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家長諮詢兒童多動症問題,其中有一個共性,就是把兒童的好動特徵混同於兒童多動症。因此,本期醫案說法我們特別邀請到鄭州安信中醫門診部的朱秀羅教授談談如何有效鑑別多動和多動症。
2018年的一天,兩位媽媽帶著孩子來找朱大夫看病。孩子們是同班同學。說起來安信中醫的原因,兩位媽媽和朱教授道出其中的原因。原來,她二位當時一起被老師叫家長。到了學校,老師說:「這兩個孩子太吵了,在班裡影響其他同學上課,去年我們班李東也是這個樣子,他媽媽帶他去鄭州安信中醫門診部找朱秀羅大夫治療一段時間,現在這個孩子成績也上去了,在班裡表現也很好,你們是不是也給孩子找大夫看看。」於是為了讓孩子改掉這些毛病,兩位媽媽聽從了老師的建議,帶著孩子來到了安信中醫門診。但經過朱秀羅大夫的診斷,兩個孩子並不是一樣的問題,其中一個孩子是多動,可另一個孩子卻是多動症。
這兩個孩子都是10歲的小男孩,徐姓男孩好動的表現是:有時注意力不集中,但大部分時間能集中。雖然為了貪玩,常草率地迅速完成作業,但並不拖拉,而且有一定的自我約束力。身體上表現在睡眠欠安,消瘦,時有咳嗽,舌尖紅,手足心熱,膽小。基於以上的症狀,朱教授將他確診為患有多動,後續藥方採用溫膽湯合梔子豉湯加減化裁,調理一月後,以上症狀基本上消失了。
但提及另一個男孩,朱教授卻將他診為多動症,這又是為什麼呢?且讓我們看看這個男孩的病例:好動,注意力不集中,難以靜坐,亂翻亂找物品,上課不能集中精力聽講,不能自主完成作業,興趣多變,夜睡不安,性情急躁,不顧危險。這裡可以看出多動症和多動的一些區別,也就是孩子能不能對自己的行為有約束力、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要做的事情上。稍後我們也會講到二者具體的區別方法。
說起這個男孩,朱教授將其診斷為多動症,在中醫上講是為腎陽不足,肝火偏旺,在方子的選用上採用的是楊毓書教授的神復散加減化裁,在服藥三個月後,小孩的各種症狀開始明顯好轉——上課能夠坐下來認真聽講了,可以自己按時完成作業了,諸多的多動表現都消失了,除此之外,男孩對事物反應也較之前靈敏了不少。為了進一步鞏固,朱教授又囑咐孩子再服藥兩個月,之後學習成績也有了顯著的提升,此時共濟試驗已經顯示為:(一),也就是一切正常了。
說起小兒多動症,也算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了,這類患兒的智力屬於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有:
1、注意力不集中或注意短暫:如常常無法注意細節,經常粗心犯錯,容易分心難以維持專注力,容易被幹擾,常常忘東忘西等。
2、活動過多:如坐著時經常局促不安,玩手或玩腳,或不斷扭動身體,或課堂中離開椅子,在不適當的場合下,會到處亂跑或過度活躍,難以靜下來,極度愛講話等。
3、情緒易衝動:別人問題未問完時,就急著說出答案,常常在不適當的狀況下打斷事情或對話的進行,無法耐心等待排隊等。
4、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以與人相處,經常與小朋友打逗,易與同學發生糾紛,不受同伴歡迎,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老師感到沒辦法。
從上述治療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多動症的程度要比多動明顯加重,多動的治療一般一個月左右就有明顯的效果,而多動症則需要半年以上,那多動與多動症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1、注意力與興趣方面的區別:
多動症兒童無一興趣愛好,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包括看電視動畫片等,具有注意力缺失症狀;好動的孩子做他喜歡的事能專心致志地去做,並討厭別人的幹涉和影響,他上課以及做功課表現不安定,主要是因為對學習缺乏興趣。
2、在行為的目的性、計劃性及系統性方面的區別:
多動症孩子的行為常常呈衝動式,且雜亂無章,有始無終;多動孩子的行為常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並有計劃及安排。
3、在自制能力方面的區別:
多動症孩子一般無自制力,在集體活動,群體相處時,往往表現為不守紀律,喜歡挑逗,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好動的孩子在嚴肅的、陌生的環境中有自我控制能力,安分守己,不再胡亂吵鬧。
那麼有哪些影響因素會導致多動症的產生呢?
01輕微腦組織損傷
02遺傳因素
03腦內神經遞質代謝異常
04維生素缺乏、食物過敏
05家庭環境不良及教育方法
06環境汙染及鉛汙染(如含鉛玩具)或微量元素缺乏(如鐵、鋅等)
多動症可能造成諸多的危害
對個人的危害:輕微多動症兒童只是在學習上不能專心、不能主動去學,造成學習成績下降;
在行為上不能自控,表現為不服管束,被人歧視。重症多動症兒童學習成績明顯下降,不能跟班,難易讀完小學及初中;在行為上惹是生非,幹擾他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易受不良影響和引誘,可發生打架鬥毆、說謊偷竊,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對家庭的危害:多動症患兒不僅學習成績差,還厭學、逃學、擾亂課堂秩序,因此常常被老師叫去批評,使家長惱羞成怒,回家後便對孩子實行責罵、棍棒教育。有的再請家庭教師,浪費時間和金錢,可能使孩子產生對抗情緒,影響家庭和睦。
對學校的危害:在學校中,多動症患兒經常擾亂課堂秩序、打架鬥毆、偷竊破壞、成績低下,即使老師花很大的精力也收穫甚微,使教學質量受到影響。
因此,出現問題一定要儘早就醫,以免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更大的危害。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擇一些心理治療。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給孩子請一個心理指導老師,對孩子來說沒有太大的傷害,也可以很好的幫助孩子認知這個世界。
再次,我們還可以給孩子進行一些訓練,可以很好的幫助孩子處理那些不恰當的反應。
最後,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很多時候孩子也不希望自己不能做不好,也希望自己可以很好的去做到符合老師家長標準,但是呢這些東西都是不受孩子控制的,所以我們最好要給孩子足夠的信心,這樣才可以很好的給孩子治療。
本期受訪嘉賓:
朱秀羅,鄭州安信中醫院門診部教授,主任醫師。
【來源:中原健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