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教育質量不斷提升的關鍵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為進一步擦亮香洲教育品牌,全面加強香洲區教師隊伍建設,大力宣傳全區教師隊伍中一批師德高尚、能力突出、群眾認可、學生愛戴的先進典型,引導廣大教師積極向「身邊的榜樣」學習,並在全區厚植尊師文化,營造尊師氛圍,我們推出「老師·好」系列,每期展示一位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師德楷模。
朱琦,現任珠海市第八中學校長兼黨總支書記。她從小在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江西春城長大。紅色溫潤的土壤,培育了她細膩而又不失堅韌的性格。
1993年大學畢業至今,朱琦一直堅守在教學第一線,並在多個學校歷經多個行政崗位的鍛鍊,2017年2月入職珠海市第八中學。擔任廣東教育學會中學生物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廣東省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骨幹督學等職務,並先後獲得香洲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香洲區名教師」、「珠海市名教師」、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2018年,榮獲「廣東省中學生物教學質量獎」一等獎,並代表獲獎老師在大會上發言。今年「七一」前夕,已有23年黨齡的朱琦,被區委評為2018年度「香洲先鋒」共產黨員。
朱琦在廣東教育學會中學生物教學專業委員
2018年年會上發言
走進位於板樟山北麓的珠海八中,高大的鳳凰樹挺拔蔥綠,別致的生物園花紅葉綠,泉水叮咚;幽香的白玉蘭此起彼伏,兩枚「和」、「美」黃蠟石靜靜地佇立在綠海之中。進入教學樓,新穎別致的「讀吧」與形似白帆的閱讀椅相映成趣,每間課室門口設置的作品園地盛載著孩子們美好的夢想,工具齊全的「八度空間」STEAM創客室開啟同學們創新之路,滿園的和美氛圍讓人心曠神怡。
八中是一所具有優良傳統和社會聲譽高的優質學校。朱琦擔任校長後,強化了歷任校長傳承下來的「和美教育」理念,將其作為學校的文化內核與精神引領。在她看來,學校管理一靠制度的約束和鞭策,二靠文化認同和自覺。因此,她將「溫度」貫穿於學校管理的始終,在校園裡構築起了溫暖的精神家園,有效激發了教師隊伍的活力,打造了一支「捨得吃苦,勇於擔當,為而不爭,追求卓越」的團隊,不少青年教師先後成長為業務骨幹和學校精英。
在八中,任何事情都不是校領導簡單拍板決定,而是「道理說了算、有利於事物的發展說了算、有利於學生的發展說了算」,朱琦提出尊重、相信和依靠「八中人」的主張。「八中人」不單指老師,範圍還包括學生、家長、社會關聯甚至周邊社區單位和群眾, 每個人都可以為學校發展暢所欲言。朱琦辦公室門口設立了「校長信箱」,QQ郵箱也對外公布,師生們可以「不露臉」地表達自己想法。最初,大家還對這種「廣開言路」持疑慮態度,只是偶爾來點「欲言還休」的小建議,沒想到這些小建議得到了校長認真而細緻的回應。如今,師生們紛紛敞開心扉,打開「話匣子」為學校的發展出謀劃策,暢所欲言,校園裡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活力和朝氣。
在八中走一圈,到處可見師生們集思廣益的成果。學校中廳的「讀吧」是最醒目的地方,「讀吧」建成時面向全校師生廣泛徵集名稱,最後鄒冬梅老師提出的「讀吧」得到採納,學校將該取名意圖及教師名字撰寫在了書吧最顯眼的位置。
學校還為師生增設了一系列暖心的措施,為解決學校懷孕女老師及受傷的同學面臨的如廁難題,學校根據師生建議,在每層樓專門增建了坐廁、孩子們課後酷愛籃球和足球,學校便根據建議,在校園跑道內側給各班搭建了球類「貨櫃」,學生們一到運動場就可以拿到球.
每天清晨,在我們八中的校門口,總能看到一位向每位師生微笑點頭的老師,這便是我們的朱琦校長。
朱校長曾教過我們生物,她講課生動有趣,和藹可親,從沒見過她對學生發脾氣。她還和我們大家一起打掃衛生。對我們來說,她不僅是良師,也是益友,更給了我們媽媽般的溫暖,也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了這個大家庭的溫馨。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所好學校能夠培養出一批好學生。我慶幸女兒在八中遇到了一個好校長、一群好老師、一幫好同學,從女兒的茁壯成長中感受到了朱校長帶領的團隊是多麼的優秀!
衷心感謝八中的老師們!衷心感謝朱校長!
一切生物學知識都來源於對大自然的觀察與實驗。朱琦堅持每年帶領孩子們外出採集標本,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這些年,她和孩子們走遍了珠海各個區域,唐家、北師大、鬥門……或海邊,或山林,都留下了朱琦和孩子們的足跡。
這樣的活動看似簡單,但在和孩子們一起出發之前,朱琦往往要花時間做大量功課,做好細緻周全的準備。特別是要自己先趕赴目的地踩點,深入考察周邊環境,排除一切自然災害和安全隱患,尋找適宜的課程資源,這期間往往要翻山越嶺、日曬雨淋,無疑是一件苦差事。但通過親近和擁抱大自然,朱琦的生物課程變得鮮活起來,孩子們充分體驗了生命現象的奇妙和美麗,極大地激發了學習的主動性,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在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碩果纍纍,《我和蘑菇有個約會》《我們身邊的發酵技術》《麻黃雞的一生》《蘭花的組織培養》等作品,先後獲得省、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實踐活動一等獎,《關注國門生物安全,守護珠海生物家園——珠海外來物種入侵調查》則獲得了全國第三十四屆科創賽科技實踐活動二等獎。
朱琦深知「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所賦予教書育人職業的責任與擔當,入職26年,她始終耕耘在教學一線,從未離開過講臺一天。即使行政工作再忙,她依然堅持參加每周的科組活動,堅持寫教案、備好每節課,她的生物課深受孩子們喜愛。
每年,她都帶頭上公開交流課,包括承擔市、區級公開示範課任務,很多公開課作為經典案例,一直被業內同行所稱讚和借鑑。她常常引導老師們,將研究重心放在學生學習方法指導與學習能力培養上,和大家一起琢磨如何提升課堂教學效益,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
課程變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與關鍵。朱琦帶領著八中人,一直走在探索課程建設的路上。目前,學校開設有「科技實踐小課題研究」、「珠海人文歷史簡說」、「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規劃」「STEAM創客基地」四大類校本課程。每周開設的社團活動達二十多項;每年的體育節、藝術節、合唱節、科技節是學校傳統節日;每兩年舉行與澳洲黃金海岸瓦西蒂姊妹學校,每年與美國帕西潘尼市學校的交流活動,成為拓寬師生國際視野,促進跨文化交流的亮麗名片。
作為名教師,朱琦充分發揮了自身的輻射作用,帶動了區內外一大批生物教師,在專業發展道路上不斷前進。她被聘請為廣東省「強師工程」骨幹教師能力提升研修班的指導教師,經常為省內外骨幹教師開展培訓講座。她還擔任香洲區第一屆、第二屆中學生物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帶領香洲區20名精英成員以教學熱點為切入點開展教學研究,完成了多個省、市級課題的研究任務。
來自灣仔中學的邱建萍老師,是朱琦名師工作室中成長起來的優秀青年教師。在朱琦的帶動和指導下,近年來,她先後獲得廣東省中小學青年教師能力大賽省一等獎、教育部2016-2017 年度部級優課,並在市、區各種教育教學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如果說名師工作室是「培養優秀教師的溫床」,我更想說,青年教師的優秀離不開朱琦校長這位恩師伯樂。她絞盡腦汁,為我們創造了許多難得的外出學習、拓展的機會;她不斷鼓勵我們,推動我們積極參與省市區公開課、實驗技能比賽和現代信息技術的開發利用;她將教學和課題相結合,夯實了我們的理論基礎知識,磨練了我們的實驗創新能力,加速了我們的專業素養提升;她以「良師益友」的身份,用謙虛、細心、貼心的良好修養,無微不至地關心我們的學習生活,教會了我們團結、合作、溝通,從而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