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龍顱壓恢復正常 醫院稱相比之前「重大改善」

2020-12-20 搜狐網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當地時間1月6日,耶路撒冷哈達薩醫院官員稱,在經過將近5個小時的腦部手術後,以色列總理沙龍的狀況有了「重大改善」,顱內壓力也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據美聯社報導,哈達薩醫院院長什洛莫·莫爾-優素福表示,儘管沙龍的狀況有所改善,但病情依然嚴重。

優素福稱沙龍在手術結束後接受了腦部掃描,目前已經被送回重症監護病房。

  優素福說:「在手術過程中,升高的顱壓被降低了,第一次手術後殘留的部分血塊也被清除了。在手術結束時,已經沒有流血,顱壓也恢復了正常水平。」

  「同此前的CT掃描結果相比,醫院的專家們認為有重大的改善。」但優素福也表示,沙龍目前的狀態很穩定,但病情依然嚴重。

  據悉,1月6日上午,在腦部CT掃描顯示沙龍的顱壓升高並且腦出血後,他被緊急送進醫院。(王亮亮)

相關焦點

  • 沙龍三上手術臺 顱壓恢復淤血盡(組圖)
    有獎評新聞   哈達薩醫院施手術應對腦溢血與顱壓上升新情況  手術效果明顯  據以色列《國土報》消息,沙龍完成第三次手術後,接受了頭部的CT檢查。哈達薩醫院院長什洛莫在當地時間5點發布消息稱,沙龍在經過5個小時手術後病情已經穩定,但他仍表示沙龍病情嚴重。他說,經過CT掃描發現,沙龍顱腔內已經沒有出血點,並且顱內壓也恢復正常了。醫生已經調整了沙龍顱腔內的導管。
  • 正常顱壓腦積水:可以治癒的「老年痴呆」
    家裡人都擔心張先生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於是到醫院進行診斷,結果在神經內科進行CT檢查,才知道原來張先生並不是老年痴呆,而是正常顱壓腦積水惹的禍,經醫生指導轉去神經外科接受手術治療。術後沒多久,張先生的症狀就明顯改善了,走路基本恢復正常,生活不僅可以自理,還能走出家門,再次回到自己的朋友圈中,原本籠罩在家庭裡的陰霾也隨之散去。
  • 低顱壓症候群是什麼?
    低顱壓症候群,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側臥位腰部蛛網膜下腔的腦脊液壓力在60mmhg以下,以體位性頭痛為特徵的臨床症候群,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臨床表現為:體位性頭痛、噁心、嘔吐,呈急性或亞急性起病,頭痛多位於額部或枕部,有的向頸部、背部放射,可伴有眩暈,精神障礙,復視、自主神經症狀,視覺障礙和聽覺障礙等,體位性頭痛為特徵性表現,即坐位或直立位
  • 聚焦顱咽管瘤:良性腫瘤為何預後不良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顱咽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不會像癌症一樣傳播,但因為它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非常重要的神經和血管周圍的大腦,以及附近的腦下垂體和下丘腦,這些腫瘤最終增長足夠大能夠壓縮正常垂體,導致失去正常的激素,對正常的生活和繁殖很重要。
  • 腦積水顱壓高的表現有哪些?有的時候需要趕緊去醫院
    在臨床當中腦積水顱壓增高的表現主要分為急性腦積水顱壓增高和慢性腦積水顱壓增高。 急性腦積水顱壓增高,它的表現往往是劇烈的頭痛,噁心,嘔吐,如果不及時進行處理的話,還會造成意識的障礙,出現嗜睡,昏睡乃至於昏迷的表現,還沒有急診的處理的話,則可能會造成患者呼吸心跳的停止而引起死亡
  • 幫你認識低顱壓性頭痛
    診斷 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特別是具有體位性頭痛的特點者,可提示為低顱壓性頭痛,但必須除外腦或脊髓腫瘤、腦室梗阻綜合症等原因引起的體位性頭痛。 頭顱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或同位素腦池掃描對明確病因,顯示低顱壓徵象或腦脊液滲漏有益。
  • 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疑難重症和功能康復並重——廖貴清團隊顱頜...
    2010年,臉部長了巨大腫瘤的「阿凡達」女孩在屢經求醫無果的坎坷後,終於在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完成了一場 「驚心動魄」的手術。術後不僅面部外形、視力和呼吸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恢復,並且還找到了屬於她自己的愛情。
  • 甘露醇與甘油果糖,哪個降顱壓更好?
    對於顱內病變或腦外傷的患者,常常需要通過降顱壓治療以防出現顱內壓迫、腦疝等嚴重併發症。目前臨床最常用的降顱內壓藥物包括甘露醇和甘油果糖。 甘露醇與甘油果糖相比,用哪個降顱壓更好?
  • 甘露醇降顱壓,降著降著患者沒尿了……
    血電解質、血脂、血糖、尿常規均正常;血尿素氮(BUN)8.77mmol/L,肌酐(Cr)130 mol/L。 入院診斷:腦出血。 給予降顱壓(20%甘露醇125ml每8小時1次靜脈滴注)、降血壓、營養腦細胞及對症支持治療,24小時總入量2100ml,其中輸液1600ml。
  • 甘露醇降顱壓被替代?中外指南這樣說
    不建議使用甘露醇治療的情況: 在院前環境中使用甘露醇改善顱腦外傷患者的神經系統症狀; 在急性缺血腦卒中患者中預防性使用甘露醇; 沒有足夠證據來確定高滲鹽水或甘露醇對於降低社區獲得性細菌性腦膜炎患者顱內壓升高或腦水腫是否有效。
  • 顱縫早閉合影響顏值和智力
    □河南省兒童醫院王晨    半歲男童小嘉自出生後,父母就為他的頭形操碎了心。小嘉的頭頂突出、兩側較扁,呈「三角形」,並且從頭頂到前額還有一處突起,看起來像極了動畫片裡的「奧特曼」。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狹顱症(額縫、矢狀縫、冠狀縫早閉)。
  • 「尖頭娃娃」讓爸媽「頭大」不已 顱縫再造給孩子成長「留空間」
    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神經外科6A病區主任侯增欣介紹,正常人的顱縫閉合較晚,除額縫外,其餘顱縫直至成年後才漸趨融合。因此一旦任何一條顱縫或幾條顱縫過早閉合,會出現不同的顱外形異常,並影響腦部正常發育。在醫學上,這種疾病被稱為顱縫早閉,又名「狹顱症」。
  • 小頭畸形,顱縫早閉,被上帝遺棄的孩子,如何救回?
    本期醫案說法: 一個6月大的小男孩,因為雙側冠狀縫早閉導致短頭畸形並合併小頭畸形,由於其顱縫過早閉合,導致腦組織受到壓迫,顱壓增高,視盤水腫,頭痛,嘔吐。
  • 市兒童醫院完成國內最多顱縫早閉患兒斜視手術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從上海市兒童醫院獲悉,院方已經接診患有罕見的顱縫早閉眼部併發症患兒300多人,並為112人做了矯正手術,手術數量全國領先,通過手術讓這些「外星娃」變得更可愛。這是由於頭部顱縫早閉導致大腦發育受限,同時導致頭面部發育畸形。這種疾病在眼部會存在多個併發症,如突眼、斜視、上瞼下垂、倒睫、視乳頭水腫等,且通常多個併發症同時存在,每一項手術治療都較單一病症更加困難和複雜。在當地醫院的介紹下,鑫鑫一家找到了上海市兒童醫院眼科喬彤主任,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後,決定進行斜視手術,術後鑫鑫恢復良好,再也不用歪著頭看人了。
  • 腦血管病相關性正常顱壓腦積水如何評估?這份專家共識給出了答案
    正常顱壓腦積水(normalpressurehydrocephulas,NPH)是指以步態不穩、認知功能障礙和尿失禁為典型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具有腦室擴大,而腦脊液壓力測定在正常範圍內的一組臨床症候群,可分為特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 我院3D列印技術 助「狹顱症」寶寶重建顱骨
    9月14日,小豆豆從我院神經外科康復出院,醫院專家通過3D列印技術,一比一立體重建了豆豆的顱骨模型,準確實施顱骨重建手術,成功治癒了豆豆的狹顱症,這也意味著,豆豆今後有了全新的面貌,不僅頭型恢復正常,大腦發育也不再受阻礙。
  •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完成一例神經內鏡經眶入路中顱窩顱眶腫瘤...
    近日,我院神經外科團隊在主任吳安華教授的帶領下,利用神經內鏡下經眶入路成功完成一例右側中顱窩顱眶腫瘤切除手術。
  • 沙龍徘徊鬼門關 賴斯只能守白宮
    徐超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以色列總理艾里爾·夏隆當地時間6日上午因顱內再次出現出血現象而被實施2天內第三次手術。直至傍晚,耶路撒冷哈達薩醫院才宣布沙龍病情恢復「穩定」,但仍然「嚴重」。  沙龍在「鬼門關」的屢次徘徊讓其「盟友」美國緊繃神經。
  • 按摩顱骨治百病純屬虛構 專家:顱骶療法是偽醫學
    ,手法按摩無法推動長死的顱骨近期,一套「顱骶養生操」在國內一些大學校園和居民小區流行,其根源是歐美的「顱骶療法」。這也是一種治療,通過手法放鬆幾塊顱骨之間的骨縫來調整你的腦脊液,從而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對從頭痛、下巴痛、頸背痛到多動症、孤獨症、情感困擾等都有療效,幾乎能醫百病。然而,這種療法的廣告也只能騙騙缺乏醫學常識的老百姓,忽悠不了醫學專家。顱腦外科專家表示,按摩根本動不了鐵板一塊的顱骨,更改變不了腦脊液的流動。大量研究指出,顱骶療法在診斷和治療上都是無效的。
  • 阿姨中暑神智模糊 高壓氧治療後恢復意識致謝醫護
    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記者黃濤 通訊員馮瓊、袁嘉欣)今年58歲的李阿姨外出時,突發中暑,幸得武漢市武昌醫院高壓氧治療轉危為安。28日,李阿姨康復出院,「我現在感覺好多了,非常感謝你們的救治。」李阿姨笑著致謝醫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