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市場上有一種產品非常暢銷,就是輔酶Q10,商家宣稱它具有「能保護心血管」「延年益壽」「抗衰老」「輔助降血壓」等功能,簡直無所不能,而且還沒有任何毒副作用,它真有這麼神奇嗎?這些說法到底靠不靠譜呢?讓我們來一起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曾被諾貝爾獎得主萊納斯·卡爾·鮑林稱作「萬能營養素」的輔酶Q10(Coenzyme Q10),也稱為泛醌10(Ubiquinone,UQ),人體自身可自行合成,分布於細胞中,是我們人體的「能量工廠」,主要集中在心臟、肝臟和腎臟等高能量需求的部位。
輔酶Q10的重要功能到底有哪些呢?
大量研究表明,輔酶Q10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作用是維生素E的50倍,同時也有超強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保護細胞免受損害。輔酶Q10還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而免疫系統是人體最大的天然屏障,可保護心臟、肝臟、腎臟等重要器官免受細菌、病毒等侵害。既然輔酶Q10是人體細胞的「能量工廠」,它自然能為身體細胞提供充足的能量和氧氣,增強人體活力,從而緩解體力疲勞。此外,還有試驗表明,輔酶Q10可輔助降低血壓。可見,輔酶Q10的保健功能的確不少,但如果說像商家所宣傳的那麼神通廣大未免有點誇張,畢竟它只是一種保健食品。
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服用輔酶Q10保健食品有任何毒副作用,只是在劑量過大時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胃痛、食慾減退等不良反應,這屬於正常現象,建議在服用時一定要按照保健食品說明書要求。
輔酶Q10到底服用多大劑量合適呢?
有人發現國內外的輔酶Q10保健食品的參考劑量相差甚遠,國內的大多是10毫克、20毫克、30毫克、50毫克等,而國外的尤其是美國的產品,大多是100毫克、150毫克、200毫克,甚至300毫克不等。同樣是保健食品,劑量差距為什麼如此大呢?
這其實和不同年齡、不同人群有關。一般來講,20歲以下的健康人群,體內都有足夠的輔酶Q10,加上日常均衡的飲食攝入,如玉米、菠菜、青菜、胡蘿蔔、萵筍、沙丁魚、牛肉、豬肉、鮭魚、沙丁魚等,無須再進行額外的補充;20~50歲的人群,如果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即使要補充也是小劑量,一次幾十毫克即可;而50歲以上的人群,可以加大劑量補充輔酶Q10,因為輔酶Q10合成量會在20歲以後持續降低,到了50歲時,人體內的輔酶Q10合成量會比20歲時減少50%,70歲時則減少更多,再加上年齡越大,人體消化吸收能力越差,日常飲食已無法滿足總量需求,越需要補充輔酶Q10。
對於那些免疫力低下的中老年朋友、「三高」人群、心腦血管病患者、腦力勞動者、吸菸、酗酒、應酬多運動少等人群,需要充分評估自身需求與補充目標,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服用輔酶Q10,不建議長期大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