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枝春
人的幻想是沒有止境的,兒童的幻想更是無邊無際。因為孩子的心靈比成人的心靈更加秘密,兒童的心靈是纖塵不染的,而被生活所磨鍊出來的成長,心靈深處卻顯然存在著這種纖塵的汙痕。
——高爾基
在大自然昆蟲界有一種小蛾子,它即使完全張開雙翼也只有幾十公長長,可它卻超乎的頑強。
它的幼蟲時期是在一個洞口很狹小的繭中度過的。在它的生命進展中,當它要破繭而出,來到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時,那狹小無比的通道對它來講無疑成了一個鬼門關。它柔軟嬌弱的身子必須使出全部的力氣才有可能衝出繭子,獲得新生。太多太多的幼蟲在繭子那狹小的洞口擠壓窒息而亡。
有一天,一個小姑娘路過一片草地時,正好看到了一隻這種蛾子正在蠕動著,苦苦在繭子裡掙扎著,想往外爬出的一個情景。
善良的小姑娘被小蛾子掙扎的樣子感動的都快要流眼淚了,她飛快地跑回家拿來了一把剪刀,她想幫助蛾子,她不想看它那麼痛苦。
當小姑娘好心好意把那個繭的洞口剪的稍微大了一些, 蛾不費吹灰之力,從那個剪子裡面爬出來的時候,小姑娘高興地笑了。可隨後她卻發現,那只在她的幫助下,從繭裡面爬出來的小蛾子無論如何也飛不起來,只能拖著喪失了飛翔能力、軟弱無力的雙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
她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自己的好心好意卻讓飛蛾變成了殘疾?於是,她傷心地找到大人,想解開其中的疑惑。
大人們告訴她,繭子那狹小無比的生命通道,恰恰是幫助蛾子兩翼長成的關鍵所在,當蛾子要穿越繭通的時候,必須用盡全力往外擠,正是這種用盡全部的力量,才讓它體內的血液順利的送到它的雙翼的組織之中去。只有雙翼充血了,蛾子的雙翼才能夠發育完善,才能夠展翅高飛。
她學成歸國後 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臨床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師,她用自己五十多年的心理治療經驗,寫成了一本揭開童年秘密以及揭示幸福秘訣的書本《童年之謎》。
《童年之謎》這本書有31萬字,是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正規書籍。
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他想與人分享孩子從出生時開始的情緒發展的過程。
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個人的性格往往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命運,而每個人的性格跟從小所受到教育、生活環境、人文思想等等息息相關。
作者從一個寶寶出生到18個月這期間的親密階段開始寫起,列舉了大量的臨床例子,並結合實踐和經驗分析了一個孩子從出生時的情緒發展變化到需求表達等等。然後寫了孩子從一歲到三歲之間的協商期,也就是一個可以通過協商而解決問題的時期。到最後,作者詳細總結了一個孩子從出生時期的自戀期,自我期到客體關係和分離個體化這期間的情緒發展和情感需求。
作者在書中寫道,一個反應我們童年體系的「孩子」隱藏在每個人的內心,這些經歷從早期生活開始的無數層記憶痕跡和敘述產生共鳴。我們童年的故事和經歷影響著我們所創造的人際關係和溝通,這些聯繫和溝通在決定我們日常生活中體驗幸福或痛苦的程度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每一個孩子一出生的時候都是天使般的純淨,他們用著懵懂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用純真的耳朵來聆聽這個世界,用乾淨清脆的語言來描繪這個世界。他所接受的和感知的點點滴滴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他的成長中和他的性格形成中。
每一個孩子什麼時候開花,什麼時候結果,什麼時候明白,什麼時候覺醒,都有自己的規律,我們作為家長的,不能由著自己的性情,去影響他們的發展。每一位做父母的也不能由著自己的父愛母愛去波濤洶湧,勢不可擋地隨意、任意的愛。應該要做到正確的愛,理智的愛,並且以身作則的愛。
法國的盧梭在《愛彌爾》裡曾寫過: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嗎?有一個方法,那就是無休止的去滿足孩子的欲望。
為人父母誰都會做,那是父愛和母愛的本能,是天底下為人父母者與生俱來的能力。但是想成為優秀的父母、負責任的父母,能讓孩子身心都健康發展的父母,那還有很多東西要學,還有很長的育子之路要走。
如果有時間就看看《童年之謎》這本書吧,這本書是以色列女博士羅尼.索蘭傾盡五十多年的心理治療經驗和心血所寫的,它是由人民郵電出版社正規出版的書,原價89元,現在只要四十多元就可以買到了。
每一位父母都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但是能讓孩子擁成一個陽光向上、感恩善良、知足快樂的性格,和擁有一顆拼搏積極、不怕困難,迎刃而上的堅強之心。這些品質足以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每一個小小的生命從降生起,就是一個純淨的小天使,只要他沐浴著溫暖的陽光,享受著正確的澆灌,那麼他的身體和性格都會健康發展,直到長成一株茁壯的大樹。
一枝春原創文字,拒絕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