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典佛經都有哪些,主要的佛經有哪些?

2020-12-18 玄奘大師

佛教,世界三大教之一,歷史淵遠,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累積了許許多多的佛經,在以前佛經都是口頭相傳,由佛陀向弟子口頭傳承。佛陀圓寂後由弟子繼續傳承。後來慢慢開始篆刻成書,那麼在如今存有佛經大全中的佛經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觀賞一下吧。

  佛教經典:統稱。藏經,俗稱。佛經,也叫《大藏經》,一般由經、律、論三部分組成。「經」是指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由其弟子所集成的法本。「律」是指佛陀為其弟子所制定的戒條。「論」是佛陀的弟子們在學習佛經後所得的心得。其內容博大精深,除佛教教義外,也包含了政治、倫理、哲學、文學、藝術、習俗等方面的論述,是人類歷史上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

  重要經典:

  《金剛經》、《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大悲神咒》、《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大藏經》、《大佛頂首楞嚴神咒》、《華嚴經》、《佛說阿彌陀佛經》等等。經常念經能使眾生心情舒暢,減少妄想。靜下心來聽經也是一種很好的修行方式。抄經文,印經書,等都可以積無量功德。

  主要經典

  三大經

  《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

  三大咒和十小咒

  佛門主要以三大咒和十小咒為主。

  三大咒:《楞嚴咒》、《大悲咒》、《尊勝咒》

  十小咒:《如意寶輪王陀羅尼》、《消災吉祥神咒》、《功德寶山神咒》、《準提神咒》、《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藥師灌頂真言》、《觀音靈感真言》、《七佛滅罪真言》、《往生咒》、《大吉祥天女咒》。

  楞嚴咒,是咒中之王,佛門中常修持的有十小咒,三大咒。其中三大咒為:楞嚴咒、大悲咒、尊勝咒,作為咒中之王的楞嚴咒,誦持之後,功德無量,楞嚴咒譯做一切事究竟堅固。

  多年來,我們能看到,以及觀察到其他有誦持楞嚴咒的修學者,其功效和公德無窮無盡,得益多多,主要表現在誦持之後,所求的事,都能或快或慢得到如願以嘗,最好的是,只要不斷誦持楞嚴咒,在人生的道路上,都能平穩度過很多曲折,使能順利,而後得到福報。

  修行的人非常簡單,只求身體健康,各方面都比較順利,而誦持楞嚴咒,正是起著重要的作用,祝願誦持楞嚴咒的所有的人,和有緣聽到楞嚴咒的人,身心安樂,離諸障難,一切所求,都能如願,吉祥如意。

  十小咒、大悲咒、楞嚴咒,是祖師做為早課的內容,其意義重大。楞嚴咒能夠得福,之後能夠堅固。大悲咒能夠遠離苦難,得到快樂。而十小咒能夠度過各種曲直,得到各種福報,心嘗妙果。

  長期的誦持之中,感受心曠神怡,體味到咒力帶來的清涼,心生歡喜,願誦持和聽到楞嚴、大悲、十小咒的人,身心柔軟,但願能夠發開富貴,心想事成。

  四阿含經

  《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

  方等多部

  佛廣說方等大乘經典,如《維摩詰所說經》、《圓覺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大寶積經》、《大集經》、《楞伽經》、《藥師經》、《地藏經》等等多部。

  十大般若

  《大般若經》、《放光般若》、《摩訶般若》、《光贊般若》、《道行般若》、《學品般若》、《勝天王所說般若》、《仁王護國般若經》、《實相般若》、《文殊般若》。

  涅槃

  《涅槃經》

  【結束語】佛經中常有萬般真理,等待的只是你去發現,佛經中有一句話我蠻喜歡的說的是: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如此準確般的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都說「咒語」不可思議?佛經和佛咒又有哪些區別?
    許多學佛的朋友對於咒語這個詞並不陌生,在法事或者法會開始結束的時候,都會有許多咒語,那麼咒語對於佛教有何意義呢?佛咒和佛經又有哪些區別?「咒」這個字很多人看到的第一反應會是不好的,詛咒的意思,咒語。這樣一來 「咒」就有了三個含義。再進入到「佛咒」這個詞來說。如果對於大多數對佛學佛教不感興趣的人來說看到這個詞可以說是一臉懵的,想要知道它的意思可能全靠其字面意思,佛教咒語,那佛教咒語是好的還是壞的就不知道,不清楚了。
  • 佛教常識:什麼是佛經,佛經大集結有幾次,什麼是《大藏經》
    「論」是佛陀的弟子們在學習佛經後所得的心得。2、佛經大集結有幾次?佛陀在世時,直接由佛陀為弟子們釋疑、指導、依止等,至佛陀入滅後,即有必要將佛陀之說法共同誦出,一方面為防止佛陀遺教散佚,一方面為教權之確立,故佛弟子們集會於一處,將口口相傳之教法整理編集,稱為結集。
  • 西夏文的佛經與大藏經,對西夏佛教傳播與發展有多大影響?
    西夏以党項民族為主體,在不懂漢語的党項族群眾中宣揚佛教,只有漢語佛經而沒有西夏文佛經是行不通的。因此,為了更好的發展佛教,西夏統治者在創製了自己的民族文字以後開始大力開展翻譯佛經活動。西夏贖取《大藏經》,一方面旨在珍藏供養,另一方面亦充作翻譯之底本用。
  • 佛教中的佛經,是佛說的嗎?
    我們今天對佛教的了解都是通過佛經的記載,不過據佛經記載,佛陀當年說法時並沒有直接記錄成經,而是通過口口相傳,最後再到經典的集結,這段過程也是非常漫長的。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佛經內容,與佛陀的言行是否一致,這是每個學佛人都必須要了解的,不然就容易誤入歧途,把每一本佛經都當成了是佛陀說的話,其實我們今天看到的佛經,並非全部都是佛說的,也並非與佛陀當年講法時說的話完全一致。
  • 如何讀誦佛經?讀經有哪些注意事項?
    如何讀誦佛經?讀經有哪些注意事項?本平臺每天分享公認祖師大德開示,權威實用,歡迎關注,歡迎分享,自利利他!,開頭都有這首「開經偈」,提醒我們珍惜佛法,敬重佛經。誦經時要隨文入觀,有代入感,就好像自己在現場跟佛菩薩對話一樣。隨文入觀和專注讀誦,是誦經的兩種方法,前者隨順於修慧,後者隨順於修定,側重點不同,都很好。誦經持咒,依照佛法的教導做善男子、善女人,這都是善業,若內心至誠與三寶相應,可以感得善果,這些都是遵循業果法則的。
  • 佛經入門
    易學交流請添加微信號:2797360899或28549213938第一章 佛經入門、本章一佛經重要的結集歷史過程為縱軸
  • 佛經的基本結構是怎樣的
    經是佛陀說過的話的彙編,經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佛經對於佛教來說十分的重要,不過裡面還是有許多人們需要學習的地方。小編雖然也信奉佛教,但看佛經還是兩眼一抹黑。那我們就好好學習一下佛經的結構吧!  佛教經典雖然按內容來說有經、律、論之分,按派別有大乘、小乘、密宗之別,但這些典籍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一般分為經題、翻譯者、正文、文體等幾個部分。其中,經題、翻譯者、正文是佛經的組成部分,文體是佛經的體裁,它們是組成佛經的基本元素。
  • 佛經的由來及佛經開頭中的「如是我聞」是什麼意思呢?
    《漫談品禪》系列第20回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後,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了影響中國最為久遠同時影響力最大的宗教,其中流傳了很多經典。你知道佛經的由來起源嗎?你知道佛經開頭中的「如是我聞」是什麼意思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
  • 漢譯佛經存在哪些問題?40位學者各抒己見
    「漢譯佛經哲學暨西南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於2017年12月9日在雲南師範大學舉行。雲南師範大學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所所長李廣良教授致歡迎詞,重慶市華巖文教基金會項目部部長劉春林先生代表華巖文教基金會對會議的舉辦表示祝賀,宣方教授、蔣穎榮教授分別發表了講話,隨後向獲得雲南師範大學華巖文教獎學金的同學頒發了獲獎證書。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和同學們圍繞著漢譯佛經哲學和西南佛教文化兩個主題及其他議題展開了熱烈的交流和討論。
  • 佛教:佛經請回家,這樣做功德無量!
    十二部經也稱作十二分教,它把一切佛經的內容分為十二種類,叫做十二部經。故而,佛法三藏就是學佛人登山的手杖,因此許多善信家中,都請有幾部佛經。可是,佛經請回家中該怎樣如法供養呢?首先,我們從三藏的來源講起。佛陀成道後遊化恆河兩岸,四十餘年間度化無數眾生,不過他是「述而不著」,佛教大小乘的經典,並非佛陀本人所撰寫,而是在他入滅後,由後世弟子經過結集而成。
  • 《正信的佛教》第16講丨佛經真的很難讀懂嗎?我們應該以怎樣的順序讀經?
    佛教的大小乘經典,非常之多。至於佛經之有大規模的文字結集記載,是在佛滅度後數百年間的事。雖從律部中可以看到,佛陀時代已有了成文的經卷,例如《根本說一切有部律》卷四四、卷四八、《雜事》卷四、《藥事》卷三,已有讀經寫經的記載,唯其為數很少。
  • 吐蕃時期的佛經翻譯述略
    [摘要]吐蕃王朝時期,王室因政治鬥爭和豐富文化的需要而引進佛教。在王室的積極倡導和大力扶持下,引進佛教的第一項事業便是翻譯佛經,因此佛經翻譯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縱觀吐蕃時期佛經翻譯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本文就這三個發展階段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和論述。
  • 金庸武俠中,那些美妙的佛經
    他的小說,早已遍及世界每一個有華人的地區。他的武俠小說,一經問世,就被翻拍成各種版本,廣為傳播。有很多人說,自金庸後,再無武俠。雲來對這句話也深以為然。金庸先生以他的文字功底、對歷史的理解,以及對佛經的研究,將他筆下的一個個武俠人物,刻畫得鮮活有力。縱使再過多少年,看過他小說的人,對金庸先生刻畫的人物,依然念念不忘。
  • 佛經版畫:中國雕版藝術的一朵奇葩(上)
    1、「三寶」崇拜與佛經供養的需求產生於古印度的佛教,約在公元前2世紀左右傳入中國,並逐漸與中國人的禮儀習俗融合在一起,其具體表現就是印度佛教中的皈依三寶,逐漸中國化為三寶崇拜及佛經供養。「佛、法、僧」三寶中之「法」寶即佛教經典,白化文先生說:「供養經卷是漢傳佛教在譯經過程中慢慢地自己摸索出來的一種供養。它帶有中國固有的重視圖書的內在影響。
  • 十部必讀經典佛經建議收藏
    多讀佛經可以使我們自己向善,人生的目的、學佛的目的、修行的目的,都可以在讀習佛經中參悟得出。今天就讓為們一起來欣賞這十部經典的佛經。希望大家欣賞後,能夠有所收穫,並能夠潛心修習。這部經雖然很短只有260個字,也比較容易閱讀,卻為佛教的核心思想。其經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
  • 佛教:這3部佛經,學佛的人,今生一定要讀一次!
    在網絡文學風靡的世界,卻還有人喜歡讀佛經。佛教中的典籍,有三藏上萬卷。喜歡讀佛經的人,卻樂此不疲,幾乎每卷都想讀到。作為一般的愛好者,想要讀完所有佛經,在短時間內是不行的。我們還要工作,還要生活,讀不了那麼多的佛經,怎麼辦?有人說,讀的書籍越多越好。事實未必如此。一個人,真正要讀書籍,最好能做到「精讀」。
  • 魯迅日記揭秘:那個曾經瘋狂讀佛經的魯迅
    魯迅日記中出現佛教書籍的記載是很早的,從1912年5月5日到達北京——也就是現存魯迅日記的第一個月——就開始有了。1912年5月24日:「梅君光羲貽佛教會第一、第二次報告各一冊。」這是魯迅對佛教書籍的第一次記載。梅光羲(字擷雲)當時是中國佛教會及中國佛學會會員,同時也是教育部秘書,因此與魯迅相熟。第二天,魯迅就買了《觀無量壽佛經圖贊》一冊,這是魯迅日記中記載的第一本佛教經典。
  • 佛學:佛經、三藏、藏文大藏經、漢文大藏經
    在釋迦車尼入滅後,他的弟子為了不讓他的佛法失傳於是召集僧眾舉行聚會,這些僧眾依據自已對釋年尼言教的回憶,將佛陀的說法以文字記錄下來,由此形成文字版的佛經。佛經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教義,是對佛教經典的一種簡略說法。廣義的佛經總稱「三藏」,包括經藏、律藏和論藏,而狹義上的佛經就專指經藏。
  • 十部必讀經典佛經,你都讀過幾部?|楞嚴經|金剛經|華嚴經|阿彌陀佛...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佛教的十部經典佛經,看看各位都讀過幾部?  一、《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
  • 漢傳佛教都有哪些重要節日?
    編者按:漢傳佛教都有哪些重要節日?佛菩薩節日有幾個?觀音齋期分別是哪幾天?小編在這裡提出幾個小問題:菩薩誕辰日期一般來自哪裡?可有經典依據?(圖片來源:資料圖片)佛教有許多節,我國漢族地區佛教的重要節日有兩個:一是四月初八日的佛誕節,亦稱浴佛節。在這一天,寺院裡要舉行「浴佛法會」,僧眾們以香花、燈燭、茶果、珍餚供養佛像,並用各種名香浸水泡洗釋迦牟尼誕生像,作為對釋迦牟尼佛誕生的紀念。二是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節,另稱中元節,民間習俗稱為鬼節。「盂蘭盆」是梵文的意譯,意思是「救倒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