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穀物流IPO:提運力降成本 多式聯運打開想像空間

2020-12-09 證券之星

內貿貨櫃物流行業在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意義重大。上海中穀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穀物流)依託自身覆蓋全國的港口、「一縱兩橫」的航線等優勢,構建起以鐵水聯運、海鐵聯運班列線路為脈絡的綜合物流網絡。中穀物流擬於9月16日開啟新股申購,申購代碼為732565。

藉助多式聯運  提升運輸效率

多式聯運可以有效整合各種運輸方式,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助力交通運輸低碳發展。目前,在長距離運輸需求增長、富餘產能逐步釋放以及自2017年以來重磅政策的持續出臺背景下,多式聯運發展迎來了黃金髮展期。

中穀物流通過港口、航線、聯運線路的有機結合,構建了以水路運輸為核心的多式聯運綜合物流體系。中穀物流依託自身擁有的豐富的港口、航線網絡資源及延伸至經濟腹地的鐵路及貨櫃卡車資源,產業觸角從沿海、沿江省市經濟腹地不斷向內陸延伸。

其中,中穀物流港口體系覆蓋全國25個沿海主要港口和超過50個內河港口,覆蓋除三亞港外全部「一帶一路」重點布局的15個港口,及環渤海、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等全國沿海港口群體。同時,中穀物流擁有超過60條中國沿海航線、超過30條長江航線、超過160條珠江航線,通達全國沿海及各江河流域的主要水系,構成了「一縱兩橫」結構、班期穩定、覆蓋面廣的航線網絡。

此外,中穀物流與鐵路部門、鐵路場站協議合作,嫁接鐵路場站周邊資源並通過「鐵路+公路」擴大服務半徑,將物流網絡延伸至西北、西南等縱深腹地,打通新的連接西北、西南的物流大通道,激發客戶潛在物流需求,進一步開拓內貿貨櫃貨源。

運力位居國內前三  業績穩健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貨櫃船舶及貨櫃為公司主要的運輸資產,依託上述運輸資產,中穀物流總平均運力由2017年的141.46萬載重噸增加至2019年的241.58萬載重噸,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30.68%。

從運輸資產細分情況來看,貨櫃船舶運力方面,中穀物流自有及外租貨櫃船舶數量由2017年末的90艘增長至2019年末的112艘,這相應地帶動其貨櫃船舶運力的快速增長,使得其TEU口徑加權平均總運力由2017年的8.84萬TEU提升至2019年的 15.72萬TEU,年均複合增速為33.33%,載重噸口徑加權平均總運力也由134.79萬載重噸提升至239.47萬載重噸,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3.29%。同時,中穀物流加大自有運力投入,無論是TEU口徑、還是載重噸口徑,報告期內其自有運力投入整體處於上升區間,且2018年、2019年自有運力佔比均超過50%,運力結構得到較大改善。貨櫃運力方面,報告期內,中穀物流加權平均總貨櫃分別為19.39萬TEU、27.2萬TEU、36.51萬TEU,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7.21%,整體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同時,中穀物流加大自有貨櫃投入,加權平均自有貨櫃由2017年的4.06萬TEU上漲至2019年的14.5萬TEU,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89.04%。

值得關注的是,據Alphaliner報告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穀物流綜合運力在全球排名第13位,國內排名前三。此外,近幾年中穀物流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均持續穩健增長,這與其較強的運力實力不無關係。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中穀物流營業收入分別為56億元、80.78億元、99億元,主要為貨櫃物流服務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2.96%;扣非後歸母淨利潤也由2017年的4.49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6.43億元。

聚焦主業  募資鑄就高成長

為進一步提升自有運力水平,降低貨櫃租箱成本,中穀物流擬將此次募集資金用於貨櫃船舶購置項目及貨櫃購置項目。

航運市場產業結構的整合加劇對於船舶公司的航線和班期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穀物流現有的自有船舶將逐漸無法滿足運營需求,因此,為進一步發展東北地區至長江流域的沿海南北航線運輸服務能力並優化船隊結構,其計劃新造6艘1900TEU貨櫃船,以提升自有運力。與此同時,按照政策制定的目標,2018年—2020年我國多式聯運貨運量年增長20%左右,相較於美國多式聯運比例,我國多式聯運行業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中穀物流擬購置8.2萬TEU貨櫃,以有效填補新增貨櫃船舶運力帶來的用箱需求,助力公司開拓內陸網絡布局。

未來,中穀物流將順應物流行業相關政策需求,繼續加快建設開放、共享的「公、鐵、水」一體化物流平臺,積極拓展創新型貨櫃業務,完善服務種類、升級服務品質,滿足客戶差異化的定製需求,致力於成為全國領先的貨櫃物流綜合服務供應商。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相關焦點

  • 中穀物流今天登陸A股!內貿集運龍頭要向多式聯運物流供應商轉型升級
    今天(9月25日),上海中穀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中穀物流,股票代碼:603565)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中穀物流主要從事內貿貨櫃物流行業,通過整合全國範圍內的鐵路及公路資源,形成了「公、鐵、水」三維物流網絡,建立了以水路運輸為核心的多式聯運綜合物流體系。
  • 內貿集運龍頭企業「中穀物流」成功上市
    中穀物流主要從事內貿貨櫃物流行業,通過整合全國範圍內的鐵路及公路資源,形成了「公、鐵、水」三維物流網絡,建立了以水路運輸為核心的多式聯運綜合物流體系。中穀物流擁有超過60條中國沿海航線、超過30條長江航線、超過160條珠江航線,通達全國沿海及各江河流域的主要水系,構成了「一縱兩橫」結構、班期穩定、覆蓋面廣的航線網絡。
  • 貨櫃物流行業階梯式增長 中穀物流(603565.SH)需闖三關
    中穀物流主要從事內貿貨櫃物流業務,建立了以水路運輸為核心的「公、鐵、水」三維物流網絡。截至2019年末,中穀物流高效運營貨櫃船舶112艘,擁有及控制運力達到248.65萬載重噸;標準化(長寬高分別為5.93米、2.34米、2.4米)貨櫃38.24萬TEU。
  • 現金流為-7.6億,持股83%的實控人上市前借錢分紅9個億:中穀物流...
    截至2019年底,中谷的綜合運力排名全球第13名,國內第三名。競爭對手主要為泛亞航運、安通控股(600179.SH),該行業集中度較高。中谷的業務模式有兩種,分別是:港到港服務模式和多式聯運服務模式。區別主要在於其中是否包含陸運。按照運輸模式,又可以把業務分為水運和陸運。
  • 現金流-7.6億,實控人上市前借錢分紅9個億:中穀物流,散戶的全新冒險
    截至2019年底,中谷的綜合運力排名全球第13名,國內第三名。競爭對手主要為泛亞航運、安通控股(600179.SH),該行業集中度較高。中谷的業務模式有兩種,分別是:港到港服務模式和多式聯運服務模式。區別主要在於其中是否包含陸運。按照運輸模式,又可以把業務分為水運和陸運。
  • 內貿集運公司中穀物流登陸A股首日漲停,背後資方包括軟銀、鐘鼎等
    根據國際權威航運研究機構Alphaliner報告,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穀物流綜合運力在全球排名第13位,國內排名前三,在內貿貨櫃航運領域排名第二。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穀物流共運營貨櫃船舶112艘,擁有及控制運力達到248.65萬載重噸,標準化貨櫃38.24萬TEU。這是中穀物流第二次衝擊上市。
  • 我國製造業生產成本物流佔比高達三成——物流降成本還有哪幾招
    因此,要著力加強多式聯運建設,減稅放權、降稅清費,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和社會經濟運行效率——日前,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實施包括城鄉物流網絡建設工程、商貿物流標準化工程、商貿物流平臺建設工程在內的七大工程,基本建立起高效集約、協同共享、融合開放、綠色環保的商貿物流體系,使商貿物流成本明顯下降,批發零售企業物流費用率降低到
  • 關於做好加快多式聯運進一步降低海南自貿港區物流成本的建議
    海南省交通運輸廳關於海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第632012號辦理情況的答覆(B)劉文民代表:您在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關於做好加快多式聯運進一步降低海南自貿港區物流成本」的建議(第632012號),省政府辦公廳交由我單位進行辦理。
  • 重慶「軟硬兼施」發力多式聯運
    這是目前中國與新加坡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框架下最重要的項目,旨在通過中新合作,破解中國西部地區多式聯運基礎設施銜接不足、集疏運不暢、缺乏多式聯運專用站場和載運機具、多式聯運信息平臺建設滯後等問題。  身處西部內陸的重慶對破解多式聯運問題確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重慶有汽車和電子信息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有大量智能終端產品、汽車及其零部件進出,需在物流方面降本增效。
  • 中國物流成本高在哪裡?為何要降
    6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關於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再次要求深化關鍵環節改革,降低物流制度成本、要素成本、稅費成本、信息成本、聯運成本和綜合成本,推動物流業提質增效,提升物流效率,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物流成本」是高是低?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多年。
  • 鐵水聯運開啟長三角地區物流新模式
    成本,促進基礎設施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貨物運輸環節的中轉次數,從而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物流成本。  當前,發展貨櫃多式聯運,促進鐵路、港口、船公司等多方企業的跨界合作,打開了新的物流運輸新模式,如鐵路運量大、安全、穩定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汽車「點到點」
  • 多式聯運成為行業聚焦熱點,2020年物流企業迎來新機遇!
    ,通過公路使貨物產生空間位移的過程。儘管我國物流成本佔GDP比重近年來有所下降,但仍然遠高於發達國家,這固然和中國經濟結構有關,但是國內物流效率偏低是不爭的事實。 ,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 武漢小象智雲科技有限公司:物流聯運平臺建設與應用
    小象智雲將逐步構建完整的物流產業生產鏈,目前已成立「湖北小象物流服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小象物流聯運系統,實時採集人、車、貨全方位數據,實現異常狀態預警、歷史數據回溯,幫助物流企業提高管理效率、增強風控能力,降低運營成本。二、應用企業情況介紹應用企業是以公路貨物運輸為主,配送全國。
  • 降成本再加力 獲得感實打實(政策解讀)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較大衝擊,為助力企業渡過難關,降成本成為政策實施重要發力點。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人民銀行4部門近期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7方面23項措施,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這些降成本政策落實情況如何?企業是否有獲得感?記者採訪了企業和相關專家。
  • 下一個藍海市場:從美國經驗看中國多式聯運前景
    2017年以來推動多式聯運發展的重磅政策持續出臺,力度空前,而近年來作為多式聯運重要一環的鐵路貨櫃運輸也在蓬勃發展,多式聯運迎來黃金髮展期。多式聯運可以有效整合各種運輸方式,提升運輸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鐵路貨櫃運輸是發展多式聯運重要的一環,我們認為發展多式聯運主要是用鐵路來部分替代公路,達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同時有利於環保。
  • 鄭州至青島鐵海聯運班列發運將出口歐洲 搭建全鏈條物流通道
    圖為一列裝有66標箱的貨櫃鐵海聯運班列(長榮號)10日晚從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發運。 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確保「鄭州—青島」鐵海聯運班列常態化開行,鐵路、港口、船公司和企業多方發揮各自功能優勢,共同搭建起一條全程、全域、全鏈條的物流大通道。
  • 乘風破浪新通道:從「主動脈」到「毛細血管」 「多式聯運」加速...
    截止10月31日,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已開行3655列,超去年全年總量,同比增長113.4%。為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南寧、貴陽、重慶等各節點城市藉助「鐵路」「公路」「水路」等優勢,通過實施重大物流項目建設,進一步加速打造「多式聯運」體系,取得了重大進展和成效。
  • 山東濟南最大多式聯運鐵路物流園區開通運營
    圖為滿載680噸出口貨物的80955次海鐵聯運班列正式發運。 井慧 攝中新網濟南3月12日電 (沙見龍 井慧 王天)3月12日上午,隨著滿載680噸出口貨物的80955次海鐵聯運班列順利發運,濟南地區最大多式聯運鐵路物流園——山東濟鐵董家鎮鐵路物流園正式開通運營。記者現場看到,80955次班列共26車,運載26個海運40英尺貨櫃,主要貨物是炭黑、石膏板、食品等。
  • 四部門二十三項措施助企紓困 降成本再加力,獲得感實打實
    ,降成本成為政策實施重要發力點。  「在落實落細各項降成本任務中,政策針對性進一步增強,確保各項紓困措施直接惠及市場主體;在幫助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方面,國有企業發揮了龍頭帶動作用,積極主動減免房租、降低企業用能、用地及融資成本。」楊光普說,今後要持續了解企業最緊迫的訴求,更好發揮雪中送炭作用。  物流要降本更要增效  「供不應求!近幾個月每月能生產300個貨櫃的產品。」
  • 從第四門戶機場到物流多式聯運 湖北河南爭奪東方「孟菲斯」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姜明寶近日帶隊前往湖北調研多式聯運,充分肯定湖北發揮水運優勢,促進多式聯運取得的成績。與此同時,國家民航局正式批覆了《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機場選址的請示》,同意將鄂州燕磯場址作為推薦場址。湖北向「九州通衢」,建成祖國立交橋的「十三五」發展目標又邁進了一步。另一物流強省——河南省亦在交通物流領域動作頻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