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顱壓腦積水:可以治癒的「老年痴呆」

2020-12-20 中國網財經

  今年67歲的張先生性格開朗,是文藝團體的老幹部,喜歡唱歌跳舞。但近三個月來,他變得不太愛和大家說話了,不僅沒有從前那麼活躍,而且記憶力也越來越差;原來走路虎虎生風,現在卻步履蹣跚,老夥伴們都笑他「像裹腳老太太」。最近,家人發現他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有時候遇到臺階腳都抬不高,由於經常跌倒,舞也不能跳了。最令張先生煩惱的是,乾淨利落了一輩子,老了老了卻開始尿褲子,甚至連下床走路都有些困難……看著日漸衰老的父親,兒女不得不請假輪流照顧。

  家裡人都擔心張先生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於是到醫院進行診斷,結果在神經內科進行CT檢查,才知道原來張先生並不是老年痴呆,而是正常顱壓腦積水惹的禍,經醫生指導轉去神經外科接受手術治療。術後沒多久,張先生的症狀就明顯改善了,走路基本恢復正常,生活不僅可以自理,還能走出家門,再次回到自己的朋友圈中,原本籠罩在家庭裡的陰霾也隨之散去。

  在強生(中國)醫療器材有限公司舉行的媒體開放日上,北京航空總醫院的李小勇教授介紹說,張先生的情況並不是個案,因為正常顱壓腦積水引發的病症中就有失智、痴呆、尿失禁等,由於大眾對疾病和病症的認識不全面,很容易就想當然地把這些病症與老年痴呆聯繫在一起。而實際上,正常顱壓腦積水是可以通過手術治療的,患者的生活質量會得到明顯改善,而大眾缺乏對這方面知識的了解,目前的就診率很低。

  「腦積水性痴呆」可以治癒

  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老年人口數量達2.02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4.8%。隨著人均壽命的不斷增長,預計到2015年,一對夫妻贍養的4位80歲以上老人中,就可能有一位是老年性痴呆患者。

  痴呆症候群按病變部位可分為皮質性痴呆、皮質下痴呆、皮質和皮質下混合性痴呆和其他痴呆症候群。

  皮質性痴呆又可分為阿爾茨海默病和前額葉退行性病變;皮質下痴呆類型則較多,如錐體外系症候群、腦積水、白質病變、腦血管性痴呆等;皮質和皮質下混合性痴呆又可分為多梗死性痴呆、感染性痴呆、中毒和代謝性腦病;其他痴呆症候群如腦外傷後、硬膜下血腫等。

  老年人出現記憶力減退、腿腳活動不利、走路不穩、大小便失禁等症狀,就一定是老年痴呆嗎?答案是否定的,日本2011年的相關指南顯示,老年期痴呆總患病人數的1/6屬於腦積水性痴呆,醫學學名為「正常顱壓腦積水性痴呆」,因症狀與阿爾茲海默病十分類似極易被忽視,此病是一種顱內壓正常的特殊類型的交通性腦積水,也稱隱性腦積水,發病十分隱秘,但重要的一點是:它是可以治癒的!

  「三聯徵」特點明顯

  正常顱壓腦積水是一種腦室雖擴大、但腦脊液壓力正常的交通性腦積水症候群,屬老年期痴呆中的一種。「正常顱壓腦積水是一種成人的慢性腦積水,多發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李小勇教授介紹說,多數病因不明,部分病例有腦出血、腦外傷或腦膜炎和腦血管病史。

  正常顱壓腦積水臨床通常表現為特有的「三聯徵」:步態不穩、認知障礙和大小便失禁等,其中以步態為核心表現。

  步態障礙: 常為首發症狀,輕者失平衡,重者不能行走或站立。典型者表現起步困難,行走雙腳分開、碎步、前衝。

  精神障礙:智力改變一般較早出現,多在數周至數月內逐漸加重。開始時呈現近事遺忘,繼而發生思維和動作遲緩,病情嚴重時可有明顯說話遲緩、緘默、肢體運動功能減退。記憶力和書寫功能明顯障礙。

  尿失禁:一般在較晚期出現。大便失禁少見。

  李小勇教授透露,該病通常緩慢起病,逐漸進展加重。記憶力衰退、情緒差、淡漠,嚴重者明顯痴呆;行走步態異常、步幅小、行走不穩、腳步抬不高等;小便次數增多,尿急感,嚴重時也可能尿便失禁。因其病症中有失智、痴呆、尿失禁等阿爾茨海默症的常見表現,一般很容易把此病症歸為不可逆的「老年痴呆」。

  「因為痴呆到一定程度後症狀相似,臨床上極易與阿爾茲海默病、慢性動脈硬化性腦病等混淆而耽誤診治。」李小勇教授坦言,由於大眾缺乏對這方面知識的了解,目前的就診率很低,不僅有患者錯當腦血管病治療,更有不少患者去泌尿外科就診,很多患者很遺憾地與原本該有的幸福晚年擦肩而過。「其實正常顱壓腦積水很容易辨別,通常去醫院做一個腦部CT就能輕鬆篩查。」

  讓「老糊塗」不糊塗

  「正常顱壓腦積水是可治療的,但患者症狀出現的時間越長治療的效果越差。」李小勇教授強調說,一般來說,診斷越早,治療成功的機會就越大。對於診斷性檢查陽性的正常顱壓腦積水病人,應儘早進行治療,首選的治療方法為分流管植入術。

  分流管植入術是神經外科的一種常見術式,但在老年期痴呆病患者身上的應用一直被忽視。老年期痴呆人群中的正常顱壓腦積水患者,採用微創的腦脊液分流手術治療方案,可以使痴呆症狀得到明顯改善,可使患者恢復意識、停止胡言亂語的現象,大大提高、改善自身與家人的生活質量,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治療手段。這一手術方法具有創傷小、對腹腔幹擾少、疼痛輕、恢復快等特點。手術時建議選擇可調壓式分流管。調壓式分流管與傳統的固定壓力分流管大小相同,且植入方法也完全相同。如果術後發現壓力選擇不當,通過一個特殊的調壓裝置進行調節,不需要進行二次手術。調壓過程在體外進行,通常在5到10秒鐘左右,病人無痛苦。

  然而多數痴呆患者行動不便,也缺乏健康知識,子女們又忙於自己的事業和家庭,疏於關心自己的父母。這些因素往往導致患病的父母病情一拖再拖,加重了疾病對身心的傷害。因此,李小勇教授呼籲,作為子女一定要關愛父母更加關注父母老年生活質量,對60歲以上的父母,每年體檢時應增加腦部CT篩查,特別是當發現父母有了痴呆的症狀,應積極帶父母早日就醫,讓「老糊塗」不糊塗。

相關焦點

  • 腦血管病相關性正常顱壓腦積水如何評估?這份專家共識給出了答案
    正常顱壓腦積水(normalpressurehydrocephulas,NPH)是指以步態不穩、認知功能障礙和尿失禁為典型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具有腦室擴大,而腦脊液壓力測定在正常範圍內的一組臨床症候群,可分為特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 正常壓力性腦積水診斷標準
    腦積水類型複雜多樣,一般按壓力可分為高顱壓性腦積水和正常顱壓腦積水,而正常顱壓腦積水也被稱為正常壓力性腦積水。   腦積水是神經外科比較多見的一種病症,通常因顱內病變和一些顱腦外傷,引起腦脊液分泌過多、循環通路受阻或吸收障礙等,從而導致腦室擴大。
  • 老年正常壓力腦積水吃什麼食物好?
    正常顱壓腦積水(SNPH)是發生在成人的一種慢性腦積水,腦室擴大但腦壓正常[<1.8kpa(180mmh2o)],系由多種原因所致的臨床症候群。< p="">如果不幸患了老年正常壓力腦積水的話,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多選擇如下這幾樣食材:什麼是豬肉?
  • 「大頭娃娃」出生即患腦積水 腦積水能治癒嗎
    這兩種形式中非交通性腦積水更常見,一般是由於腫瘤或者其他疾病造成腦脊液循環通路受阻,而產生的腦室梗阻後形成積水。一般這種形式多發以顱內壓增高常見,急性發病,出現頭痛、噁心、嘔吐,引起家長及親屬重視,早期手術,無論是直接做手術切除腫瘤,解除梗阻,使腦脊液通暢,還是進行腦積水的引流手術,分流術或者造瘻術,效果都比較理想,症狀會很快解除。
  • 老年痴呆竟然可以治癒,心理學博士痴呆康復案例,讓人深思
    ======================== 阿爾茨海默症(老年痴呆),是不可能治癒的。 這好像是大部分人的共識了,但是,今天這個案例,可能要打破這種認知了。
  • 老年痴呆的症狀有哪些,老年痴呆症可以治癒嗎預防是關鍵
    老年痴呆的症狀有哪些,老年痴呆症可以治癒嗎預防是關鍵~老年痴呆的症狀有哪些,老年痴呆症可以治癒嗎?老年痴呆症作為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在發展過程中帶來的身體損傷十分明顯。當然,很多因素均可能引發老年痴呆症。
  • 輸卵管積水可以自愈嗎?
    輸卵管積水是慢性輸卵管炎症中較為常見的類型,是因為輸卵管傘端粘連導致輸卵管傘端不通,而宮腔以及輸卵管分泌的液體不能流入盆腔集聚在輸卵管傘端造成輸卵管的積水。輸卵管積水根據自身激素水平的變化容易反覆。那麼,輸卵管積水可以自愈嗎? 輸卵管積水能自愈嗎?
  • 聚焦顱咽管瘤:良性腫瘤為何預後不良
    點擊查看 顱咽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不會像癌症一樣傳播,但因為它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非常重要的神經和血管周圍的大腦,以及附近的腦下垂體和下丘腦,這些腫瘤最終增長足夠大能夠壓縮正常垂體,導致失去正常的激素,對正常的生活和繁殖很重要。
  • 懷孕時胎兒腦部積水
    開始的時候孕檢都是正常的,在做唐篩的時候,醫生考慮到燕子的情況建議做無創DNA或羊水穿刺,當時覺得羊水穿刺風險太高,最終做了無創DNA,結果顯示低風險。在24周左右的時候做B超發現胎兒雙側腦室有擴張,後顱窩池深約1cm,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腦積水。
  • 正確認識顱咽管瘤分型 為患者提供完全治癒機會——訪南方醫科大學...
    大家把顱咽管瘤當作普通的良性腫瘤進行研究,對顱咽管瘤的起源、發生沒有正確認識,甚至是錯誤的認識這是導致其被列為難以治癒的腫瘤根本原因之一。其次,由於顱咽管瘤的高致殘率,大部分醫生滿足於延長患者生命,採用放療、化療等輔助治療手段控制腫瘤的生長。但放化療會導致患者體質進一步下降,且腫瘤難免復發,手術難度也進一步增高。
  • 吃巧克力可以預防老年痴呆嗎?預防老年痴呆,哪些事情要注意?
    老年痴呆是老年人容易患上的疾病,在生活中,有些老人會有神情呆滯,健忘,吐字不清晰等異常表現,要警惕是患上了老年痴呆。老年痴呆危害大,想要預防老年痴呆,飲食上要多加注意,而巧克力作為常見的食物,不少人認為吃巧克力是可以預防老年痴呆的。那吃巧克力可以預防老年痴呆嗎?
  • 最新老年痴呆預防方法:45秒內做出這題,你離老年痴呆還很遠!
    最新老年痴呆預防方法:45秒內做出這題,你離老年痴呆還很遠!老年痴呆是現代中老年朋友常見的一種大腦神經衰老性疾病。老年痴呆是一種逐漸惡化的疾病,在發病初期,病人會出現一些健忘、思維缺乏邏輯性、認錯路等一些小毛病,隨著病情的惡化,病人會出現失憶、失語等情況。
  • 治療老年痴呆新辦法:給大腦「過電」增強記憶功能
    最近,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陳煒團隊在全國率先開展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重複給大腦「過電」,並引入功能磁共振定位方法,可精確定位「刺激」腦部海馬部位,將「磁電」輸入到海馬體從而產生有效刺激。
  • 沙龍顱壓恢復正常 醫院稱相比之前「重大改善」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當地時間1月6日,耶路撒冷哈達薩醫院官員稱,在經過將近5個小時的腦部手術後,以色列總理沙龍的狀況有了「重大改善」,顱內壓力也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據美聯社報導,哈達薩醫院院長什洛莫·莫爾-優素福表示,儘管沙龍的狀況有所改善,但病情依然嚴重。
  • 老年人睡覺睡太多,容易得老年痴呆,是真是假?
    對於該病,尚未有治癒的方法,只能從源頭入手,做好預防措施和避開其誘因。近來有言論稱,睡覺睡太多是老年痴呆的一個誘因,稱每天睡超過9個小時的人,大腦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會出現下降,影響腦功能,增加患病風險。那麼,老年人睡覺睡太多,容易得老年痴呆,到底是真是假?
  • 老年痴呆的罪魁禍首是它?
    老年痴呆可以說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症狀,通常多發於65歲以上的老人。而在65歲之前發病的話,一般也被稱為早期老年痴呆症狀。其實,它的學名叫做阿爾默茨海默病,一般症狀具有記憶障礙,執行能力障礙及行為改變等特徵。據統計,美國大約有530萬阿爾默茨海默病患者,而在中國,這個數字則更加龐大,是數以千萬計算的。
  • 3D列印重建顱骨治好「狹顱症」患兒 中國首例
    華聲在線5月20日訊(通訊員 姚家琦 記者 鄧桂明)永州祁陽縣1歲6月的「狹顱症」患兒小晨晨,近日從湖南省兒童醫院康復出院,醫院專家通過3D列印技術,一比一立體重建了晨晨的顱骨模型,準確實施顱骨重建手術,成功治癒了晨晨的狹顱症,這也是中國首例3D列印技術設計微創全顱整形「狹顱症」患兒。
  • 我院3D列印技術 助「狹顱症」寶寶重建顱骨
    9月14日,小豆豆從我院神經外科康復出院,醫院專家通過3D列印技術,一比一立體重建了豆豆的顱骨模型,準確實施顱骨重建手術,成功治癒了豆豆的狹顱症,這也意味著,豆豆今後有了全新的面貌,不僅頭型恢復正常,大腦發育也不再受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