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永州古村落|有一種留戀叫路亭

2020-12-19 紅網永州站

路亭村雲龍牌坊俯瞰。

庸庸碌碌幾十年,足跡踏遍大江南北。他鄉風景再美,也不及家鄉某一處令人留戀。倘若你問我,永州哪一個村落令人難忘?我一定會脫口而出:路亭!

是的,去寧遠縣路亭村,不但可以賞盡水光山色,還可以在古民居中樂享詩意田園。

路亭村「三槐世家」牌匾。

路亭,顧名思義,就是路邊的亭子。按照古代「五裡一亭,十裡一鋪」的交通設置,在主要道路上,亭子是十分常見的。永州之野,古亭至少數以千計,但載入文獻的比較少。我兒時愛跟大人走親戚,感覺亭子在鄉間還是隨處可見的。由於近四十年來的城鄉建設,而保存到如今的更少。

路邊的亭子不少,但以亭子命名的村莊不多,而以路亭命名的村莊,大約只有寧遠縣灣井鎮這一處了。與當地朋友結伴探訪,感覺心中被風吹皺了一池春水。

雲龍牌坊的雕塑。

村裡的老人說,這個村子始建於明朝初期,至今有六百多年歷史了。這個村莊位於寧遠縣通往九嶷山的路邊,應該收藏了歷代諸多前去祭舜官員和百姓的腳印。在我的想像中,路亭村應該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構建繁複的木亭或氣勢恢宏的石亭,亭子裡應該有牌匾和楹聯,還有供路人歇息的長凳(石凳),讓長途跋涉的路人可以在此休息,乃至風雲密布之際在長凳上順勢躺下來,長長地籲一口氣,任憑亭外狂風大作、暴雨如注,只管美美地睡去。待到風停雨止,旅途的睏乏和渾身的疲憊消失得乾乾淨淨,於是繼續趕路。此刻,你會真心覺得,這小小路亭簡直是世界上最親切、最美妙的溫暖之地。

可是,我在路亭村尋尋覓覓,就是不見想像中的亭子,除了村前偌大的一口池塘,最吸引我的就是村口的雲龍牌坊。

首先闖入我眼帘的是大門前那對造型十分精緻奇特的獅鼓門墩石,那對石獅是奉了誰的命令馱著石鼓前行的?而且石鼓之上是腳踏祥雲的麒麟,基座的方與石鼓的圓之間,鑲嵌著石獅的弧線,加上兩側精美絕倫的浮雕,令人嘆為觀止。

就在我痴迷於獅鼓門墩石時,寧遠的朋友告訴我,該牌坊始建於明崇禎十二年(1639),為旌表該村舉人王性所建。主樓為歇山頂,簷下飾七層如意鬥拱,以木雕、花卉、人物、龍獅裝飾全坊,正大門與兩邊側門,都有門神畫,正門的門神為秦叔寶和尉遲恭,右偏門的門神為尤俊達和程咬金,左偏門門神為羅成和魏徵。這些門神的來源均有全國通用、老幼皆知的典故,我特備欣賞它畫工筆細膩,著色自然古樸,雖經歲月洗禮,仍清晰可辨,具有典型的湘南牌坊風格。至於土生土長的王性,是明弘治七年(1494)的進士。此人仰慕先賢,平時注重積累學識、砥礪品行,文才品德堪為優異。他在讀縣學時,就被推薦為祭舜禮生。後來出廣東陵水知縣,又補任河北趙州知州。不知怎麼回事,王性後來淡於仕途,力請休致,回想之後悠遊九疑山林泉石間,深得士大夫欽敬。後人立雲龍牌坊,以旌表之。

一個人能夠讓全村乃至全縣的後人記住,這是一種德行。徜徉在路亭的牌坊,我曾想像過有哪些人在這裡憩息過並申請仰望?想像自己能否像古人那樣在這裡遇到幾個意氣相投的陌路人,儘管萍水相逢,卻能敞開心扉彼此交談。或雞犬桑麻、節氣農事,或鄉間的瑣事逸聞、善意的取笑揶揄,大家侃侃而談,互通情感,接著就會熱情相邀,結伴去同行前方的路途?

穿過牌坊,便到達背後的古戲臺。戲臺下的兩邊是迴廊,中間為天井式的空地,由於柱子成排延伸,給人一種庭院深深的感覺。戲臺上的中間有一幅古畫,名曰「老君獻壽」。兩側有一對聯:斯民從來尊帝,玉宇何嘗虧王。橫批:漢古。說明此地跟祭舜的關係很密切,也可以看出這裡的文化傳統。

除了牌坊,路亭村還有一處令我流連忘返的地方,那就是王氏虛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王氏祠堂。

其實,木牌坊和王氏虛堂的大門是連在一起的,原為一個整體。明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觀察史鄧雲霄奉旨祭陵時,題為「王氏虛堂」。傳說徐霞客遊九嶷山時,曾在此歇息兩夜。不僅如此,此祠堂還曾得到清代幾位詩人的吟詠,在這些吟詠中,我比較喜歡清代程景伊的《題王氏虛堂》:「 曲徑千山裡,閒門一水涯。居名太平裡,人比彥方家。累奕承先業,頻平駐使車。深山耕且讀,此樂更何加。」

王氏虛堂正大門高懸「三槐世家」匾額。「三槐」之名稱源於北宋初期魏國公王徹。王徹文才武略,風流倜儻,天下望以為相。然因其剛正不阿,難容於時,終不能遂志。他於是在家庭院中植下三棵槐樹,並立下誓言:日後吾子孫必有三公者。後來王徹的兒子王懿敏、孫子王鞏果然以賢能而身居高位。王徹植槐立志的家風為當時大文學家蘇東坡推崇,東坡為王家作《三槐堂銘》,以致三槐堂之名聲傳遍華夏。後來,王姓人家都喜歡過年時在大門上貼上「三槐世家」。作為王氏一脈,路亭村在這種家風薰陶下,曾孕育了好幾位進士。

因為時代的發展,路亭村現存的古建築並不多,在村裡轉了轉,發現古風尚存。村民們對於外來的陌生人,都是笑臉相迎,並致以問候,讓我忽然覺得這是鄉村間最美麗的風景。沿著村巷行走,我一直在思考,在中國傳統的文化生活理念裡,包括路亭在內的各類亭子,是有著其特殊的內涵與象徵意義的。如果把路亭村剪輯下來,貼到中國宋代的畫冊中,會不會有人因此而寫出類似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和蘇軾飄逸灑脫的《放鶴亭記》之類的美文來?

漫步九嶷地帶,唯有路亭縈懷!

文/石澗竹

相關焦點

  • 走進永州古村落|古韻流淌的澗巖頭村
    走進永州古村落|古韻流淌的澗巖頭村 2020-01-18 15: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進永州古村落|沐浴理學光澤的小坪村
    俯瞰小坪村(網絡圖片)在永州,有這樣一個村落,它坐落在道縣清塘鎮西北部,都龐嶺東麓,距清塘鎮4.5公裡,總面積6.7平方公裡。現有人口2200人,其中廖姓2100餘人,佔95%,其他姓不足100人。據說這個村已經有1400餘年的歷史了,當我們偶爾抵達時,仿佛穿越在一冊線裝歷史書中,一些古韻,撲面而來。說是偶爾抵達,是因為我們那次去的主要目的地是月巖。那是理學鼻祖周敦頤少年時期閉關悟道的地方,凡是對永州歷史文化或者說湖湘文化感興趣的人,都想去那裡看一看。因為,那裡與濂溪,被稱為湖湘文化的發祥地。
  • 「永州古村落」梳子鋪鄉金花蔣家大院:厚德家風的印跡
    【永州古村落】梳子鋪鄉金花蔣家大院:厚德家風的印跡圖/文陳瑜曾多次聽梳子鋪鄉蔣六元老師說起,蔣家大院很有文化底蘊,是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直嚮往有諺語稱「左邊金塘龍吐水,右邊青石路朝天。門前綠水聲聲笑,屋後青山步步高。」建造者選址於此,獨具心思。大院依山而建,正門逐級石階,一直延伸到院盡頭,一條條長形青石就像一條條橫亙在心頭的欄杆,每邁上一級,就增加一份肅靜與端神,緩慢似乎就是這裡的情調。
  • 走進永州古村落|石下古村:敬義堂·栢府·豐登廟
    豐登廟現狀從江華縣城沱江鎮沿瀟賀古道南行約6公裡,有一座居住著清一色歐陽姓氏的古村落——大路鋪鎮石下村。村西側有觀音山、鳳凰山南北相對,東側是瀟水河的支流西河,形成「前有照,後有靠」的宜居地理格局。按當時的規定,御史必從進士及監生中有學識並通達治體者選任,一般年齡在30-50歲之間,太年輕則缺乏辦事經驗,年齡過大則沒有朝氣。歐陽志時為全國十三道監察御史之一,地位顯赫,族人引以為傲。至今村裡存留有其故居「栢府堂」(栢府為御史府的別稱),府內懸掛的「栢府」匾額,為當時歐陽志的同僚兼同鄉、京都道監察御史楊繼武所題,府前一對造型拙樸威武的石鼓石獅也為明朝遺物,前些年牌匾和石獅被人移走,不知所蹤。
  • 徽州,有多少古村落正在消逝?
    ▲ 唐模小西湖。攝影/張建平徽州古村落,尤其講究風水。大到一村,每個村都要營造水口,講求聚風聚水聚氣聚財;小到一家,每一家都有天井,內置太平缸,下雨時便可以「四水歸堂」,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攝影/張建平績溪北村,男人40歲的時候,要舉行隆重的慶典,北村人叫「抬社豬」。祁門的一些村莊,依然保留著祭土地神、祭農神的習俗。歙縣葉村的洪氏家族,傳承著徽州百年的「疊羅漢」習俗。汪滿田村,則獨有一種名為「漁燈會」的活動。
  • 古村落的數字記憶
    以「記得住鄉愁」為己任    台州共有近3000個行政村,其中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有75個,列入省級傳統村落名錄的有52個;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有3個,列入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的有12個。保護古村落,就是留住鄉愁。
  • 【永州古村落】寧遠平田村:悠然在歲月中的榮耀蹤影
    【永州古村落】寧遠平田村:悠然在歲月中的榮耀蹤影 陳瑜 無數次經過平田村,卻每次都是匆匆過客,現代城鎮的風姿將歲月的蹤跡隱藏著,掩蓋著。
  • 秋遊通山石門古村落
    古村落雖然聚居年代久遠,但其厚重的歷史文化,是不可再生的文化旅遊資源,讓我領略到傳統文化,感受古時人們留下的點滴生活與經商印記,走近古民居,讓人產生一種對古村油然而生的人文情懷。石門村的古石門鋪為通山唯一現存的茶馬古道。古石拱橋、石板街、栓馬樁留下當年繁華的痕跡:當鋪、煙館、驛站、商鋪、藥鋪、學堂,留下歷史斑駁的過往。
  • 江蘇有處古村落,被稱為蘇杭「世外桃源」,景色媲美水鄉周莊
    由於古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美景是南方美景的典型代表。從古至今,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前去看一看實景。蘇杭美景流傳至今。境內美景數不勝數。水光盎然,溫婉動人的江南水鄉,是蘇杭美景的典型代表。除了自然景觀,蘇杭兩地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古村落是人文景觀的代表之一,屹立在蘇杭大地上。
  • ...第九季「海外名校學子走進金華古村落」在東陽李宅啟幕
    9月3日下午,東陽市城東街道李宅村鑼鼓喧天,第九季「海外名校學子走進金華古村落」活動在這裡精彩啟幕。李宅村宗祠內張燈結彩,來自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40名世界優秀青年齊聚一堂,開啟了為期天4的「金華故事」體驗之旅。
  • 攻略丨暢遊永州的正確打開方式 請查收!
    周家大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素有「民間故宮」、「瀟湘第一古宅院」之稱。周家大院景區是「永州之野」美麗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一級節點,是零陵區「進城、下鄉、入水」旅遊戰略構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 打算去永州旅遊的人,有七個景點不容錯過,提前做個攻略
    這個文廟的規模雖然並不大,但是它的工藝卻是十分的精湛,有著很強的代表性,每一個石雕都被雕刻得那麼優美,裡面的每樣裝飾還相互的輝映著,形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文廟,感覺不管從什麼樣的一個地方看上去,它都是那樣的美,具有著一種連貫性的美,而不是分散的美。永州上甘棠古村。
  • 藝術百家尋訪徐州古村落走進醴泉村
    來自藝術百家文旅團隊的系列報導之十一(徐淮網文化欄目 張文一 鑾翠翠訊)4月5日,藝術百家文旅團隊尋訪徐州古村落活動走進醴泉村,探尋徐樹錚將軍故居和醴泉村的歷史。醴泉村現屬安徽蕭縣官橋鎮,因村內有泉出水如美酒一樣甘甜而得名,村後有鳳凰山,村前有皇藏峪,村周圍土地肥沃,南北都有山泉,泉水清冽,終年不斷,風景秀美,1880年11月11日,民國上將軍徐樹錚出生在醴泉村。徐樹錚,字又錚,號鐵珊,自號則林,北洋軍閥皖系將領,陸軍上將、遠威將軍。
  • 看圖:走進一個有名的膠東古村落,招遠張星鎮徐家村
    徐,是膠東地區的常見姓氏;而「徐家」,也是當地的常見村莊名稱,很多縣市區都有「徐家」村。在這眾多的「徐家」村當中,有一個在古村落領域十分有名。它就是煙臺招遠市張星鎮的那個「徐家」村。在2018年底,張星鎮的徐家村入圍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榜單,此前還獲得了山東省歷史文化名村和中國傳統村落等榮譽稱號。因為名聲在外,來這裡參觀拍照的人也絡繹不絕。或許招遠的朋友對這個村莊已經很熟悉,但膠東其他縣市區的朋友可能很多人還沒有到村裡實地參觀過。下面這組圖片就帶大家走進徐家村,感受一下這個膠東古村落的魅力。
  • 永州旅遊哪些地方菜不錯,永州有哪些好的旅遊景點?
    舌尖上的美食:永州血鴨。是湖南永州的一道非常有名的傳統菜。鴨肉焦脆爽口,外觀色澤紅潤,香色味俱全,適合配酒送飯,是頗具特色的地方菜餚之一。 國家4A級景區是依照《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與《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經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初評和推薦,由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的。
  • 千年打卡勝地|月陂亭:石壁上的石刻家譜
    >解讀這個湖南最古老的古村落在時光背後隱藏的那些故事……湖南最古的古村落有多古?山環水抱間,那座古樸的小村落,叫做上甘棠。古道越過上甘棠村的步瀛橋,再順水向西南行百十步,小徑擦山崖石壁而過。石壁一側,27方古石刻聯成一條摩崖碑刻長廊,叫做月陂亭。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古村落,2007年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全國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列入中國傳統村落。
  • 走進「千年古村落」自導自演辦晚會 享受自駕新春遊
    前日下午,離春節不到一周時間,記者走進「千年古村落」許厝村,帶您領略濃濃的年味。喜慶全村辦元宵晚會村民自己組成樂隊  「燈籠早早掛上,春節更喜慶!」剛一進村,記者就被火紅的燈籠吸引,村支書許東棉上前介紹,這些燈籠都是村裡統一網購的,共200多個,剛剛到貨,許多村民就迫不及待地掛上了。
  • 徐州尋訪古村落活動走進拾家大院
    (徐淮網張文一 鑾翠翠訊)7月12日,藝術百家文旅策劃專家團隊和徐州全媒體聯盟組織的尋訪徐州古村落活動舉行第十站,走進徐州鼓樓區拾東村,探訪徐州歷史上名聞遐邇的拾家大院。在拾東村委會舉行的尋訪徐州古村落座談會上,參加活動人員首先聽取了拾東村和拾西村負責人關於拾屯概況的簡介;其次聽取了拾氏宗親後人關於拾家先祖歷史和後代族人發展情況的介紹;文旅專家紀建華、曹學海、楊世明、張文一等和企業家代表王紅、馬山、王洪車先後發言,就拾家大院的歷史地位、文化傳承、保護措施、發展規劃等進行了熱烈的座談交流;
  • 浙江三門10處最美古村落,尋常少有人知的秘藏風景
    西枕天台山,東瀕三門灣,山海之間,總有秘藏風景。這裡據說是中國最鮮美的小城,這裡有最美的寧靜韻味。在這個美好的土地之上,一起來尋覓最美的10處古村落,你可曾去過幾處?1 巖下村三門縣橫渡鎮,村莊前溪後水,西部山崖有清泉飛瀑,奇山異石,風光旖旎,至今仍保持著田園牧歌式的原生態風情。
  • 新春見聞:古村落 油菜花 福建山重村旅遊致富
    新春見聞:古村落 油菜花 福建山重村旅遊致富   中新社漳州1月30日電 題:古村落 油菜花 福建山重村發展旅遊致富  作者 劉永明  千年古樟樹,百年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