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貿貨櫃物流行業在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意義重大。上海中穀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穀物流)依託自身覆蓋全國的港口、「一縱兩橫」的航線等優勢,構建起以鐵水聯運、海鐵聯運班列線路為脈絡的綜合物流網絡。中穀物流擬於9月16日開啟新股申購,申購代碼為732565。
藉助多式聯運 提升運輸效率
多式聯運可以有效整合各種運輸方式,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助力交通運輸低碳發展。目前,在長距離運輸需求增長、富餘產能逐步釋放以及自2017年以來重磅政策的持續出臺背景下,多式聯運發展迎來了黃金髮展期。
中穀物流通過港口、航線、聯運線路的有機結合,構建了以水路運輸為核心的多式聯運綜合物流體系。中穀物流依託自身擁有的豐富的港口、航線網絡資源及延伸至經濟腹地的鐵路及貨櫃卡車資源,產業觸角從沿海、沿江省市經濟腹地不斷向內陸延伸。
其中,中穀物流港口體系覆蓋全國25個沿海主要港口和超過50個內河港口,覆蓋除三亞港外全部「一帶一路」重點布局的15個港口,及環渤海、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等全國沿海港口群體。同時,中穀物流擁有超過60條中國沿海航線、超過30條長江航線、超過160條珠江航線,通達全國沿海及各江河流域的主要水系,構成了「一縱兩橫」結構、班期穩定、覆蓋面廣的航線網絡。
此外,中穀物流與鐵路部門、鐵路場站協議合作,嫁接鐵路場站周邊資源並通過「鐵路+公路」擴大服務半徑,將物流網絡延伸至西北、西南等縱深腹地,打通新的連接西北、西南的物流大通道,激發客戶潛在物流需求,進一步開拓內貿貨櫃貨源。
運力位居國內前三 業績穩健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貨櫃船舶及貨櫃為公司主要的運輸資產,依託上述運輸資產,中穀物流總平均運力由2017年的141.46萬載重噸增加至2019年的241.58萬載重噸,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30.68%。
從運輸資產細分情況來看,貨櫃船舶運力方面,中穀物流自有及外租貨櫃船舶數量由2017年末的90艘增長至2019年末的112艘,這相應地帶動其貨櫃船舶運力的快速增長,使得其TEU口徑加權平均總運力由2017年的8.84萬TEU提升至2019年的 15.72萬TEU,年均複合增速為33.33%,載重噸口徑加權平均總運力也由134.79萬載重噸提升至239.47萬載重噸,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3.29%。同時,中穀物流加大自有運力投入,無論是TEU口徑、還是載重噸口徑,報告期內其自有運力投入整體處於上升區間,且2018年、2019年自有運力佔比均超過50%,運力結構得到較大改善。貨櫃運力方面,報告期內,中穀物流加權平均總貨櫃分別為19.39萬TEU、27.2萬TEU、36.51萬TEU,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7.21%,整體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同時,中穀物流加大自有貨櫃投入,加權平均自有貨櫃由2017年的4.06萬TEU上漲至2019年的14.5萬TEU,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89.04%。
值得關注的是,據Alphaliner報告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穀物流綜合運力在全球排名第13位,國內排名前三。此外,近幾年中穀物流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均持續穩健增長,這與其較強的運力實力不無關係。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中穀物流營業收入分別為56億元、80.78億元、99億元,主要為貨櫃物流服務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2.96%;扣非後歸母淨利潤也由2017年的4.49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6.43億元。
聚焦主業 募資鑄就高成長
為進一步提升自有運力水平,降低貨櫃租箱成本,中穀物流擬將此次募集資金用於貨櫃船舶購置項目及貨櫃購置項目。
航運市場產業結構的整合加劇對於船舶公司的航線和班期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穀物流現有的自有船舶將逐漸無法滿足運營需求,因此,為進一步發展東北地區至長江流域的沿海南北航線運輸服務能力並優化船隊結構,其計劃新造6艘1900TEU貨櫃船,以提升自有運力。與此同時,按照政策制定的目標,2018年—2020年我國多式聯運貨運量年增長20%左右,相較於美國多式聯運比例,我國多式聯運行業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中穀物流擬購置8.2萬TEU貨櫃,以有效填補新增貨櫃船舶運力帶來的用箱需求,助力公司開拓內陸網絡布局。
未來,中穀物流將順應物流行業相關政策需求,繼續加快建設開放、共享的「公、鐵、水」一體化物流平臺,積極拓展創新型貨櫃業務,完善服務種類、升級服務品質,滿足客戶差異化的定製需求,致力於成為全國領先的貨櫃物流綜合服務供應商。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