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這個時代,對於辛苦在都市打拼的打工一族來說,快遞無疑是一份迅速獲得高收入的穩妥工作,不過,很多人可能沒有認識到,送快遞的工作,還可以讓他們得到更多,因為在很多年以前,就有這麼一個年輕人,依靠送快遞起家,硬生生賺到了幾百億美元的財富,成為可以與馬雲、馬化騰一爭長短的商業大佬。
說到這裡,很多人應該已經猜出這個人是誰了,是的,他就是順豐速運創始人王衛。
1993年,王衛22歲,這一年,他在廣東順德創立了順豐。最開始的時候,算上王衛,這家公司僅僅只有6個人,最初的啟動資金也只有不算多的10萬元,這還是王衛厚著臉皮東借西湊的。
然而,到了2017年,王衛帶領下的順豐已經擁有20多萬名員工,當年淨利潤達到驚人的47.71億人民幣,比圓通、申通和韻達這三大民營快遞公司的淨利潤總和加起來還要多,獨佔民營快遞半壁江山!
如今,順豐在經營規模、網點覆蓋和市場份額上僅次於國字號中國郵政(EMS),在民營快遞企業中,則穩居第一。
二十多年前,當年輕的王衛辛苦地帶著各種貨件往返於城市的大街小巷時,肯定沒有人會想到,這個貌不驚人的小夥子在日後會創造出怎樣的商業奇蹟。
可即便是這樣一位極具傳奇性色彩的大佬級企業家,外界對他卻所知不多。
在網際網路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個財經段子:
你天天在媒體上都能見到馬雲,但是卻幾乎看不到阿里的員工。
你可能天天都會看到順豐的員工,但是卻很難看到他們的老闆——王衛。
與時下很多喜歡做秀的企業家不同,王衛始終保持低調,很少接受媒體的採訪,也不喜歡在公眾場合拋頭露面,網上關於他的照片非常少,在一張流傳最廣的照片中,王衛穿著藍色牛仔襯衣,看起來就像一位普通的藍領工人,除了眉宇間的幾分英氣外,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當然,網上有關王衛的新聞並不少:
為了順豐的發展,他曾九次將全部身家抵押,傳聞還曾被對手僱人追殺;
在順豐剛剛發展起來的時候,美國快遞巨頭聯邦曾想要以幾十億元的價格收購順豐,但王衛卻給出了斬釘截鐵的答案:「兒子」不是用來賣的;
美國花旗銀行曾開價1000萬美元中介費用,目的只是想要與王衛見面,謀求一個與順豐合作的機會;
風投對順豐百般追捧,花50萬元徵求中間人,只是為了與王衛吃一頓飯;
香港狗仔臥底深圳數月,只為拍一張王衛的真實照片;
幾乎每一年,王衛都會深入一線,當幾天的快遞員,體驗工作,這也是順豐其他高層的一個習慣。某一年的雙十一,網上還曾瘋傳著王衛在送快遞時和其他快遞員的合照;
一位順豐快遞員在送件時,所騎電動車同一輛轎車發生剮蹭。結果,轎車司機用汙言穢語辱罵快遞員,還打了快遞員六個耳光。在得知消息後,王衛金剛怒目,一改低調作風,在微信朋友圈中發聲:「如果這事我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順豐總裁。」
順豐在深交所上市時,與王衛一起出席上市儀式的恰恰就是那位被打的快遞小哥。
2017年,順豐關閉了對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網絡的數據接口,一手挑起物流業數據大戰,引發行業地震,攪動整個網際網路風雲。連馬雲也對他既敬畏又無奈,承認他是自己「最佩服的人」;
……
諸如此類消息不斷傳出,似乎王衛越是低調和神秘,人們越是要將這位企業家傳奇化。
2017年2月24日,順豐成功在深交所敲鐘上市,之後,其股價一路暴漲,王衛的身家隨之飛漲,超過了李嘉誠、馬化騰,並一度超過馬雲,直逼王健林,最終坐穩了中國富豪榜第三的位置。
此後,向來行事低調的王衛也開始逐漸暴露在聚光燈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這位超級富豪與行業大佬產生興趣,正如一句俗話所說,是金子就總要發光,在民營企業家中堪稱出類拔萃的王衛和他的順豐,或許也到了一展鋒芒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