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求助:
考上研究生了,已讀半年,現在是特別不想讀研感覺太辛苦了,怎麼辦?
看到題主的描述之後,我有點難受,忍不住想問,「你當初考研的初衷是什麼?」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經歷過,你才能夠知道這句話的真諦。
我非常能夠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還是要得跟你說明白幾個問題。
讀了研究生之後不想上了,其實很多人都會遇到。我鄰居家的小妹妹就是這樣的,不過她比你的情況還糟糕,她已經到了研二下學期的時候,突然萌生了這樣的想法,家裡知道的時候啊,那個著急。用她媽媽的話說:「當初她要不考也就算了,可現在還有一年就畢業了,這個時候放棄是不是太可惜了?怎麼說有個研究生的文憑比本科強!」
後來我仔細的和小妹妹溝通,並且做了個規劃。從整體情況來看,她不適合做研究,可是他偏偏報的是化學類的研究,成天呆在實驗室做實驗,她特別鬱悶,特別是實驗出不了結果的時候,特別特別的焦慮。
問她當初為啥選這個,她覺得既然本科上了,想讀研究生應該繼續,並且當時特別害怕走入社會,想著緩解一下壓力,況且研究生出來要好找工作,也想給父母爭面子……」
到了研二她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想逃避。
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現在放棄吃苦你會在將來吃更多的苦。
人生不可能遇到問題就放棄,之所以會這樣選擇,是你壓根不知道自己要往哪裡走,你需要什麼,你真正的目標在哪裡,在迷茫中我們失去了自己。
這個時候,我們要重新給我們的人生做職業生涯規劃,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
我跟鄰居家小妹作為規劃,最後發現她不是那麼喜歡做研究,特別害怕畢業之後繼續走這條路,可是不走這條路好像沒有出口,因為他們這個專業的好像都是這樣。再加上實驗的壓力,萌生了放棄的念頭。
1.結合她的專業和她的特長,還有她自己的喜歡,最後建議其讀完研究生,拿到文憑,走企業或者教師,到企業不進技術研發部門,走公關危機或者說是銷售的路。
因為奔著畢業,對於研究上的成果壓力小了很多。
2.利用這一年的時間,她規劃學習一項新的技能。營銷策略和心理學相關的內容,多競爭力。
3.她為了爭取非常有實力的大企業,還加強了英語。
最後畢業的時候,她拿到了世界500強的Offer,幾年下來發展的非常好。
她說:研究生最後一年,她非常的苦也非常的充實,但那種苦帶著巨大的快樂。因為她明白了自己要去何方。
原來真實的苦內心的迷茫,不知道未來到底在哪裡?內心的消耗才是最大的消耗,也才是最苦的事情。
能考上研究生師非常不容易的,建議你,在吃苦之前做好職業規劃,清晰自己的目標,然後做好規劃,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成功沒有隨隨便便的」,幹什麼都沒有輕鬆的事情,必須吃夠足夠的辛苦,短時間的辛苦能帶來自己長久的幸福,那麼是必須堅持的。
人生沒有不苦,關鍵是苦值不值得,這短時間的辛苦能夠帶給你什麼,你要自己清楚。
總之:人生大事,要保持理智,不要心血來潮的做決定,好好規劃,好好對比,答案自然在你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