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中芹
圖:來自網絡
連續三天的腹瀉,導致頭暈目眩,食欲不振。雖然服用了大劑量的諾氟沙星膠囊,但仍然未能將病情控制,昨日清晨起床後,便去太湖路上一家醫院作了化驗檢查,報告單提示,白細胞++號,紅細胞+號,OB為弱陽性。醫師診斷為腸炎,要輸液治療。
在小區衛生服務站,我遵照醫囑輸了液。這是我自2008年退居二線至退休來到省城後,第一次因患病而打的吊水。這麼多年,我雖然偶有傷風感冒或拉肚子,都是衝上二袋感冒靈或服用幾粒氟哌酸後,便症狀全無。而此次腹瀉來勢如此兇猛,究其原因,本人也表述不清。
前幾日曾參加一場聚會,一桌中包括我在內,共有三位男士飲用白酒,每人喝了大概將近半斤。下午回家後,把晚上準備食用的排骨早早燉好後,便坐在臥室的電腦前瀏覽新聞,看著看著迷迷糊糊打了盹。
十多分鐘後,突然感到身體發冷,頭腦昏漲。晚飯也沒吃,便上床休息了。頭不發熱,但卻感到身體滾淌。子夜時分起來服用一袋感冒衝劑,而天將黎明時,開始拉起了肚子。
坐在小區衛生室的靠椅上,望著非常緩慢而滴的輸液瓶,腦子裡不免回憶著有關因患病而輸液的事情。記得當年在單位上班的幾十年間,我因患病而輸液的事例屈指可數。一次是因為重感冒發燒至40度而不得不輸液,一次因為酒喝多了,聽別人講掛點水可緩解酒後的不適,所以主動要求醫生給予輸液。
而因為腹瀉卻從未吊過水,這裡面有老母親的引導教誨,老人家曾多次對我講過,鬧肚子最好的食物療法是將手擀麵條下熟撈出後,將幾瓣大蒜切碎放置麵條中,趁熱大口吃下。母親的這個辦法,治拉肚子還真的有用。那些年偶爾腹瀉,也就遵循以上食療,或者服用幾粒藥即可。
年輕時,我身體雖然不是健壯如牛,但體質仍屬上乘,打籃球不管是參加礦隊,還是單位的球隊,均都以主力陣容出現。雖然本人球技不佳,但憑著體力和一股衝勁,不惜餘力地奔跑在球場上,從未有坐在替補席上休息一會,因此時至今日,六十多歲的人了,腿腳依然靈便,上下樓梯還未曾感到有所吃力。
與一些同齡人相比,我的體質還是比較健壯的。一些街坊鄰居也曾多次當面誇我:說話響聲如雷,行走快捷穩健。而這次鬧肚子,勢頭竟然如此慘烈,弄得我狼狽不堪。
人活一世,總要嘗遍世味,才能覓得內心的幽蘭;總要千迴百轉才能悟得煙柳繁華皆浮雲;總要踏破鐵鞋,才能有行到水窮處坐著雲起時的超然,才能有滄海桑田回眸一笑的寧靜淡泊。
「叮,叮,叮″在輸液瓶管子的上段,一個白色的扁平夾子上,突然發出了聲音,抬頭望去,是該換水了,我很詫異地向護士詢問,這個提示裝置是何時開始使用的?護士笑了笑對我說,剛使用不久。現在科技發展從大到小真發達,人性化的設置越來越先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