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陶教育舉辦「進化與重構 · 後疫情時代培訓機構崛起峰會」

2020-08-29 愛講歷史故事的人

鄭州,八朝古都之首,滿載深厚教育文化歷史,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坐落於此,無數文學、思想大家從這裡走出。


中原千年古城,厚重與輕靈並存。

8月16日,在鄭州,一場充滿科技感、關乎中國教培行業未來的研討峰會火熱展開!

由三陶教育和釘釘聯合舉辦的「進化與重構·後疫情時代培訓機構崛起之路峰會」(下文簡稱「峰會」)在鄭州盛逸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啟,來自三陶、釘釘、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的專家學者,與全國300餘家教培機構負責人共同探討未來教培行業發展方向。

與會率100%,15萬人在線觀看,13位專家20萬字精彩乾貨,三天兩夜,高潮不斷,場場爆滿!

後疫情時代

中國教培行業面臨更多挑戰和升級

今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教培行業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全面考驗。

疫情加速了在線教育的普及度,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全民上網課」成了新的生活方式。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在線教育大火的同時,線下教培機構經歷了曠日持久的停業待機,無數中小機構經營難以為繼,一片哀嚎。

更為嚴峻的是,隨著在線教育大廠的不斷擴張,在疫情階段堅持下來的教培機構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教育大廠對下沉市場的爭奪。

留給線下教培人的時間和空間,越來越少。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三陶教育創始人張錦超在峰會演講中強調: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疫情倒逼教培行業集體進化重構,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鍛鍊出更多新技能,不斷調整經營理念和思路。

後疫情時代,用戶對教育的學習模式認知發生了巨大轉變,產生了更多的新需求、新習慣,傳統的教學內容並不能夠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雙師課堂、直播課堂等新的學習場景已然成為風口。

線下教培機構應該積極擁抱新技術、新理念,結合在線運營方法,搭建新環境、新場景,線上線下充分融合,讓用戶有新體驗,確保機構能夠長久健康發展。



三陶教育創始人張錦超傾情演講

教培行業面臨轉變升級挑戰的同時,新高考的政策變化也成為了此次峰會重點討論的話題。

北京高考語文名師學科帶頭人申怡老師就新高考的變與不變發表了主題演講,她認為:

新高考政策的變化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但萬變不離其宗。針對新高考的教研工作,與其追求表面的形勢變化,更應該向下挖掘深處不變的邏輯本質。



申怡老師就新高考發表演講

這與三陶教育的思路不謀而合,新高考政策推出以後,三陶教育一方面及時上線了適配新高考教材的課程,另一方面不斷加強教研團隊實力,實現產品進化迭代,確保了用戶口碑。

新技術、新產品、

新理念打造全新教育培訓模式

三陶教育作為雙師教育賽道頭部品牌,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教育培訓」為使命,幾年來深耕三四線城市雙師教育普及,幫助大批教培機構實現招生轉化,讓更多學子,學習到了來自一線名師的精彩課程,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優勢。

三陶教育理念宣傳片

疫情以來,三陶教育頂住壓力,高速進化,持續升級技術,優化推出了雙師助學教練、AI助教系統、小程序等多款新產品,能夠幫助教培機構快速實現轉型進化,搭建線上線下聯動的教學場景,在後疫情時代的新形勢下立於不敗之地。

三陶教育產品研究院院長李笑峰現場演示了三陶教育新上線的助教小程序:

未來,家長和學生們只要通過小程序,即可實現在線智能測評、成績查詢分析、制定個性化學習方案等功能,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規劃建議,極大地提高了機構的工作效率。



來自河南信陽的劉校長看完功能演示後激動不已,她稱讚道:

以前校區的老師要花大量的精力幫助孩子一對一制定學習規劃輔導,而且每隔一個階段都需要重新調整,效率不高不說,服務的人數也有限。如果能將這樣的助教工具熟練運用到工作中,將成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家長們在家就可以和孩子進行學情測評,老師們將會有更多的精力將助學工作做好!

面對未來教育賽道的技術升級,三陶教育未雨綢繆,持續迭代進化,除了在峰會上發布多款新技術助力教培機構運營升級,還與北京師範大學楊娟教授旗下京師通、華東師範大學席居哲教授團隊、河南國思教育集團現場籤約,聯合打造更加專業系統的雙師助學教練課程,未來還將與釘釘開展深度合作,在教育領域持續全面發力,更好地服務廣大教培機構!

三陶教育與國思教育、京師通、華東師範大學席居哲教授團隊籤訂戰略合作

未來已來

什麼才是教培機構的運營重點?

生源是教培機構的根本,產品服務是教培機構的核心,要想在愈發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需要經營者認真進行更多的實踐和思考。

峰會上,幾個概念被專家們反覆提起:

狼性or粘性?

什麼是狼性?為了達到目的在所不惜,擅長開疆拓土打江山。

什麼是粘性?功在平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用戶離不開你。

不同的教培機構擅長的營銷模式各有不同,有的校長重市場、有的重運營、有的重教學服務,在疫情前,彼此之間也許差距不大,但數據表明,經過疫情的洗禮,只重市場銷售的「開拓型」校區受創最為嚴重,而那些重視深度運營,注重情感關係維護的校區,反而能夠迅速恢復生機,甚至高速發展。

與會嘉賓認真記錄筆記

此次大會的分享嘉賓都用事實充分佐證了深度用戶運營的重要性:

來自陝西寶雞的劉海濤校長,堅持一站式保姆級陪伴式教學輔導,一年365天堅持接送學生上學,送完最後一個學生都是深夜,日復一日的堅持換來的是學生的巨大進步:據統計,2020年高考,劉校長所帶學生平均提分95分,600分以上人數佔總人數29%!在不打廣告的情況下,其校區的收費價格已高達4.6萬元人/年,家長學生仍趨之若鶩!

劉校長陪考一年回顧

來自山東濰坊的董莉校長,用心維護家長學生關係,為每名學生準備了12份個性化統計表格文檔,包括學習計劃、學習進度統計、錯題整理、問題反饋等諸多內容,實現了多維度用戶信息統計整理,確保老師對每名學生的學習情況都了如指掌。疫情期間過後,董校長校區很快恢復生源,家長們說:「不管上什麼課,只要把孩子交給你們,我就放心!」



山東濰坊董莉校長熱情分享

來自山東聊城的梁國利校長,2年時間,從1家校區發展到32家校區,教育品牌在當地有口皆碑。究其原因,與他的運營理念息息相關:梁校長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效果為核心、以教研為中心的原則,在不斷深化地域化運營實踐中,得出了「先做強,再做大;無口碑,不宣傳;極致的服務就是最好的銷售」的寶貴經驗。



山東聊城梁國利校長傾情分享

三陶教育運營顧問解苗老師一語道出關鍵:疫情後的教培機構,光靠拼市場渠道的「狼性」已經行不通了,只有在精細化運營,增強與用戶的「粘性」上下苦功夫,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有著十餘年教培行業一線運營經驗的她在演講中反覆強調,教培機構要捨棄以往粗放式的運營方式,增強運營服務水平,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形成品牌口碑,才有機會在競爭愈加激烈的教育市場中謀得發展。



解苗老師精彩授課

三陶教育深諳用戶關係的重要性,每年都會集中為三陶優秀合伙人和學子頒獎鼓勵,就是出於增強用戶粘性的考量,多年以來,取得了深遠而良好的效果。

2020年三陶學子見證

為功勳校區和三陶優秀學子頒獎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雙師助學教練

在最新發布的《K12教育培訓機構疫情影響情況調查報告》中顯示,疫情期間,大量機構選擇嘗試開展在線雙師課堂。

雙師課堂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性價比和普適性上,中小機構選擇與名師資源豐富的三陶教育平臺合作,可以在名師效應方面增添新亮點,既發揮名師效應,又能通過機構輔導老師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打出客戶高滿意度的教學效果。同時,在線雙師還能將機構老師從繁重的授課備課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精力去做好課外服務。

但部分機構在實踐雙師模式時,往往容易陷入「重產品營銷,輕個性化服務」的漩渦,導致生源不穩定,續報困難。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機構並沒有充分發揮出線下助學教練的真正作用。

在線雙師,不只是強調形式上的搭配雙師,而是要用這樣的形式服務於優質的教學內容,以及在每個教學細節上做到用戶體驗的人性化,直到教學管理全鏈條每一環實現用戶的高感知。否則弄得不好,「雙師」變成「雙失」。

與會嘉賓認真記錄乾貨

好產品+好服務+高感知,從教學細節到全鏈條打造優於線下的線上課堂,是衡量校區運營服務效果的三個關鍵點。可以說,優秀的雙師助學教練是雙師教育之基,此次峰會,三陶教育推出助學教練培訓計劃,就是為了提高校區運營人員的專業化能力,幫助校區提高運營效率、打造口碑、沉澱用戶,從而真正實現進化與重構。

此外,峰會還集中發布了三陶教育旗下教育品牌:燁晨雙師、芝麻藝考的品牌介紹和新季度運營規劃,就招生和運營兩大痛點給與會教培人們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

三陶發布產品運營計劃及培訓方案

三陶教育授課名師也來到現場與粉絲傾情互動

正如三陶教育客戶成就中心負責人李笑峰所說:

客戶的需求就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三陶教育一直以幫助客戶更好更快發展為己任,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教育培訓」為使命,未來,三陶教育仍將在雙師賽道深耕細作,勉勵前行!

8月21日,三陶教育還將在昆明繼續開展峰會研討,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用心做產品,用愛做教育,三陶教育一直在路上
    這個精彩一幕,來自由三陶教育聯合釘釘舉辦的「進化與重構·後疫情時代培訓機構崛起之路峰會」的頒獎現場。 三陶教育自誕生之初就承載著「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教育培訓」的使命,為眾多熱愛教育但受限於經濟、場地、師資等條件的人們提供了圓夢教培的可能。 創始人張錦超曾說: 十多年前,從一個農村求學的學生到基層的教師,我深刻感受到求學的不易和辦學的艱辛,看到這些地方和一線城市的差距後,我發誓要創辦一個平臺,讓更多的學生平等地享受優質的教育,讓更多的辦學者享受到更多的尊重!
  • 「新業態 新機遇 後疫情時代教育發展之路」峰會在成都舉辦
    會議現場四川新聞網成都8月25日訊(記者 戴璐嶺)8月24日,由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協會主辦的「新業態 新機遇 後疫情時代教育發展之路」峰會在成都舉辦。記者了解到,此次會議,教育科技公司、師資培訓機構、教育培訓機構等各方負責人圍繞疫情下倍受衝擊的民辦教育發展方向展開討論。據了解,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傳統教育(線下面授形式)一度無法正常開展,在線教育得到教育行業的重視,「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前期學校紛紛組織學生在家上網課。
  • 贊比西教育:「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機構三憂
    學校無法開學,公司無法辦公,線下教育培訓更是全部停業,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寒冬。現在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各行各業逐漸有序的開展復工復產,線下教育培訓機構也逐漸開始開門招生。但是此刻,教育培訓機構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 在銀川,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機構怎麼做?看看他們
    11月27日,美智教育集團聯合十餘家知名校企線下舉辦了銀川教培行業發展論壇——「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本次論壇邀請了行業內知名專家學者、教育家、藝術家以及企業家,以「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為主題,解讀銀川市場當下發展狀況、疫情給教育行業帶來的「影響與機遇」以及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
  • 博碩光華「美師美課」——企業培訓體系的重構與進化賦能企業新發展
    2020年11月12日下午,廣東博碩光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隆重舉辦了《「美師美課」——企業培訓體系的重構與進化》的沙龍活動,博碩光華創始人劉麗、博碩光華執行總經理、結構化目標管理教練趙能祥、講師學院青藍分院執行院長唐巨興、邏輯思維專家段小鵬、某知名上市企業集團培訓發展經理黃卓威等大咖老師與眾多HR管理者共同交流探索企業培訓體系的重構與進化。
  • 重構後疫情時代的教育新常態
    這種探索不僅應對了疫情時期教育面臨的非常態,也讓我們大到對教育的發展格局小到對個體的培養有了更深的思考。今天,學者們提出後疫情時期教育甚至後新冠時代教育這樣的概念,不僅因為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科學界還沒有找到制勝的絕招,我們還要在一段時間內面對非常態的生活,還因為疫情期間對教育的深思本身所具有的對教育發展的意義和價值。
  • 後疫情時代,OMO是教育行業重生的新機會?
    2020年,線上線下融合的OMO(行業平臺型商業模式)模式已被公認為教育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圍繞這一主題,由武漢市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協會主辦、翼鷗教育承辦的《重塑·新生|後疫情時代下的教培OMO變革》研討會日前在武漢舉辦。
  • 後疫情時代基礎教育走向融合與重構
    本報訊(記者 李萍)日前,由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主辦的「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基礎教育的發展方向」論壇在線上召開。教育部「國培計劃」第二期中小學名校長領航班小學校長培訓中心12名學員校長及其實踐、理論導師參會,共同探討疫情後基礎教育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給教育帶來了很多挑戰,也對校長的能力建設提出新要求。」
  • 破局重構·蓬勃新生 2020中國健康環境電器產業峰會深圳召開
    2020中國健康環境電器產業峰會特邀權威機構率先發布數據報告,深入挖掘健康環境電器市場新格局。來自健康環境電器行業的頂級大咖和品牌代表,共同就後疫情時期的中國健康環境電器產業的創新發展進行市場趨勢研判,熱議核心技術的焦點、難點問題。
  • GMIC深度訪談竹間智能簡仁賢:疫情後時代,效能進化的創新與創業
    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Global Mobile Internet Conference,簡稱GMIC)首期在線峰會—「GMIC在線|效能進化峰會」已成功舉辦。峰會聚焦於現階段所有企業最關注的智能化轉型、產業數位化升級、效能進化與增長等話題,吸引了20家主流媒體深度參與,累計引發139萬人次在線觀看。
  • 教育培訓行業的一匹黑馬,三陶教育絕招班
    在當今教育培訓行業,針對高考提分的課程層出不窮,魚龍混雜,給為了高考需要培訓的學生增加了選擇成本;課程質量也是參差不齊,也有一些機構為了減少成本,聘用低水平,低資質的老師,對外更是鼓吹課程是如何好,能夠提高多少分,結果卻事與願違,不僅浪費了大量的錢財,還浪費了學生和家長的大量時間。2020年,在疫情的嚴峻考驗中,高考在推遲一個月之後,順利進行。
  • 全國人才在線峰會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辦,國內人才研究資深專家齊集雲端深入研討後疫情時代人才工作
    峰會以「戰疫未來 贏在人才」為主題,就後疫情時代人才工作開展了深入研討。這是我國人才學界首次舉辦的聚焦後疫情時代人才工作的雲端研討,吸引了7500餘人次在線觀看。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主任、人才國際戰略與海歸人才發展創新團隊負責人朱軍文教授主持峰會。中國人才研究會人才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黃健教授對峰會內容進行了總結。
  • 東潤分享 | 馮建軍:重構後疫情時代的教育新常態
    因此,探究疫情時期取得的教育經驗和探索後疫情時期教育何去何從,無疑具有建設性和啟發性。後疫情時期教育的恢復並非回到疫情前的常態,而是在反思和吸收疫情前的常態和疫情中非常態的經驗教訓基礎上,重構後疫情時期的教育新常態。
  • 後疫情時代心理健康與校園安全線上教師培訓順利舉辦
    為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和教師培訓工作深度融合,創新教育培訓方式,支撐構建「網際網路+教育」新生態,提高中小學教師業務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根據教育部《關於「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和《關於做好疫情期間教師培訓的通知》精神,北京開放大學培訓學院和基礎教育論壇雜誌社近期將漸次舉辦後疫情時代師德師風
  • 後疫情時代教育機構如何實現逆襲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2020年對教育行業而言,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場新冠疫情,讓教育行業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衝擊與變革。隨著疫情陰霾漸漸消退,教育行業也開始逐步復甦。但疫情帶來的影響卻遠遠沒有過去,與在線教育的繁榮相比,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則經歷著「寒冬」, 面對愈來愈高的獲客成本,如何招生拓客?如何留住學生?都成了教育機構最頭疼的問題。
  • 臨風堂受邀參加APC中國民辦教育校長聯合大會,探索教育發展新模式
    2020年10月10日-10月12日,第四屆APC中國民辦教育校長聯合大會(以下簡稱「雙10峰會」)於南京成功舉辦,本屆大會以「雲變·重構」為主題,展開對疫情之後未來教育發展模式的新探索,構建教育全球化創融新未來。
  • 近百位教育大咖邀您共聚!2020中國APC教育峰會
    大會將邀請數百位來自不同地區的嘉賓共同探討在疫情衝擊、消費理念變化、新技術崛起下,教培行業未來的發展模式,包括國際學術專家、知名教育領袖、龍頭企業高管、家庭教育專家、知名教育資本等。相比於前三屆大會,APC2020中國民辦教育校長聯合大會將有值得期待的十大看點。
  • 「後疫情時代」中國職業教育路在何方?
    本次職教大會圍繞後疫情時代職業教育如何創新轉型展開了深入探討,並就資本、人才、數字營銷、OMO等熱門話題進行了熱烈討論,560多位來自全國27個省的職教機構董事長及校長代表參加了會議。目前教育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行業集中度低、科技化程度低、資本證券化比例低。雲課小鎮的主要聚焦對象為優秀的資本、項目和人才,通過舉辦教育創新峰會、網際網路+校長論壇、億企私董會、CEO思享晚宴等線上線下活動,連結整個教育產業的實施方、服務方、投資方,並形成自循環生態。在雲課小鎮,產業鏈資源都能自由流通、共享對接、合作共贏。
  • 後疫情時代,教育同樣需要「新基建」
    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西北師範大學聯合主辦,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和北京新東方公益基金會協辦。「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定義學習,思考技術如何賦能教育。」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朱永新在論壇上指出,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進行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網際網路教育實驗,線上教育也經歷了一次真正意義的「大考」。朱永新指出,「雖然實現了『停課不停學』,但在硬體建設、資源整合、質量評價、隊伍素養等方面,與現有的技術和時代要求還有差距。後疫情時代,教育同樣需要『新基建』。要把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重構學習中心和學習流程。」
  • 後疫情時代的教育培訓:出清與分化過後,獲客成本高企成新挑戰
    「秋季開學後,許多孩子的培訓教育開始轉為線下。有家長表示,他們還是喜歡線下課,認為線下更能學到東西。」一位教育培訓機構的負責人說,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還將面臨很大的變動。年初,疫情突然來襲,大多數行業停產停業,在困境中堅守。而口罩、在線教育等為數不多的行業卻在危機中找到轉機。多家教育培訓機構員工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疫情暴發後,機構緊急上線了線上培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