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家的寶寶已經兩歲多了,一向特別乖巧的娃,最近幾天總是喜歡把東西隨意地扔到地上,為此小梅嚴厲的訓斥過娃、也給TA講過道理,可寶寶還是到處扔東西,一次孩子竟然把小梅新買的手機扔了,手機當場報廢,小梅心疼了半個月。
小梅諮詢了兒童教育專家,沒想到專家在詳細了解了孩子的種種舉動後,給出了這樣的結論:「孩子扔東西,是因為愛你!」
原來小梅平時總是忽略孩子,自己卻在一旁刷手機。孩子第一次出於好奇把桌上的一個毛絨玩具扔到了地上,在一旁的小梅和家人都笑了,孩子覺得他的這種行為「值得讚賞」、會讓家人開心、還能讓媽媽注意到自己,所以自那以後總是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讓家人關注自己。
醫生表示,孩子在2歲左右,喜歡用扔東西的方式來「刷存在感」,在「扔」的過程中,孩子傳遞的信息量也是特別多的。孩子正在在用自己的方式「愛你」:
1、逗大人開心
大部分喜歡扔東西的娃,在第一次做出這樣的舉動時,大都沒有引起家人的關注,有的爸媽對此不在意,有的爸媽則可能當成「孩子的樂事」一笑而過。結果孩子覺得這樣的行為會讓大人高興。作為孩子,他們都期望通過自己的行為獲得某些價值感,而扔東西讓家人高興,就是娃成長中做的「有價值的事情」。
2、刷存在感
現在多數爸媽都比較忙,白天忙於工作、晚上回來還要忙著刷手機,24小時中能真正留給孩子的時間其實非常少,尤其是對於兩歲左右的娃而言,父母就是他們的整個小宇宙,為了讓爸媽看到自己,孩子或許會通過扔東西,讓爸媽放下手機、放下工作,多關注下自己。說白了這是娃在用自己的方式刷存在感呢。
3、認識「東西」的方式
2歲左右的娃愛東西,其實還跟他們的認知有關,這個年齡段的娃,正是在努力「感受」這個世界的時候,他們通過手抓、嘴咬、撕拉、拋扔等方式,加深自己對事物的認知,通過這種認知,孩子對外界會越來越熟悉。所以有時候孩子將東西扔出去,只是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學習」新知識而已。
寶寶的不開心時亂扔東西:發洩情緒
有的寶寶在不順心的時候也喜歡扔東西,這是寶寶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發洩自己的情緒,一旦寶媽發現寶寶是因為鬧情緒在「丟東西」,寶媽要及時分析寶寶是因為什麼事情不開心了,可以通過安撫、擁抱的方式先讓寶寶平復下來,然後解決寶寶不開心的問題,就可以了。
教育好孩子的基礎,是了解孩子。孩子每個行為的背後,都有自己的原因,家長應該多多站在孩子的立場看問題,結合科學的育兒方法管教孩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