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5月22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經濟轉型發展,關鍵是要緊緊依靠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率先走出一條科技支撐作用明顯、體制機制活力迸發、服務經濟比較發達、城市服務功能完善、城鄉和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轉型之路。」這是市第十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的要求。
在徐匯濱江地區,2007年的這裡還分布著一些水泥廠、沙石料碼頭、塑料製品企業等,工廠的喧鬧聲和碼頭的號子聲似乎還在耳畔迴繞,但誰能想到這裡將成為文化聚集高地。而華麗「變身」的背後就是創新轉型。
昨日在接受晨報記者採訪時,上海徐匯濱江開發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喬軒透露,「十二五」期間,徐匯濱江將重點打造上海的「西岸文化走廊」和「西岸傳媒港」,同時還將推進由龍華機場跑道改造的「跑道公園」等一系列公共環境建設。「讓徐匯濱江變成上海最具有文化品位和文化氣質的濱水區域,並成為上海的一個新地標。」
將出現一批特色藝術館
根據規劃,濱江岸線將會出現一批特色的藝術館、文化主題園區和觀演中心。
喬軒介紹說,濱江岸線計劃以「西岸文化走廊」為品牌工程,引進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創意企業,著力打造濱江文化創意產業帶。「這一區域將與世博園區的文博商務區有所區別。規劃建設的博物館、美術館將以民間投資建設為主。」
根據設想,規劃投建的博物館、美術館將與徐匯濱江的老工業記憶一脈相承。例如以北票碼頭構築物「煤漏鬥」為原型,建造一個體現工業文明遺蹟的美術館;將原濱江上海飛機製造廠的機庫,擴建為再現民航歷史記憶的文化場所;油庫內龐大的油罐將打造成餐飲、演藝中心和商業設施。
另一個將被重點開發的「西岸傳媒港」則計劃吸引國內外具有指標性的電影娛樂、數字傳媒等企業入駐。據透露,這一區域將大力發展電影(視)製作、創意設計、數字娛樂、藝術品交易等文化創意產業,推進上海電影廣場、上海京劇院、朵雲軒等重大項目落地,集聚世界著名的動畫製作企業及TVB中國、英皇影視等一批傳媒機構。
將建跑道公園
與此同時,已初具規模的濱江公共區域建設將繼續推進。「一個佔地5公頃左右的跑道公園已確定要建。」喬軒介紹說,這個公園以龍華機場跑道為基礎,形成一個有歷史文化印記的帶狀公園。
龍華機場曾是北洋水師操練場,是中國最早的機場之一。
在公共運輸方面,徐匯濱江將建設一個自上而下的四層立體交通系統。具體來說,地下二層為軌交層;地下一層為步行、商業層;地上一層是地面交通層,地上二層則是連接商務樓之間的步行層。這一層將是一個高出地面約5至6米的人行大平臺,行人可以直接欣賞到濱江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