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的這個「東湖」你來過嗎,景色像極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2020-12-20 李歡歡說旅遊

疫情爆發以來,全國都處於戒備狀態,武漢最著名的東湖旅遊景區一度無人跡,令人唏噓嘆息。但是你知道嗎,廣西還有一個東湖,堪比西藏的納木錯,風景不亞於武漢東湖!

廣西百色至凌雲公路旁,有一個面積約20平方公裡的美麗湖泊,被畢成河阻隔。這個湖在古代叫東湖,也叫浩坤湖。浩坤湖總是碧波蕩漾,群山環抱,人間沒有一絲汙濁的塵埃,它常被稱為「仙境」,就連泗城土官岑雲漢也曾攜友謝子嘉遊東湖三日才歸,謝子嘉更是作散文來讚譽東湖為「仙境難遇」,景區中有一處雲漢峰景點正是用岑雲漢之名命名。

經常有人拿東湖和西湖比「即來東湖,何必西湖」。然而,這兩個湖的美麗是完全不同的,西湖之美猶如荷花,溫潤多情,東湖自有清新淡雅的韻味,夏天,浩坤湖像一顆翠綠的翡翠,青山碧水的倒影,充滿光彩和靈氣,冬天的昊昆湖像一塊白色的羊脂玉,溫潤、晶瑩、飄逸,在這樣的湖光山色中,風景變了,鍾靈變美了,都是一手大電影,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場景,似乎都是用濾鏡打開的,美並沒有那麼真實。

清晨,浩昆湖籠罩在霧靄之中,就連遠處的群山也不得不露出一個大致的輪廓。山環湖,樹蓋山,霧蒙蒙的山,青山碧水,循著山中的石路,聽著鳥鳴,聞著花香,讓露水打溼衣服,那時候我總覺得我能觸及到我怎麼能分辨,隔著這些雲?為了方便遊客,懸崖下修建了許多小路,沿著小路走,你可以欣賞到許多不同形狀的鐘乳石,這些鐘乳石緊緊依附在巖壁上,點綴著巖壁,也為這些青石路增添了不少樂趣。

最有意思的是對弈峰,兩座山峰相對來說就像是兩個人在玩遊戲,據說山裡的兩個人一直在為一盤棋爭吵,經過樵夫的指點,方便他們和樵夫下棋,後來,他們被綁了很久,經過幾場硬仗,世界變成了兩座高峰,他們將永遠不贏不輸地下棋,景區內還有極具神話色彩的魚仙閣和姻緣臺,結婚平臺,鴛鴦樹,蓮麗門,都是見證愛情的聖地!

作為國家溼地公園,浩坤湖是瑤族和壯族聚居的地方,以其獨特的民族風情和精緻的生活習慣,不得不讓人聯想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尤其是在傍晚,乘著一葉扁舟,飄蕩在群山碧水間,迎著微風,細數落葉,靜看波紋,夾岸落英繽紛,仿佛桃花源就在前方。就連古代文人都曾寫下「浩坤湖水碧連天,倒影青峰花竹間。一葉扁舟隨君去,桃花源裡覓陶潛」等千古名句。 可見浩坤湖自古以來都是遊覽勝地,不論今時抑或是他日,這都是一處足以讓你難以忘懷的地方。看完了這篇介紹,你有沒有對這個「東湖」感興趣呢!歡迎下方給小編留言哦!

相關焦點

  •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哪兒?
    相傳三國時的田疇曾在這裡避難並曾經建立過特殊形式的社會,陶淵明慕其為人,曾來過這裡,尋訪其事跡。王瑤先生在編注《陶淵明集》時,也有類似的注釋:「《三國志》記田疇入盤山之中,營深險、平敞地而居,躬耕以養父母,百姓歸之,數年間至五千餘家。其事與《桃花源記》相近似,是陶淵明社會理想的寄託。」所以不少人也因此稱盤山為「桃花源」。盤山之水自古有名。在古代,漳河水大都源於盤山。清泉秀水,是盤山一絕。
  •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真實存在,風景優美與世隔絕,就在重慶
    相信大家都深有感觸,近些年來,人們的經濟水平與生活質量雖然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卻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越來越大的壓力,尤其是那些長期處於工作狀態的都市人群,每天都要往返於公司和家庭之間,背負著巨大壓力,在這個時候,很多人都在想,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世外桃源該多好,那麼它來了
  •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當真是亂世紛爭下的一片淨土嗎?
    曾經,有人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你知道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的真實來歷嗎?起初的我還是一頭霧水,直到聽完他的一番「妖言惑眾」,我漸漸沉思起來。原文中這般寫到: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清朝的袁枚曾寫過一本記載著怪力亂神的《子不語》,不過對於自幼語文不及格的小編來說,那本書著實讀著讓人頭皮發麻,因為其中記載故事的大都是文言,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去翻譯,而在《子不語》一書中,便曾提到過一個陌生的詞彙,『鬼市』,而鬼市一詞,便與我們今天所要講的,與眾不同的桃花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比起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王維筆下的桃花源更是美如仙境
    大家都知道陶淵明寫了一篇敘事散文《桃花源記》,雖然大家都知道桃花源是陶淵明想像出來的,但因為他寫得太過於美好,令人無數文騷客心之嚮往,也開啟了尋找自己理想的桃花源之路。只是千百年以來,極少人能尋覓到這樣的地方,但是,有一個人找到了。他就是王維。
  • 原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這裡...
    原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這裡......魏晉時期陶淵明所作的《桃花源記》,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鄉村的藍圖與願景。而今天,灣裡的秀美鄉村就讓人仿若置身其中。
  • 陶淵明筆下桃花源在哪裡?莫衷一是,桃園美景其實就在每個人心中
    桃花源到底在哪裡?一千五百多年前,東晉詩人陶淵明寫下一篇千古名文《桃花源記》。文中說道,武陵這個地方一個漁夫,沿著一條小溪航行,忽然看到山中有一個缺口,就丟下船從這缺口裡走進去,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桃花源。
  • 偷得浮生半日閒,來常德桃花源,沉醉於陶淵明筆下的炫彩世外桃源
    桃花源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桃源縣西南15公裡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裡。總面積157.55平方公裡,其中世外桃源主體景區15.8平方公裡,武陵人捕魚為業的沅水風光帶水域44.48平方公裡。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寫下了千古傑作《桃花源詩並序》,他用浪漫主義的大手筆構造了豐衣足食,怡然自樂的理想王國--桃花源。桃花源風景名勝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區。其特點是溫暖溼潤,四季分明,春多寒潮陰雨,夏有暴雨高溫,秋季晝暖夜涼,冬季罕有嚴寒。山水調節,別有洞天。
  • 同一片「桃花源」,在陶淵明和王維筆下各有千秋
    到了隋唐之後,陶淵明的作品開始得到廣泛的傳播,影響力越來越大,王績、孟浩然、李白、杜甫、歐陽修、王安石等很多著名的詩人都是他的崇拜者,尤其是蘇軾更是陶淵明的鐵桿粉絲,他曾經說過:「無所甚好,獨愛淵明詩」,為了表達對陶詩的喜愛,蘇軾在惠州期間寫下109首和陶詩,在儋州又寫下15首和陶詩,共計124首,和全了陶淵明的詩作。
  • 黔張常高鐵開通後,沿線16站經過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但是,我們在愉悅身心過後,你讓別人感到煩躁了嗎?我們都沒有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黔張常鐵路成為渝、鄂、湘三省交界地區的通行橋。 據說現在這條鐵路也很盛行,完成後,從重慶到長沙坐火車,僅3小時,比走渝懷線省近7小時黔張常鐵路與渝懷線計劃的渝默城際、長常城際共同構成了重慶到長沙的快速便利旅客通道,大大縮短了重慶與成都和中東部之間的時空距離。
  • 重慶就有一個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在重慶酉陽就有一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桃花源景區分為太古洞和世外桃源,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穿越太古洞便是世外桃源。據說,太古洞作為古代桃花源人家躲避官方搜捕的最後藏身之地,又稱為「桃源秘徑」,距今已經有3億多年歷史。太古洞全長約2500米,洞寬10-25米,洞頂最高達60米,一個典型的溶洞。
  • 湖南、安徽、重慶還是江西,你認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哪裡呢?
    陶淵明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他的《桃花源記》描繪了一處風景優美、民風淳樸的理想社會。下面幾張圖片,來自網絡(在此感謝),大家可以看看裡面是否像桃花源呢?據說華賦桂是「竹山桃花源」的發現者,1991年3月的一天,還在官渡鎮任教的華賦桂在堵河捉魚,一路行至武陵峽口。石門雖被樹木雜草遮蔽,卻有光透出。他放下魚簍鑽進去,只見桃花遍野,古木參天,感覺極像《桃花源記》中的場景。
  • 春天到了,想出遊,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哪裡?雲南?貴州?
    關於《桃花源記》的創作原型問題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先後有30多個地方在「據理力爭」。例如,有的說桃源在貴州銅仁,有的卻說在雲南壩美村,因為那裡方圓30平方千米,四周群山環繞,地勢險要,村中人員進出大多選擇村頭和村尾的兩個水洞。這裡的自然環境很像《桃花源記》中所描寫的——「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原來在——重慶酉陽
    為什麼推薦酉陽,由我慢慢道來。全國人民都知道重慶是三大火爐之一,那麼酉陽就是名副其實的涼都。這裡全年最高氣溫在25℃左右,這是重慶唯一不享受高溫補貼的地方。雖然聽上去有點不公平,但是你想想,夏季其他地方動不動就是30好幾度甚至40℃,而這裡夏季基本上都不怎麼開空調,是不是很羨慕嘛。在這涼爽的季節欣賞著美輪美奐的風景難道不香嗎。
  • 媲美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濟南這個小村莊美的讓人陶醉
    這裡山青水秀、土地肥沃,又是中國傳統玫瑰的原產地,加之淳樸的民風,她足可以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相媲美。來到西唐,你可以領略到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西唐是古老的。村子的東部,是已成為「西唐往事」的舊村落。那是石頭的世界,那是歷史的記憶、那是濃濃的鄉愁、那是遙遠的回憶。
  • 問今是何世,穿越千年時光,重現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導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在當時上學的時候,是必背課文,甚至不理解他所說的大概是怎樣的景色,只知道他描述的是一個極為隱秘的仙境,那裡沒有苛捐雜稅,沒有欺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那麼融洽,這大概是當時的環境壓迫下對生活的一種嚮往,這是幻想中的世界。
  • 陶淵明的桃花源,美在何處?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之所以千古傳誦,就是因為它沒有外在和內心的壓力,是人們閒庭散步、看雲捲雲舒的理想境界。第一,美在自然環境。在這個小農社會裡,生活安康,心情舒暢,「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孩子們嬉戲玩耍,老人們悠閒自在,沒有哭泣,沒有仇恨,滿滿的溫暖和幸福。第三,美在遠離戰亂,不知世事之禍。安寧源自「避亂」,如陳勝、吳廣起義、楚漢相爭、劉邦建立漢朝、三國鼎立、赤壁之戰、三國歸晉……一概不知,一概不曉,無比清靜安寧。第四,美在擺脫行政管理。
  •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如今正發生大變化
    1700年前,陶淵明寫下一篇《桃花源記》。在他的筆下,桃花源「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村民們「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宛若一個世外桃源。千百年來,引得無數文人墨客嚮往。
  • 休息半天,來常德桃花源,在陶淵明中盡情享受炫彩世外桃源
    桃花源景區位於水西附近,距湖南省桃源縣西南15公裡,距常德市34公裡。總面積157.55平方公裡,其中世外桃源主景區15.8平方公裡,沅水景觀帶水域垂釣面積44.48平方公裡。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寫了千古傑作《桃花源詩並序》,他用浪漫的風格構建了理想的王國--桃花源。桃花源景區屬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區。其特點是溫暖溼潤,四季分明,春季寒潮較多,夏季暴雨高溫,秋季白天溫暖,冬季夜間寒冷。山水規定,別有洞天。
  • 世外桃源何處覓:《桃花源記》極可能是廣告軟文
    全國以桃花源命名的景區,據說有數十家之多,都自稱是晉代詩人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寫的桃花源。由於常德桃花源更接近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辭海》和《詞源》等權威工具書中,都將常德桃花源注釋為「世外桃源」真跡地。常德位於沅水下遊,楚國和秦代時屬黔中郡,西漢改為武陵郡,曾是武陵蠻(又稱五溪蠻)聚居區。
  • 陶淵明的桃花源,究竟有多美?
    桃花源風景名勝區,桃花灼灼,溪水粼粼。湖南日報記者 童迪 攝文/李寧常德桃花源作為詩人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原型地,即《辭海》《詞源》中唯一添加注釋的《桃花源記》所在地,是國家4A級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森林公園,其山水田園之美、寺觀亭閣之盛、詩文碑刻之豐、歷史傳說之奇,舉世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