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聲音:為什麼這次又考得這麼差,我明明很努力?是的,你確實很努力,但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別人比你更努力。而且別人的努力是一種有效的努力,而你大多數時間在做無用功。
努力並不等於死學,別人在學習的時候,你在學習,別人出去玩的時候,你還在學習。你自認為比別人花費更多的時間,你就會學到更多的知識,但是事實並非如此,你不但學不到更多知識,你還會失去更多課餘時間,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你學得開心嗎?
你晚上學習到11點,你說我努力了,但是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別人學到凌晨1點,而且效率還比你高;
你數學奮鬥了三個月考了120分,多了20分,你說我努力了,但是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別人數學考了145分,但是他卻在暗自落淚;
你說你文言文能夠倒背如流,但是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別人的文言文提筆就能答滿分,你說自己努力了,但是別人卻比你更努力,因為他們總比你「快一步」;
你早上五點起床去早讀,你覺得自己努力了,但是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別人四點就起床去早讀了;
任何時候都不要說自己努力了,因為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別人比你更優秀,卻比你更努力。
同學們,當你們覺得某段時間的學習沒有任何效率的時候,一定要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哪些地方出現問題了,而不是繼續再做無用功。小編提醒,當高中生出現以下問題的時候,就是學習效率低下的表現,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長時間學習,沒有得到有效的休息
很多學生認為,只要把所有的時間都利用上,就能夠有所收穫,以至於疲勞的時候都不想停下來休息,但是他們從來都不去考慮和衡量疲勞階段的學習是否有效果。
試想一下人在疲勞的時候,思路會變得不清晰,面對大量的知識會覺得乏味,甚至失去興趣,學習效率會高嗎?
再者,有的高中生身體素質不是很好,長期以往身體素質肯定會下降,沒有和身體做保障,何談高效的學習?
二、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內容,沒有抓住重點
高中生,尤其是高三學生的時間非常寶貴,但是很多學生卻沒有對時間做一個很好的規劃。大多數人會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無限的題海裡,有時甚至把一道題甚至同類型的題重複著做,目的就是為了尋找成就感,實際上卻不知自己一直在做無用功。
小編想說,時間越寶貴,越要把精力放在沒有掌握的知識點上,而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是重點,就是每天老師講課過程中著重強調的知識點或者高考大綱必考知識點。
三、學習知識靠死記硬背,不懂得靈活運用
現在的考試,尤其是重要考試,很少考查一些死記硬背的知識點,大部分知識點的考查都集中在理解和運用上。如果不能將學到的知識進行系統化,你可能就不會獲得理想的分數。
我們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我們才能更深刻的感覺它。所以我們只有理解了知識,才能更靈活的運用它,這樣我們的學習效率才能提高。
小編提醒大家:學習新知識點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個知識點的橫向和縱向關係弄清楚,這樣知識就更容易形成體系,運用的時候也會非常方便。
四、沒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制定學習計劃
很多學生不擅長制定學習計劃,習慣跟著老師的節奏走,自習的時候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外,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該怎樣利用剩餘的自習時間。
小編提醒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制定學習計劃,因為只有你自己最清楚自己哪些科目比較弱,哪些科目強,制定計劃的時候可以給弱勢科目多分配一些時間,畢竟高考錄取的時候看的是總成績,如果只攻強勢科目而忽視了弱勢科目,那真的是得不償失呀!
五、心態的影響
很多學生平時學習非常踏實,也很用功,但是前幾次考試他都沒有考到自己理想的分數,於是自信心開始瓦解,陷入自我懷疑的怪圈。還有一些學生平時不注意學習時間的規劃,快到高考的時候,開始患得患失,我這個知識點還沒有掌握,我還有很多題不會做,怎麼辦?基本上是用一半時間寬容自己,一本時間懷疑自己,結果會把自己弄得特別忙,心情也不好,自然學習效率也不高。
那麼,高中生究竟要怎樣努力,成績才能提高呢 ?小伊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以下幾個方法。
1、寫下那些讓你感到焦慮和擔憂的事情
在備考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可能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問題,有些問題是當下能夠解決的,有些問題是當下不能解決的,而且以後有可能困擾你很長時間,這個時候就應該把這些問題寫下來,如下所示:
性格上:拖延症、浮躁、偏激、懶散……
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數學二次函數部分聽懂了,不會做題;英語單詞會背誦,但是每次寫的時候都寫不對;語文古文閱讀翻譯部分總是翻譯不對;物理電學部分沒聽懂……
考上中出現的問題:粗心,時間分配不均……
最擔心的事:考場上發揮失常,下次遇到做過的題還是不會,考不上理想的大學……
分析完了以後,將來可能出現的問題是什麼?如何解決?
做這個分析的目的是想要大家充分的了解自己,看清楚自己自己目前所遇到的問題,這對備考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2、適當的反思
反思是為了更全面的審視自己遇到的問題,進一步思考學習狀態與學習習慣之間的關係。想想自己以前是怎麼做的,為何效率不高?今後怎樣去做,在哪些方面做更多的努力來改變這種現狀。
3、有效利用時間
利用時間的前提是學會分配時間,一天24小時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時間的分配以及管理就特別重要了。以下為學霸時間安排表,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6:00-7:30
這個時間安排全所有功課的全面複習,尤其是記憶力的課程(比如英語單詞、文科類科目等)。同時,在一周的時間裡大家一定要給自己兩三天鍛鍊的時間,鍛鍊的時候可以聽一些勵志歌曲等,為一天的學習打好基礎。
7:30-8:00
早餐時間,專心吃飯,半小時的吃飯時間足夠了。
8:00-9:00
實驗結果表明,這個時候人的耐力是最好的,是可以接受一些「考驗」,所以像邏輯性的、難度大的課程可安排在這個時間。比如數學。
9:00-11:00
這個時間段的短期記憶力效果比較好,對於即將要考核的東西可以進行「突擊」,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00-12:00
接近午飯時間,一上午的複習容易產生疲勞,這個時間可以進行一些常規的練習題複習,達到鞏固的目的。
12:00-13:00
午飯時間,可以聽一些輕音樂來舒緩緊張了一上午的神經,讓腦子進行一定的休息。
13:00-14:00
這個時間段容易出現飯後疲勞,所以建議稍作休息調整下,如果要午睡的話,半小時就差不多了。
15:00-16:00
這個時間段的長期記憶效果最好,可安排記憶一些需要永久記憶的東西。
16:00-18:00
這段時間適合做一些複雜的計算和費勁的功課。
19:00點左右
晚飯時間,也是休息時間,讓腦子得到一定要休息。
晚飯後,可根據個人情況安排複習
4、利用資源優勢,解決遇到的問題
三人行必有我師,大家身邊肯定都有一些某些科目學得特別好的學生。如果遇到自己確實解決不了的問題,一定要向周圍的學生或者老師請教,不然以後遇到類似的題還是不會,這樣越積越多,以後可能會非常麻煩。
5、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知識點
有時候,整天背誦英語單詞,可是英語成績就是不見提高,這是為什麼?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你背誦的東西沒有在現實中運用,導致你背的單詞是獨立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的忘掉了。學習數學和物理的時候也有很多公式要記,這個時候只靠記是不定的,一定要把公式用在解題過程中去理解和記憶,這樣才更牢靠,才不會那麼容易忘記。
6、自我激勵
一個人學習的動力以及做事的動力,來源於自己對自己的肯定,當然這個肯定不是盲目的肯定,而是在充實的基礎上做出的肯定。當你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某個數學題攻克的時候,一定要在心理為自己加油,然後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這樣以後做題的時候就會更有信心。當你通過長時間的思考後,還是沒有做出某道題,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氣餒,一定要告訴自己肯定是哪個環節出問題,然後馬上向周圍的問請教,直到解決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