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上市企業薪資水平大起底:順豐高管分紅最壕

2021-02-13 草根匯物流

|杭州維君新疆專線| 東瑞物聯西北專線|

| 城配落貨地圖 | |群友年終總結 | 年會照片匯總

老漂導讀:從這幾家上市快遞公司給員工的工資待遇和股權激勵方面情況實際就能看出哪家是好公司,哪家發展一般,為什麼有些快遞公司會脫穎而出,直追而上,而有些快遞似乎已經掉隊。當然錢不是衡量唯一標準,但對於基層的員工而言,這是最重要的標準,而這麼大盤子的公司,談情懷肯定不如談錢懷!

高管:順豐一副總年薪超過申通整個管理層

  從財報上高管工資看,申通是最「寒酸」的。董事長陳德軍及管理層總薪水分別為96萬及803萬,陳德軍本人也是今年唯一年薪縮水的老闆。這或許與其業績相對平庸有關。在六家上市公司中,其126.57億的營收、20.98億的現金流均排在倒數第二、17.93%的淨利潤增速也僅列倒數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申通入股的快捷快遞此前頻頻傳出倒閉傳聞,二者合資成立申通快運也暫被擱置,雖然後來後者否認了破產,但正因為「隊友」表現不佳,申通公布2017年報前,還因此下調了1.06億元的利潤,高管很難不為此「背鍋」。

  韻達董事長聶騰雲則對自己最大方,其公司總營收在六家上市公司中墊底,但是其年薪則達到了336萬元,相當於其旗下36個韻達員工的收入。不過反過來,韻達憑藉高效率的轉運,單件運輸成本的降低,以及可觀的業務增速,其15.9%的淨利潤率則排名第一,可能也是基於這個原因,聶騰雲給自己多一點的獎勵。

  營收與淨利潤均排名第一的順豐董事長王衛反而工資不高,112萬僅比申通陳德軍多,但其22人的管理層中有12人年薪超過了王衛。其中副總經理羅世禮一人年薪就達到了920萬,比去年漲了3.2倍,他一個人的年薪就已經超過了申通13位高層。

  羅世禮曾任平安集團副總經理兼首席信息執行官,堪稱平安在IT、數據方面的「大管家」,一位接近順豐的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2016年底順豐與菜鳥爆發了「數據大戰」,順豐也因此立志從快遞公司向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商的轉型,這其中信息運營能力必不可少,而羅世禮或許就是順豐轉型的關鍵人物之一。

  當然這點工資對於王衛也是小意思,股權分紅才是大頭。去年四家A股快遞公司淨利潤增速下滑,但整體還是向上的,因此都拿出20%左右的淨利潤分紅。淨利潤最高的順豐,王衛分紅達到5.94億,比其他三家快遞公司董事長(夫婦)總和還多。

員工:申通員工將近翻倍,工資卻下滑

  財報顯示,實際發生的職工工資、獎金、按規定的基準和比例為職工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並計入當期損益或相關資產成本實際支出額計入為短期報酬的資產損益。因此短期報酬中的減少額即為這一年公司已經發放的實際員工工資。

  從這方面來說,順豐依然最大方,員工平均工資9259元/月,申通依然最摳,僅有5203元/月。值得注意的是,申通這一年大幅招人,員工數量漲幅達到了73%,但其員工工資卻下滑了700元/月,僅有5203元/月。與此同時,韻達是唯一小幅裁員的,但它給員工的漲薪是最多的,平均漲了1000多元,員工平均收入達到7299元/月。

  需要注意的還有公司的「貧富差距」。橫向對比韻達與申通,僅有它們分別單列銷售員工以及銷售費用中的薪酬支出,兩者相除,其銷售員工分別收入1.1萬與8501元,由此可見申通的員工薪資差距更加明顯。

  當然對於企業中高層員工而言,工資只是收入一小部分,更多的還有股權激勵。據南都記者了解,上周提交招股說明書的小米,一些總監級員工月工資也就3萬左右,但卻拿著數萬的期權激勵,一旦小米以估值1000億美元上市,這些員工身家能達到上千萬。

  同樣的,在四家A股快遞上市公司中,除了申通,今年都對員工給予股權激勵。韻達覆蓋員工比例最高,平均63個員工就有一個獲得認購資格,平均每人以27.17元/股認購5941股,按昨日收盤價計算,每人淨賺10 .6萬元。同樣算法,圓通有177名以9.45元/股認購總共424萬股,如果按昨天收盤價套現,每人可獲得13.9萬,這距離其認購完成才過了半年。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因為其業務以自營為主,員工總數是其他三家的10倍左右,股權激勵的人數達777人,是其他兩家的5倍左右。「僧多粥少」,按昨日收盤價,每位認購員工僅獲得5.89萬。

快遞員:申通、韻達快遞員一天派件百餘單

  因為快遞員大部分都是企業的加盟網點招聘的,在公司財報並沒有明確體現,因此難以去計量快遞員收入。

  順豐從2015年推出夥伴計劃後,其成本結構中的「薪酬支出」逐年下滑。但「外包成本」則在增加,其財報表示,目前公司擁有21.3萬的快遞員,其中包括5 .28萬名自營快遞員、400名勞務派遣以及15.99萬名「其他員工」,其中,「其他員工」就是響應「大眾創新」的員工創業。

  另外韻達、申通公布的快遞員數量則是順豐50%左右,分別為11 .17萬人與10 .7萬人。申通每單平均成本包括派送成本、面單成本等諸多部分,這其中派送服務費成本60億,平均派送成本為1 .6元,這部分平攤後,每個快遞員的派件收入平均約為4952元。至於圓通,其財報上沒有透露具體的快遞員人數,但圓通官網卻顯示其有40萬員工,如果以此計算,人員顯然「過剩」。

  按照業內的常規做法,快遞員的收入一般由「底薪+派件費+收入提成」構成,底薪視年資和網點會有所不同,一般在幾百元至千餘元不等。

  韻達財報中,並沒有透露快遞員的支出成本。不過奇怪的是,順豐700億的營收,運輸成本只是韻達的兩倍。相比之下,韻達營收不到100億,運輸成本卻高達44億。南都記者了解到,韻達主打小件,單件運輸成本在所有上市快遞企業裡是偏低的,甚至是最低的。為此,有業界質疑,韻達的運輸成本可能涵蓋了快遞員的收入。南都記者此前調查了解到,多數快遞員的收入在4000元至6000元之間,但一些快遞員因為區域分得比較好,會相對高一些

  順豐的派件費相對較高,在2元/單以上,2017年年中,通達系及天天快遞等6家快遞企業調高快遞員派件費,從之前的1 .5元/單上漲至1 .65元/單。不過,由於這些企業採用加盟制,快遞員到手的每件派送費會低於這一數字,一般在1元上下。至於快遞員收件,一般也會有運費20%到30%的提成。

  從快遞件數量來看,韻達與申通快遞員工作強度並不小,其平均每個網點快遞員分別為4 .4人與5 .7人,快遞員分別需要收發115與106件快件,相比之下順豐員工就舒服多了,平均每個快遞員一天只需要收發36件快件。

快遞「基本盤」: 順豐仍難撼動 圓通增速與現金流吃力

  營收:順豐超過「三通一達」總和

  去年,主要的民營快遞上市公司中,順豐以710 .94億元的營收,再次成為當仁不讓的「一哥」,其營收總額再次超過「三通一達」(中通、申通、圓通以及韻達)之和的556 .85億元,154 .09億元的差額甚至比2016年136 .45億元差額更大。中通憑藉130 .6億元的營收,超過了申通的126 .57億元,實現了營收上的反超,2016年,申通還略微領先中通1億元。

百世

增速:增長超一倍

  而在營收增速上,由於2017年快遞業務量的增速放緩,順豐以及「三通一達」的營收增速自然也有所放緩。其中,圓通18.81%的增速遠遠落後於競爭對手,其5.1%的淨利潤同比增速也是最低的。值得注意的是,上市時間較晚、最大股東為阿里的百世快遞,去年在營收規模上有了極大的增長,達到199.9億元,增幅高達126%,這一營收總額也一舉超過了「三通一達」這幾位阿里的「老搭檔」。但連年虧損的百世快遞去年還是沒有逃過虧損,但9.2億元虧損已經比之前有所收窄。相反,中通和韻達在利潤增速方面表現比較好,分別達到54%和35%.

  現金流:僅圓通出現減少

  公司現金流方面(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順豐的61.08億元同樣遙遙領先其他快遞企業,圓通15.56億元的現金流比去年減少了超過3億元,是順豐以及三通一達中唯一出現現金流減少的。

  業務量:中通最高,順豐票均收入第一

  至於市場業務量方面,三通一達和百世依舊領跑市場,其中中通62.2億票的業務量成為行業第一,其跟原來的業務量「一哥」圓通的差距,也越拉越大,市場份額也達到了15.5%.而順豐的業務量則為30 .52億件,依舊落後於三通一達和百世,但其23.14元的票均收入,依舊碾壓其他快遞企業好幾倍。

  國際化:順豐圓通最積極

  不過,目前快遞企業頻頻嘗試的新零售、國際化等多元化布局,從收入來看,依舊收效甚微,比如順豐的速運物流收入比例依舊高達99.32%,國際業務收入僅佔2.87%.但這也無礙快遞企業的加速持續轉型,順豐表示通過重貨、冷運、國際、同城配等新業務的布局,加快向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商的轉型,此外順豐去年也砸巨資購買飛機、建機場等,來加強「天網」布局。圓通也在收購先達國際後,加快出海探索,今年圓通甚至在杭州蕭山空港物流園航空總部基地拍得了一片地塊,計劃建設期航空總部以及分撥轉運中心。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採寫:南都記者 蔡輝 鍾鍵挺 實習生 朱甜甜

 

相關焦點

  • 順豐快遞員薪資最高?只有20%達到7000-8000元
    5月8日,南方都市報刊登的《順豐高管分紅最壕申通員工降薪最狠》見報後,引發業內人士以及快遞員的高度關注。近日,有順豐快遞員看到報導後向南都記者主動爆料,稱他們的收入遠遠沒有達到集團全部員工的平均水平薪酬。
  • 順豐即將上市,你的快遞為它千億估值貢獻了多少?
    2017 年,藉助 A 股市場的估值體系,順豐創始人王衛的身價按照目前股價計算已超過千億,順豐速運也將於 2 月 24 日借殼鼎泰新材正式上市,估值約 443 億元。沉默的王衛,低調的順豐,「真的快」的快遞如果你上網翻查關於順豐的資料,會發現這家公司很低調,媒體直接採訪獲得的信息少之又少,不少事情和故事都是由旁人講出。
  • 中科招商:順豐借殼我先閃 快遞高估值不好玩?
    此外,2015年度,鼎泰新材實施了10轉增10股派1.4元(含稅)的分紅方案。  順豐高估值借殼 被指存四大隱患   據新京報報導,5月23日剛剛宣布順豐433億元借殼的鼎泰新材收到了深交所的監管關注。5月25日晚間,深交所向鼎泰新材發出問詢函,要求就順豐控股的估值合理性、盈利承諾合理性等做出解釋。
  • 【順豐快遞】快遞單號查詢
    順豐快遞查詢、順豐快遞單號查詢順豐速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豐)由王衛於1993年成立,總部設在廣東省深圳市,是一家主要經營國內、國際快遞及相關業務的服務性企業。順豐速運擁有38家直屬分公司、5間分撥中心、近200個中轉場、逾7800個基層營業網點,覆蓋所有31個省(包括自治區及直轄市)、近300個中、大城市及逾1900個縣級市或者城鎮。此外,順豐在香港、澳門、臺灣、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及美國都設立網點,或者開通收派業務。
  • 順豐快遞的三個尷尬
    順豐規模掉隊根據國家郵政局的數據,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總業務量為507.1億件,同比增長26.6%。2018年順豐業務量38.7億件,同比增長26.8%,幾乎與大盤同步。大型快遞公司中,只有圓通月均投訴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順豐服務的優勢不可否定,但已經不太明顯。這種情況下,比行業均價高一倍的收費把用戶推向其它快遞公司。業務量跌出行業前五,還戴著「龍頭」桂冠。連個鐵牌都沒得到,能算奧運冠軍嗎?這是順豐的第二個尷尬。
  • A股分紅誰最壕?工行狂撒937億,茅臺分紅1700想拿得先掏13萬
    圖/視覺中國24家公司分紅超百億誰是A股最壕公司?AI財經社統計發現,在2665家宣布派發「真金白銀」的A股上市公司中,一共有24家躋身「百億分紅俱樂部」,合計分紅6762.82億元,約佔整體現金分紅金額的50%。
  • 順豐433億借殼案「全息掃描」 業務非「淘寶系」快遞可比
    」)擬作價433億元借殼上市。至此,多年來潛行於市但發展迅猛的「快遞老大」正式現身資本市場。  根據方案,順豐擬通過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募集配套資金的「三部曲」,完成整體證券化的精彩一躍。交易完成後,王衛將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市場預估,一旦交易完成,順豐的市值或突破千億,王衛的身價將進一步水漲船高。
  • 順豐王衛:快遞之「王」是怎樣煉成的 | 完美人物誌
    可這就是國內最賺錢的快遞公司的掌門人平時一貫的著裝風格,與順豐的快遞小哥、飛行員、客服代表一起敲響上市的鐘聲後,順豐控股在一小時內漲停,27日上午又再度封到漲停板。這種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分公司開拓市場的積極性,但也留下了客戶資源全部掌握在地方諸侯手裡,管理協調不力,服務能力和水平參差不齊的弊端。進入21世紀,順豐的發展模式走向了與申通等完全不同的道路,王衛開始在各地展開轟轟烈烈的「削藩運動」,在深圳設立企業總部,將地方的經營權收歸自己手中。
  • 「快遞一哥」順豐負債300億幕後真相?
    最近,「快遞一哥」順豐的負債總額急速升高,引發了各界的爭論。根據順豐2018年三季度報,僅僅這個季度,負債就飆升了近50億,其負債總額已達308.74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46.77%,同比提高23.25%,遠高於同業平均水平。而作為輕資產運營的快遞行業,近50%的資產負債率實屬罕見。
  • 「快遞一哥」高額研發拖累利潤 順豐押寶綜合物流
    同期,順豐實現快遞件量同比增長26.77%;營業收入909.43億元,同比增長27.60%。在業務量和業務收入方面,順豐基本跑贏行業。   另外,客單價上,從2016年至2018年的順豐快遞業務的票均收入看,分別為22.15元、23.14元和23.18元,高於行業12元到14元的平均水平。   然而,順豐控股2018年的利潤,卻出現下滑。
  • 上市公司高管工資哪家強?誰最「摳門」?「造富」能力最強的行業是...
    導讀:據統計,目前已披露相關數據的3676家上市公司管理層合計薪資305.24億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管理層薪資為830.36萬元,但實際上管理層總薪資超過平均水平的企業只有1106家。6家上市公司用於支付的管理層年度薪酬總額超過億元,顯著拉高了平均水平。
  • 大件快遞明爭暗戰正酣,順豐中通德邦優速誰能笑到最後?
    爭食大件快遞市場的,不止德邦和優速,僅就快遞企業而言,順豐、中通等也不斷「增兵」。為何布局?大包裹緣何讓各家趨之若鶩?在掌鏈看來,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市場的誘惑。2017年,上市的7家快遞公司(百世快遞是在紐交所上市百世集團旗下的快遞品牌)中,除了德邦,其它6家的快遞業務量,佔到全國400.6億件的三分之二。這6家都是小件快遞為主。而小件快遞的賽道,在頭部企業的擠壓下,留給其它物流快遞企業的空間越來越小。因此,我們看到,率先進行差異化轉型的,往往是非頭部企業。2015年優速第一個宣布實施大包裹戰略。優速轉型的第二年,速爾也殺入了這片藍海市場。
  • 快遞員收件轉寄順豐賺差價 申通快遞「野蠻生長」亂象不止
    當晚,快遞員稱將收件轉給順豐。沒想到,順豐發來的信息顯示,收費只有72元。《中國經營報》記者在網上看到一組與此事相關的截圖,截圖顯示,該網友當時雖然認為價格貴,但一想確實很重,順豐的服務也不錯,就在還價5元後通過微信付款145元。「晚上我手機收到一條順豐官方的微信,說我的快遞總價72元,瞬間覺得被耍了,順豐72元,申通145元的價格是用航空母艦運送快遞嗎?
  • 中國快遞江湖格局正在改寫中通直逼行業老大順豐
    行業老大哥順豐已不滿足6000億的2C快遞蛋糕,通過併購DHL中國供應鏈業務,正在切入5萬億的2B市場,志在成為中國的UPS。轉型代價是高昂的,順豐2018年的淨利潤出現自上市以來的首次負增長,難以匹配投資者的耐心。2019年,誰先刺破混沌?
  • 順豐2019上半年營收超500億 2019順豐快遞收費標準價格平均23.62元
    8月27日晚間,國家郵政局發布2019年7月快遞行業數據後。順豐控股也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實現營業收入500.75億元,同比增長17.68%,淨利潤31.01億元,同比大漲40.35%,稀釋每股收益0.70元,同比增長40%。2019順豐快遞收費標準價格平均為23.62元,一起來看看具體消息。
  • 順豐快遞2018春節停運放假不 順豐春節時間加收服務費價目表
    快遞界「春節不打烊」口號遍地開花,一方面是行業服務升級的結果,使得消費者從中獲得便利;另一方面,也對競爭激烈的物流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春節不打烊」進入3.0時代  順豐近日發布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迎戰2018春節業務高峰,可謂開啟快遞業的「春節模式」3.0時代。
  • 順豐快遞,使命必達
    您的快遞還好嗎?在剁手之後,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快遞了而王衛創業18年來,從未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使順豐成了最神秘的一家公司1970年,王衛出生在上海。,很快順豐便以順德為基地,將業務範圍拓展至廣東全境2000年前後,順豐以合作和加盟代理的方式開始了「快遞王國」的開疆拓土隨後王衛收權成功,順豐順利從加盟制轉為直營制,在深圳設立了自己的企業總部順豐開始訂立國內高端快遞行業的定位。
  • 2018最新快遞排行榜公布,德邦快遞直逼順豐
    最新快遞排行榜公布,德邦快遞直逼順豐電商盛會雙十一節才剛剛結束,快遞之間的一場角逐悄然展開,而今年雙十一的訂單快遞數量高達13.52億件,面對這樣龐大的一個數字,各家快遞紛紛用行動拿出了自己最好的成績。
  • 順豐快遞員與京東快遞員相比哪個待遇好?
    原標題:順豐快遞員與京東快遞員相比哪個待遇好?     劉強東之前說過:未來快遞公司只會剩下兩家,那就是順豐與京東快遞。所以今天我們就談談京東與順豐快遞的待遇問題。     2015年開始,我在順豐工作。同時,在離開順豐後的一段過渡期內,我也做過京東眾包。
  • 順豐快遞小哥現狀:很辛苦 沒時間和女友說話
    很多人還記得,去年順豐快遞小哥被掌摑後,順豐創始人王衛在獲知消息後,誓言不追究「兇手」就辭職,不少網友紛紛點讚,認為王衛尊重員工、善待員工,甚至在近期順豐上市敲鐘的儀式中,這位被打的快遞小哥還被邀請出席,成為敲鐘的重要嘉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