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鑫醫療毛利率三連降致增收不增利 彭義興家族折價轉讓逾6%股份紓困

2020-12-25 環球網

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徐佳

為降低股票質押比例,優化公司股權結構,彭義興家族擬轉讓三鑫醫療(300453.SZ)部分股東引入國資戰投。

公司披露,三鑫醫療控股股東彭義興、雷鳳蓮及其一致行動人彭海波三人擬將持有的公司1600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6.1231%)以10976萬元的價格了,轉讓給有著國資背景的中航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的公告顯示,彭義興及其子彭海波二人的質押率分別達到68%、58%。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引入戰投紓困的背後,三鑫醫療上市四年業績增長陷入停滯。

自2015年上市以來,受制於部分原輔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三鑫醫療整體毛利率承壓。2015年至2018年,公司主業毛利率分別為34.76%、33.39%、30.86%、29.88%,連續三年下降,整體下降4.88個百分點,降幅達14%。

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5.31億元、0.41億元,相較於2015年巔峰時期業績,分別增長70%、-20.7%,呈現增收不增利的狀態。

而三鑫醫療此次引入地方國資背景的戰略投資者成為公司5%以上股東,也意在優化公司的股權結構,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法人治理能力。

擬引入戰投中航信託

6月24日晚間,三鑫醫療披露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彭義興、雷鳳蓮及其一致行動人彭海波與中航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中航信託·天順【2019】113號江西國資支持民營企業專項單一資金信託)籤署股份轉讓協議,彭義興、雷鳳蓮及彭海波三人擬將其持有的公司1600萬股股票(佔公司總股本的6.1231%)以6.86/股的價格轉讓給中航信託。

以三鑫醫療6月24日收盤價7.35元/股粗略計算,本次股權轉讓價格約折價6.6%。

本次股份轉讓價格合計為10976萬元,協議轉讓股份所獲得的資金將用於彭義興及其一致行動人償還部分股票質押借款,降低股票質押比例、降低風險。本次協議轉讓後,中航信託將持有公司股份1600萬股,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6.1231%。

據了解,上述信託計劃是由江西國資創新發展基金(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國資創新基金」)委託中航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的專項單一資金信託,國資創新基金作為信託計劃的唯一認購人。

截至目前,轉讓方之一的彭義興持有公司股份數量為7644.41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9.2549%,為三鑫醫療董事長。雷鳳蓮持有公司股份數量為1765.50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7565%,為三鑫醫療董事、總經理。彭海波系彭義興、雷鳳蓮之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雲南三鑫的副總經理,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數量為1292.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9475%。

上述三人合計持有三鑫醫療1.07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0.9589%。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三人持股比例下降至34.8357%。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6月11日,彭海波在完成補充質押後,其累計已質押760萬股公司股份,佔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58.79%。此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彭義興已質押所持3265萬股公司股份,佔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68%。

三鑫醫療同時表示,公司本次引入地方國資背景的戰略投資者成為公司5%以上股東,將有利於優化公司的股權結構,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法人治理能力,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發展趨勢。此外,本次引入中航信託等專業信託機構,有利於幫助公司戰略布局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促進公司「內生+外延」發展,努力為公司及廣大股東創造更多價值。

上市四年增收不增利

資料顯示,主營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的三鑫醫療成立已有二十餘年的歷史,是國內少數幾家具備血液淨化全產業鏈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

自2015年5月登陸創業板以來,三鑫醫療業績表現平平。

2015年至2018年,三鑫醫療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12億元、3.18億元、4.04億元、5.31億元、同比增長-3.21%、1.9%、27.09%、31.55%;淨利潤分別為5187.64萬元、3661.4萬元、4238.96萬元、4114.57萬元,同比增長6.71%、-29.42%、15.77%、-2.93%。

換言之,相較於2015年巔峰期的業績,三年間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增長70%、-20.7%,呈現增收不增利的狀態。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隨著近幾年以來,醫療耗材產業上遊的高分子材料、化工材料、造紙等行業受國家環保要求不斷趨嚴的影響,部分原輔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三鑫醫療整體毛利率承壓。

2015年至2018年,三鑫醫療主業醫療器械的毛利率分別為34.76%、33.39%、30.86%、29.88%,連續三年下降,整體下降4.88個百分點,降幅達14%。

從產品來看,同期三鑫醫療主營產品包括血液淨化類、留置導管類、注射類、輸液輸血類等四大產品。其中,血液淨化類產品毛利率分別為34.6%、33.15%、27.96%、28.46%,去年該產品毛利率開始止跌回升。留置導管類產品毛利率分別為50.71%、54.53%、51.47%、56.22%,整體仍維持在較高水平。注射類產品毛利率分別為40.73%、37.21%、38.37%、27.69%,去年發生較大滑坡。而輸液輸血類產品毛利率分別為21.5%、20.61%、16.62%、14.87%,也呈現連年下降趨勢。

與此同時,三鑫醫療的產品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上市初期,2015年公司注射類、輸液輸血類、留置導管類、血液淨化類產品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1億元、0.94億元、0.47億元、0.63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2.4%、30.1%、15%、20.2%。

但近年來,隨著國家醫改的深入推進、減少抗生素使用以及限制或取消門診輸液政策的推行,廣泛提倡「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輸液類產品市場增量整體呈放緩趨勢,公司輸液類產品銷售面臨一定壓力。

去年年報顯示,三鑫醫療血液淨化類產品的銷售收入佔比已經提升至53.3%,佔據主導地位。輸液輸血類產品銷售收入逐漸萎縮,佔比大幅降至14.87%。另兩大產品置留導管類和注射類產品收入佔比分別為13.09%、17.67%。

除了毛利率下降之外,IPO募投項目之一雲南三鑫仍處於投產期,產能尚未充分發揮,報告期內仍處於虧損狀態,以及期間費用大幅提升也是造成三鑫藥業去年業績停滯的主要原因。

去年年報顯示,由於血液淨化類產品中的透析液銷售量增長,導致運費的增長,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增長50.22%達到6444.7萬元。其中,運輸及報關代理費為2661.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8%,佔銷售費用的41.3%。

此外,由於銷售收入、股權激勵費用及子公司管理費用增長,報告期內三鑫醫療管理費用為3719.93萬元,同比增長45.83%。其中,公司2018年實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本報告期攤銷的股權激勵費用約為167.52萬元。三鑫醫療稱若剔除本報告期攤銷股權激勵費用的影響,則本報告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長。

今年一季度,三鑫醫療業績降幅進一步擴大。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5億元,同比增長13.19%,但淨利潤僅為502.36萬元,同比減少24.57%。

需要注意的是,三鑫醫療控股股東、實控人之一彭九蓮目前處於減持實施期。去年12月公司公告稱該股東計劃減持不超過8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5%。今年3月末,該減持計劃過半,彭九蓮累計減持公司股份68萬股,套現逾788萬元。

相關焦點

  • 南華期貨遭問詢:說明增收不增利 是否與行業整體一致?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4月7日消息,南華期貨發布公告,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2019年出現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此外,南華期貨的存貨、應付帳款、預收帳款幾項指標由於計提比例過低或者未作計提,也引起了交易所的疑問。
  • 增收不增利的御家匯打贏了一場翻身仗
    在今年疫情下,不同於上海家化和丸美股份業績雙雙下滑,御家匯的營業收入扭改過去兩年增收不增利的困局,錄得增長。這家護膚品企業究竟有何獨特之處?03、巨額銷售費用,陷「增收不增利」怪圈可以發現,御家匯自上市以來,已連續兩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營業收入由2017年的16.46 億增加到2019年的24.12億,但淨利潤卻由1.58億下滑至0.25億。
  • 瑞麗醫美拼財報「顏值」不算美 疫情之下深陷增收不增利困境
    但是,經過醫美行業的黃金期後,許多醫美機構開始步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特別是進入疫情期後,醫美市場以來再次洗牌。此間,瑞麗醫美剛剛通過港股交聆訊,在登陸資本市場之後是否還能夠一帆風順,確實值得投資業界關注。12月9日,瑞麗醫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瑞麗醫美」)通過了港交所聆訊,擬在主板上市。
  • 愛慕內衣怎麼樣了 連續兩年增收不增利 存貨管理水平低於行業均值
    愛慕內衣怎麼樣了 連續兩年增收不增利 存貨管理水平低於行業均值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丨 2020-07-16 11:14:35
  • 第三季度淨利潤下滑六成 華米科技仍未擺脫增收不增利
    這並非華米科技首次面臨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中,華米科技營收為人民幣10.885億元,與上年同期的7.996億元相比增長36.1%。而淨利潤則由2019年第一季度的7530萬元降至1920萬元,利潤暴跌74.5%。在5月12日第一季度財報發布後不久,華米科技的股價就應聲下跌了7%。
  • 中加特:現場督導揪出十大疑問增收不增利高層間利益輸送糾纏不清
    這家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山東能源集團、兗礦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傍身的科創板候選企業,到底值不值得投資?多年的關聯交易,拿不出證據的債務,以及增收不增利的業績報表,隨時都可能成為中加特的雷點。而鄧克飛女兒鄧眉於2016年1月將其此前持有的境外公司Diamond Lane 40%股權以0元對價轉讓給了湯秦婧。此後,Diamond Lane由湯秦婧100%控股,其孫公司正是華夏天信第一大股東華夏控股。對於這樣的0元交易,上交所要求華夏天信說明,「鄧克飛是否存在向發行人(華夏天信)輸送利益的行為。」
  • 下遊需求不振致「增收不增利」,奧海科技或誇大募投項目預期收入
    從經營業績來看,在報告期可比前三年(2016年-2018年)內,奧海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12億元、11.53億元和16.61億元,年化複合增長率為28.12%;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60億元、5127.08萬元和1.14億元,年化複合增長率為-15.66%;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72億元、6830.54萬元和1.04億元,年化複合增長率為-21.99%;出現了明顯的「增收不增利
  • 物流業增收不增利 未來還得靠科技
    昨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梳理物流上市公司數據發現,近幾年,快遞業務量不斷增加,營業收入維持較高增速,但成本也快速攀升,使得毛利率持續下降,導致部分公司的盈利能力承壓,例如順豐控股去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就同比下降4.57%。專家表示,科技驅動發展、提質降本增效是快遞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 Q3增收不增利:離開小米的華米科技遇新困境?
    增收不增利首先必須得承認,華米三季度的業績增長確實會讓人感到振奮。華米第三季度出貨量和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6%和20%,與二季度的同比9.5%和7.2%相比,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當然,單論增速的話,華米Q3的業績增速和其在2020年Q1以前很難相提並論。
  • 三鑫醫療: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應急註冊獲得受理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段芳媛) 三鑫醫療(300453)2月29日公告,公司向江西省藥監局申報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第二類醫療器械註冊申請獲得受理,同時,江西省藥監局同意按照防控急需第二類醫療器械對此進行應急審評審批。
  • 三隻松鼠上半年業績增收不增利 轉型升級戰略已取得顯著成效
    公司綜合毛利率下滑和管理費用上漲是淨利潤地下的主要因素。目前,三隻松鼠的戰略轉型已進入盛水清,而全渠道布局、多品牌建設、供應鏈改革使得淨利潤承壓,公司的發展也面臨瓶頸期。   增利不增收的背後   今年上半年以來,三隻松鼠在線上平臺的流量持續分散,延續營收增長態勢,但淨利潤卻出現大幅下滑。通過分析數據,公司綜合毛利率和管理費用上漲是主要主要因素。
  • 增收不增利業績承壓...
    當你想做麵包或饅頭去超市購買酵母時,你幾乎找不出「安琪」之外的品牌。    但進入2019年,安琪酵母增收不增利明顯,業績承壓,擴張似乎也進入深水區...大白馬安琪酵母怎麼了?  2019前三季度增收不增利  三季報披露數據顯示,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55.6億,同比增長13.5%;實現歸母淨利潤6.7億,同比下降1.2%;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35.4%,基本維持上年水平,淨利率為12.4%,同比降低1.9個百分點。
  • 一季度「增收不增利」股價卻創新高,雙匯發展擬掏27億現金養豬養雞
    從盈利能力看,雙匯發展一季度毛利率為16.96%,較去年同期的21%下滑逾4個百分點;淨利率為8.61%,較上年同期的11.11%下滑2.5個百分點,顯得有些「增收不增利」。4月28日,雙匯發展盤中股價達44.10元/股,創下該股歷史新高。截止當日收盤,雙匯發展報收44.02元/股,上漲1.71%。
  • 持續「賣賣賣」 新華醫療又有資產要轉讓 老牌器械企業該如何發力?
    在2016年至2019年連續4年的時間裡,新華醫療的扣非淨利潤甚至持續為負值。也是從2017年開始,新華醫療頻頻「賣子減債增利」。   據記者不完全梳理,2017年、2018年,公司還相繼處置了淄博眾康、長沙弘成、上海方承等資產。到了2019年,新華醫療的「賣賣賣」更為大手筆。其中,包括轉讓旗下績優子公司威士達醫療60%股權案例,轉讓總價高達12.34億元。
  • 華米毛利率持續下滑 黃汪如何擺脫增收不增利的「倒掛怪圈」?
    此外,低毛利率依舊是華米科技目前無法解決的難題。財報顯示,華米科技的毛利率長期持續下滑從2019第一季度的27.2%下降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20.6%,而去年同期為25.2%。  對於毛利率下滑,華米科技官網援引美通社解釋稱,這是由於毛利率和毛利潤受產品結構的影響,因為不同的產品具有不同的利潤率貢獻,並且在產品的生命周期中會發生變化。
  • 中青旅如何解決增收不增利困境?
    來源:投資時報今年前三季度,中青旅營業收入同比下滑51.31%至46.47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直降123.47%,為-1.28億元《投資時報》研究員 呂貢今年7月,文旅部發布了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的通知稱,除出入境旅遊業務暫不恢復外
  • 中遠海方面擬38億元接手勝獅貨櫃業務 標的增收不增利股東間同業...
    隨著中遠海發(601866)、勝獅貨櫃(00716.HK)雙雙公布方案,證實了此前證券時報·e公司報導《勝獅貨櫃攪動全球航運業 貨櫃龍頭或遭股東「競食」》,方案顯示勝獅貨櫃「斷臂」置出的資產增收不增利,而接盤方雖由間接控股股東方面出面,但整個交易或為中遠海發量身打造,與參股公司中集集團潛在的直面競爭關係並未提及。
  • 花旗料旭輝控股明年毛銷售增長超15% 其負債踩紅線下陷增收不增利
    原標題:花旗料旭輝控股明年毛銷售增長超15% 其負債踩紅線下陷增收不增利   日前,據花旗研究發表
  • 去年「增收不增利」 的長實集團 股東回報還能穩定嗎?丨解財報
    業績「增收不增利」 經營性利潤保持穩定增長總體來看,2019年長實集團的業績表現出「增收不增利」的特徵,但經營性利潤保持穩定增長。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副院長曾慶生認為,公司「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度投資性物業的處置和估值上漲確認了大額的非持續性利潤,如果扣除這一因素影響,2019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87億港元,同比增長19%;而ROE為8.6%,較上年的7.8%有小幅增長。
  • 堅果行業初現分水嶺 洽洽食品三季度增收增利所向披靡
    相比良品鋪子和三隻松鼠三季報呈現出來的增收不增利,洽洽食品實現了營收、淨利潤雙增長。針對這一現象,有行業人士認為,良品鋪子主要是受到了疫情影響具有階段性特點,三隻松鼠則存在結構性短板。洽洽一路「攻城略地」的亮眼表現,和其產品力、營銷力、渠道力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