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財經3月8日訊 國際巨頭紛紛搶佔西南市場,與雙星子城市成都和重慶的空港暗戰逐步升級有極大關係,而西南物流樞紐地位的最終確立則取決於兩座城市在實體經濟水平上的比拼。
中外運敦豪近日新開通成都和香港之間的直航全貨機航班,儘管,成港航班是成都雙流機場首條開通的航線,但中外運敦豪卻並非成都的捷足先登者。2011年6-7月間,美國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的MD-11全貨機就已經實現在在成都雙流機場定期航空貨運的試運行。而與UPS正傳「併購緋聞」的TNT則在2010年落子重慶。
中外運敦豪向網易財經表示,成都仍然是公司在西南地區的轉運樞紐,DHL在重慶尚未有直航國際貨運航班,「從目前來看,成都已經可以保證重慶、昆明和貴陽等地的快件可以更加迅速地轉運到世界各地。」
如果UPS與TNT全球快遞業務的併購能成行,這又將給中外運敦豪在西南地區的業務增加不少挑戰。
國際巨頭紛紛搶佔西南市場,與雙星子城市成都和重慶的空港暗戰逐步升級有極大關係。成都市物流協會秘書長劉劍雄此前曾多次對外表示,成渝兩地的物流互補性是有巨大合作空間的。「成都充分發揮在物流規劃和腹地資源方面的優勢,重慶擴大水運方面的優勢。」
不過,現實情況看起來,兩地互補性合作的實際操作意願並不強烈。重慶和成都一樣,同樣希望成為立足四川、輻射西南的核心城市。
暗戰早已開始。早在2008年上半年,成都和重慶先後向國務院遞交物流整體發展的規劃方案。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首先獲批,為這一保稅港區,重慶還斥資投資11億元計劃新建三個3000噸級貨櫃泊位和1個滾裝碼頭,建成後年吞吐汽車30萬輛、貨櫃100萬標箱以上,加上保稅港區在優惠政策、綜合服務功能的優勢,重慶贏得了先機。2009年12月,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又獲批,重慶成為中國內地唯一擁有兩個保稅區的城市。
重慶的目標絕不僅如此----希望擺脫空港基礎薄弱的想法也已付諸實踐。「根據規劃,重慶機場2013年-2015年將有五條跑道正式建成。」重慶機場集團相關人士此前向網易財經透露。
強大的物流基礎投入背後是重慶建立亞洲最大信息產業基地的決心。重慶希望在未來幾年裡建成以筆記本電腦為主體的亞洲最大的信息產業基地-----惠普公司已經於2008年決定將其筆記本生產基地落戶重慶。此後,富士康、英業達、廣達等三大國際IT代工業巨頭也在重慶的大力政策推動下在渝建廠,同時,把產業配套的研發、結算業務一同重慶。據不完全統計,重慶先後吸引了年產8000萬臺到1億臺筆記本電腦總產能的整機廠落戶。
這也使重慶底子薄弱的空運設施問題日漸暴露。在TNT落子之前,重慶在空運,尤其是貨運市場幾乎是一片「空白」,和客運、貨運吞吐量躋身全國機場集團前五強的成都雙流機場幾乎無法抗衡----即使到了2009年,重慶機場整體貨運量只有18萬噸;其中17萬噸不到都是國內貨運;只有1萬噸來自國際。而過去幾年,重慶的國際客運線例如德國慕尼黑、杜賽爾等航線,也因為客源不足而最終停飛。
據知情人士稱,TNT2010年開通的重慶-列日直航航線在開通時便面臨運量嚴重缺乏的情況----開通118噸單程滿載率幾乎還達不到一半的運量。TNT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試飛後,決定採取一個臨時的權宜之計-----從重慶往上海經停載貨後再飛列日。
2011年,TNT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邁克·德瑞克 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變相承認了上述事實。據其透露,海關總署已正式批覆同意比利時TNT航空公司列日-重慶-上海-列日貨運航線載運進口貨物進境,可以極大盤活這條航線的運力。
「成都和重慶的物流優勢各為互補,但競爭也肯定不可避免。」航運專家吳明華告訴網易財經。「即便重慶港作為長江上遊核心港口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動,成都近幾年來也沒有放棄在航運要素服務方面的努力。」
新加坡海皇集團旗下APL 2010年成立了重慶服務中心,美國總統輪船、東方海外、日本郵船也都考慮把單證操作中心集中到成都。「
一位上海市級開發區招商辦負責人表示,成都和重慶現在的競爭有點類似於早年上海和周邊蘇州、崑山的競爭態勢。「早年,崑山在上海開發區周邊的酒店都有線人,一旦賓館裡有大批考察團前往上海的開發區進行考察,入主酒店時,崑山、蘇州的招商辦人士就會得到信息。他們會在考察團結束考察後的第一時間裡聯繫上這些手裡握有投資決策的考察團成員。試圖以更為優惠的政策來吸引他們。」
重慶經信委的官員甚至也公開批評過成都方面照搬重慶招商模式,「甚至連招商PPT裡關於信息計算機產業的發展思路都原版照抄。」
「政府最終看的還是稅收密度,單證操作中心可能更多是服務要素上的積聚,這是為企業落戶配套服務的競爭前提。」一位成都經濟開發區的招商辦負責人表示。「物流規劃和地區的實體經濟水平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好的物流配套規劃,企業不願意來,但沒有企業的落地、投資,物流基建最後導致過剩。所以大家都在爭取時間。」
成都絲毫不願意只在晶片產業上發力。聯想集團CEO楊元慶曾在成都西部產業基地的開工儀式上接受採訪時透露,聯想的落戶決策速度幾乎是史無前例的。其表示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歸功於成都市四川省政府,「他們高效率的工作,務實的工作,同時也給了我們非常優惠的政策,包括稅收、土地、物流、吸引人才給我們等等的政策。」
成都在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准,列入全國一級物流樞紐城市,會承擔全國和具有區域性國際性的物流功能。成都市規劃建設「一網二平臺三園區四中心」。 「一網二平臺」指成都的現代物流網路,由軟硬兩個平臺支撐,硬體平臺包括道路和運輸工具,以及節點的建設。 「三園區」指三個國際性樞紐型的物流園區:成都航空物流園區、成都國際貨櫃物流園區、青白江物流園區。 「四中心」是四個區域性綜合型的物流中心:新都物流中心,年處理公路貨物2100萬噸;龍泉物流中心,年處理貨物2400萬噸;雙流物流中心,年處理貨物1900萬噸;成都保稅物流中心。
重慶也絲毫不願意示弱。「重慶在成為直轄市之前一直是隸屬於四川省,因此在物流的財政建設方面就要從省再撥款資金下來,這就導致了重慶在部分領域的物流規劃方面確實基礎不夠好。但隨著重慶直轄市之後,以及建設西部物流中心的規劃獲得國務院批准後,我們也啟動了『一江兩翼三洋』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重慶經信委副主任郭堅說。重慶在成立保稅港區後潛力非常巨大,重慶即將迎來大發展,至少在物流這一塊,我們不是單一發展,而是海陸空形成一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