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增加福報的經典佛經:《金剛經》《法華經》

2020-12-18 玄奘大師

修道要有法財侶地,這裡頭就是一個福報問題。很多人為了生存,到處奔波,根本沒有時間誦經,更沒有福報來吃素。吃素的人,普遍力氣不足,幹不了重活。那要怎麼辦?建議頌《金剛經》和《法華經》。

歷代祖師的福報,一般來自兩個地方。第一個,一進入佛門,就為常住福報,到廚房,到田地,去幹活。叢林好比大團體,需要很多事情,每天忙到晚。這樣子福報就增加了。現在很多團體,自己搞一個放生的,或者其他的,然後不護持叢林寺院。這樣子福報增加的速度太慢了。因為沒有跟三寶,佛,法,僧這三寶裡頭掛鈎。要知道,僧團無論怎麼不濟,畢竟歷代祖師都是從僧團裡頭出來的。歷代祖師都是現出家相,現在家相的少之又少。而且歷代祖師都在叢林寺院裡頭出來。所以去寺院,尤其到叢林廟裡頭培福報最快。一個寺院能住一百個出家人的,就有一個是羅漢僧。所以要去護持大叢林,護持出家人,福報來的快。放生只是下化的一種形式而已。

關於福報,有長短之分。比如你供一朵花,花雖然很好看,但只能保存幾天。福報就存幾天。如果造一尊佛像,佛像能保存幾百年,你福報就留個幾百年。以前的祖師造佛像,佛窟,大家去看樂山大佛,這尊大佛就造了九十多年,整整一個世紀了。還有許多石窟,也是造了好幾個世紀。古人為什麼有那麼強的心力去造這個佛像。這些佛像就很有感應,據說樂山大佛曾經閉眼三次。這些時期的佛像都有感應,會流淚,這就是福報。

第二個福報,就是來自誦經,誦大乘經典。這個特別重要,末法時代,誦經可以增加福報。但這裡頭就有問題了,現在很多人講《地藏經》、《藥師經》,也有《金剛經》等。如果增加福報的經典,我建議還是《金剛經》和《法華經》。這部經是天人喜歡,冥王也喜歡。

人為什麼會貧窮,有一點就是過去欠債。這輩子做什麼都虧本,因為你過去欠債,總是作為還債的方式。這種債務是錢債比較多,或者去欠陰間的。那要怎麼換還,就是誦《金剛經》和《法華經》來還。還完了,你自然福報增加了,身安道隆。

相關焦點

  • 佛經中增福報的經典,玄學易經唐老師告訴你!每個人都有福報
    建議頌《金剛經》和《法華經》。歷代祖師的福報,一般來自兩個地方。第一個,一進入佛門,就為常住福報,到廚房,到田地,去幹活。叢林好比大團體,需要很多事情,每天忙到晚。這樣子福報就增加了。現在很多團體,自己搞一個放生的,或者其他的,然後不護持叢林寺院。這樣子福報增加的速度太慢了。因為沒有跟三寶,佛,法,僧這三寶裡頭掛鈎。
  • 佛教經典佛經都有哪些,主要的佛經有哪些?
    佛教,世界三大教之一,歷史淵遠,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累積了許許多多的佛經,在以前佛經都是口頭相傳,由佛陀向弟子口頭傳承。佛陀圓寂後由弟子繼續傳承。後來慢慢開始篆刻成書,那麼在如今存有佛經大全中的佛經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觀賞一下吧。  佛教經典:統稱。藏經,俗稱。
  • 《金剛經》釋疑:念金剛經能增加福報嗎
    念金剛經是能增加福報的,因為金剛經本身就是一部重要經典,它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念金剛經是能獲得很多福報的。其實念金剛經不但能增加福報,也能獲得其它好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一、消除煩惱。
  • 一心念佛而不讀佛經雖然瀟灑,但你卻未必有這樣的福報
    有人看到這裡也許還會不死心地問:「那我單提一句佛號,就單單念佛號,不讀佛經可以嗎?」這個方法嘛,在唐宋時期,也許是可以的,但是在現當代嘛,也許就不大行得通。畢竟學佛的氛圍不同,古人和今人的福報也不同。俗講指的是面對在家佛教徒的講經,而開講的僧人,則通常被稱為俗講僧,而所講內容則是佛經故事一類。簡單來說,俗講就是一種用比較平易近人的體裁來解說佛教經典內容的法會,在唐代和五代時期最為流行。
  • 十部必讀經典佛經,你都讀過幾部?|楞嚴經|金剛經|華嚴經|阿彌陀佛...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佛教的十部經典佛經,看看各位都讀過幾部?  一、《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
  • 佛教:三部經典中念「它」,償還宿世債業的最好選擇,最積福德!
    就是佛菩薩,乃至佛經的全能化。比如弘揚淨土的,一定把阿彌陀佛全能化,保佑發財、平安、超度、消災等。弘揚某一部經的也是如此。這樣子有好處,就是大家對經典有信心。但不好的,就是你會誹謗起來經典和法門。既然你這個是全能的,解決所有問題,還要其它的法門幹嘛呢?宗派之間,甚至自己也思想打架。我就把這些經典不同的功用區分一下,供大家參考。
  • 佛經之王《法華經》四句金言,了悟佛家精妙,洞悉佛法精髓!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雖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也非教眾最多的宗教,卻是對我國傳統文化影響最深的宗教,以至於我們沿用至今的許多詞彙都出自佛經,比如「方便」「障礙」「單位」「執著」「習氣」「現在」「未來」等等不勝枚舉,據不完全統計關於佛教的成語也有二百餘句,如「包羅萬象」「前因後果」
  • 這部佛經,你只看一眼,就已經功德無量!
    很多人認為,要想獲得福報,只有去行善布施,其實還有很多方式,也可以獲得福報和功德。在佛教中有一部佛經,你只需要看一眼,哪怕只是看一眼經名,就已經可以獲得無量福報和功德。這部佛經就是《圓覺經》。從這些經名中就可以看出,這部佛經是一部了義經。提到大方廣、了義經這幾個字,我們可能會想到華嚴經和楞嚴經。他們一個叫《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另一個叫《大方廣佛華嚴經》。這裡一個提到了了義,一個提到了大方廣。大方廣就是佛說方正廣大真理經文。而了義則說明此經為了義究竟經,在佛教中,真正了義的佛經並不多。
  • 《金剛經》:第12品《尊重正教分》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佛經是開悟的地圖,如果有人告訴你,你誦讀這麼一部佛經,就會延年益壽,多活五十年;就會財富增長,成為超級富豪;就會官運亨通,連升三級;就會容顏不老,越活越年輕,還有各種各樣的不可思議的神奇的故事發生,那你願意不願意誦讀這部佛經呢?當然願意了!
  • 念經可以去病災,念經是增加福報的重要方式
    比如念一部金剛經來講,一部金剛經,地府十兩黃金。我們人間好好念一部金剛經,給地府,地府增加十兩黃金。這個風俗在民間福建鄉下還有,人們念金剛經、普門品、彌陀經,然後呢可以寄存起來,回向給地府祖先。或者自己生病時,可以拿來用。這種當地陽間和陰間的鬼神、神明的約定,也是很起作用的。可見念經,在陰間就是錢,在陽間就是消災。
  • 清涼學堂丨不可不讀的佛經:《金剛經》
    我們身處在高速發展、節奏繁忙的現代生活中,能夠聽到佛法、誦讀佛經 佛經是佛陀留給我們的法寶,正如《三皈依文》所說,「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當我們能夠見到佛經、聽聞佛法,並且接受佛陀的教導,就要努力精進,不會再悖離佛法,而要深入經藏,接受佛陀的教法,學習用大海般廣闊的智慧,來破除我執煩惱。
  • 初入佛門,要讀的五部佛經,看看你都讀過嗎?
    我們通常所說的佛經,指的是經律論三藏中的經藏。釋迦牟尼佛一生述而不著,他涅槃之後,弟子們將他的言說和行為,整理並記錄下來,就形成了佛經。將一切佛經按照內容分類,共有長行、重頌、孤起等十二分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十二部經」。
  • 十部必讀經典佛經建議收藏
    多讀佛經可以使我們自己向善,人生的目的、學佛的目的、修行的目的,都可以在讀習佛經中參悟得出。今天就讓為們一起來欣賞這十部經典的佛經。希望大家欣賞後,能夠有所收穫,並能夠潛心修習。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稱作《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金剛經》降伏其心篇,簡稱為《心經》。這部經雖然很短只有260個字,也比較容易閱讀,卻為佛教的核心思想。其經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
  • 佛教:這些行為,易損福報,研讀佛經者應遠離!
    常常持誦《法華經》,想要書寫此經,可是沒有志同道合的人。如此經過了很多年,有一日忽然有一位書生,不知從何而來,自稱說法師所要求的書寫經典時要端潔清淨,他都可以做到。因此就在清晨日出時,飲食後便去洗浴,穿著乾淨的衣服,並受持八關齋戒。然後進入清淨的房間,口中含著檀香,燒香懸幡,一心寂然安靜地抄寫經典,到了日落薄暮時才出來。第二日,又如同先前一樣,不曾說過疲倦。
  • 利益與堅持,我對讀誦經典的一些體會
    經典是佛,是古聖先賢流傳下來的。我們現在還能讀到這麼多經典,是我們這個時代人的福報。因為堅持每天讀經背經,在這方面有一定的親身體會,有意和大家分享。每天讀誦金剛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楞嚴咒等經典。不用管自己懂不懂經文意思,不用管有沒有效果。只要我們拿出自己的恭敬心堅持讀誦,日積月累,一定可以幫助我們成功戒色。對於一個人來說,「色」關一過,後面的路要平坦多了。讀誦經典的過程是開發智慧的過程。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 讀金剛經好還是讀阿含經好。
    從的現狀來看,金剛經流轉的廣度,和被民眾所喜愛的程度遠遠超過了阿含經。為什麼會這樣呢?第一,阿含經頂著一個小乘佛經的帽子。小乘嘛,會讓人覺得成就不如大乘。所以頂著小乘佛經的阿含經,似乎不太能滿足人們的期望,不太能滿足人們的成就欲。第二,金剛經是能夠讓慧能和尚聞之開悟的大乘佛經。有了慧能和尚從之開悟的實例,再加上個大乘的名頭。
  • 《法華經》的三點要義,領悟越早,開悟越快!
    《法華經》為大乘佛教經典,為釋迦牟尼佛晚年所說,講經的地點即王舍城外靈鷲山上。經本傳入漢地,先後六譯,被後世佛子持誦最多的,要屬姚秦鳩摩羅什法師所翻譯的《妙法蓮華經》。全經共七卷二十八品,計六萬九千餘字,以蓮花(蓮華)為喻,象徵佛法的清淨。
  • 金庸武俠中,那些美妙的佛經
    金庸先生以他的文字功底、對歷史的理解,以及對佛經的研究,將他筆下的一個個武俠人物,刻畫得鮮活有力。縱使再過多少年,看過他小說的人,對金庸先生刻畫的人物,依然念念不忘。根據金庸先生自己的透露,原來金庸先生皈依過佛教。也就是說,他是一位在家居士。並且,他最初接觸佛經,卻是英文版本的。
  • 《金剛經》中的這兩句話,若是反覆誦讀,功德福報就會接踵而至
    佛教,佛經,佛法,是有容乃大,無所不包的,佛教講了很多世間的智慧。但是無論是哪種宗教,都有著自己的核心思想。雖然佛教講的東西很多,看上去就像是包羅萬象一樣,但是也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若是你問別人信佛,學佛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得到的答案會是千奇百怪的。可能有人回答你是為了信仰,有個信仰讓自己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