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家庭的愛在文明中依然保留著其威力......它執行著將為數眾多的人相互結合起來的任務......在陌生人之間產生了新的紐帶——弗洛伊德。
這句話寫在《童年之謎》這本書的扉頁,提示我們愛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只有愛的存在才會讓眾多的人相互結合起來,只有愛才是建立紐帶的連通方式。
這本書是著名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師羅尼.索蘭將她對兒童發展的解析置於我們面前,她以一種新鮮有趣的視角對自我、自體及其與他者的關係的動力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她通過50多年心理治療經驗凝練,闡述了如何理解並面對原生家庭和早年創傷的影響,幫我們對父母和孩子、夫妻和夥伴間的人類關係的挑戰有著更加深入和廣泛的理解。
很多人認為這是一本育兒方面的書籍,其實不然,你也完全可以把它當成育兒書籍來看,因為這本書就叫做《童年之迷 了解兒童內心世界的心理學指南》,單純的從這個角度去學習,去研究,你會發現自己在育兒的路上走過多少彎路,犯過多少錯誤,正因為你對兒童心理的不了解,讓你犯了很多不該犯的錯誤,從而讓你更加了解兒童心理,可以有針對性的採取相應的解決辦法。
不過,我認為這本書不單純是一本育兒方面的書籍,每個人都從童年走過,童年的創傷,原生家庭的影響,會影響你的一生,通過心理學角度進行分析,了解童年的秘密,也就是了解每一個人走過的每一段路的心理歷程,換句話說,就是了解你自己走過的路,走過的童年,所以,我說這本書是從了解童年開始,闡明了影響我們所有人與重要他人的關係,是一本溫暖又令人振奮的好書。
在日常生活中,為人父母的挑戰、親密關係的困擾、可能與你童年的經歷有著脫不開的關係,作為心理學家的羅尼.索蘭告訴我們,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和親密關係的困擾,就要從童年的經歷上找出原因,從而找出對應的解決辦法。
那麼,這本書到底教我們學會了什麼?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胎兒在母體裡已經適應了裡面的環境,那裡很溫暖,當他脫離母體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的時候,他心理其實是很不適應的,但是當他聽到胎教裡那熟悉的音樂的時候,他找到了熟悉的感覺,漸漸地認知到這個世界和他先前的世界是相通的,只是環境不同而已。
從醫院回到家中接觸到家裡的各種關係的人群的時候,這個時候嬰兒也會有情緒變化,他通過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直到完全適應了這個環境和周圍的人。
其實,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寶寶對周圍以及自身體驗到的任何變化都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我們現在知道,通過擁抱和親吻,搖籃有節奏的晃動,甚至是說話和唱歌等等,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免疫功能並形成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情感紐帶,漸漸地,孩子感覺到熟悉的自體感開始結晶,伴隨著一種自我認同,自我連續性的感官認知,發展為安全感。
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做的足夠好的話,孩子心理就會健康成長,但如果父母不懂得這些,盲目的採取一些極端的辦法,甚至對孩子不管不顧的話,那麼就會給孩子的心理留下陰影,這也就是原生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弗洛伊德說:「人並不甘心放棄童年時期的自戀完美主義。」
杜魯茲認為,「沒有形成自戀理想,就沒有心理生活,而理想的目標就是所謂的原始極樂自戀王朝的復闢。」
「天生健康的自戀是我們人格中至關重要的原始成分之一,是繼本我、自我、超我和自我理想之後的第五個人格組成部分。」——《童年之謎》
本書作者提出先天健康自戀這一全新概念,這是區分於不斷演變的病理性自戀的。健康的自戀進程是一種情緒免疫系統,通過這種系統,自體熟悉感可以作為一種有機的主觀整體進行免疫、恢復和保護。
其實,在整個童年的謎團裡,我們是折闡述一個複雜的事實,在我們每一個成年人的心中都隱藏著一個孩子,影響著我們對經歷的解釋,觸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如我們所理解的,為了達到凝聚力,成熟的人不得不承認,接受,甚至珍惜自己內心隱藏的具有孩子屬性的那個部分,包括那些不喜歡的特徵,就像父母必須接受自己的孩子一樣,也要接受孩子的差異。
自戀為自體熟悉提供了一種與生俱來的情感免疫,這個觀點比較新穎,這個觀點描述了一種天生的進程,而作為成年人而言,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像那個孩子一樣,隱藏在心中的憤怒和創傷一旦被激活,就會有那種情緒產生,知道免疫過程中成功地「更新」自戀信息和情感信息,才會慢慢的回覆我們的自體熟悉以及我們的客觀關係。
一個不擅於和伴侶進行溝通,不懂得如何與子女建立親密關係的人,難道這只是因為他性格使然,不擅於表達嗎?
相戀多年的情侶突然要和你分手,你卻一哭二鬧三上吊,想要挽回這份情感,而對方卻堅持不同意,難道只是因為你性格偏激嗎?
當你更換了工作環境時,不知如何與新同事相處,被同事嘲笑和冷落,甚至被打壓,你為此沮喪,僅僅是因為自己不懂得和別人相處嗎?
這些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場景,我們總是歸結為某人性格問題,卻從未想過,我們可能是在經歷這件事情的時候,激起了我們大腦中的某個過去記憶,尤其是童年記憶和感知,而造成的積極或消極的應對方式。
弗洛伊德最早認為心理障礙是童年創傷的結果。
創傷會讓人留下一個陰影或「情結」,因為它是令人痛苦的,所以被壓抑。但是,它偶爾會冒出來,導致心理障礙。
作者在書中對許多心理學前輩的觀點進行了舉例,並根據她自己多年的研究,對此加以新的註解和分析。
弗洛伊德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對於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主義分析,以及「泛性論」的建立。這些內容也是本書闡述兒童之謎的重要理論支撐。
一個人要想擺脫這樣的陰影,就要了解自己的童年,提升自尊和真實自我的關係,提升愛和容忍他人的能力。
這本《兒童之謎》告訴你,一個人的成長是從兒童時代就開始的,可能已經經歷過的無法改變,但我們要足夠的了解我們的童年,找到問題的突破口,解決自己的問題,才能從容面對各種問題,只要你找對了方法,一切都不是問題。
在全書的最後,索蘭博士以一句深情的話進行總結,他說:「愛,和工作或任何有創造性的事業一樣,都隱含著我們幸福的秘訣。」
作者所言:《童年之謎》這本書是我的理論創新與臨床實踐的結晶。這本書有助于澄清個體早期的心理體驗,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嬰兒的正常或者病理發展路徑的變化。它關注著童年體驗如何在成年、伴侶和父母的身份中得到體現。我的理論來源於我多年來對公認的精神分析和心理文獻以及我對臨床工作的理解,兩者相互借鑑,相輔相成。「
作為一本專業著作,本書以自戀的發展與譜係為軸,本書雖然精深,但仍然適合大多數人員閱讀。只要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從中受益。這本書原價80元,現在只要44.5元,選它就對了!
我是專注感情生活,如果你也想了解原生家庭和親密關係的困擾,想要知道如何才是對兒童的正確教育方法,那麼請你讀讀這本《兒童之謎》,它會讓你從中受益,茅塞頓開。
如果你喜歡這本書,喜歡我的觀點歡迎關注和轉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