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即將上市,你的快遞為它千億估值貢獻了多少?

2020-12-18 愛範兒

1993 年,王衛在廣東順德創辦了順豐,忙碌著,奔波在香港與珠三角兩處,送急件,幫帶信函。

那時候,順豐共有 6 名員工,每天開著摩託車走街串巷去攬件、去談生意。

20 多年時間,順豐速運成長為中國物流行業的老大,建立了龐大的信息採集、市場開發、物流配送、快件收派等業務機構及服務網絡。

(順豐創始人王衛,圖自:)觀察者網

據,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順豐控股擁有 110 家直屬分公司、5 間分撥中心、1.5 萬多臺營運車輛、200 個中轉場、近 30000 個基層營業網點,自營全貨機 30 架,外包全貨機 15 架。公開資料顯示

此外,順豐在香港、澳門、臺灣、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及美國都設立網點,或者開通收派業務。

2017 年,藉助 A 股市場的估值體系,順豐創始人王衛的身價按照目前股價計算已超過千億,順豐速運也將於 2 月 24 日借殼鼎泰新材正式上市,估值約 443 億元。

沉默的王衛,低調的順豐,「真的快」的快遞

如果你上網翻查關於順豐的資料,會發現這家公司很低調,媒體直接採訪獲得的信息少之又少,不少事情和故事都是由旁人講出。有個趣事是有記者為了採訪順豐創始人王衛,在順豐深圳總部的寫字樓蹲點數日,甚至最後還去了香港總部做快遞員,收派了幾百個包裹後,才拍到了王衛的照片。

王衛低調,不愛接受採訪,他一手創辦的順豐也是,旗下的快遞員衣服都是統一的大幅黑色,再添幾根紅色線條,快遞車外觀也是嚴肅的黑色,在路上遇見都覺得有些神秘感。

沉默低調地發展著,順豐跑得卻快。這種快,不僅體現在快遞送達速度上,還在於順豐總領跑著中國快遞行業的發展。

快遞公司成立之初,多數都是加盟制,由當地加盟商負責業務,總部不過多幹涉,雖然這一辦法方便迅速擴張,但權利都給了當地的加盟商,總部難以做統一管理,特別是在服務質量管控上。

於是,2000 年初,順豐開始改革,取消加盟制,變成直營快遞公司。當時,順豐是民營快遞企業裡唯一一家採用直營制的。

直營制讓順豐的經營壓力一下子增加不少,順豐就讓快遞員來「分地」:這片區生意都歸你,沒人和你搶,但快遞由你送,送不好了,服務被投訴,你就得走。而且,順丰采用計件算工資,快遞員送得多就掙得多。

這一做法不僅刺激快遞員多送貨,還讓他們願意加快速度送,擠出時間多送一件就能掙多點錢。對於用戶來說,收到快遞的時間也更短。於是,順豐用這一辦法,送出了真的快的快遞。現在,即使順豐寄件次日達價格稍貴於同行,不少人仍願意為此掏錢。

(圖自:同花順)

不過分地說,中國服務質量最好的本土快遞企業前三,肯定有順豐的位置。

今年 2 月發布的中,順豐在快遞企業中位列第 4 名( 前三為蘇寧易購、京東、DHL)。《國家郵政局關於 2017 年 1 月郵政業消費者申訴情況的通告》

另外,1 月份當月的有效申訴率,順豐、申通、圓通、EMS、韻達分對應的數值為 2.43%、30.57%、13.01%、10.65%、6.04%( 全國快遞服務有效申訴率平均為 12.65%)。這一定程度已經反映了順豐在快遞市場中的服務口碑。

1 月份公布的顯示,2016 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時限準時率(包含運輸時限、寄達地處理時限、投遞時限、72 小時準時率),順豐每項都排名第一。2016 年裡,順豐速運排名第一,郵政 EMS 第二。《國家郵政局關於 2016 年快遞服務時限準時率測試結果的通告》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

除了先於別人做改革,順豐在業務拓展上,也跑得快。

提到順豐,不少人直接反應是「順豐快遞」,但其實,順豐全稱為「順豐速運」,業務範圍遠不止送快遞這麼簡單。

2009 年底,順豐趁著經濟危機,低價購買兩架貨運飛機,並創立順豐航空,當時這是中國唯一擁有自己飛機的民營快遞,到 14 年 9 月底順豐航空機隊共買進了 16 架自有貨機,加上租賃飛機,機隊總數已經達到 36 架。2016 年 6 月,順豐自有全貨機數量已達 31 架。

(圖自:)現代物流報

據順豐介紹,2014 年,整個快遞業的航空發運量佔航空貨運總量的 40% 以上,其中,順豐的航空發運量就佔國內航空總體貨量的 20%。

順豐還建了機場,到 2020 年,這個位於湖北鄂州的機場也將正式投入使用。有了機場,順豐的角色便不只是承接貨運業務,更多的是運營整個航運工作。

對比之下,圓通於 14 年才成立了貨運航空公司。EMS 雖於 2001 年開通郵政航線,但旗下的全貨機基本是融資性租賃和經營性租賃而來。

除此之外,我們還能零散地看到一些,看到順豐在馬不停蹄地的嘗試新業務,如測試無人機送貨、做跨界電商、開便利店、嘗試金融支付等。新聞

(圖自:)財經頭條- 新浪

莊康大道上,順豐也摔過跤

不過,順豐的發展不全是一帆風順。

2014 年,順豐首批「物流+電商」的綜合平臺「嘿客」線下門店開業,順豐當時高調揚言稱一年要開 4000 家,但沒過過久,由於商業模式不清晰,嘿客一年就燒掉 10 億元,卻沒有多大成績,後來便改名為「順豐家」,劃歸順豐優選。

而相對發展較好的順豐優選,2012 年創立後已經換了多名 CEO。此後,在 O2O 的探索上,順豐變得低調不少,也做出了調整。2016 年 8 月順豐開始做針對 2B 的生鮮電商「大物圖」。

(圖自:)財經頭條- 新浪

從順豐的官網了解到,目前順豐的業務可以分為物流、金融和商業三個方向。物流即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快遞、貨運、冷鏈運輸相關業務,金融業務則是在順豐在物流基礎上所拓展的供應鏈金融和理財支付等服務。除此之外,順豐還有自建的網上商城和線下門店,主營生鮮食品等。

順豐一家 2016 年的業績等於「三通一達」的總和

20 幾年前,香港製造工廠後遷到珠三角,兩地信息與物件溝通缺少一輛「直通車」,作為一個在廣東的香港人,王衛常常往返兩地,也幫別人帶一些信函。當他幫忙帶的物件越來越多時,王衛看到了商機,成立了順豐。

順豐在快遞業裡高效發展,登陸資本市場也非常快。成立後一直對外稱「不上市」的順豐,看著不少同行紛紛上市後,終於也於 2016 年 2 月宣布擬在國內證券市場 IPO。

如果按照常規路徑,順豐還需要 2 到 3 年時間才能完成最終掛牌上市。於是,順豐選擇了和圓通等快遞公司相同的做法,借殼上市。

2016 年 5 月,停牌 1 個多月的安徽上市公司鼎泰新材發公告表示,順豐控股擬借殼上市。

2017 年 2 月 24 日,順豐控股將舉行重組更名儀式,公司證券簡稱將由「鼎泰新材」變更為「順豐控股」。這意味著待到明日鐘響,中國速遞物流業「一哥」順豐控股將正式登陸 A 股市場。

財新網

如果說,環境需求催生了一種新商業模式帶有偶然性,現在即將借殼完成上市工作的順豐速運能發展至今,僅靠著幸運是不可能的。1993 年同年還有申通和宅急送成立,如今成為行業絕對標杆的,卻還是順豐。

我們可以看下順豐和各家快遞公司近兩年公布的盈利情況。

2016 年,順豐控股殼公司鼎泰新材全年營業利潤 36.93 億元,較上年持續經營業務同期增長 44.2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41.80 億元,接近「三通一達」(即圓通、中通、申通、韻達)的業績總和。

另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 26.43 億元,超額完成了業績承諾(根據公告,順豐控股 2016 年業績承諾為扣非後淨利潤 21.8 億元)。

2015 年,順豐、中通、圓通、韻達、順豐的淨利潤分別為 16.2 億、7.67 億、 7.17 億、5.33 億元。

而從包裹量來看,2015 年中通、申通、圓通、韻達、順豐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4.3%、12.4%、14.7%、10.5% 和 8.2%。

在包裹量方面,「三通一達」市場份額要比順豐大,但淨利潤方面,順豐則是領先不少。

順豐的對手不是快遞公司,而是菜鳥網絡與京東

2016 年 11 月,京東物流宣布全面開放,從只服務京東自有業務,到向第三方開放。此後,其他電商公司同樣可以使用京東物流,用戶叫快遞的時候同樣可使用京東快遞。

京東物流經過 10 幾年的發展已十分成熟,京東自營物流速度快,用戶體驗也好(2017 年 1 月京東的有效申訴率為 1.11,低於順豐的 2.43),且消費用戶與順豐用戶也有一定的重合度。京東物流的全面開放,對順豐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

(圖自:億歐網)

而除了京東,順豐還有阿里菜鳥網絡這一對手。菜鳥網絡定位做開放平臺,加之全國多家快遞公司的業務量多依賴淘寶,不少都選擇加入菜鳥網絡平臺對接信息系統,根據菜鳥的要求來改進快遞服務體系。

相當於,菜鳥網絡想統一快遞行業。

此前,順豐曾聯合其他快遞公司成立「豐巢科技」與之抗衡,通過運營「豐巢」智能快遞櫃來提供平臺化的快遞收寄交互業務,同時加深布局「最後一公裡」。不過,菜鳥網絡也擁有上萬個菜鳥驛站合作站點,而且,「豐巢」智能櫃發展至今,還在虧損。

不過,順豐也不僅是一家送快遞的公司,我們從它的業務發展情況便可看出,從物流、到金融服務和電商,順豐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閉環。而從盈利情況和估值情況來看,順豐速運都稱得上是快遞業的領頭企業。

1993 年,順豐將第一個快遞交到了用戶手裡,2017 年,順豐送出的快遞件已經以十億起計。1993 年,順豐依靠 6 個人走街串巷攬生意,如今,順豐有上萬名員工,還買了飛機、建了機場。

即將上市的順豐速運花 20 多年成為快遞業的龍頭企業,如今創始人王衛身價估值千億,你寄出的快遞,為順豐的成功貢獻了多少?

題圖自:順豐速運官方

相關焦點

  • 順豐2019年營收首次破千億元,春節當月快遞業務逆勢增長40%
    數據顯示,順豐在2019年以1121.93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營收,也成為國內A股首家營收過千億的快遞上市公司。順豐2019年1月-2020年1月營收(來源於順豐)據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度,順豐控股營業總收入達到1121.93億元,同比增長23.3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57.97億元,同比增加27.24%;每股收益達到1.32元,同比增加28.16%。
  • 二十年首次神秘融資:順豐到底值多少錢?
    估值推算:融資額或在百億記者還發現,之所以選上述四方,投融資雙方都沒有提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順豐的出價並沒有多少人能承接下來。按照行業對順豐超過600億元的估值,其25%的股權融資少說得150億元的資金量。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達瓦甚至認為順豐的市值應該在千億以上,如此說來,融資額將更顯巨大。
  • 今天,順豐上市了:霸氣老闆,王衛給員工發了10億紅包
    今天,快遞行業發生一件大事,一個好消息,在繼圓通、中通、申通三大快遞公司上市後,快遞業另一大佬——順豐速運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敲鐘上市了。順豐控股今日正式登陸A股,開盤後,順豐控股強勢漲停,報55.21元,市值2310億元,超過美的集團、萬科,成深市第一大市值股,無論如何,這兩天它已經是一隻「明星」股。如果順豐再吃2個漲停板,能超過小馬哥,連續吃四個漲停,超過馬雲,六個漲停就成為中國首富了,不過2000億市值的盤子要搞這麼多漲停,概率很低。
  • [揭秘]順豐快遞員月收入多少?
    你天天見到馬雲,但是見不到他的員工。你天天見到順豐的員工 ,但是絕對見不到他的老闆。王衛被稱為中國最神秘的富豪,我們今天想聊聊王衛的另一面:順豐的高工資。2010年曾經有一個很火的帖子,爆料順豐:剛才順豐的快遞員在我公司發飆了。「我一個月工資1.5萬,會為了你這2000塊錢的禮品丟這個飯碗嗎!」整個公司,一片寂靜。很多人把它當段子看,但這是真的。
  • 快遞上市企業薪資水平大起底:順豐高管分紅最壕
    據南都記者了解,上周提交招股說明書的小米,一些總監級員工月工資也就3萬左右,但卻拿著數萬的期權激勵,一旦小米以估值1000億美元上市,這些員工身家能達到上千萬。  同樣的,在四家A股快遞上市公司中,除了申通,今年都對員工給予股權激勵。
  • 順豐433億借殼案「全息掃描」 業務非「淘寶系」快遞可比
    在鼎泰新材公布的重組方案,順豐將自己描述為「國內領先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提供商,主要業務包括快遞、倉配、冷運、供應鏈、重貨運輸及金融等業務板塊,可以為客戶提供包含物流、金融服務、信息服務在內的一體化解決方案」,並強調「經過多年發展,順豐已在物流圈構建了集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為一體的開放生態系統」  昨日午間,停牌僅一個多月的鼎泰新材公布重組方案,宣布順豐控股(下稱「順豐
  • 2019年報|千億順豐迎來戰略與業務的新曲線
    2019,順豐更進取,更靈動。一個可以保持戰略定力,又能夠積極應對變化的順豐。在營收過千億,資產規模也近千億的時候,依然可以大象起舞!而從日前順豐、韻達、圓通和申通四家上市企業公布的2月份經營數據來看,順豐在營收、業務量以及增速方面均領跑其他企業,而韻達、圓通、申通三家加盟制快遞企業受復工時間延遲以及春節假期影響在營收增速和業務量增速方面均出現負值。
  • 順豐科技研發費用匹敵小米,18年利潤超過京東,19年收入或超千億!
    順豐在3月15日當天,就發布了2018年的財報,其中的數據讓多少同行企業羨慕嫉妒恨,據財報數據顯示,順豐控股企業收入已經高達909.43億元,而增幅對比去年同比增長27.6%,歸上市公司淨利潤為45.56億元,18年利潤不可謂不搶眼,已經超過了18年京東的盈利,最讓人值得一提的是,
  • 普洛斯又要去美國上市了,估值超千億
    如今,亞洲第一,全球第二的物流地產霸主——普洛斯,又要上市了。為什麼說又?早在2018年1月,普洛斯在以萬科為首的中國財團助力之下,以790億人民幣的市值從新加坡私有化退市。普洛斯赴美上市,估值超千億據《華爾街日報》文章報導,普洛斯正計劃赴美上市,估值200億,募資30億美元。對此,PropTech研習社第一時間詢問普洛斯方面,對方公關人員表示對此並不知情。
  • 中科招商:順豐借殼我先閃 快遞高估值不好玩?
    這一交易作價是申通快遞的2.56倍、圓通速遞的2.47倍以及韻達貨運的2.41倍。對此,深交所要求鼎泰新材就順豐控股的估值合理性等做出解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鼎泰新材發布公告稱,為保證重大資產重組順利實施,公司對順豐控股借殼上市方案進行調整。
  • 小米遭遇「攔路虎」 千億估值被酷派影響多少?
    (原標題:小米上市遭遇「攔路虎」!千億美元估值會被酷派訴訟影響多少?)小米估值會遭重挫?在申請赴港上市之際,酷派集團的專利訴訟是否會影響到小米的上市進程以及估值呢?
  • 2018快遞公司業務量出爐:中通85億件領跑,它成黑馬,順豐最哀傷
    就以中國14億人口計算,相當於每人一年下單36次,這是非常恐怖的數據,這其中電商的貢獻無疑是最大的。而一個浙江省的業務量也超過了100億,是世界排名第三位的日本快遞總量的兩倍。當然,主要是因為浙江有一個超級巨無霸電商公司阿里巴巴。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每天產生的快遞業務量達到20%。
  • 順豐快遞的三個尷尬
    這撥「關店潮」是順豐布局電商近十年來的又一次重大挫敗。本文基於順豐控股(002352.SZ)《2018年度報告》分析順豐快遞業務發展態勢、估值及盈利能力,進而闡述順豐為什麼要百折不撓地發展電商業務。按4月4日收盤價,順豐控股市值1591億,約為2018年扣非淨利潤的46倍。遠遠高於申通、圓通的估值水平。季度營收、淨利潤雙雙負增長,卻「享受」46倍市盈率,真是尷尬。看在順豐帶引號的「龍頭」份上,給30倍PE,下跌空間不小。
  • 順豐還值得買嗎?
    今天要說的就是物流行業,作為龍頭,順豐今年取得了爆表的業績,而且,這是在其他同行業績倒退的情況下取得的。順豐是如何在危機中取勝的?而後疫情時代的順豐的投資價值又有多少?順豐按量算,按快遞件數排的上市公司市佔率排在第六,雖然順豐利潤最高,但是業務結構與通達系們截然不同,順豐大多數的業務來自於時效件,但在電商件(經濟件)這個量最大的業務上,順豐由於網點擴張速度、地面車輛運輸網絡的建設一直不如通達,因此,前面幾年這塊受制於電商件業務擴張速度一般,市場份額一直不溫不火,16年-19年,市佔率甚至有所降低。
  • 順豐快遞,使命必達
    過年都熬不住卻熬得住雙十一在今年的雙十一上小科用1小時03分59秒又談成了一個千億級的大項目菜鳥裹裹:「我準備好了」順豐快遞:「我準備好了」錢包:「我還沒準備好」在每年雙十一之後總會有一則已被官方闢謠的消息出現
  • 快遞行業的新星誕生!三年估值達百億,或在不久的將來取代快遞員
    有數據顯示,雙11當天全國主要電商企業,一天產生的快遞物流訂單為13:52億元,同比增長了20%,日均10億的包裹量,對於任何一個快遞網絡都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挑戰。隨著快遞業務的快速擴張,順豐的快遞小哥已經有40萬人了,但即便是這樣,順豐還是覺得人手不夠充足。
  • 華為估值比阿里高多少 華為公司為什麼不上市?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介紹全球信息和通信領域企業市值排名,雖然華為沒有上市,但評估市值卻是世界第一,達到了13000億美元。那麼,華為估值比阿里高多少,為什麼不上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2019華為估值是多少近日倪光南接受在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表示,華為雖然還沒上市,但評估市值是達到了13000億美元,世界第一。超過了亞馬遜和蘋果、微軟,這也證明了資本市場對於華為的認可。
  • 快遞界的老大哥順豐,最近又遇上麻煩,成本太高走下坡路?
    近段時間,多家媒體報導關於順豐快遞旗下的生鮮超市「順豐優選」,在上海、武漢、青島、和成都的線下門店大批大批的關閉的消息,據消息稱,順豐將保留華南和北京的市場,其他的市場全部退出,這是為什麼呢?據順豐的消息稱:是因為對部分的線下店經營區域進行了調整。只在重點城市營業,可以說這是順豐在擴展業務時發現情況不對做出的調整,在全國縮小自己的戰線,可以說這是順豐集團在步入電商的近十年來的一次重大挫敗。2018年快遞業務的發展態勢,估值及盈利能力,直接指明了為什麼順豐要百折不撓的發展電商業務。
  • 近4000億元市值順豐的奔跑動能
    在消費升級的市場環境之下,這些千億級的「大象」公司們奔跑的似乎比其他公司還快,電動車、免稅店和快遞構成了一個有趣的三角,而這背後的原因,也都和消費驅動、消費升級密切相關,大象只要坐對了風口,也能暢遊起舞。
  • 估值200億!快遞界誕生新黑馬,跨省6小時,速度超順豐
    放眼如今的中國快遞領域,三通一達加順豐已成為當之無愧的行業霸主,中國郵政更是地位超然。與此同時,還有不少市場新秀借電商行業的高速發展脫穎而出,成為民營快遞界新黑馬,例如跨越速運。這匹新黑馬跟順豐、三通一達一起,於日前成功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