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松鼠上半年業績增收不增利 轉型升級戰略已取得顯著成效

2020-12-10 財富投資網

  財富投資網8月21日訊,昨日晚間三隻松鼠2020年半年報亮相,營收再蒸蒸日上之時,利潤卻出現縮水的情況。公司上半年營收52.52億元,同比增長16.24%,而歸母淨利潤為1.88億元,同比下滑29.51%。公司綜合毛利率下滑和管理費用上漲是淨利潤地下的主要因素。目前,三隻松鼠的戰略轉型已進入盛水清,而全渠道布局、多品牌建設、供應鏈改革使得淨利潤承壓,公司的發展也面臨瓶頸期。

  增利不增收的背後

  今年上半年以來,三隻松鼠在線上平臺的流量持續分散,延續營收增長態勢,但淨利潤卻出現大幅下滑。通過分析數據,公司綜合毛利率和管理費用上漲是主要主要因素。公司上半年綜合毛利率為25.7%,同比下降5%,。各類產品毛利率集體下降,其中營收佔比最大的堅果類產品毛利率為23.94,同比下降6.64%。其它產品烘焙、肉製品、果乾等,毛利率分別下降2.31%、5.4%、4.32%。

  另外,公司上半年管理費用達1.16億元,同比大增63.91%。財報顯示,公司職工薪酬為6166萬元,同比增長59%;存貨報廢為1778萬元,同比增長194%。對此,公司解釋稱,職工薪酬的增加,是要保障新業務板塊發展,引入人才所致;存貨報廢增加,主要因為疫情期間存貨過多導致。

  戰略轉型升級的推進

  三隻松鼠原本是靠堅果起家的,近年來公司為擴張盈利來源,已完成從堅果品牌到全屏類零食品牌的轉變。除了拓展品類,公司也開啟多品牌戰略。今年4月份以來,公司一共在安徽設立了4家子公司,設計領域涵蓋快速食品、嬰童食品、寵物食品、喜禮等。同樣的,4個字品牌也自帶網際網路基因,以動物為品牌形象,以線上渠道為主要銷售模式。

  不過,三隻松鼠以電商渠道為主的銷售模式一直被詬病。早在2018年,三隻松鼠也構建「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模式,大舉設立「投食店+聯盟小店」,掀起線下布局狂潮。據悉,截止今年6月30日,三隻松鼠推出投食店139家,聯盟小店478家,規模遍及全國22個省及140多個城市。今年上半年,投食店實現營收3.1億元,同增45%;聯盟小店1.57億元,同增166.1%。

  公司曾公開表示,2020年目標是聯盟小店開店1000家,投食店開店200家;2025年松鼠小店開店10000家,投食店1000家。

  此外,三隻松鼠也在著手改變「代工+貼牌」模式,從而更好保障產品質量。在2019年10月,公司開啟大聯盟時代,也就是與各大製造加工企業達成合作夥伴關係,實現製造和零售一體化,提高供應鏈管理效率。今年上半年,公司新設立的松鼠雲供、松鼠智供、松鼠供應鏈、安徽雲造、倉鼠物流、華東供應鏈6家公司,提高供應鏈能力。

  三隻松鼠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將在未來5年打造6大新製造園區,實現全流程質量監控、數位化訂單、製造倉儲一體化。

相關焦點

  • 增收不增利的良品鋪子,能比三隻松鼠更快找到新賽道嗎?
    文/Kinki來源/螳螂財經說起網際網路零食,最早出圈的是三隻松鼠,很多消費者都認為它就是行業龍頭,不過就市值而言,目前三隻松鼠已經不是「零食第一股」了,它已經默默的被良品鋪子所超越了。良品鋪子是在今年初疫情期間「逆市上市」的,雖然比三隻松鼠晚了一年,不過就成立時間而言,2006年成立的良品鋪子,比三隻松鼠更早專注在零食這一塊。
  • 淨利下滑17.8% 三隻松鼠業績何以變了臉
    營收增長,淨利卻在反向下滑,三隻松鼠怎麼了?深陷「增收不增利」怪圈說到三隻松鼠這個牌子,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作為一家以休閒食品為核心的自有品牌多業態零售商,三隻松鼠的乾果類產品備受消費者喜愛。據公司財報披露,截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構建了以堅果、果乾、麵包烘焙、肉製品為核心品類的休閒食品產品體系,共向消費者提供的產品超過500款。
  • 堅果行業初現分水嶺 洽洽食品三季度增收增利所向披靡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行業集中度有所提升,湧現出一批頭部企業,如洽洽、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等。近日,3家企業相繼發布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洽洽食品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約36.51億元,同比上漲13.41%;對應實現的歸屬淨利潤約5.3億元,同比增長32.3%。
  • 三隻松鼠一季度淨利再降逾15% 多元化能否挽救業績頹勢?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10日電(閆淑鑫)4月9日盤後,三隻松鼠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數據顯示,今年1-3月,三隻松鼠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預計下滑15.76%-28.60%。而據三隻松鼠此前業績快報,該公司2019年全年淨利潤下滑17.80%。
  • 「三隻松鼠」拉動創新拉不動業績壓倒「松鼠」的是哪根「稻草」?
    ,去除網際網路的泡沫之後,松鼠也咬不動堅果了。,三隻松鼠增收不增利,淨利潤腰斬,同比下滑50.95%至2921萬元,其中,銷售費用水漲船高和政府補貼減少是淨利潤斷崖式下跌的主因。但其觸犯「食品安全」底線的事件已多次發生,此前就有多家媒體報導過其產品存在安全問題。黑貓投訴中,也有很多關於三隻松鼠產品問題的投訴。
  • 三隻松鼠,淘品牌欲轉型昏招不斷?投資人用腳投票!
    不能橫空出世、取得突破性增長的,很可能就不是處在風口上。想要持續維持高增長的,風停的時候,又該怎麼辦? 筆者近期被風投女王徐新的一則動態吸引,未來6個月擬減持三隻松鼠(證券代碼:300783)9%的股份,佔其全部持股的36%!減持力度很大!
  • 前三季歸母淨利-1.28億!中青旅如何解決增收不增利困境?
    景區及酒店業務方面,中青旅通過對景區的開發、經營和管理,將歷史文化傳承與旅遊複合式開發相結合,定位「綜合型目的地」,提供景區內全產業鏈業務服務,並持續提升景區綜合服務能力、豐富景區內涵,推動景區轉型升級,精心打造高品質文化型旅遊目的地。
  • 都市麗人(2298.HK):品牌升級,2018年增收又增利
    3月27日,這家中國最大的女士內衣企業——都市麗人(2298.HK)公布了公司2018年度業績報告。2018年都市麗人不斷推進品牌升級,轉型之路已初步取得成效,最終也交出了一份不錯的財務報告,下面具體來看一下。
  • 增收不增利業績承壓...
    但進入2019年,安琪酵母增收不增利明顯,業績承壓,擴張似乎也進入深水區...大白馬安琪酵母怎麼了?  2019前三季度增收不增利  三季報披露數據顯示,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55.6億,同比增長13.5%;實現歸母淨利潤6.7億,同比下降1.2%;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35.4%,基本維持上年水平,淨利率為12.4%,同比降低1.9個百分點。
  • 增收不增利的御家匯打贏了一場翻身仗
    在今年疫情下,不同於上海家化和丸美股份業績雙雙下滑,御家匯的營業收入扭改過去兩年增收不增利的困局,錄得增長。這家護膚品企業究竟有何獨特之處?03、巨額銷售費用,陷「增收不增利」怪圈可以發現,御家匯自上市以來,已連續兩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營業收入由2017年的16.46 億增加到2019年的24.12億,但淨利潤卻由1.58億下滑至0.25億。
  • 「綠色食品」致癌「烏龍」風波,三隻松鼠何以擺脫夾擊?
    來源:標準排名官博作者:董馨作為最早一批從網際網路起家的休閒零食品牌,三隻松鼠(300783.SZ)似乎走到了一個「節點」,即線上增長乏力,當電商紅利逐漸褪去,剩下的似乎只有不斷增長的銷售費用和「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 松鼠小鎮開業,三隻松鼠新商業模式迎協同考驗
    相關資料顯示,松鼠小鎮投資為5.5億元,共有三大功能區,可同時承載11000名遊客,與櫻花大道、紫荊大道景觀,豐富了蕪湖十裡江灣風光帶。其中,133米全國第一高(輻條式)摩天輪,能為蕪湖城市新地標。不過對於經營業績,三隻松鼠方面稱,因為小鎮目前開業時間不足一個月,所以收入尚未完全統計。其實,章燎原在成立三隻松鼠之初就設想了三隻松鼠IP的延伸跨界。
  • 三隻松鼠 四面楚歌
    過去幾年狂奔不斷的三隻松鼠,在電商流量紅利漸逝,增速下降的新時期,選擇了逆勢擴張。外界的對三隻松鼠的認知從堅果開始,但對於創始人章燎原和所有股東來說,他們顯然不希望公司永遠只是那個在網上賣堅果的角色。消費在升級,人們也願意去買價格更高、檔次更高的堅果和零食。來伊份、百草味、良品鋪子應運而生,成為了線下零食連鎖經營模式的代表,給用戶提供便利的選擇與購買渠道。而2000年以後,電商成了可以承載更多產品的全新零售渠道,三隻松鼠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新品牌。老玩家滿足不了的,新玩家可以藉助新的渠道、新的流量、新的商業模式來滿足。
  • 三隻松鼠質量問題頻發「貼牌」生產惹的禍?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代工生產+第三方電商銷售,三隻松鼠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從一家網店成長為首家營收破百億的休閒零食"扛把子",並於2019年7月成功登陸創業版。但上市之後的三隻松鼠,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中難以自拔。為了突圍,三隻松鼠開始線下發力布局門店,但具體效果仍有待時間的檢驗。
  • 12家休閒、運動服飾上市企業2017上半年業績:美邦虧損 運動服飾...
    兩家戶外運動品牌業績差強人意,兩家同為增收不增利,淨利大幅下滑。從這12家企業業績整體分析可以發現,行業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現象愈加明顯。   貴人鳥是增收不增利,而且是形成巨大「剪刀差」。營收增幅55.03%,淨利卻下滑17.2%,同比去年同期是持續下滑,而且降幅大增。營收增長是因為納入了傑之行、西班牙足球經紀公司BOY、名鞋庫的業績,但利潤且沒有相應增長,一是成立新團隊,二是投資收益尚未穩定。不過,得益於收購,貴人鳥開啟了多品牌、多渠道、多市場的戰略,增加多品牌代理收入及線上收入,擺脫單品牌及單一線下渠道風險。
  • 依附電商嫁接流量,三隻松鼠的小鹿藍藍能燃多久?
    然而,即使小鹿藍藍銷量位列榜單第二名,似乎也並未改善三隻松鼠增收不增利的現狀,並且其依託電商迅速起勢的過程,也不由得引來業內人士猜測,依舊逃脫不開流量桎梏。據統計,2018年,三隻松鼠在阿里系和京東系平臺上的營收佔總營收的80%以上,2019年更是97%的營收都來自於天貓、京東兩大線上渠道;隨著線上獲客成本日漸高起、流量爭奪愈發激烈,以「三隻松鼠」為代表的一系列「淘品牌」接連陷入了只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 三大股東密集減持 三隻松鼠「新故事」能否打動市場
    7月15日晚間,三隻松鼠發布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今日資本(LT GROWTH INVESTMENT IX (HK)LIMITED)計劃減持不超過3609萬股,佔總股份的9%,按當天的收盤價估算,套現金額約為27.88億元。而幾天前剛有兩大股東發布減持計劃。
  • 三隻松鼠過冬,可有餘糧?
    面對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巨大的休閒零食市場, 股東減持舉動也從另一角度體現出三隻松鼠在下半場競爭中被動的局面,以及在業績增長層面的無力感,那麼三隻松鼠到底怎麼了? 其面臨的各方面隱憂也開始集中暴露,其中 對淘寶的過度依賴,造血能力欠缺,導致在競爭加劇的當下,開始面臨高昂的流量成本支出,資料顯示,公司2019年上半年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增長了47.52%和56.05%,截至2019年末,三隻松鼠的銷售費用已達到22.98億元,同比增長57.31%。
  • 一夜之間600畝工業用地轉性 能否扭轉四川長虹增收不增利魔咒?
    四川長虹曾一度稱霸電視機市場,但隨著信息家電行業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以及國內市場的低迷,公司也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和魔咒。儘管公司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稱,近年來已經啟動基於網際網路面向物聯網的轉型,滿足消費者物聯網時代一站式智能家居整體解決方案的需求。但體現在財報中,並未明顯刺激到市場表現及利潤。
  • 三隻松鼠10.49億戰績背後:5大非堅果單品破千萬,超過10%的業績來自...
    圖源:三隻松鼠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以來,三隻松鼠已完成由堅果品牌向全品類零食品牌的歷史跨越,目前在售產品有大約 500 個Sku,並形成堅果、烘焙、肉食三大核心品類。  當然,從昔日「淘寶小店」發展為如今上市公司,三隻松鼠做的不僅是產品結構層面的優化,渠道方面的升級也在不斷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