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依託「數字經濟」打造縱貫南北三大都市走廊

2020-12-20 寶安日報數字報

11月6日,《中共深圳市龍華區委 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政府關於建設數字龍華 打造「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的決定》正式印發。龍華區將堅持「三生融合」理念,重點打造「一圈一區三廊」的空間發展格局,其中「三廊」暨在龍華全域打造縱貫南北的三大都市走廊:依託梅觀快速路沿線區域,加速整合產業創新資源和土地資源,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和高端化發展,打造梅觀創新走廊;依託觀瀾河、龍華大道、交通軌網,促進山水與城市交融,打造彰顯城市生態品質與文化活力的觀瀾河生態走廊;依託龍瀾-福龍大道,聯接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光明科學城兩大基礎研究引擎,打造帶動深莞製造業創新升級的龍瀾智造走廊。

依託梅觀快速路,打造梅觀創新走廊

打開深圳城市版圖,沿著深圳中部發展軸,梅觀高速穿境而過。2014年,梅觀高速取消收費,這條全國首個在運營期內通過政府回購方式取消收費的高速公路面臨著無先例可循的空前局面。2018年,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龍華管理局正式啟動梅觀走廊兩側約96平方公裡的空間規劃研究,對片區山水資源、土地空間、產業情況等因素進行全面梳理,一條超級產業廊道橫空出世。2020年11月,龍華區正式提出建設數字龍華、打造「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作為縱貫南北的三大都市走廊之一,梅觀創新走廊將依託梅觀快速路沿線區域,加速整合產業創新資源和土地資源,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和高端化發展。

梅觀創新走廊已形成穩定規劃研究方案

記者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龍華管理局了解到,梅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項目歷經兩年時間,在詳實調研和現狀分析的基礎上開展統籌規劃,謀劃梅觀走廊新定位,經多輪專家意見徵求和領導會審議,現已經形成穩定的規劃研究方案。

據悉,規劃方案以創新驅動為抓手,著力建設成片優質、和而不同的產業空間。強化多維度多區域合作,在梅觀沿線由南向北依次規劃打造五個半徑3至5公裡的特色創新圈:以科技企業總部、成果轉化基地為核心的北站新城,以高科技企業為核心的龍坂研發中樞區,以優質公共配套為特色的鷺湖新城,以大院名校、科研機構為核心的九龍山智能科技城和以智造企業、製造基地為核心的深莞智造協同示範區。五個特色創新圈環環相接、多元複合,並導入科研創新要素,根據特色功能相應引進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平臺、大院名校、重點實驗室等項目,配置各片區產業資源,形成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格局。

同時,整合周邊零散空間,梳理低效產業用地,綜合利用拆除重建、綜合整治等方式盤活產業空間,劃定並嚴控22個產業集聚區,形成一批高品質、成規模的產業集聚區及若干創新平臺,滿足大中小不同企業的多元化空間需求。

多元謀劃為數字龍華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如今,在龍華區境內,以梅觀路為主動脈,富士康與華為左右布局,大量優質高新產業元素聚集,一條總長約20公裡、總面積約96平方公裡、產值超3000億元的超級產業廊道已然成型。除有效盤活周邊土地資源、打造優質產業空間外,項目規劃還在山水人文生態相融、交通組織優化提升、公共服務配套多元等方面提前謀劃,為龍華區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提供堅實支撐。

以生態優先,打造山水人文相融的綠色品質空間。規劃以城區觀瀾河為生活軸,打造大屏障森林公園、大鷺湖公園、大腦殼山城市公園等8處連續的山脊森林公園群,通過設置雲步道、親水棧道及大道沿線公園打造長達46公裡的城市遊徑,自南向北依次串聯起6處特色村落、12處社區公園、8處創意文化設施,構建25公裡蜿蜒的水岸公園鏈,沿線植入居住、休閒、文化、商業等多種生活服務功能,創造極具特色的人文、自然、文化融合的濱水觀景長軸,整體打造「一軸三核多廊」複合型宜居宜業生態格局。

以人為本,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城市服務。以聯結梅觀創新走廊產業功能,構建「30分鐘區域級—15分鐘單元級」兩級服務體系和15分鐘「生活-工作圈」,針對各特色圈層的產業活動,甄別出商務、居民、創新科技人才等不同人群需求,實行特色化配套指引,優化公共配套設施,提供多元的創新空間和優異的服務設施。

以軌道為支撐,構建連結道路交通體系。打通與河套、東莞地區的戰略通道,解決東西向與深圳機場、福田中心區連接不暢的問題,構建「雙十字」軌網系統,並爭設觀瀾城際樞紐,強化梅觀創新產業走廊的軌道交通支撐。同時結合梅觀快速化改造工程,進一步優化、升級城區主幹道,打通東西向主要通道,構建「5橫3縱」的高快速路網體系和「11橫8縱」的幹道路網格局,整體實現片區四通八達、快捷高效的交通架構。

未來將打造成為世界級科技智造走廊

記者了解到,在規劃落實上,龍華區建立「片區-開發單元-單個項目」三級實施傳導體系,分解落實空間規劃目標與策略,為下階段片區統籌規劃、圖則修編等提供指引,並在區域合作、機構設置、科技創新、規劃建設、道路交通、城市軌道、更新整備、產業發展等方面提出相關實施建議,綜合考慮安排梅觀走廊的近遠期開發及改造計劃,精準指引梅觀走廊開發建設。

「梅觀創新走廊在承接上位規劃的基礎上,有著自身強大的優勢和戰略意義,是支持國家實現科技趕超的戰略腹地,是支撐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引擎,是推動深圳大都市圈要素『北拓』輻射的主動脈。」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龍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龍華區將持續通過產業創新、交通再構、生態人文、配套優化等方面策略規劃,制定具有切實可行性的實施計劃,不斷釋放土地資源,未來梅觀創新走廊必將被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科技智造走廊。

促進山水與城市交融,打造觀瀾河生態走廊

在龍華區中軸線上,觀瀾河這條水清岸綠、風景宜人的「藍絲帶」與龍華大道交織並行。在龍華區打造「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的部署下,一條依託觀瀾河、龍華大道、交通軌網,促進山水與城市交融,彰顯城市生態品質與文化活力的觀瀾河生態走廊將「橫空出世」。

觀瀾河已成為龍華生態文化「城市名片」

觀瀾河是龍華人的「母親河」,這裡曾經是航運繁忙的黃金水道,是深圳市五大河流之一。上世紀80年代,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觀瀾河流域的工業企業和人口劇增,特別是禽畜養殖業無序發展,使觀瀾河遭受汙染,水質惡化。

近年來,隨著龍華區大力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全區上下採取超常規的力度和舉措推動水汙染治理,以「全流域統籌、全要素治理」為導向,構建流域內「廠、網、河、庫」全要素治理總圖,創新實施「治汙項目多元化、汙水雨水資源化、排水運營企業化、涉汙查處常態化、巡河護河責任化」五化協同治水新模式,紮實推進河道綜合治理、正本清源改造、雨汙分流管網建設、小微黑臭水體治理等水汙染治理工程。近幾年來,累計投入治水資金151.68億元,整治河道長度約92.86公裡,新建汙水管網約973公裡,完成2032個小區正本清源改造,實現汙水管網建設全覆蓋。

經過近幾年的系統水環境治理,觀瀾河企坪斷面年均水質穩定達到IV類水質,為建區以來最好水平。河流生態環境及生態景觀得到極大改善,流域內生物多樣性逐步提升,魚類、鳥類、水生植物等生物密度及種類都得到極大豐富,觀瀾河重現水清岸綠。觀瀾河人工溼地公園更是化身「城市綠肺」,溼地系統與河道兩岸的公共綠地相互協調、融為一體,形成集觀賞、親水等公共休閒活動為一體的生態功能區,在提高河道自淨能力的同時為居民提供濱河休閒空間,成為網紅打卡地。

如今的觀瀾河不僅是市民茶餘飯後親水休閒的好去處,更是一張閃亮的「城市文化名片」。每逢端午,觀瀾河國際龍舟賽上百舸競逐,賽況吸引了多家媒體轉播,2018年觀瀾河國際龍舟賽更是驚豔亮相央視,讓更多人一睹觀瀾河的魅力。

龍華大道將實施改造 提升道路景觀與通行能力

在觀瀾河沿岸,一條嶄新的龍華區「門戶大道」從城市發展中軸線上穿行而過。

2019年,經深圳市政府批准,貫穿龍華區南北中軸的梅龍大道—大和路—民和路—泗黎路4道路正式更名為龍華大道,龍華人擁有了自己的「門戶大道」。據介紹,龍華大道全長20.3公裡,南起「龍華南大門」梅林關,北接「深圳北大門」觀瀾黎光片區,跨越民治、龍華、觀湖、福城、觀瀾5個街道,串聯深圳北站商務中心片區、龍華現代商貿片區、鷺湖科技文化片區、九龍山產學研片區、觀瀾文化藝術小鎮等五大重點發展區域,是龍華區落實「中軸提升戰略」的主軸線。

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龍華管理局獲悉,當前龍華大道將全段實施交通改造提升。其中,泗黎路段改造工程將率先實施,改造後的道路將採用主輔分離形式,主線雙向6車道,設計速度為50千米/小時,輔路雙向4車道,設計速度為30千米/小時,道路通行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龍華大道(梅林關-布龍路)景觀提升工程也正分段開展擴初圖紙編制工作。記者從龍華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了解到,龍華大道(梅林關-布龍路)景觀提升工程項目為2020年龍華區民生實事項目和重點工作項目,該項目位於民治街道,南起梅林關,北至布龍路,總長約4.4公裡,整治面積約15.5萬平方米,從南往北分為城市門戶段、城市生活文化段、商業辦公文化段、教育文化段四段進行規劃設計,通過綠化優化、道路鋪裝提升、景觀小品、戶外家具、燈光亮化等形式,形成「十廊六帶多線」的道路景觀格局,將龍華大道打造成為高品質國際化城市活力幹道和龍華印象景觀形象大道。

加速龍瀾大道南聯北延,打造龍瀾智造走廊

細看龍華區的行政版圖,東有梅觀高速,中有龍華大道,西有龍瀾大道,三條交通幹線既是龍華的交通大動脈,同時也是龍華區產業集聚走廊。作為龍華區三大都市走廊之一的龍瀾智造走廊即依託龍瀾大道和福龍路而布局。目前,龍華區正在加速龍瀾大道南聯北延,打通這條西部交通大動脈,加快龍瀾智造走廊建設。

南聯北延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要致富先修路。一直以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龍華區依託龍瀾大道和福龍路這兩條交通大動脈,實現九龍山片區、大浪時尚小鎮片區、大浪全區三大產業區塊聯動,重點打造帶動深莞製造業創新升級的龍瀾智造走廊。其中龍瀾大道是深圳市三大會戰、十大行動的7橫13縱項目之一,南連福龍路,北接深圳外環高速,道路總長約15公裡,分別經過龍華區大浪、龍華和福城等街道轄區。

目前,龍瀾大道向南連接華榮路,向北連接觀光路,尚未與福龍路和外環高速實現連通。當前,龍華區正在全力推進福龍-深華立交工程、深華快速路工程(龍瀾大道南段)(龍觀快速路北延段)、龍瀾大道北延段工程等項目建設,實現與福龍路和外環高速全線連通,加強龍華與南山、福田、光明、寶安等深圳各區及東莞、惠州的地理聯繫,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龍華管理局獲悉,福龍-深華立交工程一期實施福龍路與在建深華路的T型立交及地面輔路項目已於2019年4月份正式開工,合同工期三年。深華快速路5標也已於今年5月份進場施工,合同工期2年。龍瀾大道北延段(龍觀快速路北延段)工程主線長3.25公裡,由觀光路連接外環高速,目前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勘察工作,方案設計審查及規劃選址已通過市交通局和規自局的方案審查和景觀審查,目前正在協調市發改部門,加快審批進度,以便早日建成,服務周邊企業和居民。

三大產業區塊協同支撐龍瀾智造走廊

發展數字經濟,關鍵在於區塊化培育產業集群,細分數字經濟集群,加速產業鏈垂直整合。龍華區按照發展數字經濟「1+N+1」的思路,通過數位化改造和賦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其中第二個「N」是打造N個數字經濟產業區塊。目前,龍華區對轄區的產業進行梳理,梳理出12個產業區塊,覆蓋各類規上企業1700餘家,產值營收超過5200億元。其中,龍瀾智造走廊沿線布局了九龍山科技城區塊、大浪國際數字時尚小鎮區塊和大浪5G電子信息產業區塊三大產業區塊。

九龍山區塊將主要依託擁有5.79平方公裡整備土地的九龍山和福城南片區,重點發展人工智慧產業,打造人工智慧產業集聚區。將依託擁有1900億元產值、5.79平方公裡整備用地的九龍山和福城南片區,以富泰華、裕展精密、富頂精密、美團點評、電子科大、PNP科創中心等為龍頭,布局更多的高端項目、高端資源,打造未來產值超3500億元的產業集聚區。目前,區裡正全力加快九龍山智能科技城法定圖則修編,推進核心區城市空間品質提升專項規劃研究、相關天然氣高壓管道規劃路由調整等工作。

時尚小鎮區塊將主要依託擁有250億元產值和500多個服飾品牌的大浪時尚小鎮,以瑪絲菲爾、影兒、卡爾丹頓、贏家、新百麗、梵思諾等為龍頭,重點發展數字時尚產業,打造未來產值超500億元的國際數字時尚小鎮。目前,龍華區正在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共建人工智慧數位化創新平臺,2021年獲市級創新平臺資質認定。同時,開展小鎮客廳及驛站項目施工招標,力爭2021年4月開工建設。

大浪區塊重點發展5G電子信息產業,將主要依託擁有440億元產值、1.08平方公裡連片整備用地的大浪中心片區,以美律電子、國電科技、有方科技、金譽半導體等為龍頭,打造未來產值超800億元的產業集聚區。2020年底前完成大浪中心片區城市更新前期籌備工作。

龍華新聞記者 吳春華 楊奕 通訊員 石娜 張恆/文 記者 陳建華/圖

相關焦點

  • 湖南自貿區郴州片區:對接粵港澳暢通國際貿易走廊
    郴州要立足新發展格局,依託自貿區平臺,塑造郴州外向型經濟的新優勢。」湖南省政協副主席、郴州市委書記易鵬飛近日在湖南自貿試驗區郴州片區建設動員大會上表示,要把握歷史機遇,勇擔湖南自貿區郴州片區建設的時代重任。郴州高新區創新創業產業園。 魯毅 攝  2020年9月,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再次擴容,湖南自貿試驗區正式獲批。
  • 徐匯濱江地區將建跑道公園 打造上海"西岸文化走廊"
    東方網5月22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經濟轉型發展,關鍵是要緊緊依靠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率先走出一條科技支撐作用明顯、體制機制活力迸發、服務經濟比較發達、城市服務功能完善、城鄉和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轉型之路。」這是市第十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的要求。
  • 合六經濟走廊發展施工圖來了 推進合六城鐵建設
    &nbsp&nbsp&nbsp&nbsp合六經濟走廊是合肥都市圈的核心廊道之一。3月13日,安徽省發改委地區處對外發布了《合六經濟走廊發展規劃(2020~2025年)》(下稱《規劃》),合六經濟走廊發展有了「施工圖」。未來幾年,這條走廊將被打造成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和綠色發展樣板區。
  • 「專注謀重器 一心造塔尖」 甌海破題開局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
    今年,溫州市環大羅山科創走廊三大會戰建設已全面打響,甌海區以高教園區為科創主陣地,按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環大羅山科創走廊核心區塊定位,提前謀劃、全面攻堅,謀劃構思一系列科創重器項目,全力打造「科教新區,山水甌海」品牌。
  • 商務部就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走廊論壇答問(全文)
    加強經濟走廊建設是GMS各國加速區域合作、實現本地區經濟潛力最大化的一項戰略。亞行2002年11月發布的《未來10年GMS經濟合作戰略框架》,將南北經濟走廊、東西經濟走廊、南部經濟走廊指定為「旗艦」項目,體現了經濟走廊在GMS經濟合作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 龍華商業發展迅猛 未來將迎紅山6979、龍華海岸城等多個商業項目
    編者按: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深圳作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的地位凸顯,立足打造國際創新之都。政策帶動之下,深圳各大區域都在摩拳擦掌大力發展各種產業經濟。大機遇之下,這些區域的商業將呈現哪些發展趨勢?現有商業格局未來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 龍華又添新地標!璽悅執掌價值真高地!
    市文化館新館效果圖不僅如此,位於紅山6979的龍華演藝館和展覽館也已經竣工,同樣作為市一級重要文化場館之一的深圳書城龍華城也已經開業,區域內包括龍華四館一城在內的新十大文化設施正在逐步兌現(信息來源:搜狐網)。隨著區域生活配套日臻完善,未來龍華不僅是深圳都市核芯區重點發展片區,更是中軸新城獨具魅力的文化新地標,居住價值和置業價值都不斷翻新。
  • 梅觀創新產業走廊福城觀瀾產業地塊土地整備利益統籌項目
    4項目規劃:發力數字經濟,打造百萬級規模數字經濟產業新城整備地塊現狀圖福城觀瀾產業地塊項目地處梅觀科技創新走廊的核心地帶,將與九龍山核心區形成「東西推進」格局,全面推進龍華北部數字經濟圈的整體建設。土地整備完成後預計釋放集中成片產業用地20公頃,高端產業用房超百萬平方米,主要發展數字生命健康、高端裝備製造及人工智慧產業等。在梅觀產業創新走廊沿線,一座百萬級產業規模的數字經濟產業新城呼之欲出。
  • 南北經濟差距是被誇大了,還是要正視南北差距?三大要點
    ,說明南北經濟的差距確實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到底是南北經濟差距在拉大,還是南北經濟差距被誇大?事實上雖然可以說是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觀察的結果,更多的可能是一種嚴謹的態度。最近,南北經濟差距被誇大的結論再一次引發熱議。原因是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認為:南北差距被誇大了。到底是南北經濟差距在拉大還是南北差距在誇大?
  • 深圳龍華赴京開展招商引資經貿...
    作為今年底深圳招商引資的一道「壓軸大戲」,這註定是一場全球企業家發掘新商機的投資盛會,以數位化「破題」區域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的龍華來說,機不可失。數字龍華,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依託粵港澳大灣區的總體規劃,深圳堅持全市域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大力實施「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發展布局。「中優」的主陣地——龍華區也在不斷創新發展中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
  • 縱貫南北、通達四鄰...紅河交通未來可期!州交通局局長這樣說...
    縱貫南北、通達四鄰...紅河交通未來可期!州交通局局長這樣說....車文華說,民航項目則圍繞「南北通航空」目標,在加快續建紅河蒙自機場和彌勒通用機場、新建元陽民用機場的基礎上,按照市場規律,積極穩妥推進通用機場建設。
  • 網龍華漁教育與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合作打造「華文智慧課本」
    網龍華漁教育將運用AI、VR/AR、3D等技術,對教學資源進行設計、研究、開發和編譯,完成「華文智慧課本」的製作,並依託華漁101電子課本產品平臺供用戶使用。據介紹,101電子課本是網龍華漁教育出品的課本閱讀器,融合了3D、AI等技術打造。「華文智慧課本」將集合101電子課本的在線閱讀、釋義、評測、互動等功能於一體,同時配套豐富的線上學習活動,提高「學生自學」和「老師授課」的效率。
  • 渝中區計劃投入700億元打造重慶主城都市新核
    2月8日電(蒙春音 李相博)為了打造重慶主城都市新核,渝中區計劃投入700億元,加速渝中西部新城形象重塑,按照「整體打造、再造功能、建設新城、擴大輻射」的要求,打造集消費、居住、辦公為一體的主城新核心。   重慶主城新核位於渝中、沙坪垻、九龍坡三區交匯處,由化龍橋、大坪、石油路三個街道組成,面積8.06平方公裡。
  • 深圳市龍華街道打造「1+10」反邪教宣傳陣地
    邪教危害社會、破壞家庭、誤導人們信邪自毀,為了加大反邪教的宣傳力度,增強人們的防範意識,今年以來,廣東省深圳市龍華街道以「反邪教 促和諧 迎大慶」警示教育宣傳系列活動為主題,打造「1+10」(1個街道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和無邪教主題公園+10個社區工作站反邪教宣傳陣地)反邪教警示教育宣傳陣地,努力創建和諧社會,為居民提供健康無邪的生活環境,做好迎接祖國
  • 禪城南莊鎮:搶抓「雙區」機遇 鍛造「都市田園」新優勢
    /通訊員供圖其次,南莊將在穩的基礎上積極進取,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兜住民生底線。一方面,通過精準服務穩企業保就業,依託鎮中小企業促進中心打造現代化產業綜合服務體系,鞏固「政企銀」合作平臺,加大金融助企力度; 深入推進「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培訓工程,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人群就業工作。
  • 合正觀瀾匯2期:龍華百萬盤9月5日樣板房開放
    據現場銷售員介紹,二期住宅是現代簡潔都市建築風格,採用圍合式設計,由6棟29-32層約93-99米高的塔樓圍合而成。這樣的設計既可讓社區園林空間和景觀以及樓間距達更大,打造寬闊的園林視野,還能保證業主居住的私密性,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同時,二期住宅也是合正集團打造的首個健康舒適社區。
  • 打造數字之城樣板區!網傳華為、阿里落戶紫東核心區
    紫核打造數字之城樣板區召開這場會議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助力紫核建設數字新城。紫核建設數字新城,這一目標的源起可追溯至今年5月份召開的一場專題調度會。今年5月20日,紫東地區建設工作調度會上,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就提出要建設紫東科創大走廊,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紫核要建設數字之城!
  • 深圳房產第一黑馬不是龍華?意想不到居然是他!
    2017年的時候,龍華被喻為深圳樓市的最大黑馬,房價一騎絕塵,6年時間漲幅超500%,引無數深圳人唏噓。可是,在2017年的時候,因為各種複雜的因子,龍華的漲幅戛然而止。 那時候,幾乎所有的投資客在想:深圳的下一匹「黑馬」是誰?誰能取代龍華,成為下一個引領深圳房價漲幅的片區?
  • 龍華商業新地標崛起 紅山6979用文化藝術為商業賦能
    而根據贏商大數據中心監測,深圳北站商圈內居住人口達到了30.8萬人,工作日客流約75.77萬人,這些數字從側面說明區域的生活居住、商務辦公功能正在被釋放。     深圳北站CBD建設提速   為龍華商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根據《深圳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深圳市政府規劃將龍華建成以「深圳北站」為核心的城市經濟新增長極,未來也將成為繼福田CBD、前海 CBD 之後,又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CBD,由此可以看出,深圳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