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王衛:你的人生只有1%是可控的

2021-03-05 創業派

創業派·聚集200000名創業者和投資人的學習圈子

回復「姓名+公司+職務+領域」申請報導

王衛先生從底層員工起家,一手建立了中國最大的快遞王國,這過程中他所積累的經驗值得很多後來者學習借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王衛先生的一篇文章,他會告訴你,自己這二十多年來管理公司的心得方法。



素材參考:礪石商業評論、驛站

2016年,微信朋友圈曾經被一張截圖還有這句話給刷屏了——如果我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順豐總裁!這是王衛先生回應自己的員工被掌摑之後,放出來的狠話。一時間他和順豐成為了大家所關注的焦點。對外界而言,王衛先生低調、信仰佛教,神秘且多面,馬雲曾公開表示,自己最佩服的人就是他。

很多人都知道我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信仰佛教。為什麼會有這個信仰,這個信仰給我帶來了什麼,了解了這些之後,相信你對我王衛和順豐的所作所為,以及順豐未來的發展會有更好的理解。

首先我簡單地描述一下我自己的成長經歷。我22歲開始創辦順豐,25歲公司初具規模,算是賺得了第一桶金。可能有人會說王衛很難得,年輕得志,卻沒有頭腦發熱變成「土豪」。

其實,我25歲的時候也曾經是一副標準的暴發戶做派。不過這一切都是有背景和原因的:我們全家1976年從中國內地移居香港,當時面臨的境況是一窮二白,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我父母之前在內地是大學教授,但是去到香港學歷不被承認,就只能去做工人,收入微薄。所以我窮過,相當清楚貧窮和被人歧視的滋味。

後來當我25歲賺到人生第一桶金之後,有點目空一切的感覺,恨不得告訴全世界,我王衛再也不是從前那個樣子了,我也是有錢人了!

所幸,這個過程沒有持續多久,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隨著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個人的眼界和心胸不一樣了;

第二、得感謝我的太太,她在我得意忘形的時候,不斷潑我冷水,讓我保持清醒和冷靜;

第三、是找到了精神依託,信了佛教。

佛教讓人內心平靜,並且讀懂了裡面的因果關係能夠讓人醍醐灌頂。人這一輩子的成就、際遇,是跟上輩子積下來的福報有關聯的,不管你權力多大、財富多少,很多東西你都掌控不了,比如說你是男是女,什麼地方出生,長相什麼樣,家庭是否富裕等等,你更加控制不了的是今天運氣好壞,明天成功與否……

人生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東西你都控制不了,只有一個百分點你可以掌控,那就是做事的態度。

這個態度都有兩面,究竟是採取積極的態度還是消極的態度,是接受正念還是邪念,由你自己來決定。如果你在這方面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就會把這一個點又放大成一百個點,彌補很多其他方面的不足。

為什麼要講這個呢?

因為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我越來越意識到,我今天的所謂成功,其實是上輩子積下來的東西,而在這個過程中,所謂的本事不本事,只是天時地利人和集合到一起的一個福報。

坦白說,我不太相信偶然,為什麼會有偶然,因為無知才會相信偶然,突然中了大獎,不知道為什麼,就會覺得是偶然,當所有的因果都集中到一起後,你再去比對,你會知道這是必然。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利用順豐這個不錯的平臺,把未來很多不確定的看似偶然的東西變成必然。

佛教中有很多「法」故事,這些故事的宗旨都是幫助世人「正知、正念、正行」。雖然都是一些形而上的道理,但是能夠給人一個正念,一個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還能夠通過接受者的一言一行傳播開來,比直接授人以魚、予人錢財,功德更大。而企業文化做得好,也具有這樣的功能。

現在每年公司都有很多人進進出出。為什麼有些員工滿懷憧憬地進入公司,過一段時間卻走掉了?原因很簡單,要麼是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要麼是不能滿足他的需求(包括物質的,也包括職業發展的)。

但這裡面可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離職員工所需要的東西並非公司給不了,而是公司並不知道他想要什麼。這就很可怕。人留在公司,才可以做企業文化,才能有針對性的培養,人來了兩三個月就走了,再對一個新來的人講企業文化,如此惡性循環,是沒有用的。

這就好比我們培養自己的孩子,當他兩三歲的時候你跟他說要愛爸爸媽媽,要好學習,他才懶得理你,就知道伸手要吃的;然後他進入青春期了,就學會了反叛。我有三個孩子,現在老大十四五歲,開始「造反」,老二看見老大「造反」很痛快,自己也躍躍欲試。這很正常,我們小時候也這樣。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有耐心,關心他、包容他,等他到了十七八歲,慢慢成熟了,就會知道家庭的溫暖,再等到他結婚有了孩子之後,就更能體會父母的偉大了。

任何人的成長都有這麼一個過程,對於企業員工也是一樣。首先你要讓他能在企業呆得下去,然後才能通過企業文化、制度、培訓、激勵等方式方法,讓他真正融入整個團隊,找到歸屬感,獲得榮譽感。

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針對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時期,也要提供不一樣的東西。打個比方,在管理上我們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就應該講不同的話。年輕人、90後,你跟他講太多枯燥的大道理,他根本聽不進去,有時候可能還會適得其反。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年輕過,大家想想自己年輕時的心態——在想些什麼,想要些什麼,最反感什麼……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將心比心,用年輕人熟悉的語氣、方式去和他平等的對話,不要有居高留下,不要有頤指氣使,更不要有太多命令指責。

除了不同年齡段,不同級別的人需要的東西也不一樣——有一定物質基礎的人和完全要解決生存的人,追求不一樣,日常的需求和著眼點也不一樣。

對待公司高層要以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剛進公司一年的同事要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對待服務公司超過十年的老員工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不同級別、不同年齡、不同工齡,甚至不同性別都要有不同的應對之策。在這裡千萬不要採取所謂的以不變應萬變,眉毛鬍子一把抓,工作必須做細,方式方法必須系統科學。

未來市場、政策、經濟環境會有什麼變化,沒有人知道,順豐在面對這些變化時會積極去嘗試很多新的模式,同時內部也會不斷進行調整。不過不管怎麼變,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那就是公司對待所有員工的心,依然很正、很真、很純。

我們做任何事情,包括內部改組,都會優先考慮到我們的員工。當然,這個「員工」是有條件的,前提就是你也是真心為公司付出,同時能順應公司發展積極去迎接變化。這樣的員工不用擔心自己在公司的變革調整中會被邊緣化,相反會獲得更多機會。至於那些心術不正、不願意付出、慣於渾水摸魚的人,我們是堅決打擊的。

在變化過程中,我們設計任何東西都是雙向考慮的,既要照顧到員工的利益又要考慮到公司的發展,絕不會只顧公司不管員工。只要我王衛在順豐一天,都是會持這種原則去推動公司未來的戰略規劃以及日常管理

再來講講個人修養,也即是「德」的問題。

今天這個社會,經濟大發展了,但人心卻更浮躁了,很多人有意無意地都在追求「威」(廣東話「威水」的簡稱,意指炫耀,傲慢)。但是在什麼基礎上才可以去威,威的基礎是什麼,很多人都沒有搞清楚。

有人覺得有錢有權就威,我認為這個觀念是完全錯誤的。威不是建立在金錢或權力的基礎之上,而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礎之上。一個人可以昂首挺胸地走在路上,並且收穫的都是尊敬且樂於親近(而不是羨慕嫉妒恨)的眼神,這才叫威

在這裡我想告訴你,要正確理解威的內涵,關於社會上對它的「迷信」一定要徹底打破。很多人喜歡在窮人面前炫富,在平民老百姓面前炫耀權力,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很幼稚的表現,他們錯誤理解了財富和權力的涵義。

這幾年報章媒體都在討論,說我們的國人出國被外界歧視,是因為現在中國人有錢了,他們妒忌,心理不平衡。對此我想說的是,這方面的原因不能說沒有,但更多的恐怕還是看不慣我們種種愚昧以及缺乏教養或素質的行為。一個人所擁有的財富和他的品格、素養不成正比的話,是一件相當可悲的事。

我們走出去後,要想別人尊重我們,首先我們自己必須有道德有修養,並且學會尊重別人。怎樣才算尊重別人呢?首先你要尊重人家的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其次你要尊重人家的生活習慣,公共場所不大聲喧譁,乘車購物時自覺排隊;最後要尊重人家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制度法規你得了解,避免在日常行為中構成挑釁或冒犯。

關於尊重我還有一個自己的衡量標準,那就是要讓為你提供服務的人也因為服務你而感到開心。去飯店吃飯,上至經理下至服務員,我都會主動跟他們打招呼,服務過我的服務員,也都很享受服務我用餐的工作過程,因為我會很禮貌很平和地去跟他交流,我要讓這個服務員因為服務我而感到很開心,這叫尊重。

相反,有些人一進到飯店就是一副不可一世的做派,對服務員呼呼喝喝,態度相當惡劣,這樣的人是很難收穫真正的尊重的。

你服務的客戶是什麼樣的人,首先你自己就得是什麼樣的人。這叫德、這叫威,而不是開豪車住豪宅,出手闊綽,每天魚翅漱口叫威。如果大家都能這麼想,那我們這個社會也就離大同社會不遠了。

我是一個危機意識很重的人。為什麼去拼一些創新的東西?最主要是因為,我意識到未來會有風險。不是說等到窮的時候,再去考慮變。在還有本錢,還可以任性的時候,就是要去試錯,去嘗試。在這個過程裡面,10樣東西裡有1樣成功了,可能這就是規避未來風險的重要業務。

積極樂觀,敢於去嘗試,敢於去學習,這才是迎接危機的正確態度。你既想馬上去改變,又想完全準備好,不犯半點錯,對不起,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不會給任何人這樣的機會。坦白說,在一些新業務領域,創始人有時候都是半桶水。能力不夠沒關係,積極去做,努力去學嘛!

就拿我自己來說,難道這20多年一路下來我是接受了大公司的薰陶鍛鍊才做成順豐的嗎?我最開始是在外面做印染生意的,然後才轉行做快遞。每一年公司的體量都在增長,你認為是有外面其他大企業的CEO提供了借鑑或幫助我們才做好管理的嗎?真有這樣的好事我也樂得清閒。恰恰相反,這些年完全是由我們自己獨立操刀來完成的。這麼一路,我們都是通過「邊走邊看,邊看邊學」來不斷提升自己的。

所以我認為,不要老是在那問有沒有準備好,是否完全具備某項能力,對於公司發展和變革來說,時不我待。現在的企業都是邊走邊看,邊看邊學,邊錯邊改,這就是迭代。不是說一下子就要你拿出一個完美的方案或產品來,而是要有敏銳的嗅覺和快速糾錯的能力。

網際網路思維我相信你聽得耳朵都要快起繭了,以前沒有迭代這個概念,推出一個新東西就要做出最終的完美版,所以幾年才能出一個產品。

現在不是了,幾個月就出一個產品,但是在它的基礎上可以迭代,不斷更新,快速完善。如果一款產品你要等研究到完美狀態再推向市場,可能屬於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其面世已經變得毫無意義了。


-END-

版權聲明轉載係為創投人提供知識支持。我們尊重版權,除非確實無法確認,都會註明來源和作者。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我們會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謝謝!

創業派「icypai」 

案例 | 人物 | 營銷 | 乾貨 | 趨勢 | 商業模式

關注網際網路與網際網路正在影響的其它行業。我們提供最新鮮的創業故事、案例剖析和行業趨勢,以幫你應對變化的世界。創業無涯,讓我們拉幫結派!

投稿、內容合作請聯繫派主QQ:3253143219

↙點擊閱讀原文,抵達派主專欄,悅讀優質原創

相關焦點

  • 王衛:順豐不快!
    >無形裝逼,最為致命他這一句話仿佛打了全中國快遞的臉關鍵你還沒法反駁畢竟中國快遞順豐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對於快遞的快慢問題王衛提出了「快遞相對論」相交國內順豐是比較快但放在國際市場順豐就是一般水平全世界都在用飛機送快遞順豐並不是第一家對於快的定義,王衛有自己的理解「未來的快首先是要滿足客戶體驗,再去快,不是盲目的快」客戶提出需求,你能最快做出解答,這是其一。
  • 叫板馬雲、向客戶道歉,順豐王衛是個什麼樣的人
    6月1日,順豐關閉了對菜鳥網絡的物流數據接口,導致數據不能回傳淘寶和天貓的商家。而菜鳥則在淘寶和天貓平臺上取消了順豐作為物流商的選項。但對事件起因,雙方各執一詞。最終,爭執以國家郵政局出手調停收場。眾所周知,「快遞王」王衛,一向低調行事、悶聲發財。但隨著網際網路和物流業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網際網路巨頭迫切想要踏入王衛的地盤,王衛也在漸漸走進馬雲們的電商王國。或許,他已無法繼續低調。
  • 順豐王衛:快遞之「王」是怎樣煉成的 | 完美人物誌
    後來,王衛曾受人之託,在廣東和香港之間夾帶點兒貨,再後來,當東西越來越多,用拉杆箱也裝不下的時候,王衛開始意識到這是一個商機。他跟父親借了10萬元人民幣,於1993年在廣東順德註冊了順豐速運,並在香港租了幾十平方米的店面,當時的公司只有6個人。除了順德到香港的陸路口岸,番禺到香港和澳門的快船也是王衛當時主要的業務路線。
  • 順豐王衛:從送快遞的窮小子到億萬富豪,他經歷了什麼?
    說到這裡,很多人應該已經猜出這個人是誰了,是的,他就是順豐速運創始人王衛。1993年,王衛22歲,這一年,他在廣東順德創立了順豐。最開始的時候,算上王衛,這家公司僅僅只有6個人,最初的啟動資金也只有不算多的10萬元,這還是王衛厚著臉皮東借西湊的。
  • 尋找順豐創始人王衛:低調到神秘的快遞巨頭
    大廳裡人來人往,我知道從我身邊經過的人裡邊,有不少是順豐的員工。這是一家順豐的籤約餐廳,幾乎相當於這家公司的食堂,只要拿著順豐的工號牌就可以打折。但是,我猜不出哪個是順豐人,我也根本就不能夠指望會在這裡好運氣的撞見王衛就算見著他,我多半也認不出他來。  你不會想像得到,這就是中國快遞行業最有權力的人之一。1993年,22歲的王衛在廣東順德創立順豐速運。
  • 順豐創始人王衛:神秘大佬數次婉拒馬雲約見
    當時,這家公司算上王衛本人也只有6個人。2010年,這家公司的銷售額已經達到120億人民幣,擁有8萬名員工,年平均增長率50%,利潤率30%。18年前,當王衛背著裝滿合同、信函、樣品和報關資料的大包往返於順德到香港的陸路通道的時候,他肯定想不到,未來順豐會成為不折不扣的行業冠軍。看看這些數字,它們簡直就是王衛的「話語權指數」。
  • 王衛: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順豐總裁!
    最後附上金錯刀關於順豐王衛的一篇文,或許你就會不難理解,為什麼王衛會說出「如果這事我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順豐總裁!」這樣的話了!揭秘CEO王衛:順豐快遞員為啥拼命給他打天下?你天天見到馬雲,但是見不到他的員工。你天天見到順豐的員工 ,但是絕對見不到他的老闆。
  • 王衛不再擔任順豐速運法人代表?公司這樣回應
    3月1日,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發生變動,王衛不再擔任執行董事,由陳雪穎接任,同時法定代表人也由王衛變更為陳雪穎。對於此次變動,順豐方面給記者的回應是,順豐速運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不會對順豐速運、上市公司順豐控股的正常運營產生影響,且順豐速運的公司股東並未發生變化。
  • 「順豐快嗎?我怎麼不知道!」王衛打臉其他快遞公司!
    前有不識妻美之劉強東,一無所有之王健林,討厭阿里之馬雲;今日又來個順豐不快之王衛!王衛罕見地接受了央視財經的採訪,他在採訪中表示,自己並不認為順豐有多麼快,引炸了微博下面的網友評論。而且不止如此,王衛裝逼都帶著殺氣和鄙視。
  • 今天,順豐上市了:霸氣老闆,王衛給員工發了10億紅包
    恭喜順豐,恭喜順豐掌門人王衛,成為民營快遞業首富,「快遞巨頭」順豐借殼鼎泰新材上市A股,按照市值計算,順豐創始人王衛的身家直接升至近1290億元,不僅超過圓通的喻會蛟夫婦,還超過了李彥宏、許家印等人發放標準為,工作一年以內的員工發放1888元,1到3年2888元,3年以上3888元,此外,按照貢獻標準,將累計增加獎勵紅包。
  • 外國友人總結中國人最囧英文名,順豐CEO王衛尷尬躺槍
    1月5日,今天CEO來信君在網上看到一個《外國友人告訴你們,這些常見的英文名字,到底有多尬》的視頻。雖然在視頻中,這位國外小夥兒並沒有提到順豐創始人王衛,但看視頻時的CEO來信君,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因為他的英文名就叫Dick,而且他又姓王,扎紮實實的躺槍了啊。
  • 順豐這麼火老闆娘是誰?曾掌控著順豐境外龐大資產
    3月1日,順豐控股(002352)一度迎來第5個連續漲停,達到73.48元,按照《福布斯》實時富豪榜,王衛持股身家已經超過馬雲,僅次於王健林。  王衛說,「我們全家1976年從中國內地移居香港,當時面臨的境況是一窮二白,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我父母之前在內地是大學教授,但是去到香港學歷不被承認,就只能去做工人,收入微薄。當我25歲賺到人生第一桶金之後,有點目空一切的感覺,恨不得告訴全世界,也是有錢人了!
  • 劉強東力挺王衛後 京東接入順豐旗下豐巢自提櫃
    雷帝網 樂天 6月2日報導京東集團CEO劉強東今日力挺順豐創始人王衛,稱:相信順豐的品質、王衛的為人!「現在公民發送的所有私人快遞信息,不管是不是該平臺的都被拿走!」劉強東說,這已經嚴重違法!公民的隱私信息誰來保護?呼籲有關部門調查!
  • 順豐創始人王衛的微信名稱什麼意思?有人看到說霸氣,有人卻無語?
    商悟社:順豐創始人王衛又公開發朋友圈了,這次是因為向人道歉。具體事情社長在上一篇文章已經寫過了,今天主要是聊聊上次遺漏的一個有趣的看點:王衛的英文微信名什麼意思?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很汙?從微信我們可以看到,王衛的英文名是Dick。
  • 順豐快遞,使命必達
    過年都熬不住卻熬得住雙十一在今年的雙十一上小科用1小時03分59秒又談成了一個千億級的大項目菜鳥裹裹:「我準備好了」順豐快遞:「我準備好了」錢包:「我還沒準備好」在每年雙十一之後總會有一則已被官方闢謠的消息出現
  • 順豐為什麼能一路順風
    那麼兩個問題如果你現在要有一份很重要的文件要寄送,你會選擇什麼快遞?如果你有一份具有時效性的包裹要寄送,你會選擇什麼快遞?很多人的答案,一定是順豐。順豐快,安全已經是很多人對於這個品牌的第一印象。作為創業者,應該思考,你想對你的用戶說什麼?你想傳達的觀點是什麼?企業想傳遞什麼,消費者就會記住什麼。那麼順豐,是怎麼做到讓「快且安全深深植入大家心智的呢?」
  • 所以王衛的英文名字,是 Dick wang?
    作者:馮超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8月28日的8點28分,順豐的老闆王衛給每個員工送了
  • 順豐不順:圍攻下的順豐真的不行了嗎?
    2019年上半年,順豐快遞業務件量達到20.17億件,同比提升8.54%,市場佔有率為13.7%,同比增長0.9%。同期申通的數據為:快遞單量30.12億件,同比增長47.25%,市場佔有率10.85%,同比擴大1.59%。 核心業務增速明顯放緩,被認為是阿里系入股三通後,順豐遭受夾擊的必然結果。
  • 深圳40年40人語錄 l 王衛:紮根深圳 有利於順豐發展
    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衛到今天我認為這個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那順豐也得益於這種環境所以才會有今天的順豐接下來順豐紮根在深圳面向全國未來輻射於全世界我認為是個非常創新的一個城市包容 法治跟服務 服務政府服務意識很強的一個政府所以我認為其實科技 人才我認為在這方面都會未來會聚集在深圳所以我們對深圳一路成長 壯大 做到今天我認為這個跟整個深圳推動的未來的一些科技 人才都不謀而合所以我認為這個是非常有利於順豐的發展
  • 專訪丨生鮮傳奇王衛:另類的社區生鮮攪局者
    生鮮傳奇首次融資就達到2億元,當時只有30門家卻估值10億元的社區生鮮折扣店,給業界帶來了不小的震撼。大部分人心中的疑問是,憑什麼一個合肥的社區小店能融到這麼多錢?樂城股份總經理,生鮮傳奇創始人王衛坦言,樂城是成熟的企業,做生鮮傳奇的業務不像是創業,更像是樂城股份的一次自我進化與改革。不要以為小店容易經營,值錢的背後有很大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