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一個朋友家玩,看到她兒子正在看小豬佩奇的動畫片,英文版的。
我問道:這麼小就看英文版的?能看得懂?
朋友回答:我當英語啟蒙了。
我問:有報英語班?
朋友:沒有,平時就多多聽多看,當磨耳朵。
我突然想起我的女兒,她是有點英語基礎的,平時有些動畫電影沒有中文版的,她半聯想半猜,也能把電影看完,但沒發現英語水平提高了。
疑惑:那孩子平時聽英語歌,看英語動畫片,有利於英語啟蒙嗎?
下面大家看看這個理論:
『』三千萬詞彙鴻溝」(The 30 MillionWord Gap)這一著名概念,來源於美國學者Betty Hart和Todd R. Risley的長期追蹤研究 ,來自富裕家庭的兒童在3歲時聽到的詞彙比貧困家庭的兒童多3千萬。「3千萬詞彙的差異」就是兒童在發展的過程中貧富分化的起點,對他們的一生都有影響。
乍一看,好像聽得越多,孩子能習得的詞彙量會更多。那麼都聽英文歌,看英語動畫片感覺是沒有問題的。現在不是很多喜歡韓劇的年輕人,看著韓劇把韓語學了?看著日語動畫片也會飆幾句日語?
先不急,我們再看下一個報告:
國外有人做過這樣的研究,他們發現:一些孩子一天內能聽到20,000個單詞,一些孩子一天內只能聽到2500個單詞;一些孩子聽到了有利於他們發展的語言,聽到了與他們自身相關的語言內容,我們將這類語言稱之為「兒童導向語言(Child-directed)」,一些孩子聽到的是與自身無關的語言,比如父母之間的交談,或者與親戚朋友們的交談,這些語言並不是直接針對孩子本身的,我們將這類語言稱之為「無意中聽到的語言(Overhead)」。
孩子聽到的單詞除了有數量的差別,還具有質量的差別,聽到更多「兒童導向語言」的孩子詞彙量要好於沒有聽到較多「兒童導向語言」的孩子。
所以我們可以看看上面的圖表,2號孩子和23號的孩子,雖然一天聽到的詞彙量相差了近10倍,但其實聽到的「兒童導向語言(Child-directed)是差不多的。2個人習得的詞彙數量基本相同。
也就是說,有些孩子就算一天能聽到很多單詞,但如果這些單詞與他沒有關係的,那對他的語言發展是沒有作用的。
這種單詞,包括孩子一邊在玩,一邊聽著英文歌,可能孩子只是聽到旋律,對歌詞印象不深刻。就像很多人都聽過小星星、聖誕歌等英文歌曲了,但是真的能將歌曲的句子完整說出來的又有多少?
又例如看動畫片,孩子專心致志看動畫片,他看的是什麼呢?其實是緊張的劇情、絢麗的顏色和畫面。孩子的想像力十分豐富,看著動畫人物的表情、嘆詞、動作,基本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但英語未必就記住了,並且一般的動畫,句子大段大段的,大人有時都未必聽清,更何況孩子?
又記得一個朋友說,我孩子看英文版小豬佩奇,英語沒學到,就只會像佩奇一樣「哼哼哼」地叫了!
那麼問題來了,聽真的完全沒用了嗎,一年近1000小時的英文歌白白浪費了?每天20分鐘的英語動畫片乾脆卡掉?
筆者認為,那倒不是。在英語啟蒙期,我們要選擇語言簡單的,重複度高的英文歌,動畫片。然後家長用這些語句經常和孩子對話交流。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和 Gabrieli 建議,兒童是社會學習者,和自己依戀的成年人交互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這種交互方式,最佳的是你來我往 (serve and return)。
這讓我想起一個朋友,孩子幼兒園就到國外學習了。說起她孩子學習英語的情況,她笑笑地說:
沒想到孩子第一句學的不是「你好,我是誰誰誰(HELLO I AM……)」而是「這是我的!(IT'S MINE),孩子到幼兒園搶玩具玩呢!」
其實簡單的說,就是要讓孩子有用英語的機會,當然,和家長互動最優。其實就是,父母和孩子多用英語對話,鼓勵孩子用英語回答互動。
那家長不擅長英語怎麼辦?
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參加一些英語啟蒙班。家長要選擇一些互動、交流好的課程。也看看我之前寫過的相關文章,希望有幫助。
也可以帶孩子去外國人多的地方,讓他們多和外國人交流。我也聽說有家長住在大學附近的,有個英語角,她就鼓勵孩子過去和別人多交流,最後孩子的英語也是十分標準。標準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如果是3歲以下的孩子,那麼就要求家長一起學習英文了。怎麼學呢?
想想我們是怎麼教寶寶學習中文的?一開始,簡單地認人,然後指著眼睛、手、頭,說出簡單的單詞,然後平時聽一些簡單的中文歌,和寶寶一起唱。
英語也是這樣的,不要想著只寶寶學,自己卻不會。要和寶寶一起學,平時才有交流,寶寶輸入了,才有機會輸出,從而真正掌握。
其實聽英文歌真的是個好辦法,但要求聽簡單的,並需要孩子唱出來,理解意思。家長可以和寶寶一起學習簡單的英文歌曲,和寶寶一起做動作一起唱。
下面推薦10首適合的英文歌,作為結尾:
hello,hello,how are you?——一首關於問好的歌
ABC song——教字母的歌
this is big——關於單詞大和小等反義詞的歌
old mcdonald——關於農場的歌,介紹很多小動物
the shapes song——關於形狀的歌
what color are you wearing?——關於顏色的歌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關於身體的歌,頭、肩膀、膝蓋和腳趾
days of the week——介紹周一到周日的歌
B-I-N-G-O——耳熟能想的,有一隻狗它的名字叫bingo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希望我的一點見解,能幫到你。
大家好,我是栩栩與夕夕。85後媽媽,一個女兒2013年生,一個2019年生。感謝女兒們的到來,讓我能記錄女兒養育經驗。吾家有女初長成,不求一笑傾人城,但求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