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專注高考、大學及考研的研究
歡迎關注:考研大家
農村大學生,自己想讀研,家裡不讓,有無必要再深造?該怎麼辦?
這個事兒,父母的想法和自己不合,當事人會很鬧心。不過,小編認為,打算繼續深造讀研是很有必要的。
父母如果不讓讀研,或許是因為一直在農村導致當事人父母的想法比較簡單,或許對於外界的實際情況不太清楚。他們可能並不知道,現在本科生就業競爭很大,不少人很難找到比較不錯的工作。
他們或許覺得,自己的孩子能上大學,就已經很好了,只要能進一個不錯的單位,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好。所以,他們對於孩子還想繼續讀研,可能並不是太能理解,覺得已經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了,都二十多歲的人了,沒有必要再讀什麼研究生了。
所以,兩代人對於事情的認知和理解不一樣,就導致了在是否應該繼續讀研的看法上出現分歧,乃至觀念上出現碰撞。這種關於是否繼續深造的分歧和碰撞,有不少出身農村的大學生和自己的家長或多或少都會存在。
其實,從廣義一點來看,父母和孩子,因為兩代人認知和觀念的差異,在很多方面都會出現分歧和碰撞,而不僅僅是在是否繼續深造讀研方面。
明白了分歧的根源,如何解決,就有跡可循了。
既然家裡人之所以不讓讀研,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讀研的必要性和價值,那麼,就需要題主和家裡耐心溝通:
首先,把不讀研深造的「壞處」向家裡講明白,提升他們對於讀研的必要性的認知和理解,讓他們能認識到,如果不讀研,就很難找到不錯的工作,那麼,他們就不會那麼堅持不讓讀研了。
其次,把讀研深造的「好處」告訴他們,讓他們認識到,如果再花三年時間讀研,你會比現在更優秀,畢業後也就能找到比現在更好的工作,也能更好地在將來給家裡做出貢獻。
我想,只要家裡能認識到讀研的價值和不讀研的「壞處」,我相信他們是會改變自己的想法的。
另外,如果家裡不讓讀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經濟條件的限制的話,建議當事人也要站在父母的角度去好好想一想,是不是可以暫時放棄深造的打算,工作一段時間,待到家庭經濟情況出現好轉後再考慮讀研。
從最近幾年的考研來看,有不少學子都是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再回頭考研讀研的。我認為,讀研當然是好事,甚至是很必要的事情,但如果條件暫時限制了的話,也是可以考慮緩一緩的,只要你不放棄自己的初衷就行。
當然,具體如何決定,如何做,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加以考量。無論如何,與家裡充分溝通是必要的。
你遇到過這種情況嗎?如果有,你覺得原因是什麼?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