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一哥」高額研發拖累利潤 順豐押寶綜合物流

2021-01-17 東方財富網

  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豐控股」)日前發布公告稱,在2019年3月25日新增可售A股49930.35萬股,佔A股總股本的11.30%。這一批解禁股為2016年5月23日順豐控股以殼資源重組方式借殼上市時定向增發機構配售的股份。

  資本市場增發股票之外,順豐控股業務方面也是動作頻頻。2019年3月1日,順豐戰略投資緬甸KOSPA公司,再度加碼東南亞市場;3月11日,順豐控股與德國郵政敦豪集團的聯名品牌「順豐敦豪供應鏈中國」正式成立。2018年一整年,順豐控股更是投入70億元的資金開拓新業務。

  近期,公布的2018年財報顯示,順豐控股2018年營收909.43億元,同比增長27.60%;歸母淨利潤45.56億元,同比下滑4.57%。

  就相關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繫順豐控股進行採訪。順豐控股方面表示,公司2018年加大了在運輸成本、人工成本等方面的投入,這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短期經營業績,但均為基於公司長遠戰略和員工長期發展考慮的戰略性、前瞻性投入,有利於公司保持長期穩定、健康的利潤水平。

  高投入拖累利潤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8年快遞行業業務量增長26.6%,業務收入增長21.8%。同期,順豐實現快遞件量同比增長26.77%;營業收入909.43億元,同比增長27.60%。在業務量和業務收入方面,順豐基本跑贏行業。

  另外,客單價上,從2016年至2018年的順豐快遞業務的票均收入看,分別為22.15元、23.14元和23.18元,高於行業12元到14元的平均水平。

  然而,順豐控股2018年的利潤,卻出現下滑。順豐控股歸母淨利潤45.56億元,同比下滑4.57%,這也是順豐控股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利潤下滑。

  除了受2017年順豐控股出售子公司豐巢產生10億元以上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之外,2018年順豐控股利潤微降另有玄機。

  順豐2018年報顯示,其營業成本746.42億元,同比增長 31.4%,遠快於收入增幅。事實上,順豐控股2018年報披露,成本增長高於收入主要在於公司主動應對市場需求,擴展多元化的物流服務,對新業務進行了開拓性投入。

  2018年報顯示,順豐新業務運力投入導致運輸成本同比增長 14.2%,新員工增加及老員工福利增加導致人工成本增長 17.9%,新業務場地租賃增加導致辦公及租賃費增長 46.1%。

  另外,公司營業成本、研發費用、銷售管理費用的增加,與公司新業務快速擴張、投入息息相關。而2018年,順豐營業成本、研發費用、銷售管理分別同比增加31.4%、51.7%、34.6%。

  事實上,2018年一整年,順豐馬不停蹄。3月,順豐收購了廣東新邦物流,建立獨立品牌順心捷達,發力重貨快運業務。4月,順豐參與了美國流服務平臺Flexport新一輪的融資,加碼國際業務。8月,順豐與美國夏暉集團一起成立了新夏暉,加碼冷鏈業務,同時成立中鐵順豐國際快運。10月,順豐控股收購DHL在大中華的供應鏈業務,整合中國內地、澳門和香港的供應鏈管理業務。

  快速加碼新業務迅速推高成本。興業證券研報稱,順豐保持了對新業務的高投入,致使營業成本增速過快,影響了利潤表現。

  新業務利潤穩定性也暫時無法和傳統業務媲美。方正證券研報稱,順豐短期尚未盈利的新業務加速增長,以及高額研發投入,導致虧損持續擴大。

  押寶綜合物流

  頂著高投入,冒著低利潤的風險,順豐控股依然堅持轉型綜合物流服務商的大戰略。轉型綜合物流服務商,順豐有「被迫」成分。

  當下,中國快遞業務增速放緩,據國家郵政總局數據顯示,2007~2017年當中,全國快遞業務量由12億件增至401億件,年均複合增速近40%;2018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07億件,同比增長26.6%。

  另外,電商平臺的作用不可小覷。快遞業務對電商的依賴不言而喻。然而,順豐的電商之路波折不斷。自2010年踏入電商市場,順豐先後創辦了順豐E商圈、順豐優選、豐E足食、嘿客等電商平臺,嘗鮮海淘、無人貨架、O2O等新業務。數據顯示,僅2013~2015年,順豐電商板塊的虧損就超過16億元。

  反觀其他非電商快遞企業,早已擁抱資本平臺。

  2019年3月中旬,阿里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出資46.6億元入股申通快遞控股股東公司——上海德殷設立的子公司,交易完成後,阿里將間接持有申通快遞的部分股權。

  在投資了百世匯通、圓通、中通後,阿里已經將「三通一達」陣營中的大多數拉攏到自己麾下。

  這樣,順豐控股更需開闢新戰場。而中國綜合物流市場,多達14萬億。

  不僅如此,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國商貿物流市場分析及發展預測》顯示:2018年上半年,重點物流企業累計實現物流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3%。分企業類型看,綜合型物流企業同比增長16%。

  另外,這也是一條必由之路。

  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徐勇表示,「從快遞擴展成為綜合物流服務商,是行業內的普遍規律。比如美國聯邦快遞,就是從快遞業務起步,成長為綜合物流服務商。」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也認為,「國際三大快遞巨頭多是綜合的物流公司,快遞雖然仍是主業,但來自綜合物流及供應鏈的服務逐漸佔主,像FedEx主要是空運標準化快遞服務,從業務營收和固定資產投入倒更像一個航空公司;而UPS在小件包裹居多,但更像一個供應鏈服務公司,介入生產及商業企業的流通鏈條中。」

  2018年,順豐控股轉型初至。

  年報顯示,從營業收入構成來看,順豐傳統業務(時效和經濟板塊)依然是帶動營收的主力軍,2018年順豐傳統業務實現營收737.54億元,同比增長19.92%,佔總收入的81.10%,較2017年的86.29%輕微下滑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新業務高速增長。2018年順豐控股新業務收入達171.89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75.93%,佔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3.71%上升至18.90%。其中快運業務同比增長83.6%;冷運及醫藥業務同比增長84.8%;同城業務同比增長172.2%;國際業務同比增長28.6%。

  轉型期平衡成關鍵

  「順豐控股的轉型升級戰略符合物流行業內在規律和趨勢。」徐勇表示。

  然而,即使在戰略本身方向正確情況下,如何經營至關重要,平衡短期利潤和長期投入並不容易。

  順豐控股方面表示,公司在2018年加大了在運輸成本、人工成本等方面的投入,這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短期經營業績,但均為基於公司長遠戰略和員工長期發展考慮的戰略性、前瞻性投入,有利於公司保持長期穩定、健康的利潤水平。

  楊達卿則表示,直營模式下的重資產投資消耗,尤其包括機場這類戰略性、長期性投資,使得順豐面對得整體固定成本底盤加大,負債率上升。不過,目前順豐的負債率是可控的安全區間。

  2018年財報顯示,順豐控股報告期末的資產負債率略有上升,由2017年底的46.23%上升至2018年底的48.45%。

  順豐控股方面表示,順豐在2018年三季度末的資產規模高達660億元,目前的負債率和全球著名的直營快遞企業相比,仍屬較低水平。

  順豐方面還向記者解釋,日前公司公告擬在境內外發行不超過人民幣160億債券,只是申請一個額度,並不意味著全部發行,同時新發債券也會有部分用來置換已有的債務。

  另外,在數字經濟時代來臨時,轉型中的順豐還面臨新的考驗。

  楊達卿向記者表示,對於直營式快遞企業來說,要加碼向智能物流設備和設施領域投入,抓緊向數字經濟換道,不然,在數字經濟時代下傳統的重人力和重投入帶來的是重包袱。

  事實上,2018年,順豐在科技方面的投入高達27.23億元,研發人員人數為5139人(含外包)。同期,申通、韻達、圓通甚至包括德邦的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例尚不到1%。

  順豐方面向記者表示,順豐經過多年的自主研發,已經建成了大數據整體生態,成為順豐天網、地網、信息網的「黏合劑」。

  楊達卿認為,「目前順豐仍然是盈利奶牛,但經濟下行壓力下,仍需要考慮戰略投資與短期穩健的矛盾。」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責任編輯:DF386)

相關焦點

  • 「快遞一哥」順豐負債300億幕後真相?
    最近,「快遞一哥」順豐的負債總額急速升高,引發了各界的爭論。根據順豐2018年三季度報,僅僅這個季度,負債就飆升了近50億,其負債總額已達308.74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46.77%,同比提高23.25%,遠高於同業平均水平。而作為輕資產運營的快遞行業,近50%的資產負債率實屬罕見。
  • 雙十一物流關鍵詞:智能化、環保和高額獎勵快遞員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快遞行業需要(尋求)換道發展,改變勞動密集型的發展困境,加速在倉、運、配等環節的數位化和智能化,用科技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雙11期間,一些快遞公司就致力於物流的智能化。
  • 一路順豐,「快運一哥」的發展戰略是什麼?
    在剛過不久的雙十一,順豐快運、順心捷達單日貨量雙雙突破歷史高峰:11月12日,順豐快運和順心捷達單日貨量達69061噸,其中順豐快運45224噸,順心捷達23837噸。 綜合各方數據及比較同行的數據看,2020年末,順豐快運將奠定「快運一哥」的位置。
  • 快遞品牌排名出爐:韻達第八,順豐不及京東物流,榜首年賺5600億
    談及快遞企業,相信大多數用戶第一時間會想到順豐、京東,以及四通一達。上述幾家廠商幾乎包攬整個電商快件市場,也因此成為消費者最為熟悉,使用最頻繁的快遞公司。不過,根據網際網路周刊發布的《2019年度快遞品牌排行榜》,中國第一快遞品牌並不是上述幾家快遞公司。
  • 2019營收破千億:順豐控股加速打造 綜合物流服務商
    這一看似中規中矩的穩健增長背後,其實是順豐戰略調整之後的強勁反轉,從營業收入構成來看,順豐各項業務板塊的佔比更加合理化,改變了某單一業務板塊獨佔鰲頭的局面,更符合綜合物流服務商的定位。針對目前海外快遞物流供應商難以滿足國內企業多樣性、個性化需求,各國快遞物流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順豐還致力於為國內外製造企業、貿易企業和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便捷可靠的國際快遞、物流及供應鏈解決方案。除了與小米的合作,還與大疆合作,大幅改善其清關時效。順豐將全程助力中國優秀企業「走出去」。
  • 順豐超級物流綜合服務平臺嶄露崢嶸,重貨異軍突起後勁強大
    順豐控股公布2018年半年報,顯示營業收入超425億元,增速超30%,可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除了這個令人鼓舞的數字之外,細看財報,其中業務增長的亮點更多。順豐已經日漸成熟,負債率穩步下降,公司軟硬實力同步提升,一個超級物流綜合服務平臺嶄露崢嶸。
  • 2019年營收破千億 順豐控股加速打造 綜合物流服務商
    這一看似中規中矩的穩健增長背後,其實是順豐戰略調整之後的強勁反轉,從營業收入構成來看,順豐各項業務板塊的佔比更加合理化,改變了某單一業務板塊獨佔鰲頭的局面,更符合綜合物流服務商的定位。針對目前海外快遞物流供應商難以滿足國內企業多樣性、個性化需求,各國快遞物流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順豐還致力於為國內外製造企業、貿易企業和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便捷可靠的國際快遞、物流及供應鏈解決方案。除了與小米的合作,還與大疆合作,大幅改善其清關時效。未來隨著「一帶一路」推進,順豐將全程助力中國優秀企業「走出去」。
  • 順勢而為:順豐物流的「機遇時代」來了
    大型企業基本建立了自己的供應鏈戰略,對產業鏈條上的物流(包括原材料零件的供應商、製造 商、批發商、零售商等)進行統一管理規劃,物流的主體思想從Logistics過渡到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第四方物流公司雛形開始產生。龍頭公司大多在這個階段開啟了橫、縱向收購的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路程。美國也因此完成了從物流大國到物流強國的升級。
  • 案例┃快遞、快運、同城、冷鏈、國際、倉配等,解讀順豐打造綜合...
    快運產品由於其非標及盈利能力較低等因素,市場集中度較低;參考國外市場,強資本實力及多元經營是提升快運企業市佔率的基礎條件,順豐具備優良現金流、提供多元產品,具備在快運市場提高市佔率的基礎。   前瞻布局綜合物流業務,遠期將為公司帶來大幅利潤抬升:公司提供多元物流產品,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綜合物流解決方案。
  • 2018最新快遞排行榜公布,德邦快遞直逼順豐
    最新快遞排行榜公布,德邦快遞直逼順豐電商盛會雙十一節才剛剛結束,快遞之間的一場角逐悄然展開,而今年雙十一的訂單快遞數量高達13.52億件,面對這樣龐大的一個數字,各家快遞紛紛用行動拿出了自己最好的成績。
  • 快遞上市企業薪資水平大起底:順豐高管分紅最壕
    羅世禮曾任平安集團副總經理兼首席信息執行官,堪稱平安在IT、數據方面的「大管家」,一位接近順豐的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2016年底順豐與菜鳥爆發了「數據大戰」,順豐也因此立志從快遞公司向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商的轉型,這其中信息運營能力必不可少,而羅世禮或許就是順豐轉型的關鍵人物之一。  當然這點工資對於王衛也是小意思,股權分紅才是大頭。
  • 【順豐快遞】快遞單號查詢
    順豐快遞查詢、順豐快遞單號查詢順豐速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豐)由王衛於1993年成立,總部設在廣東省深圳市,是一家主要經營國內、國際快遞及相關業務的服務性企業。順豐速運擁有38家直屬分公司、5間分撥中心、近200個中轉場、逾7800個基層營業網點,覆蓋所有31個省(包括自治區及直轄市)、近300個中、大城市及逾1900個縣級市或者城鎮。此外,順豐在香港、澳門、臺灣、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及美國都設立網點,或者開通收派業務。
  • 這才是快遞「一哥」,包裹量超順豐、郵政之和,淨利率行業第一
    快遞的江湖,得包裹者得天下,誰的市場份額大,誰就有話語權。從這個角度來說,似乎郵政、順豐都已經力不從心了。有數據顯示,郵政全年包裹業務量為71.6億件,這個數字放在中國快遞行業屬於什麼水平呢,筆者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了中國幾大快遞巨頭的包裹量。
  • 順豐即將上市,你的快遞為它千億估值貢獻了多少?
    2014 年,順豐首批「物流+電商」的綜合平臺「嘿客」線下門店開業,順豐當時高調揚言稱一年要開 4000 家,但沒過過久,由於商業模式不清晰,嘿客一年就燒掉 10 億元,卻沒有多大成績,後來便改名為「順豐家」,劃歸順豐優選。而相對發展較好的順豐優選,2012 年創立後已經換了多名 CEO。此後,在 O2O 的探索上,順豐變得低調不少,也做出了調整。
  • 中國快遞物流行業呈現八大發展趨勢
    受宏觀經濟波動影響,製造業轉型壓力加大,供應鏈升級速度趨緩,加之快遞市場競爭節奏加快,導致短線業務受青睞,相比 B2C 市場的火爆競爭,B2B 等長線業務拓展緩慢。2019 年,順豐在工業製造、快消零售、醫藥等行業均取得了較大成果,百世也在尋求供應鏈業務突破,雖總體推進緩慢,但新型綜合物流服務商的演變趨勢仍將持續並在特定時期有所加速。新興業務增量廣闊。
  • 物流和快遞這麼多,讓你選擇順豐的理由有哪些?
    這麼多物流中選擇順豐不是單純因為一個原因,而是多種因素組合在一起的結果。從自身經歷來分享一下個人觀點:門店每天必有寄件,算是快遞小哥區域的「釘子戶」由於是數碼產品,統一選擇順豐。每天早上順豐快遞員總會在門店固定開門時間時送貨上門,時間誤差不大,並寫好單子價格,分別告知件數和收費件數等。寄件也同樣,順豐要求顧客下單一小時內快遞員需將快件收取,我們由於比較熟悉都會提前發個微信給快遞員,他會儘快趕來,到了店裡我們再下單,即方便又和諧。
  • 京東物流與順豐的正面對抗
    導語:想在快遞市場分一杯羹,取消快遞員底薪帶來的動蕩可能只是京東物流面臨的最小難題,與順豐建設多年的「天網+地網+信息網」相比,京東物流無論在倉儲還是運力上,要補的功課還有很多。
  • 西南片區收快遞更快了!順豐四川分撥中心產業園明年投運!
    雙流人恭喜了今後你快遞到手時間更快了!Why?咱雙流有個順豐四川分撥中心產業園順豐四川分撥中心產業園項目是順豐控股集團在四川省打造的第一個物流產業園項目順豐四川分撥中心產業園項目主要建設全智能化分揀中心、電商倉儲綜合研發服務樓及生活配套工程設施由三棟倉儲和兩棟配套綜合樓組成其中三棟倉儲分別為1棟單層標準倉
  • 中科招商:順豐借殼我先閃 快遞高估值不好玩?
    順豐借殼 中科招商"撤退"   今年5月23日,鼎泰新材發布公告宣布順豐433億元借殼。中科招商旗下的中科匯通在成功押寶鼎泰新材重組之後發布公告稱,中科匯通計劃開始減持了,並且有可能要減持其所有持股。
  • 巨頭物流之戰:菜鳥、京東物流和順豐戰事升級
    從2010年至2016年,在電商業的帶動下,中國快遞業務量均保持著50%以上的同比增長,於2014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快遞市場,目前佔據全球40%的市場。 10萬億元規模的物流行業的細分領域眾多,包括採購物流、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等。同時市場佔有率高度分散,社會認知度較高的物流企業集中在銷售物流領域,如順豐、通達系、德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