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不聽講 好動男孩原來有多動症

2020-12-27 北方網

  8歲的小男孩丁丁今年上小學二年級,雖然測過智商水平有119,但學習成績一直不好。近日,媽媽帶他到中南醫院就醫,才知是多動症讓丁丁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

  丁丁平時學東西特別快,但作業老是完成不了,老師經常批評他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總有小動作。新學期開學後,丁丁的老毛病還是沒改,媽媽只好帶他到中南醫院兒童神經疾病與心理門診,被診斷為多動症。

  據該門診副主任醫師範靜怡介紹,最近接診了很多因學習成績不好到醫院就診的多動症孩子,多表現為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範靜怡稱,多動症多發於6-9歲。其中有1/3的多動症孩子,症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1/3如果不及時治療,會保持原狀;另外1/3的孩子症狀還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惡化。一般男孩會表現明顯一些,而女孩則較為隱蔽,但症狀要比男孩嚴重。

  多動症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大腦抑制皮層發育不好,或是孩子上學時心理過渡不好。範靜怡建議,如果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多動症狀,最好及時就醫儘早治療。

  小貼士

  多動和多動症的區別

  患多動症兒童在任何場合都不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小人書、動畫片時,也不能專心致志;但頑皮兒童不同,在看小人書、動畫片時能全神貫注,還討厭其他孩子的幹擾。

  頑皮兒童的行動常有一定的目的性,並有計劃及安排。而多動症患兒卻無此特點,行動較衝動,且雜亂,有始無終。

  頑皮兒童在嚴肅的陌生的環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亂鬧;多動症患兒卻無此能力,常被指責為「不識相」。

  頑皮兒童服用巴比妥類藥物後即鎮靜入睡,而多動症患兒服用後更加興奮不寧。

  多動症患兒動作反應遲鈍,動作不靈活、不協調,扣紐扣、繫鞋帶等動作緩慢,跑步常摔跤,寫字、用剪刀動作笨拙;頑皮的孩子沒有這些動作缺陷。

  北方網教育頻道 新聞糾錯、投訴及爆料熱線:022-23601753

相關焦點

  • 如何區分孩子好動與多動?要怎麼對待多動症孩子?
    有多動症的孩子在幼兒園時期其實就表現出來了,比如坐不住,易煩躁等。因為孩子的天性是好動的,所以在幼兒園時期大家不容易注意到孩子的多動症情況。等到上了小學,小學生需要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坐得端端正正聽老師講課,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有多動症的孩子這時就很顯眼了。那麼我們家長要如何區分孩子好動與多動?要怎麼對待多動症孩子?家長要如何區分孩子好動與多動?
  • 孩子好動只是調皮?多動症危害大,千萬別大意
    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在跟孩子相處的過程,發現有些孩子非常好動,甚至停不下來,他們上竄下跳,或翻箱倒櫃,甚至做很危險的事情,也不怕,這另一些孩子家長很頭疼,很無奈。在這個時候,很多家長對於比較活躍的孩子會問:「你有多動症啊?」對於孩子多動症,我們不能盲目下結論,下面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多動症!
  • 孩子多動=多動症?教你如何區分孩子是好動還是多動症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父母最大的願望。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發育出現任何異常都會牽動著父母的心。在近些年,發現小兒多動症的孩子是越來越多,有很多父母對小兒多動症的判斷僅限於孩子多動,卻不知多動症的症狀不是簡單的多動而已。什麼是小兒多動症?
  • 兒童好動不等於「多動症」
    在兒童心理和行為門診,經常有孩子頑皮,被家長認為患上了「多動症」,但是事實上,臨床上真正患兒童多動症的並不多,只佔其中的1/3,其他2/3的兒童都是屬於貪玩、缺乏學習興趣或有其他精神衛生問題。
  • 幼兒園孩子被勸檢查「多動症」:千萬別把「好動」培養為「多動」
    可中國有句老話又說:「孩子不皮不聰明。」加之孩子天性就愛玩,怎麼「皮孩子」就判定為「多動症兒童」了呢?事實上,在醫院的門診中,有很多孩子是被誤診為多動症!誤把「好動」判做「多動症」,家長操碎心,孩子被管束著也很不開心。那麼多動症與好動之間,到底又有怎樣的區別呢?
  • 上課「多動」「不動」可能是病!孩子有這些表現要及時就醫
    孩子上課坐不住、愛走神、小動作多、寫作業很困難……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因孩子過於「好動」而煩惱不已。日前,記者在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門診採訪時發現,一名醫生一天接診的50多例患兒中,有十幾例是多動症,多動症已成為一種兒童常見病。
  • 孩子多動好動怎麼辦?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老是東張西望、小動作不斷,上課不認真聽講,回家還總愛胡亂發脾氣 ,該怎麼辦?   孩子多動好動,可以嘗試一下以下這四種方法:
  • 孩子的活潑好動和多動症的區別
    孩子的活潑好動和多動症的區別,多動症患兒存在注意力缺陷、衝動、多動,學習和人際交往受到了嚴重阻礙。但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有些兒童的好動是屬於貪玩或者缺乏學習興趣,而非多動症。孩子的活潑好動和多動症的區別在於以下幾點:1、有無場合性和時間性:多動症孩子的多動和衝動是不分場合的,比如大家非常安靜地在教室裡上課,他會突然的出怪聲,這就屬於多動症。好動兒童在嚴肅的、陌生的環境中,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這個要區分開。
  • 「安信中醫朱秀羅」同樣是頑皮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一個是多動,另一...
    最近,不少家長諮詢兒童多動症問題,其中有一個共性,就是把兒童的好動特徵混同於兒童多動症。因此,本期醫案說法我們特別邀請到鄭州安信中醫門診部的朱秀羅教授談談如何有效鑑別多動和多動症。2018年的一天,兩位媽媽帶著孩子來找朱大夫看病。孩子們是同班同學。說起來安信中醫的原因,兩位媽媽和朱教授道出其中的原因。
  • 孩子不好好上課,多動好動,怎麼改善?
    有些寶媽們經常訴苦,說自己的寶寶太好動了,在學校,不好好上課,總是東張西望,在家裡,一寫作業就分神,總是三心二意,平常怎麼說也沒用。自己的孩子到底和別家差在哪?有因自有果,這其中深厚的哲理同樣適合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果自然有它產生的原因,找到其中的原因,我們也就能解決孩子身上的「果」,今天眾艾的老師們就為大家深度刨析孩子好動,多動產生的原因。孩子好動,多動的原因,其實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注意力」是人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質之一,是人能夠學習的最基本的能力。
  • 媽媽,我也不想這樣,都是因為多動症!多動症危害有多大?
    一位8歲男孩自述:小時候就非常好動,我也控制不了我自己,媽媽總為我頭疼不已,到了上學的年齡,我總是不能安靜下來聽課,有時候拽前桌小辮子,玩橡皮、咬鉛筆,有時候還會離開座位,常常擾亂課堂紀律,媽媽也因此被學校約談了好幾次,每回都會訓斥我一頓,我也很想改掉,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學習成績也差
  • 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多動症?杭州治療多動症的醫院
    好動、調皮是兒童的天性,人們通常喜歡稱他們為「熊孩子」,但是如果孩子軀體活動明顯比同齡兒童多,且自控力差,完全不能「聽招呼」安靜下來,就要警惕孩子是否患上「多動症」了。作為家長來說,怎樣判斷貪玩、好動孩子到底是「熊孩子」還是患有「多動症」呢?杭州復旦兒童醫院專家張連舫主任,普及一下關於多動症的知識,家長們可以根據這些日常表現來判斷孩子是不是真的患有「多動症」。「多動症」是什麼疾病?
  • 如何糾正孩子「多動症」?
    孩子上課無法專心聽講,要麼經常東張西望,小動作不斷,撕紙、摳橡皮,甚至離開座位遊走;要麼靜靜託腮,神遊八方;晚上回家做作業邊做邊玩,經常拖拉到11時,還錯漏百出。有些孩子入睡困難,睡眠質量差。ADHD孩子的智力一般不受到影響。在多數人眼中,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和調皮好動的孩子很難區別開來。不少家長覺得,男孩就是比女孩調皮好動。
  • 8歲男孩多動症的表現是哪些
    很多家長以為男孩活潑好動,調皮一點也是正常的,也並未多想。但老師的多次投訴上課好動、脾氣不好、學習成績差時,家長才意識到,孩子可能患有多動症,併到醫院就診。在競思訓練中心,記者發現來訓練的孩子男孩居多,女孩較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難道說多動症更「偏愛」男孩?那麼8歲男孩多動症的表現是哪些?
  • 孩子上課「多動」「神遊」可能是病!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醫生提示
    孩子上課坐不住、愛走神、小動作多、寫作業很困難……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因孩子過於「好動」而煩惱不已。日前,記者在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門診採訪時發現,一名醫生一天接診的50多例患兒中,有十幾例是多動症,多動症已成為一種兒童常見病。
  • 孩子太好動會不會是「多動症」?好動的孩子父母怎麼教?
    ,一刻也閒不下來,真擔心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啊?,並非所有好動的孩子都是「多動症」。5%-10%之間,國內調查在10%以上,男孩多於女孩,早產兒及剖宮產兒患多動症的機率較高,大約在 60%以上。>:好動孩子的好動行為一般有原因、有目的,而多動症孩子的行為多具有衝動性,缺乏目的性;
  • 孩子上課不認真?警惕多動症
    多動症病因多,親子關係需重視從發病的原因上來說,目前對多動症還沒有確切的結論,相關研究認為多與遺傳、神經系統發育、環境因素等相關。遺傳因素是相對比較明確的因素之一。在患有多動症的孩子中,可以發現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在母親孕產期,母親的身體素質對於孩子的健康狀況非常重要,如果母親的心理壓力和身體狀況較差,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多動症。
  • 孩子多動好動?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 佰脈通中醫館 內科病案選--兒童肝脾不調證 家長帶一個六歲小患者,代訴:平素食欲不振,急躁易怒,晚上睡覺不踏實,
  • 多動症已成兒科常見病 就診率卻不足20%
    本報訊(記者 劉歡)孩子上課坐不住、愛走神兒、小動作多、寫作業困難……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因孩子過於「好動」而困擾不已。日前,記者在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門診採訪時發現,一名醫生一天接診的50多例患兒中,有十幾例都是多動症。儘管多動症已成為一種兒科常見病,但就診率仍不足20%。
  • 多動症孩子不一定好動 文靜寶寶也可能患病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營養健康>健康護理>正文多動症孩子不一定好動 文靜寶寶也可能患病 2013-04-09 17:27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