號線的23個站點,每個站點1臺,實現所有站點全覆蓋。當日,山西省紅十字會、太原市紅十字會、太原中鐵公司聯合舉行山西省人民政府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公共場所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太原地鐵2號線集中投放儀式。「周圍環境安全,我已做好防護。先生,你怎麼了?這裡有人暈倒了,急需救護員,請這位先生幫忙撥打120……」現場,來自地鐵公司的10名工作人員演示雙人心肺復甦技能,並利用AED進行急救。
  • 太原23個地鐵站點全部有了「救命神器」
    山西晚報訊(記者 薛琳 薛建英 通訊員 王小雨 張夏華 馬佳斌)12月15日,23臺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投放在太原地鐵2號線的23個站點,實現所有站點全覆蓋,其配置率走在了國內地鐵行業前列。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是用於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被稱為「救命神器」。2020年,山西省人民政府首次把在人流密集公共場所配置急救設備AED列為年度10件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在人流密集公共場所配置AED不僅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證,更是提升城市防範能力和綜合能力的指標。」
  • 「救命神器」AED阻擋死神鐮刀
    世紀大道站好心市民蔣女士在現場心肺復甦AED全稱AutomatedExternal Defibrillator,又稱自動體外電擊器,自動除顫器,是一種可攜式醫療設備,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且給予電擊除顫
  • 「救命神器」來啦!企石這5個公共場所配置AED,分布在...
    在心跳驟停時只有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4分鐘」內利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甦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辦法好消息是>「救命神器」AED來企石啦!「緊急情況時,要果斷按下按鈕開門取用AED,然後拉開AED保護蓋,將電極貼貼在患者身上,按照語音提示再按下除顫按鈕。」負責安裝的工作人員介紹,自動體外除顫器僅限患者出現無意識、無呼吸時使用,平時不要因好奇而擅自打開箱門。
  •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行業專題報告:撐起生命的藍海市場
    心臟驟停需儘快進行心肺 復甦(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並配合自動體外除顫器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進行治療。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