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偉:讓我們共同挺起中國設計的脊梁(全文)

2020-12-12 網易時尚


賈偉

「我希望設計師所做的設計對世界有利,而不是產生垃圾對人類造成傷害。做一個沒品德的設計師是有罪的,因為設計師代替上帝在創造,那麼就要做一些離自然更近的設計,能真正傳遞文化、思想的設計。」

「設計是一個系統,是將科技、手工藝、藝術完美的集合,圍繞人、自然、宇宙所做的設計。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手工藝是幾千年形式與內心文化的沉澱,同時需要藝術的靈感,它們三者的交集就是大設計。」

——賈偉

他在同學、客戶、朋友以及員工的口中都很自然的被稱為「老賈」;他在設計界眼中是兼具設計才能和商業頭腦的商業設計師;他在愛人的心裡是一個天生的樂天派,只想好事不想壞事。

他就是洛可可設計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賈偉。

老賈年齡不大,才三十多歲,你以為他是個功成名就的風雲人物?可他滿臉憨態可掬的笑容中卻透著頑皮!你以為他稚氣未脫?可他講起設計理念與思想卻出口成章,深刻又睿智。賈偉是個有「野心」的人,他說,魚與熊掌都想兼得。

廣泛愛好澆鑄藝術氣質,二度激將敲開設計心門

賈偉出生於寧夏銀川一個商人家庭,富裕的家庭讓賈偉比同齡人接觸到更豐富、離藝術更近的世界。賈偉愛好看電影,喜歡的電影能看三四遍,很小的時候,電影院有個規定:一對夫婦進電影院帶的小孩是免票的——那時候賈偉經常纏著陌生的叔叔阿姨把他帶進電影院,等到長大一點了就翻牆進去看電影;賈偉愛好下棋,屬於進攻型選手,這也許是一個開拓型商

業頭腦的人的特質;賈偉還喜歡爬山,特別喜歡徵服寧夏賀蘭山......

賈偉還沒有走進課堂就先走進了藝術殿堂,上小學前他和舅舅學畫畫,父親看到賈偉對畫畫的熱愛和優異的資質,從小學到高中就一直給他請了老師。從小就在繪畫的世界裡薰陶,

激活了藝術的細胞,培養了他審美的眼光。初二時,賈偉就拜在當地一名書畫協會主席的門下,在賈偉家的畫室和他一起學畫畫的還有一位自治區領導的女兒。賈偉發現老師每天就圍著自治區那位領導轉,只搞展覽很少畫畫,自然而然就只給那個女學生「吃偏鍋飯」。老師的生活狀態、作風與賈偉想考取中央美院並成為齊白石一樣的畫家夢大相逕庭,雖然都快考大學了,但他毅然決然地告訴父親放棄學畫。

現在回想起來賈偉慶幸地說:「那位喜歡搞展覽的老師其實改變了我的人生,如果沒有遇見他的話,我今天可能還在畫畫。」

賈偉和父親長談的那天,正巧父親的一個同學(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的得意門生)來做客,他建議賈偉學工業設計並寫了個推薦信給中央工藝美院柳冠中先生。

賈偉揣著推薦信、揣著對設計的夢想踏上了開往北京的火車,也踏上了人生的第一次遠行。走進中央工藝美院看見一群學生正圍著一位儒雅的中年老師,每個圍觀的學生眼裡都透射

出對老師的崇敬之情。令賈偉驚喜的是,這位老師就是柳冠中先生。由於當時對工業設計一頭霧水,也就沒敢把推薦信拿出來,但是他從柳老師身上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和對設計的信心。

賈偉報了培訓為期六個月的考前班,對於沒接觸過設計的賈偉來說,能學點考前的實戰經驗更實際一些,而老師教的卻是理論或欣賞一些圖片。賈偉就向老師提議教一些設計的實操,老師卻讓賈偉在黑板上畫六個造型的手電筒。對於有著良好繪畫功底的賈偉來說,畫一個見過的老式鋁製手電筒唾手可得,而對於其它未曾謀面的手電筒全無概念。老師當著全班

同學斥責賈偉一輩子也考不上工業設計專業,更不是做設計的料......也許是賈偉出生牛犢不怕虎的張力,也許是賈偉聰穎好強的個性,這引起了同班一位叫燕子的女孩的格外關注。

老師的冷嘲熱諷並沒有讓賈偉灰心,反而激起了賈偉骨子裡那種西北男人從來不缺的骨血和氣質,真誠而執著。於是賈偉就去各大商場懇求營業員把手電筒當他的畫模,那時賈偉幾乎把商場的手電筒畫了個遍。巧合的是手電筒的設計竟然出現在了當年試卷上,賈偉的素描和色彩功底再加上豐富的實戰經驗,第一年專業課考了全國前二十名,同時拿到了中央工美和江南大學兩個準考證。但是在全國文化課的統考中,賈偉的英語卻只有45分,但是三個院校設計專業英語單科成績要求最低限制均是75分。

名落孫山的賈偉拎了四瓶啤酒爬上了中山公園的假山,對於從來沒喝過啤酒的他四瓶酒下肚就醉了,甚至被好多蚊子叮咬卻一點也沒感覺。

父親鼓勵賈偉再復讀一年,並給他找了專職一對一的英語老師。考前兩個月賈偉去清華考專業課偶遇當年的考前班女同學燕子,竟然同一個考場。更巧的是不約而同地上了同一所大

學。種種的巧合不得不說是緣分,後來的某一天燕子同學做了與賈偉比翼雙飛的愛人。

考完清華的專業課,賈偉抱著「玩」的態度跟著一幫學生考天津輕工業學院(現為天津科技大學)。在賈偉意料之中的是專業課的通知書齊刷刷的拿到了,意想不到的是苦苦複習一年之後英語竟然一分沒長,又是45分!

這次賈偉平靜多了,他已經著手在家復讀。就在此時,天津輕工業學院的美術學院系主任把電話打到他們家了,要破格錄取賈偉。賈偉權衡之下,走進了天津輕工業學院的課堂。

在大一時,賈偉第一次接觸到了電腦,並產生了狂熱的興趣。賈偉形容說:「就像賈伯斯第一次接觸電腦,一發不可收拾。」賈偉和兩個同學湊錢買了一臺電腦,並租了一個4平米的房子,他們三人除了上課,其餘時間就鑽在狹窄的空間裡每人四個小時輪流鑽研一個無限的設計世界。三個月後,他們帶著自己的電腦作品去了一家廣告公司面試做兼職。意料之外的是最

後女老闆對賈偉說:「你雖然不錯,但是我們只需要兩個人,經過考慮我們決定把他倆留下。」賈偉的心情就像被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面試的失敗又一次刺激到了賈偉不屈不撓的神經,也又一次激起了他「除了拼還是拼」的激情和昂揚鬥志。由於另兩位同學去做了兼職,電腦的使用權幾乎完全留給了賈偉,他每天就學習各種軟體,一學就到晚上三四點。每天他都會重複問其他兩位同學具體做什麼,第一天從他們那裡得到的消息是「掃描!掃描儀器特牛!」問了半個月還是重複同樣的工作。三個月

下來兩位同學厭煩了掃描的枯燥離開了,而這三個月賈偉積累的作品卻為自己的設計平臺搭建了跳板。

從大二到大三下半學期,賈偉憑著自己的電腦繪圖、建模、設計的出色表現,相繼找到了四份工作,一個月能賺好幾千。基本就不問家裡要錢了,在世代經商家庭長大的賈偉,有著敏銳的商業思維,自己做不完的業務就分包給同學們,儼然一個「包工頭」的樣子——「老賈」的稱謂也從這個時候被叫開了。當時,同學們對「老賈」的印象是:上完課就騎著黑色的28自行車匆匆走了,幾乎不呆在學校的大忙人。

這時囊中鼓鼓的賈偉給母親買了一臺血壓計,也給自己買了據說是學校有史以來的第一部手機。賈偉給同學說自己業務很忙,手機卻沒有一個電話進來,他就每天在學校裡拿著手機

「喂喂」做出一副很忙的樣子——哈哈,個性的賈偉談起當初的小詭計也是那麼從容。

對於學校、社會兩步同行的打工原因,賈偉是這樣解釋的:「一是,面試被刺激了,二是擔心畢業找不到工作,三是想早一點接受社會的歷練,找到設計的出路。」

大三下學期,老師們開始組織全校學生參賽,賈偉捧回了海爾杯空調設計大賽的一等獎,而且是全校惟一一個獲獎的學生,與此同時,他的畢業設計獲得了特等獎。賈偉從內心審視自

己的設計才能,第一次感覺自己是一塊設計的料,同時也打開了設計的智慧心門。

一個工位創業闖天下,一尊大獎走紅設計界

戴著設計界給予的榮譽光環,賈偉既榮耀也更加自信。畢業前夕,賈偉的愛人已經在北京的《網際網路周刊》上班了,賈偉也將自己的設計坐標定在了北京。而聯想公司是賈偉擇業的首

選,他一根筋的只給聯想公司投了簡歷,卻未盼來佳音。

眼看「聯想」成為「泡影」,賈偉便心生一計,再看到聯想的招聘啟示便按其提供的電話打過去,說:「我坐了三天三夜火車從遙遠的寧夏趕來,現在就在樓下,能不能見一見招聘的負

責人?」誠懇的態度打動了招聘者,就給了他展示自己作品的機會並順利的把他推薦給事業部主管。不巧的是,聯想其他部門將要調進來一個設計師,賈偉只能等到這個設計師三個月試用不合適才有機會進去。

對於這根救命稻草,賈偉只握住了一半,而另一半卻在那個設計師手裡的狀況,賈偉選擇了堅持。賈偉「堅持到底」的執著,表露出男兒的真性情,認定自己的目標就要在煎熬中忍

耐。

幾個月下來,賈偉精神倍受折磨,身體也消瘦了一圈,令他印象最深的是每次去看他愛人,站在國貿32層俯視川流不息的車流和為生活奔波的人群,有一種想哭的感覺,久久不肯離開

這優雅舒適的辦公環境。三個月後,賈偉接到了聯想的通知。

賈偉深有感觸地說:「那時候真的感覺像天上掉餡餅似的,從那天起『堅持』這兩個字深深烙在了我的心上;沒有對和錯、沒有成功和失敗,只有堅持。」

在聯想的會議室,賈偉用飽滿的熱情給事業部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展示自己的設計作品和理念,講完之後得到的答覆是:下午正式上班。

聯想大膽用人,完全把權力交給了賈偉,再加上賈偉聰明好學,不到兩個月就轉正了。還不到半年賈偉被提到了管理層位置,相當於總經理助理的角色。當時的賈偉既要抓設計、也要

抓生產、同時還要負責深圳的維修部,有很多同事稱他為賈經理,領導則把賈偉看作是自己的左膀右臂,那個時候賈偉只有25歲。

後來,聯想由於技術的革新換代要把賈偉所在的部門裁掉,另一個部門的領導很欣喜地把賈偉挖到他的部門做設計師,也就是在聯想分立出來的神州數碼重新開始了設計師的工

作。在這裡賈偉給記者講了一個小故事——一次,賈偉到深圳出差,一個模具廠老闆拍著他的肩膀說「我很看好你噢」,第二天還是拍著他的肩膀說「我很看好你噢」。原來模具廠老闆的意思是,聯想的姚映佳剛畢業就在他那裡做模具,當時是聯想的第一位設計師;而賈偉是神州數碼的第一個設計師,很有可能在神州數碼成為又一個姚映佳。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賈偉當時的職業目標就是姚映佳。

於是賈偉徵得領導的同意,招兵買馬在神州數碼建立了第一個設計中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賈偉的設計中心有工業設計師、品牌設計師、結構設計師和包裝設計師。一年做好多款產品,賈偉就對設計、工藝、生產一系列過程把關,這讓他初步懂得了設計管理,也為後來賈偉成功的管理策略埋下了伏筆。

在此期間,賈偉意外的接觸到了一些設計公司,也讓他看到了設計界的生存狀態,工業設計行業還是一片藍海,於是賈偉離開了「本想在聯想呆一輩子」的設計中心。

2004年,中國的工業設計的列車剛剛拉響汽笛,賈偉用鷹一般的視野捕捉到這個大氣候,趁著此刻要展翅搏擊長空。他要做自己的設計,他的想法得到了父親的同意和支持。

找辦公地點這裡還有個小插曲,賈偉喜歡熱鬧,已經習慣了聯想空間開放式通透的辦公環境,同時為了節省成本,他腦筋一轉便有了一個租工位的創意。他在中影器材大廈一家名叫聖安德公司的707室用500元租下了一個閒置的工位。

在這裡,賈偉建立起了創業的根據地,他的設計也就在這裡呱呱墜地,還有個既時尚又響亮的名字——洛可可。洛可可是賈偉和愛人在地鐵上最終定名的。洛可可藝術時代曾 創建於18世紀法國宮廷,基本元素源於中國的回形紋,它的形成過程受到中國藝術的影響,特別是在庭園設計、絲織品、瓷器等方面,最典型的是惟一一個由東方的藝術文化影響西方的藝

術時代,就是用東方文化融合西方先進的設計理念。

擔心註冊不下來,賈偉到註冊大廳後,特意走到一位年輕的工作人員前辦理,他判斷這位年輕的工作人員經驗不會很足,果真!這位工作人員還反問:啥叫洛可可?在搭訕中,工作人員忘記了查詢。就這樣洛可可這個西方響亮的藝術時代就被賈偉註冊了下來。

而當初那位說「我看好你噢!」的聖安德老闆給賈偉投資兩萬元。至於那個工位,賈偉沒捨得坐,就花了2500元把他弟弟賈勇僱了來。

賈勇問:「哥,你坐哪兒?」賈偉道:「我出去跑跑。」簡單的對話卻道出了創業的艱辛,賈偉的目標是要在第一個月賺回3000元的成本。

精明的賈偉在谷歌做了個搜尋引擎的廣告,一天,賈勇接到一個業務電話,他還以為是賈偉的惡作劇,因為賈勇疑惑:坐在那怎麼可能有生意呢?!這個電話是賈偉第一個客戶打來的,當時賈偉沒有名片、沒有筆記本、沒有宣傳冊。他覺得把客戶的活兒做好就可以了,可問題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客戶一看賈偉是個「三無」人員,就讓他一個星期後再去。

賈偉終於意識到:開公司不置辦一身行頭顯然不行,於是就託朋友在深圳買了臺二手的康柏筆記本,並做了宣傳用的ppt,印了名片,最後定了「總監」的職務。賈偉說,「這個職務5年沒捨得換,因為『總監』是承載著企業全局性的人物。」一個星期之後,賈偉帶著這些行頭在客戶面前不僅自信,打開ppt也講得很專業,客戶很滿意,但卻很遺憾地告訴他把活已經包出去了,此行,客戶只是想探個虛實。

賈偉對此做了簡單而意味深長的總結:「要時刻做一個有準備的人!。」

賈偉的第二個業務是做一個空調設計,3000元的低價設計把客戶驚訝得撓頭,而賈偉卻只想著把這個月的成本賺回來,因為離給賈勇開資就差一個星期了,所以他只用了三天就給客戶交上了十分滿意的設計方案。

接著,賈偉就在工位和設計師成本不斷累加中博弈,設計費也提高了一個臺階。

當初,賈偉面試了幾個北工大應屆畢業生,令應聘者疑惑的是老闆始終是站著面試,其實他們的老闆賈偉還沒有工位。隨著人員的擴充,賈偉只能向聖安德的老闆要工位,不到一年,十五個工位的707室全是賈偉的人。

賈偉氣定神閒地說:「那個時候,我的目標就是以低價策略多接項目把員工養住,即使我一分錢不賺。現在,我對即將創業的年輕人的建議是:可以到星巴克、麥當勞創業,從早上要杯咖啡,既能辦公,又能聽音樂;既能無線上網,又能接待客戶。如果再讓我創業我可能也會選擇到星巴克創業。」

2006年3月,國家大力發展工業設計,恰好離賈偉這個15人的寫字間走路也就三分鐘的DRC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基地剛落成,賈偉西裝革履拿出一副大公司的架勢去找DRC負責人談判,希望DRC引進他們公司。賈偉說:「談妥後我們抱著電腦從中影大廈步行搬到了DRC——因為除了電腦其他都不是我們的。」

進駐DRC,賈偉可謂是大手筆——把能容納四五十人最大的一間和樓梯口的一間同時租了下來,呈現出大公司的狀態。看似張揚,實為策略,是一個對設計和商業有著天賦異稟的人所展現出來的戰略。

到了DRC後,洛可可得到了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和工業設計促進中心領導們極大的支持,而賈偉也不是那種躺在「搖籃」、擺在「花瓶」中的人。進駐DRC後,賈偉就為洛可可謀求一條成為頂級設計公司的道路——爭取獲得國際大獎,這是很多國外知名設計公司的成功模式,也是洛可可成功立足的途徑。

賈偉很爭氣,他設計的雙搖杆工業遙控器獲得了第一個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IF獎,且頃刻間引起業界和媒體不小的轟動,這一尊大獎讓洛可可一炮走紅,也使洛可可加緊了前進的步伐。2007年,「微型心電測試儀」和「炫彩指甲刀」獲德國紅點產品設計大獎。2008年,洛可可與諾基亞(芬蘭)合作的「行學一族」項目獲美國IDEA設計大獎,在DRC不到兩年洛可可就將三項國際的設計大獎捧了回來,洛可可這個得獎專業戶實現了大滿冠,同時也在設計這條路上證明了實力。

2006年,因在投標中洛可可脫穎而出,使其有機會與三星合作完成了北京奧運地鐵系列票務系統設計,制定出了中國工業設計領域的第一個質量管控體系——這是洛可可第一次和世界五百強公司合作,第一次和奧運項目合作,這是一個絕對的轉折點。

設計的業務量大了,設計師多了,辦公的空間小了——三年中,洛可可的辦公場所佔了DRC二樓的一大半寫字間,最後賈偉都不得不騰出辦公室讓給員工。賈偉調侃地說:「其實這七年

我練就了一個本事:走動式管理。我很少坐在辦公室裡的。」

2009年3月,賈偉將洛可可的大本營搬到了文化氣息濃鬱的西海48號。因為這裡距二環線500米,距什剎海50米,距普濟寺5米,所以賈偉把洛可可的設計品位稱為一路、一山、一水、一寺、創意零距離。依山、傍水、觀寺,讓設計的入世與思想的淡泊濃縮在這德式灰色磚樓中。古人云,山主富水主貴,山水之間出智慧,洛可可就在山水之間感受著創意的智慧。

修煉內功成就博大設計,溫和力量創造和諧設計

在西海48號洛可可的設計開始練起內功——賈偉要讓洛可可從一個莽撞少年變成一個具有儒雅氣質的紳士。賈偉的內心也平靜了一些,逼著自己坐了下來。

最近幾年,賈偉迷戀上了宗教哲學、國學方面的書。他家書架上,書的類型從設計換成管理,再換成宗教、哲學的書。這三個層次的改變也許是冥冥之中開始了新的探索。賈偉的新設計也時不時透射出濃鬱的文化味道,設計風格滲透進了東方文化意識,以及對禪意的一些思考。

賈偉對自己和洛可可做了重新的審視和定位,他有所感悟地說:「在這裡我的心沉下來了,開始反思設計要有追求,而不僅僅是商業工具。希望洛可可成為一個優雅的公司,和自己一起奮鬥的這群設計師能夠成為有品德的設計師,真正去感悟品』這個字。」

「洛可可」有三點水,代表的是「創意是水」的文化;有三個口,一個「口」是品質,能力和專業技能;一個「口」是品位,在西海感受東方人的品位;一個「口」是品德,希望設計師有品德,這是設計師追求的三個層面。

賈偉希望設計師所做的設計對世界有利,而不是產生垃圾對人類造成傷害。他認為,做一個沒品德的設計師是有罪的,因為設計師代替上帝在創造,那麼就要做一些離自然更近的設計,能真正傳遞文化、思想的設計。

那麼怎樣才能成為賈偉理想當中的設計師呢?設計師要經過三度修煉,第一度修煉是為別人做設計,第二度是為自己做設計,真正去解讀自己的內心,要讀懂自己的心才能讀懂更多人的心,因為自己的內心比外面的世界更大。第三度是再為別人做設計,那個時候的設計就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設計就會更加圓滿,周到。把心中的設計和眼中的設計結合在一起,這就是大設計。賈偉對「大設計」做了更深層次的分析,認為「設計師是惟一可以感受和設計從搖籃到墳墓再到天堂的人,我們給嬰兒做過屁屁洗的小機器,我們為逝者做過墓碑,我們還為寺院做過設計;設計師是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去真正感受一個人輪迴的全過程。一個成熟的設計師應該學會思考,要追求詩人般的浪漫、藝術家的敏感、哲學家的深邃、科學家的嚴謹、商人的睿智。這是超越設計本體的追求,讓一個設計上升到一個意識形態超越功能性設計的更高層面的追求,擁有這些意識形態的思考。」

同時,設計是一個系統,是將科技、手工藝、藝術完美的集合,圍繞人、自然、宇宙所做的設計。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手工藝是幾千年形式與內心文化的沉澱,同時需要藝術的靈感,它們三者的交集就是大設計。

賈偉希望設計師經歷這三度修煉,是因為他將視野放在宏觀的環境裡了。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要把設計作為核心競爭力去提升和引領製造。創意產業是以人為核心的產業,是以人為原動力。而中國創造要從以簡單的產業基礎為核心轉向培養創意產業的設計者、思想家和發明家、管理天才等大師級的、靈魂級的中國的脊梁。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是由機器到人,由機油、血汗、銅板的原始味道到品質、品位、品德的味道。

賈偉一直在探索中國設計的味道,尋找設計與民族以及人的完美的契合點。那中國人到底是什麼性格,賈偉總結了兩個詞:溫和,包容。在三度修煉中賈偉感悟出了一個「溫和的力量

創造和諧設計」的設計理念,設計既要溫和也要有力量才能展現它的魅力,大熊貓和大海則代表了溫和的力量的設計理念。

賈偉解釋說:「我首先希望我的設計溫文爾雅,設計強調感性的激情和理性的嚴謹相融合,也就是陰陽的協調,這樣才能做出優雅的、可持續的產品,總之我們的設計要有內涵同時對社會的發展要有推動力。」

賈偉用他所設計並獲得紅點獎的指甲刀詮釋了「溫和的力量創造和諧設計」的理念。

指甲刀,用一個槓桿原理來解決衛生問題的廉價工具。而賈偉的理解是,賦予指甲刀溫和的內涵,「以柔克剛」的設計在指甲刀上包了一層柔軟的皮子,在皮層內面塗上磁粉讓皮外套很貼身地「穿」在不鏽鋼質地的指甲刀上。客戶第一次拿到指甲刀是柔軟的、有顏色的、溫暖的,原本是冷冰冰的衛生工具變為了時尚的生活用品。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指甲刀讓客戶從亞運村搬到了國貿、讓客戶從原意要賣到40元卻賣到了80元、讓客戶成為了這個行業以設計為核心競爭力的領袖型公司,甚至和奧迪公司籤訂協議,實現了買一輛奧迪車送一把指甲刀這樣的創意。

說到這裡,賈偉拿起擺在茶几上的一件藝術品——在一個方形的石盤中心放置一個銀質的山,山上有一隻銀質的老虎口中銜著一炷香——這是賈偉為一個登上珠峰歸來的客戶量身定製的紀念品,也是賈偉領銜設計的自主品牌——上上禪品系列產品中的「上山虎」。賈偉表達了自己的設計理念:「我希望自己是這隻虎去徵服心中的山,點燃一炷香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上山了,香灰留在了山上就像我們每一個腳步留在了山上。我們每個人不管功成名就,還是碌碌無為,最後把我們的人生軌跡寫在了我們的人生平臺上,這就是溫和的產品設計產生了人生感悟的力量。」

「品音茶盤」的設計是源自陶淵明的無弦古琴,「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身」,這把琴雖然沒有弦,卻可以彈奏出心中的樂曲,賈偉將工業設計的聲光電技術與模擬的琴音應用到琴上,並與蘭花指、茶盤相結合,琴道與茶道就這樣完美地期遇......這就是凌駕於設計之上的對音樂、環境、舞美的設計,超越感官去追求第六感的設計,追求無中生有的、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設計。這就是賈偉將設計外化於形、內化於心的力量!

自我管理創意深呼吸,踐行使命昂首四步走

如今的洛可可坐落在朝陽區北四環東路六號院,比鄰太陽宮公園,和煦的陽光、新鮮的空氣、環繞洛可可設計大廈的一灣水塘——可以讓創意做一個深度的呼吸,在呼吸中更新創意,獲得更真實的自然的空間。

在洛可可大廈,伸手便可觸摸到一件藝術品,小到一個可以在手上把玩的物件,大到一個純潔、通透的白色系布置的家具及空間。在這裡,洛可可為設計師提供了免費的陽光早餐;中午設計師可以衝一杯咖啡坐在太陽傘下的藤椅上小憩;也可以聚在大廳中一起看電影;有誰過生日了還可以點一首歌曲……洛可可將溫暖的陽光撒進了設計師的心間。

在這裡,洛可可也孕育出了上上管理品牌:七個人為一個單位,構成一個獨立細胞體,這個細胞體有獨立的財務、人力調配和項目管控;依託洛可可的大平臺變成一個個鮮活的細胞,稱為上上細胞,誰是能人,誰就領導七人團隊。這樣一來,公司變成了無數個小公司,你是老闆,他是老闆,我也是其中一個老闆,我可能帶七個老闆。實際上,就是把公司變成最小的人才細胞。

賈偉強調上上自我管理,每個設計師都是上上的活態細胞,能通過自我修復、自我管理實現一種設計的方式。強調設計師能夠通過自身在呼吸中更新細胞,尋找設計的靈感和自由。

賈偉說:「其實我並不太願意去制約設計師,採用了多總監管理體系,從不同的維度找到最合適、最恰當的設計,力求達到合適時間、地點、空間產生合適的產品。這個就是我們給設計師的空間,設計師的設計是溫和的、合適的、獨立的。」

的確,設計師最主要的是內心、人格的獨立,以及設計方法和思想的獨立,這個比企業給他提供好的流程更重要。在今天,設計師似乎在幫助企業家賺錢,但是這個格局是可以改變的,這就要設計師先學會服務經濟基礎,通過設計產生一個神奇的經濟力量,同時追求更高的社會價值。

賈偉將這種對設計師的反思上升到更高的層次:「設計可以引領經濟基礎利國利民,設計師要作為介質游離於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做設計。」

賈偉從內心、人格獨立剖析了設計師尋找設計的自我更新、設計自由的重要性,同時深度闡釋了作為一個設計師的價值所在,那麼對於新生代的設計師如何去選擇自己的設計之路呢?賈偉畫龍點睛式地說:「設計師要在一定的時間裡給自己量身定製一條設計路徑,包括作為設計師的品牌、自己設計的上升路線。因為在中國設計沒有一條很成熟、成功的路徑,否則就像一個好設計師進學校做了教育者,開設計公司做了設計管理者,最後離設計越來越遠了。」

賈偉認為,自己是設計路上絕對的特例,走了一條先聯合上百位設計師產生一個巨大的設計力量,再反過來自己做設計的彎曲道路。賈偉甚至差一點就不做設計了,管一百個設計師很難有精力做設計。雖然賈偉認為既要當好導演又要當好演員不容易,但他還是堅持做一個魚和熊掌兼得的商業設計師。

洛可可的未來步伐將何去何從?在洛可可的四步走戰略目標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第一步是:以產品為主線,以工業設計為核心,成為中國工業設計第一品牌。這是洛可可的第一個7年戰略,已初步實現。

洛可可是國內惟一拿到國際四項頂級大獎並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分支機構的公司,且在英國倫敦成立分公司「LKK innovation」代表中國設計企業首次「走出去」,也是現在純設

計營業額最高的公司。

第二步是:以產品為主線,以策略研究為核心,提供基於設計的產品策略、造型、結構和生產、交互、包裝、品牌等所做的整系統解決方案,成為中國整合設計公司第一品牌,並成立洛可可設計集團。洛可可第二個7年戰略,正在由第一步向第二步轉換並實踐,並初步實現北京、上海、倫敦、深圳、成都五地聯動。

第三步是:以產品為主線,以整合設計為核心,成為中國創意產業第一品牌。實現創意與一產農業結合併產生聯動,中國創意農業第一品牌,北京的番茄聯合國、內蒙的土豆莊園、都江堰的蘑菇園、海南聯合國等項目讓創意和一產農業成功「聯姻」;創意與二產工業結合,同時洛可可還要做醫療、家電、IT數碼、工業自動化等工業設計;創意與三產現代服務業結合,上上及整合設計,比如上上家具生活館,上上咖啡、食品、音樂,未來可能有洛可可影院、醫院等。

談到這裡,賈偉做了更進一步分析:「打造熱帶聯合國的概念是真正想讓創意變成一個自己的世界,讓我們這些設計師擁有自己的世界,當聯想、海爾為大眾修通了物質的高速路,阿里

巴巴修通了商務的高速路,這時就是創意的世界,是屬於我們設計師的天下。洛可可就是要將設計融入生活,通過創意提升他們的價值。」

第四步是:以設計創新為核心,以持續創新戰略為根本,成為一家代表中國的世界頂級的創新設計公司。成就百年的、國際化的現代服務業公司,這也是洛可可的終極目標。創新就是把所有的能量聚集到一個點上,就像賈伯斯「種」出了蘋果、點亮了音樂、玩轉了動畫、練就了降龍十八掌,將能量匯聚一起打出了一個點。

洛可可用這四步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從面到體、最後又從體凝聚到一個點。洛可可在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為匯聚「十八般武藝」的設計能量等待著打出這個響噹噹的點——成為一家國際化的創新公司,讓設計產生經濟、社會雙重價值。

賈偉總結說:「這四步走是在踐行洛可可的使命。洛可可的價值觀是要成就更多的設計師,去服務更多的客戶。願景是成為一家代表中國世界頂級的設計公司。這是活在今天、活在當下的中國設計師共同的使命,讓我們共同挺起中國設計的脊梁。」

挺起中國設計的脊梁,要拿出真功夫才能腰杆硬。

賈偉帶著洛可可的分公司「走出去」了,同時他將其領銜設計的自主品牌——上上禪品搬上了2011年倫敦100%Design設計展這個國際平臺。上上禪品一直採用「述而不作」的設計精

髓,堅持用現代設計語義來表達中國傳統文化。賈偉希望借上上禪品把中國文化、中國設計進一步帶入國際設計之地。

上上禪品一經展出就受到了業界人士和媒體的圍觀和讚許。不僅有共鳴,有震撼還有反抗。在賈偉受邀參加了英中藝術節的高端論壇上,與會的外國學者提出了疑問:上上禪品背後的

故事很複雜、哲學很深刻,消費者或許很難明白其中的禪意,這樣很可能會帶來產品市場化和銷量的不暢。為什麼不設計很簡單,用戶一看就知道如何使用的產品呢?

針對疑問,賈偉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我傳播的不僅是中國設計,更是中國文化。文化是特定時間、空間、人的行為方式。上上不僅僅是為中國人提供一種至高享受的精神消費品,更是

屬於世界的。」

賈偉告訴記者:「這是中國的設計在走向國外的道路中插上的標誌性的第一桿旗,這是真正把中國人對自己文化、生活的理解帶到了西方,讓他們去了解我們的生活方式。」據了解,

英國的DISCOVERY CHANNEL媒體只對展覽中的4家品牌產品做了報導,其中就包括賈偉的代表中國設計的「上上禪品」,同時賈偉已經提前受邀參加2012倫敦100%Design。

賈偉深謀遠慮地說:「我們每一個中國設計師都要堅持中國設計才會被西方世界所認同。真正的中國設計應該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化,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設計僅僅是一種語言,設計

背後的文化才是內容。此次我們上上禪品參加100%Design也是為了發出中國設計的聲音。有了好的作品出去就要腰杆硬,就要傳播。」

整個採訪談笑風生,不知不覺已經快凌晨兩點,在近五個小時的採訪裡,我們走進了賈偉與洛可可的濃縮版歷史——在洛可可這七年多的歷史中,賈偉用雄鷹般戰略視野丈量著設計

的腳步;敏銳的頭腦和雙手把控著商業與設計的節奏;溫和的內心承載著博大的設計;用設計力量打開了通向心靈深處的門;用設計精神重新演繹了一個更加富有時代感和創新精神的

新洛可可時代。

本文來源:網易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地評線】荔枝網評:中國戰「疫」,挺起「民族脊梁」
    特約評論員/唐代遠  「你的模樣,你的光芒,挺起中華民族堅硬的脊梁。無法阻擋,我們中國的力量,明天依舊充滿燦爛的陽光……」近日,一首凝聚著全國各族人民、海內外華人歌手共同心聲的抗擊疫情公益主題MV《民族脊梁》,唱出了醫護人員、消防戰士、一線基層幹部等各行各業的「逆行者」的艱苦努力和堅韌品格,他們迎難而上、抗擊疫情的行動,撥動著我們的心弦,震撼著世界,共同譜寫出負責任的中國形象。這場中國戰「疫」,讓世界見證了不屈的「民族脊梁」。
  • 青雲譜區優秀黨教片展播(三)丨《挺起中國的脊梁-大法官梅汝璈...
    青雲譜區優秀黨教片展播(三)丨《挺起中國的脊梁-大法官梅汝璈》《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在大戰大考中… 2020-11-13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代號「596」的爭氣彈 讓中國虎軀一震,真正挺起了脊梁
    以至於,不少前往羅布泊荒漠的人心裡都沒有底:他們這群浩浩蕩蕩數以萬計的研製大軍,將花多少時間,最終又將以怎樣的姿態肩負起挺起一個國家脊梁的任務?要爭口氣被叫作爭氣彈的「596」到底是什麼  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作出了創建我國原子能事業的戰略決策。
  • 立春日,大名作家再出新作—— 多難興邦,挺起民族不屈的脊梁
    立春日,大名作家再出新作—— 多難興邦,挺起民族不屈的脊梁 2020-02-03 23: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賈偉作品賞析:工業設計作品集
    【太平洋家居網 設計頻道】賈偉,有人說他創造了一個奇蹟——短短10年,他以「溫和力量創造和諧設計」的理念,從無到有建立了洛可可設計,成為目前唯一獨攬四項國際頂級設計大獎的設計公司,是國務院新聞辦、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等主流媒體對外宣傳中國創意產業的主力代表。他以首都北京為根據地,布局各大戰略要地,代表中國設計首次「走出去」,成為中國第一家跨國設計企業。
  • 用技術挺起中國建造的「脊梁」
    但提起中央電視臺新臺址、北京第一高樓 「中國尊」、中國結構第一高樓天津117大廈,或許大家並不陌生。而這些享譽國內的摩天大廈,凝聚著他的拳拳匠心。從業36載,張琨4摘國家科技進步獎,85次獲國家發明專利,從一名基層技術員成長為敢與國際頂尖對手抗衡的科技專家,挺起中國建造的「脊梁」。
  • 臉貼大腿走路,身體彎曲150度的「摺疊人」重新挺起脊梁
    重新挺起脊梁的機會「我想挺起脊梁,我想站起來!」這個強烈的渴望日夜盤旋在朱建華心頭。朱建華聽說河南省人民醫院脊柱脊髓外科主任高延徵開展了「脊柱工程千人救助計劃」,他多方打聽後,找到了高延徵主任,看自己還有沒有手術機會。
  • 洛可可創始人賈偉:錯過了消費網際網路,我們不想再錯過產業網際網路
    兩次大轉型,並不像聽起來的如此容易 —— 它伴隨著合伙人的價值觀崩塌、內部員工的不理解、組織方式的改變、沒有成熟的前人經驗等等…支撐洛可可摸索產業網際網路的,是其創始人賈偉相信,「產業網際網路需要一個作業系統」,而設計,恰好是連接上下遊的「中間件」,有天然的「連接」屬性。
  • 專訪洛可可·洛客創始人賈偉:用數位化賦能家鄉,讓想像力在寧夏騰飛
    「洛可可創新設計集團董事長、洛客共享設計平臺創始人,中國唯一獨攬紅點、IF、IDEA、G-Mark、紅星等國際頂級設計金獎的設計師……」百度百科詞條這樣概括賈偉。
  • :挺起胸膛,才是真正的強大
    百年過去了,祖國強大了,不再任人欺凌了,但為什麼在我們自己的地盤,卻要被他人肆意妄為?百年前挺不起脊梁,是因為我們的國家不夠強大,如今國富民強,又是什麼讓我們面對部分蠻橫的外國人低下頭顱?那是百年前的中國,是我們曾經一段屈辱的歷史。不夠強大,只會任人宰割。在推翻了殖民統治以後,我們一步一步地變強,就是為了能有一天挺起脊梁,堂堂正正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昨天是愚人節,也是編號81192的忌日。2001年4月1日,為了捍衛祖國領空,飛行員王偉駕駛戰機與美軍偵察機相撞,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喝退了來犯之敵。
  • 【CES Asia 2017】洛可可李毅超、賈偉:以用戶為核心的想像力時代...
    李毅超說,好的設計作品,要體現創造力、審美水平和藝術素養。在這種追求之下,洛可可完成了對世界五百強公司中超 50 家公司的服務,和中國五百強公司中超 100 家公司的服務。其中包括奧運地鐵、天宮一號、商用大飛機等國人熟知的作品。
  • 寫在南海仲裁案後,我們有不屈的脊梁
    一紙的虛偽荒唐,怎能讓我們繳械投降。十四萬萬同胞已經挺起了我們的胸膛,告訴世界我們有不屈的脊梁。中東的戰火依舊何時才能收場,原本幸福的難民忘不了你們的恩尚,別有讓我們束手就擒的念想,寸土不讓沒有任何的商量。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老師請挺起你筆直的脊梁
    挺起教師的脊梁託起文明的希望 教師到底是怎樣一種職業?燈光 亮一些,再亮一些,那麼我們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教不嚴,師之惰。」不知何時,現代社會興起一股逼得天下老師都不敢管教學生,讓教書育人成了「高危職業」,現在的老師根本不敢去「管教」孩子的歪風。讓蠻橫的溺愛,化作殺死老師靈魂的匕首。
  • 「十三五」裝備工業有力支撐製造強國建設:挺起中國工業「脊梁」
    裝備工業是工業的脊梁,是國之重器,涉及門類廣、產業鏈條長,其轉型升級對於我國整個工業體系的優化提升具有基礎性、決定性作用。「十三五」時期是裝備工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這五年來,裝備工業在製造強國建設進程中發揮了重要地支撐引領作用。
  • 鋼鐵長子挺起脊梁應對疫情「大考」
    作為鋼鐵長子,鞍鋼集團不僅能在國家三峽工程、青藏鐵路、港珠澳大橋等重點工程解燃眉之急,亦能在疫情防控非常時期挺起鋼鐵脊梁。疫情剛剛暴發,鞍鋼40噸具有抗黴菌性的高端裝飾用搪瓷鋼板運抵北京,用於北京順義區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病毒實驗室建設。
  • 致敬脊梁 「中國衛浴盛典」點燃行業正能量
    2018年10月17日,由中潔網主辦、中國陶瓷城集團聯合主辦的大型落地活動「中國衛浴盛典——致敬中國衛浴30年脊梁人物」頒獎典禮在廣東·佛山中國陶瓷總部基地隆重舉行。一場致敬脊梁人物的盛會,一次產區共榮的活動,一部中國衛浴的發展史,一場大咖雲集的巔峰論壇,一出感動行業的年度「大片」,在這裡震撼上演。
  • 重點項目挺起城市脊梁——淮北市「十三五」期間大力推進重點工程...
    重點項目挺起城市脊梁——淮北市「十三五」期間大力推進重點工程建設紀實 2020-10-23 14:27:05   來源:
  • 被時人譽為「隴上鐵漢」,被魯迅稱之為中國脊梁的人是誰?
    通渭、秦安這塊地方被賈平凹視為中國農耕文明之根。實際上天水是一個中華文化從古至今一直延續的重地。安維峻一生清廉耿直,大有王符之遺風。他不僅清廉,且耿直不阿,被時人譽為「隴上鐵漢」,被魯迅先生稱之為中國的脊梁。 清光緒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893年,他任都察院福建道監察御史。
  • 這些「重器」挺起溫州創新脊梁!
    聚焦「塔尖重器」下好先手棋,集聚關鍵創新要素落子如飛,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環大羅山科創走廊、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甌江實驗室「一區一廊一會一室」創新格局漸次成形,挺起溫州創新發展的「四梁八柱」。2018年2月,溫州獲批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 伊麗絲高端護脊床墊守護民族脊梁,國慶大促獻禮70華誕!
    這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是中國民族挺直脊梁看世界的象徵。70年前,無數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偉大勝利,讓中國能再一次能夠昂起頭顱、挺起胸膛;70年後,中國經濟與文化迅速崛起,泱泱大國已經準備好乘風破浪,邁向世界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