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快遞公司業務量出爐:中通85億件領跑,它成黑馬,順豐最哀傷

2020-12-25 數字財經智庫

中國人有多少喜歡網購?快遞公司的業務量是最直觀的反映。據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07.1億件,同比增長26.6%,位列全球第一,這是自2014年開始,連續第5年穩居世界第一。507.1億件是什麼概念?就以中國14億人口計算,相當於每人一年下單36次,這是非常恐怖的數據,這其中電商的貢獻無疑是最大的。

而一個浙江省的業務量也超過了100億,是世界排名第三位的日本快遞總量的兩倍。當然,主要是因為浙江有一個超級巨無霸電商公司阿里巴巴。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每天產生的快遞業務量達到20%。也就是說,拼多多的誕生,為快遞行業增加了很多業務量,這麼說來,快遞公司要感謝拼多多。也確實是,畢竟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業績都在增長,拼多多開發的是三到五線市場的量。

如今,快遞已經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個月收幾個快遞很正常,因為在網上買東西也確實很方便,而且退貨也方便,比如天貓有運費險,很多人可能就不在乎那幾塊錢退貨費,買了幾件衣服可能才挑中一件,就當是試衣服了。」做電商的做討厭退貨,因為可能就沒成交量,而做快遞的應該比較喜歡'退貨',因為單量會增加。「

那507.1億件業務量,各大公司佔比多少呢?國內上市的三大快遞公司圓通、韻達、申通分別為66.65億件、69.85億件、51.11億件,而在美國上市的中通,近日其董事長賴海松透露2018業務量為85億件。快遞龍頭順豐雖然沒公布全年的業務量,但是肯定是墊底的,因為順豐單價高,業務量一直是沒其他幾家高的。

再看增速,最大的黑馬無疑是韻達,業務量增速47.99%,領跑行業。而順豐無疑是最哀傷的,12月的業務量增速僅為12.24%。2018年的快遞格局變化就是來自韻達,超越圓通,成為業務量第二大快遞公司。中通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拉開,已經是連續第三年穩居行業第一。

2018年,順豐是問題比較多的一年,市值曾高達3000多億元,如今只剩一半,不到兩年時間縮水1700多億元。而截止2018年9月末,順豐負債總額為308億元;而2018年前三季度,順豐淨利潤為30.2億元,同比下滑16.8%。市值蒸發,利潤下滑,負債提升,四面受敵,順豐的日子確實不好過,2018年確實是最哀愁的一年。

為什麼順豐日子不好過?首先是三通一達的快速追趕。順豐領先其他快遞的優勢是什麼?不就是速度和服務,但是現在這些優勢越來越不明顯了,就拿速度來說,急件順豐可以做到隔天到,其他快遞也不差,而普通件,順豐也要三天,其他快遞差不多,但價格上就差別比較大,中通是6-10元左右,順豐是12-18元左右,貴了很多。所以,在速度上,順豐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

而拿服務來說,順豐的一個優勢是送貨上門,現在各大城市都在推行快遞櫃,對於很多用戶來說,並不希望快遞員上門,自己下去取也是一樣的。因為已經發生太多的上門送貨惡性案件,比如前段時間的一個中通快遞員強姦女用戶,之前還有被投訴,快遞員上門殺死用戶的事件。所以說,除了商業辦公區,對於一些住宅區的用戶來說並不希望送上門。

另外,順豐受到的壓力還來自於阿里巴巴的菜鳥,以及京東,京東如今也開通了個人業務,同城業務等,這無疑是要和順豐搶市場,畢竟快遞行業服務口碑最好的是順豐和京東。劉強東曾豪言:未來快遞就剩兩家,一家是京東,一家是順豐。但是從現在的發展情況來看,這種可能性不大。

如今,快遞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三通一達業務量達到了272.61億件,佔總業務量的53.7%,再加上順豐、中國郵政的量,可能會達到70%以上。第二梯隊的天天、全峰、速爾等快遞日子並不會好過,競爭會越來越加劇。

相關焦點

  • 快遞行業「新黑馬」誕生?3個月攬收包裹46億件,超順豐和申通
    2019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635億件,同比增長25.3%;業務收入實現7498億元,較2018年增長24.2%。就現階段來看,在我國快遞領域實力比較強的要屬郵政、順豐、京東、「四通一達」。其中「四通一達」指的是:以申通、圓通、中通、百世匯通及韻達5家民營快遞巨頭。
  • 中國快遞江湖格局正在改寫中通直逼行業老大順豐
    編者按:中國快遞江湖格局正在改寫。2018年,中通繼續領跑「通達系」,藉助拼多多等電商下沉的紅利,連續三年業務量行業第一,調整後的淨利潤達到42.01億元,甚至直逼順豐。這是中通有望逆襲順豐的信號。在快遞行業的近身肉搏戰中,中通不僅繼續領跑通達系,而且淨利潤直逼行業老大順豐。
  • 中國快遞又出「新霸主」?業務量是順豐的2.3倍,3個月送出46億件
    其中快遞行業可謂是收益最大的行業之一。得益於郵政體制改革釋放快遞市場活力、電商和快遞的聯動發展以及行業的不斷創新,中國快遞業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超700億件,超過去年全年。近3個月,快遞業務量實現從500億件到600億件再到700億件的連續躍升。
  • 一個月派發10億件包裹,這家公司反超順豐,成為中國新的快遞之王
    近些年電商平臺的興起,促使了快遞業務的迅猛發展。有數據預測,今年業務量將突破600億件!要知道這比去年增加100億件,快遞行業也正在洗牌。而就在過去的2019年五月份,快遞行業又傳來新紀錄,首家單月業務量超過10億件的企業誕生了。它就是中通,平均下來每天要派3200多萬件。這一數量,相當於公司五年前的全年包裹總量,近幾年增的速度確實驚人。
  • 快遞行業30年外資不見了郵政下去了連順豐也要被反超終究還是阿里...
    到今天,中通繼續領跑「通達系」,藉助拼多多等電商下沉的紅利,連續三年業務量行業第一,調整後的淨利潤達到42.01億元,甚至直逼順豐。這是中通有望超越順豐的信號。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阿里聯合通達系,最坐立不安的應該是順豐。近幾年來,順豐的快遞業務量由2016年的25.8億件到2018年的38.69億件,從四家快遞公司的業務量走勢上,明顯的看出,順豐的增速遠不如「三通」快遞。
  • 快遞黑馬誕生,攬件量是順豐的2倍,達100億件
    隨著淘寶的出現,人們在家裡享受網上購物的同時也催生了順豐、圓通、中通、申通、韻達等這些快遞公司的出現。他們的出現打破了郵政快遞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寄快遞有了更多的選擇,在運輸時效和郵費上也有了別的選擇。
  • 中通領跑、順風最「賺錢」郵政加速混改!快遞業「價格戰」持續升級
    作為較早從疫情中復甦的企業,快遞股今年持續受到二級市場的追捧。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6月29日收盤,在美上市的中通快遞累計漲幅高達61.83%,而A股上市快遞股中,順豐控股以近50%的漲幅領跑。而如果將時間聚焦到今年「618」期間,圓通快遞則「一馬當先」。
  • 中通快遞Q4營收超68億 全年業務量、淨利雙超指引
    2019年四季度,中通快遞調整後淨利潤為16.32億元,同比增長26.5%,市場預期15.15億元;全年調整後淨利潤則為52.92億元,同比增長26%。2019年全年實現業務量121億件,同比增長42.2%,超出行業平均增速16.9個百分點。中通快遞在財報中表示,其市場份額較上年擴大2.3個百分點,至19.1%。
  • 快遞界新黑馬:最快8小時送達,承諾可以夜間取件,順豐或迎勁敵
    快遞界新黑馬:最快8小時送達,承諾可以夜間取件,順豐或迎勁敵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之後,人們的生活被徹底改變,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有涉及,行動支付,人工智慧,高鐵,電子商務,外賣等等,其中電子商務在馬雲的帶領下,發展得如火如荼,並且給實體行業不小的衝擊
  • 2019年中國快遞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快遞業務量有望突破600億件
    快遞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業務量有望突破600億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快遞行業持續快速發展,快遞業務量從上世紀80年代的153萬件提升到2018年的507.1億件,30年年均增速高達41.5%。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2019年1-8月,中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383.1億件,同比增長26.6%;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621.8億元,同比增長24.4%。2019年9月17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2019年中國快遞業務量有望突破600億件。
  • 快遞界新霸主:一年攬件高達百億,是順豐的2倍!其市值突破2000億元
    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在中國也帶動了其他行業,尤其是物流行業,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18年時間中,我國快遞業務總量達到了507億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快遞大國。當然,在龐大的市場需求下,也誕生了「三通一達」,順豐等優秀的快遞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他們靠著獨有的運營模式、規模以及服務優勢,成為了行業的第一梯隊。
  • 快遞上市企業薪資水平大起底:順豐高管分紅最壕
    去年四家A股快遞公司淨利潤增速下滑,但整體還是向上的,因此都拿出20%左右的淨利潤分紅。淨利潤最高的順豐,王衛分紅達到5.94億,比其他三家快遞公司董事長(夫婦)總和還多。  另外韻達、申通公布的快遞員數量則是順豐50%左右,分別為11 .17萬人與10 .7萬人。申通每單平均成本包括派送成本、面單成本等諸多部分,這其中派送服務費成本60億,平均派送成本為1 .6元,這部分平攤後,每個快遞員的派件收入平均約為4952元。
  • 快遞旺季成績單出爐,順豐增速領跑,通達系價格戰趨緩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2月21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再次刷新快遞年業務量紀錄。從9月至今,我國快遞年度累計業務量實現了500億、600億、700億、800億的「四連跳」。具體從中國快遞A股四強公布的11月主要經營數據來看,在「雙11」大促的刺激下,四家快遞公司業務量均有明顯的提高。
  • 國家郵政局:截至11月16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
    「創新高」,是2020年在快遞行業經常出現的「熱詞」。12月中旬,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36.5%,日均快件處理量3.3億件,最高日處理量6.75億件,創歷史新高。
  • 快遞黑馬逆勢崛起,一年攬收包裹超100億件,比順豐的一倍還多!
    而在所有網際網路產業中,電商無疑是其中發展最快,同時也是發展最好的行業。隨著電商的紅火,物流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對於物流行業來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同時也是最壞的時代。一方面,快遞業務量逐年增長,整個物流行業正處於黃金時代;另一方面,隨著行業競爭不斷加劇,物流行業的整體利潤也在不斷下滑,進入了微利時代。
  • 中國新「快遞之王」誕生?3個月送出46億件包裹,順豐都不是對手
    原題:中國新「快遞之王」誕生了,3個月時間包裹送出46億件,連順豐都不是對手。對此大家怎麼看?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了,快遞行業2020年的前三個季度,其業務總量達到561.4億件,同比增長15.7%。總體的業務收入達到6098.8億元,同比增長27.9%。可想而知,我國的快遞市場有多麼的紅火,快遞行業如此激烈,其實哪個快遞企業領先或者是落後了,都是一件備受矚目的事情。
  • 順豐「通吃」策略效果初顯:上半年營收超711億,快遞業務量增八成
    對比2019年同期的業績,順豐今年可謂是在疫情下提速狂奔。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快遞行業營收增長率為12.6%,業務量同比增速僅為3.2%。而順豐實現逆勢增長,在營收增長42.05%的同時,整體業務量同比增長77.1%,市場佔有率達13.7%,較上年提升6.1個百分點。
  • 最低調的快遞之王,打敗順豐京東,平均每天遞送2300萬件快遞
    其中快遞行業可謂是收益最大的行業之一。在2018年一年,國內快遞業務已經超過了500億件,位居世界第一。說起快遞行業,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隨著網購的興起,我們可能三天兩頭,就要和快遞打交道。如此龐大的快遞業務出現,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國內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說起快遞,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順豐。京東等快遞巨頭。在之前的快遞行業中,順豐可謂是一枝獨秀,物流速度和服務都領先於其他的快遞公司。48架飛機送貨,一度市值高達3000多億,讓其他快遞公司難以望其項背。
  • 前瞻快遞產業全球周報第17期:雙11全國快遞業務量23.09億件 比去年...
    雙11全國快遞業務量23.09億件 妥投率達97.5%國家郵政局監測信息顯示,11月11日-16日,受網絡電商平臺集中促銷影響,業務量達到全年高峰,6天內共處理郵(快)件23.09億件,同比增長22.69%(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信息去年顯示,2018年11月11日~16日業務高峰期間,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郵(快)件18.82億件)。
  • 中通回港再拿98億彈藥!價格戰已成「持久戰」,誰是真正的「快遞之...
    自2002年在上海市閘北區普善路290號宣告成立,從首日業務量57票起步,到2019年雙11期間,全網單日訂單量突破2億件、並成為全球第1家年業務量突破100億件的快遞企業,中通快遞這18年,是極具代表性的中國民營快遞史詩級發展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