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傳統「蛇目」雨傘與童謠裡的階級差別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日本的傳統「蛇目」雨傘與童謠裡的階級差別

  貓頭鷹在西方和日本文化裡都是吉祥的圖像,在中國文化裡卻不是。反之,在中國文化裡有吉祥意義的蝙蝠,到了西方和當代日本文化裡,就不是了。例如:在莎士比亞的《麥克白》裡,蝙蝠是巫婆的手下;恐怖影片《德拉庫拉》裡,吸血鬼也像蝙蝠一般倒掛牆上。如今的日本人對蝙蝠的想像,大體來自那些西方文化作品。

  不過,沒受西方影響之前,日本人也曾經把蝙蝠當作吉祥的象徵。比方說,一六二四年開張於九州長崎的西點店福砂屋,至今在商標裡有蝙蝠的圖樣。在德川幕府時代初期的長崎,率全國之先出售了「南蠻(葡萄牙、西班牙)果子」的福砂屋,當年經售著各種舶來商品,其中包括從福州商人採購的砂糖。根據該店在網路上開的主頁,字號「福砂」就是取自「福州」和「砂糖」兩個詞兒的。

  有趣的是,在我小時候的東京,「蝙蝠」也是指雨傘的俚語。當時的我沒看過蝙蝠的實物,可是電視上播放著美國製作的卡通片《蝙蝠俠》。父親他們用的雨傘,既大又黑,看起來確實像蝙蝠俠披上的鬥篷。

  當年的日本口語裡,還有一個詞兒指雨傘,那是「蛇目」。

  日本童謠《下雨天》,最初是詩人北原白秋一九二五年發表於《孩子國》雜誌上的,由中山晉平作曲後,膾炙人口長年了。歌詞道:「雨雨下下讓母親,打著蛇目來迎接,高高興興不得了」。歌兒裡的小孩子有母親帶來的雨傘,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同學沒有雨傘溼透了全身,便把自己的雨傘借給他,跟著唱:「我呢沒事有母親,帶的大號蛇目傘,一起打了不淋雨。」

  原來,日語「蛇目」指雙重圓的圖紋;從十八世紀起,在日本女性之間流行的雨傘,打起來從上面看就有雙重圓圖紋,因而俗稱「蛇目」。我唱《下雨天》已是一九六〇年代,當時那種用竹子和油紙做的和傘早就被淘汰。可是,不僅在童謠裡,而且在日常用語中,仍保留著用「蛇目」一詞來指雨傘的說法。

  一九七〇年代以後,廉價的塑料雨傘迅速普及,不用說「蛇目」,連蝙蝠都靠邊站去了。現在想想,從前的雨傘算是貴重品。在路邊溼透了全身哭泣的同學,恐怕是買不起雨傘的貧窮家庭。相比之下,《下雨天》的主人翁有一下雨就打著「蛇目」來迎接的母親,其實是中產階級的家庭主婦。乍聽是天真的童謠,其實反映出不同階級的人生實景。(新井一二三)  

相關焦點

  • 廖可:保留傳統的同時,日本也留下了階級和保守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廖可】 我相信現在仍有很多人和我最開始的想法一樣,認為日本在維護傳統文化和道德觀念上做得十分出色,他們保存下來的建築風格和文字語言會給中國人一種源自傳統文化上的親近感,會讓人不由得心嚮往之,有點回歸傳統的味道。 事實上,日本確實也在某種程度上保留了許多舊的東西,只不過不單單是那些飛簷翹角的建築,還有階級和保守。
  • 日本經常下雨,日本人家裡卻大多不準備雨傘,出門也不帶傘?
    日本經常下雨,日本人家裡卻大多不準備雨傘,出門也不帶傘?最近搬家,在整理東西的時候,找出許多把雨傘來。這些雨傘,有的用過一次有的是出差遇到下雨買的;有的是外出突然遇雨,只得臨時買來用一下。時間長了越攢越多,竟然有十幾把了,實際造成很大的浪費。這不由使我想到日本城市中的傘來。
  • 日本階級已經固化,是貧窮世襲制,中國呢
    日本NHK頻道近日播出的節目,用一張圖片戳破現在日本社會的悲哀,如果你一出生就在富貴人家(雙親年收入超過千萬),往後的人生一定相當順遂,但如果雙親年收入低於200萬,那你做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費功夫,貧窮人家的小孩註定沒有未來。「貧困家庭的小孩一出生人生就結束了」,這張圖讓日本鄉民崩潰!
  • 童謠裡的中國傳統文化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正是基於那次非常時期的非常陪伴,王宜也萌生了向兒童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念頭。  2019年兩會期間,她的這個想法得到了全國政協委員劉焱、柳茹的認同和支持,兩會以後,劉焱以「文化育人的意義與建構」為宗旨,邀請語言學家石果,共同開啟了四位全國政協委員發起的「文化育人·本草童謠」項目。經過幾個月的準備,已在北京多家幼兒園落地實施,且反響良好。
  •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一首童謠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倫敦橋要倒了 ,是一首非常知名的傳統童謠,來自"鵝媽媽童謠"。它們絕對不像大家對童謠的印象大多是充滿童趣與溫馨的。這些古老且殘酷的童謠可以追溯到當時的時代背景及社會人文風貌,藉由童謠的黑暗面,能讓近代的人們更了解歷史。「倫敦橋要倒塌,要倒塌,要倒塌……」一首充滿悲劇色彩的民謠唱說著倫敦橋的滄桑歷史。就像這首童謠中唱的那樣,歷史上的倫敦橋不僅倒塌過,而且倒塌過多次。像倫敦橋這樣屢經興廢而依然名聲不倒的橋梁實屬罕見。
  • 為什麼日本女人總愛透明雨傘?日本女孩這樣說
    最近,看了幾部日劇,發現了一個規律:日本女人總喜歡使用白色雨傘。 為了證實這一觀點,還特地給表妹去了一個電話,表妹說在日本留學的那些年也發現了這個規律,並補充說,在日本,一把透明的雨傘是身份的象徵,就像很多女人喜歡LV一樣。
  • 日本人匪夷所思的「雨傘情結」
    可能會有一些小可愛去過日本或者喜歡看日劇,日漫等,關注到一個細節就是日本人喜歡帶雨傘出門,即使天沒下雨身上也會帶著一把雨傘,多數還是以長柄雨傘為主。這是什麼情況呢?首先,日本是海洋性氣候,晴雨不定,尤其在夏天日本的天氣是高溫多溼的。
  • 雨傘總是被偷讓日本人很頭疼,大學生發明這種傘「偷了也打不開」
    很多人都覺得日本是一個治安非常好的國家,但你可能不知道,日本的偷傘事件其實層出不窮下雨天的時候,商家為了防止店內被雨水弄溼,通常都會在外面擺上一個傘架。所有進店的顧客,都會將傘放到這個沒人看管的架子中,因此偷傘事件就隨之發生了......
  • 日本人為什麼鍾愛長柄透明雨傘呢?
    下雨天,與國內多種多樣、五彩斑斕的傘相比,在日本的街道上大多是透明的長柄傘,不同於國內下雨天黑壓壓的一片,日本的下雨天給人一種透明、恬靜的感覺。看到日本下雨天的場景,我不由自主地好奇日本人為什麼鍾愛用透明的長柄雨傘呢?
  • 顛覆傳統雨傘設計,一年賣出170萬把,這才是雨傘該有的樣子!
    夏天出門必備的就是一把傘,晴天防曬,雨天擋雨,為了避免遺忘,還要在家裡、車上、辦公室都放一把,以備不時之需。夏天的雨來勢兇猛,風大雨大,一般的雨傘別說擋雨了,還很容易被風吹翻,不是打溼了鞋子,就是淋溼了肩膀,起不到遮風擋雨的作用。
  • 為什麼日本女孩都愛用透明雨傘?
    在日本,十個人裡面,起碼六個都用透明傘。一把透明雨傘就像掛在身上的LV,是身份的象徵,也是時尚教主地位的保全。在我為數不多的島國片經驗裡,靚麗的女明星在下雨天都少不了一把透明雨傘。偏愛透明傘的日本icon都將它稱為500日元的高奢潮品,你可以在每個便利店入手,沒有配貨也沒有黃牛。唯一值得擔心的只有如何在一堆透明傘裡面找到自己的那一把。對於日本來說,雨傘已經不只是一種工具,16世紀第一把日式摺疊傘的出現,就讓它成為東瀛文化的一部分。
  • 摺疊雨傘方便美觀,為什麼日本人卻不喜歡,而是更青睞長柄雨傘?
    為什麼日本人有摺疊雨傘不用,要用長柄雨傘?這與生活習慣有關,可能是他們從小到大就被灌輸這種思想,所以更偏愛於長柄傘。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家,三面環海,雨水較多,風力較大,長柄傘相比與摺疊傘要更加牢固與抗風。
  • 日本童謠《故鄉的秋》:親情至真
    日本童謠《 裡の秋 》翻譯過來是《故鄉的秋》,它是日本1941年(昭和16年)由齋藤信夫作詞、海沼実作曲的《星月夜》,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改寫成《裡の秋》,描寫的是母子在家祈求戰後南方的父親平安歸來的場景。
  • 這些可愛的童謠,值得你和孩子一起擁有
    原創 編輯大魚 七分媽媽最近看了《隱秘的角落》,很多朋友都患上了「小白船PTSD」,孩子們清冷縹緲的歌聲「飄啊,飄啊,飄向西天」,鏡頭轉過,海上一具浮屍……真是一看到就在炎熱的夏季裡冷出一身雞皮疙瘩。
  • 村莊中沒有濃厚的階級差別和職業差別!
    亞里斯多德經過一番歷史考據,認為君主制和寡頭政治起源於築壘的山巒地區,而民主制則起源於低洼地區的城市裡;而希臘的實際情況卻是,山巒和低洼地二者相距並不遠,而且分界也不嚴格。《雅典政府》一書的作者巧妙地指出,雅典人「在各個方而都比較照顧那些不太高的階級。」還宥什麼更能體現村莊民主的特點呢?
  • 日本雨季出遊,雨傘選購指南:輕量傘、摺疊傘、超美直傘都想要
    日本降雨較多的時期大約落在初春時節和6月梅雨季,如果來日本玩遇到下雨別感到掃興,小編要來為大家介紹哪裡可以買到美美的雨傘,以及在日本購買雨傘應該選擇的重點,買一把自己喜歡的傘,不自覺地會開始期待下雨天呢!▋日本哪裡可以買到雨傘?
  • 《有閒階級論》
    第一章緒言有閒階級制度在未開化文化下的較高階段獲得了最充分發展,封建時代的歐洲或日本就是例子。在這樣的社會裡,階級的劃分非常嚴格,在階級差別中具有最突出的經濟意義的一個特點是,各階級的正式業務彼此之間截然不同。上層階級按照習慣是可以脫離生產工作的,或者是被摒於生產工作之外的,是註定要從事某些帶幾分榮譽性的業務的。
  • 唱響閩南童謠 弘揚傳統文化
    閩南童謠納入校本課程    記者:學校的校園文化具有哪些特色?開設了哪些特色課程?    吳奇源:我校以「中華傳統才藝」為特色,開展了圍棋、象棋、書法、古箏、葫蘆絲、太極拳等國學才藝課程,並將閩南童謠的傳唱、表演納入課程。
  • 日本丟失的2100把共用雨傘再給了誰一巴掌
    3月28日,一個《日本公共雨傘丟失殆盡2300把僅剩200把》的帖子在網上熱轉,在民間熱傳。《北海道新聞》近日報導了一則新聞,稱北海道函館市從去年3月26日開始提供雨傘免費租借服務,但是至去年年末,提供的2300把雨傘中有2100把再也不見蹤影。
  • 甘肅省公示40首優秀童謠弘揚傳統文化
    甘肅省公示40首優秀童謠弘揚傳統文化 2015-01-08 09:57:00 導讀:7日下午,蘭州市城關區鼓樓巷幼兒園中一班的老師段曉慧,正在給小朋友們教童謠。這首由她自己創作的童謠名字叫《牛大碗》,獲得了甘肅省優秀童謠成人組的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