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水聯運開啟長三角地區物流新模式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鐵水聯運開啟長三角地區物流新模式

  近日,我國長三角地區首個鐵路和班輪聯運工程——安徽馬鞍山鄭蒲港鐵路專用線完工並通過驗收。鄭蒲港鐵路專用線工程位於馬鞍山市、蕪湖市境內,正線全長38公裡多,共設3個車站橋梁7座,建設有國內單線鐵路最大跨度鋼管拱橋。(新聞聯播)

  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區域之一,長三角地區以不到4%的國土面積,創造出全國近1/4的經濟總量。不斷加快的經濟發展步伐,必然要建立起安全、經濟、高效的物流體系作為運輸載體。鄭蒲港鐵路專用線的開通,為長三角地區開啟了鐵水聯運新模式,對有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促進基礎設施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直以來,物流成本的高低、發運是否便捷等都是企業選擇運輸方式的考量因素。傳統的鐵水聯運模式下,鐵路和水路兩套運輸系統是相對獨立的,除了運輸環節簡單連接,難以實現貨場、貨櫃、客戶信息等資源的互聯互通。新型鐵水聯運模式的優勢在於,鐵路貨場功能被前移至港口後,鐵路與港口之間實現貨櫃資源的共享,客戶可以直接在家門口的「無軌鐵路貨場」辦理貨櫃鐵水聯運業務。「一站式」貼心服務不僅帶來了發貨的便捷性,也減少了貨物運輸環節的中轉次數,從而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物流成本。

  當前,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相得益彰依然是主旋律。長三角地區為全國經濟增長提檔加速的同時,也面臨著資源能源消耗和汙染物高排放的困擾。鄭蒲港鐵路專用線投入運營後,從秦皇島和連雲港運來的煤炭,通過水運班輪運輸上岸後,可直接通過無軌鐵路港場運到河南、安徽北部等內陸省份。鐵水聯運新模式下,貨物主要通過水路接駁鐵路運輸為主,汽車靈活短駁為輔。此種情況下,可以有效緩解公路運輸帶來的揚塵汙染、噪聲汙染等環境問題,對改善城市環境,緩解交通壓力,優化空氣質量大有裨益。同時,鐵路與港口之間實現了貨櫃倉儲空間的共享,對節約土地資源也起到一定效果。

  當前,發展貨櫃多式聯運,促進鐵路、港口、船公司等多方企業的跨界合作,打開了新的物流運輸新模式,如鐵路運量大、安全、穩定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汽車「點到點」短駁的靈活性也可以充分互補。相信在多式聯運的有效融合下,各方運輸資源將得到充分盤活,發揮出最大的經濟效益。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DF078)

相關焦點

  • 武漢打造中部最大鐵水聯運樞紐
    這條「上海-武漢-川渝」貨運通道,是武漢重點打造的多式聯運示範線路之一,每貨櫃比原來的傳統運輸模式節約1000多元。   截至18日,經陽邏港鐵水聯運一期工程貨場的到發量已經突破2.5萬標箱,武漢鐵水聯運僅用8個月,實現了質的跨越。   陽邏港作為水上「東大門」,是武漢以及中西部地區「出海口」,處在陸運和水運兩大運輸系統的結合點上,但「最後一公裡」沒有打通。
  • 長三角地區首個!馬鞍山鄭蒲港鐵路專用線正式完工並通過驗收
    長三角地區首個!作為長三角沿江重點運輸大通道,鄭蒲港鐵路專用線建成後,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促進長三角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綠色發展。鐵水聯運是將鐵路貨場功能前移至港口,設立「無軌鐵路港場」,通過水運班輪和鐵路班列的有效銜接來完成貨物運輸。
  • 江蘇連雲港首推鐵水聯運 「一單到底」助推國內國際雙循環
    12月22日上午,「嘉峰站—連雲港—寧波港」「西安—連雲港—泉州」「蚌埠—連雲港—東南亞」貨櫃鐵水聯運班列先後抵達連雲港國際貨櫃貨櫃碼頭。其中,「嘉峰站—連雲港—寧波港」鐵海快線班列是中鐵貨櫃公司在連雲港開行的首列國內鐵海快線班列;同時,在這三條聯運通道上,連雲港港口在自貿試驗區的政策框架下,聯合中鐵貨櫃公司首次推出貨櫃鐵水聯運「一單到底」模式,進一步提高聯運效率、促進貿易便利化。
  • ...棗礦鐵運處和富龍公司協作打通煤炭物流「鐵水聯運」新航道
    1月7日氣溫驟降,裝載山東能源棗礦集團高煤公司600噸精煤的K車大列抵達微山留莊港,在零下16℃的嚴寒天氣下高效完成卸車作業,標誌著鐵運處、富龍公司協作打通了煤炭物流「鐵水聯運」大運河航道,為2021年各項任務順利完成開了個好頭。
  • 臨滿歐首批20臺重型牽引車投入運營 「公鐵聯運」跑出物流新模式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現場獲悉,面對物流行業由單一輸送方式向公鐵聯運、公水聯運、多式聯運的新變化,山東臨滿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計劃兩年內分批次更換50臺重型牽引車,首批投入運營的20臺車輛將承擔起公鐵聯運重任。
  • 「高鐵+飛機」物流再提速 南鐵「雙11」開啟鐵空聯運新模式
    劉力鑫 攝   「通過鐵空聯運模式運輸的貨物,晚上七點在贛州被送上高鐵,大約兩個小時後就能到達南昌,隨後又立馬被運往機場轉乘飛機,次日上午便能送達客戶手中。」5日晚,中鐵快運南昌分公司贛州站營業部經理羅先民如是說道。
  • 中穀物流IPO:提運力降成本 多式聯運打開想像空間
    內貿貨櫃物流行業在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意義重大。上海中穀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穀物流)依託自身覆蓋全國的港口、「一縱兩橫」的航線等優勢,構建起以鐵水聯運、海鐵聯運班列線路為脈絡的綜合物流網絡。中穀物流擬於9月16日開啟新股申購,申購代碼為732565。
  • 【領航新徵程】蘇州建設國際鐵路物流中心 打造水陸聯運新模式
    正在抓緊建設的江蘇(蘇州)國際鐵路物流中心,將把這些優質的交通資源進行整合優化,打造水陸聯運新模式,給「一帶一路」倡議增添全新的活力。&nbsp&nbsp&nbsp&nbsp位於蘇州城區西北角的白洋灣,是一個交通資源匯聚點——京杭運河百舸爭流,滬寧城際鐵路列車呼嘯而過,高架道路、城市快速路車流不斷。正在建設的江蘇(蘇州)國際鐵路物流中心就選址在白洋灣。
  • 山東濟南最大多式聯運鐵路物流園區開通運營
    圖為滿載680噸出口貨物的80955次海鐵聯運班列正式發運。 井慧 攝中新網濟南3月12日電 (沙見龍 井慧 王天)3月12日上午,隨著滿載680噸出口貨物的80955次海鐵聯運班列順利發運,濟南地區最大多式聯運鐵路物流園——山東濟鐵董家鎮鐵路物流園正式開通運營。記者現場看到,80955次班列共26車,運載26個海運40英尺貨櫃,主要貨物是炭黑、石膏板、食品等。
  • 天津港到平谷班列試運行 京津探路「海鐵聯運」新模式
    北京商報訊(記者方彬楠)京津多式聯運運輸新格局正在成型。12月28日,平谷區人民政府與天津港集團合作掛牌暨班列試運行啟動儀式舉辦。「天津港·北京平谷服務中心」和「天津港·平谷多式聯運中心」正式落地平谷馬坊物流基地。
  • 從第四門戶機場到物流多式聯運 湖北河南爭奪東方「孟菲斯」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姜明寶近日帶隊前往湖北調研多式聯運,充分肯定湖北發揮水運優勢,促進多式聯運取得的成績。與此同時,國家民航局正式批覆了《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機場選址的請示》,同意將鄂州燕磯場址作為推薦場址。湖北向「九州通衢」,建成祖國立交橋的「十三五」發展目標又邁進了一步。另一物流強省——河南省亦在交通物流領域動作頻頻。
  • 構建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 多式聯運拓展長江「寬度」
    新華社記者 劉 潺攝  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市進一步深化船、港、貨等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業務合作,推進「船港貨、水公鐵、門到門」長江全程物流發展,使長江經濟帶重要港口、一般港口多式聯運功能得到顯著增強,實現了江海聯運、鐵水聯運、公水聯運  寒冬時節,位於浙江舟山的增洲造船廠內,一個「大傢伙」正在做著最後的「裝扮」,準備去履行新的使命。
  • 鐵龍物流:貨運特箱雙輪驅動 業績向上空間打開
    鐵龍物流是中國鐵路第一家A股上市企業,實際控制人為中國鐵路總公司。公司於2005年10月收購了營口港的疏港鐵路——沙鮁鐵路,2006年1月收購了中鐵貨櫃公司的全部特種箱資產及業務,之後依託兩大主業開展鐵路貨運業務。我們認為當前鐵路貨運與貨櫃行業均迎來運量拐點,公司鐵路貨運和特種箱業務有望向上共振,業績新一輪增長即將開啟。  清算機制變化增厚當年業績,長期激發攬貨積極性。
  • 宜昌「空鐵公水」聯運暢通黃金航道
    「十四五」規劃,我省對宜昌提出時代新命題,提升翻壩物流效率、降低綜合物流成本,建設完善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網絡,構建多式聯運的集疏運體系。宜昌已初步完成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規劃編制,規劃總投資2292億元,其中三峽樞紐多式聯運體系將全面建成。目前已建成的江南翻壩高速公路年分流能力1500萬噸,即將通車的江北翻壩高速公路年分流能力1500萬噸。
  • 長三角學前教育專業開啟戰略性合作新模式
    「長三角學前教育專業將開啟戰略性合作新模式,將持續提升長三角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學生水平、科研水平,這是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應有之義!」合肥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洪家友感慨。近日,長三角高職院校學前教育聯盟成立。
  • 江蘇無錫至上海港海鐵聯運班列首發 海上絲綢之路再添新通道
    12月1日8時30分,一列滿載太陽能板、電動車、汽車零配件等出口貨物的貨櫃貨運班列,從鐵路無錫南站貨場開出,標誌著無錫至上海港海鐵聯運班列首發。圖片來源:長三角鐵路江蘇省無錫市區域經濟發達,近年來在運輸結構調整工作中成效顯著,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優勢明顯。貨櫃海鐵聯運班列的開行,開闢了一條海上絲綢之路的物流新通道,無錫及周邊地區通過上海港進出口貨物的通關效率將進一步提升,運輸成本將大幅降低。
  • 重慶機場、火車站開啟「空鐵聯運」新模式
    新華社重慶1月19日電(記者韓振)19日,為了更好服務春運,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重慶西站城市候機樓、重慶火車站機場候車室正式投入運營,「空鐵聯運」新模式正式上線。為加快推進綜合交通服務一體化進程,提升交通樞紐間一體化服務水平和銜接效率,今年春運,重慶機場集團、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車站、兩江公共運輸有限公司三方攜手合作,分別在重慶西站、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打造市內第一座「空鐵聯運」城市候機樓和機場火車站專屬候車室,為廣大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適、優質的聯程運輸中轉出行服務。
  • 重慶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新進展
    兩江新區果園港啟動商品車...
    長江沿線水運商品車貨櫃化運輸新模式首次正式開啟。6月13日,重慶港務物流集團舉行商品車長江水運貨櫃化運輸模式推介會。記者從會上獲悉,重慶港務物流集團與上海泛亞航運公司將聯合打造「商品車長江水運貨櫃化運輸新模式」,有力促進長江沿線商品車運輸方式的多元化發展,助推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的銜接互動。
  • 東平湖:「公鐵水聯運」千噸級船舶可達長江
    隨著國家「南北水調」和京杭運河濟寧至泰安段復航工程的實施,為我市港航事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和發展機遇,開啟我市內河水運發展新篇章,帶動腹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東平湖海通港務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張盟:「現在已完成總建設進度的95%,我們港口作為京杭運河最北端的港口,將整個輻射到黃河以北,不通航區域的河北地區,聊城地區和德州地區,整個港口的建成運行,將極大的改善整個泰安地區腹地的大宗物流的運輸結構方式。」
  • 廣州首創「空鐵聯運」跨境電商出口新模式:縮短約70%海運時長,降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廣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在全國率先開創「空鐵聯運」跨境電商出口新模式。6月17日,高捷物流申報的一批跨境電商出口貨物由白雲機場轉關至大朗火車站,經由廣鐵中歐班列發往比利時列日(比利時第三大城市),標誌著廣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在全國率先開創 「空鐵聯運」跨境電商出口新模式。隨著全球疫情持續,線上購買日益成為主流的消費選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跨境電商出口業務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