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聚優張東一:
我喜歡買
可以看得長一點的公司
在權益類市場中,女性基金經理數量並不多,但是這些巾幗的投資能力卻絲毫不讓鬚眉。廣發聚優混合基金經理張東一就是一位頗有特色的基金女將。她在求學階段就是一名學霸,曾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英國約克大學數理金融學和財務會計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她進入廣發基金研究發展部,研究消費行業長達6年,對大消費行業上市公司有著比較深度的研究。
2016年7月26日,張東一開始獨立管理廣發聚優混合基金,3年來在2000多名公募基金經理中並沒有表現得很出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管理的產品逐漸顯現出長跑的特質。統計顯示,截至11月29日,滬深300指數近3年漲幅為8.30%,而同期廣發聚優A的回報超過56%,在1159隻同類基金中排名前3%。
《基金周刊》:請簡單介紹一下你的投資框架及選股標準。
張東一:首先,定性方面,要把公司和行業的商業模式想明白,這樣才能從定量角度研究企業的定價,評估買入時點。目前,中國經濟進入人口紅利慢慢減少但人均收入上升的大周期中,所以消費及相關行業標的投資價值較高。在這樣的大框架下,我再從經濟和行業比較的角度選擇大方向,然後根據自己的選股標準選出子行業和個股。其中,我會先看ROE、ROIC以及ROA的絕對值以及它們之間的變化情況。其次,看清楚資產負債表,判斷企業能不能有持續的現金流入。
《基金周刊》 :能否介紹一下你的投資風格及特色?
張東一:我喜歡買可以看得長一點的公司。怎麼才算是看得長的公司呢?核心是持續盈利能力要好,具體主要看兩個指標:一是ROE夠高,即盈利的量要夠。二是盈利的質要好,也就是要純現金流業務。能支撐類似財務指標的都是市場潛在空間比較大、商業模式比較好、壁壘比較高的企業,這樣的企業才能保證盈利的持續性,並且純現金回報比較高。
從行業配置來看,廣發聚優重點配置大消費行業,包括食品飲料、家電、醫藥等,此外還有金融、建築、電子等非消費行業。總體來說,我喜歡在大消費中精選成長性比較好的子行業。這與我的從業背景有關,對這些行業的上市公司跟蹤和研究的時間比較長。
《基金周刊》:組合的風格與基金經理的性格有關,廣發聚優體現了你的哪些特點?
張東一:我比較有耐心,看得比較長,不太關注短期因素。同時,我的性格比較淡定,承受波動的能力較強,只要覺得長期是可行的,持有過程中就不會糾結。因此,廣發聚優基本保持高倉位,持股集中度比較高,很少做行業輪動,收益基本都來自於長期持股。
巴菲特曾做過一項研究,女性基金經理會花更多時間來研究那些可選擇的標的,並且傾向於風險更低的投資。這一點我深有同感。第一,我很看重安全邊際,當某些行業漲幅較大、估值較高時,我會讓組合持倉更分散,以降低波動。第二,對自己不是很熟悉的行業,不會輕易介入,很少買能力圈外、估值偏高的標的。
《基金周刊》 :如何評價白酒、家電、醫藥等行業的長期發展前景?
張東一:這些年宏觀經濟處於總體平穩的狀態,所以與宏觀經濟周期相關度較高的行業都沒有大機會,但弱周期的大消費行業總體保持比較高的景氣,這也是基金重點配置消費行業的主要背景。就細分領域而言,我看好白酒、家電、醫藥等子行業的長期前景。
A股的白酒類個股沒有海外競爭者,特別是高端白酒,具有很高的品牌壁壘,商業模式也比較好。從行業基本面來看,白酒銷售量這些年整體出現下滑趨勢,銷量向頭部企業集中,龍頭企業的盈利能力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再往後看3到5年,頭部企業特別是高端白酒增長的確定性還是比較強的,次高端白酒仍存在因競爭導致的變數。
醫藥也有很多細分子行業,新藥研發是看投入產出比,即研發勝率和研發回報率,穩定性稍弱。從商業模式看,醫藥中的類消費品屬於研發投入產出比較好的子行業。
(寧夏)
來源: 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