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如何考——過程性評價更重要

2020-12-15 中國西藏網

  作者:張淳(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教授)

  美育進中考,如何考備受關注。據悉,目前湖南、江蘇等4個省已經全面啟動美育中考,將美育科目作為正式考核內容加入中考範圍;同時還有四川、山東等5省12市已經開始中考美育的計分,分值在10分至40分之間。

  美育是一個大話題,涉及方方面面,我長期從事藝術教育工作,對美育進中考的問題有一些思考。

  美育是立體的,滲透在方方面面

  《意見》指出:「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像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能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由此不難看出,相較於專業藝術教育而言,這裡指的美育更多面向非藝術專業學生,是通過普及藝術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技巧,健全審美心理結構,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完善人格的一種教育手段,其根本目的在於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美育開展是立體的,滲透至學習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藝術審美修養的提升是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實踐到思想不斷反覆的過程。

  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學校辦學的根本任務。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可以有效提高中小學生的藝術素養,真正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並有助於緩解學生的應試壓力,促進身心健康。

  注重個體差異,將考核內容的選擇權交給學生

  《意見》要求推進評價改革,依據課程標準確定考試內容,利用現代技術手段促進客觀公正評價。將美育成績納入考試招生錄取計分,其核心在於「考什麼,以及如何評價」。

  藝術興趣的培養更多應是自發形成的過程,由於不同藝術門類之間的差異性,很難將其轉化為類似數學、語文等面向全體的統一考試科目,如果在考試的過程中強行推行刻板的標準,反而會剝奪很多學生學習藝術的熱情。為了保證美育進中考這一改革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課程考核的形式應避免模式化、應試化。美育中考在「過程性考核」和「最終考核」兩部分的執行中,要特別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藝術之美在於人與人之間的「殊相」,在於情感的個性化表達,由於藝術門類的多樣性,僅選擇特定項目作為藝術表現考核內容是不科學的,應將選擇權交給學生:在一個統一給定的、較為寬泛的範圍中,如聲樂、器樂、舞蹈等形式中選擇一個作為音樂考試項目;從素描、水彩、油畫等形式中選擇一個作為美術考試項目。基於此,大多省份都賦予「過程性評價」以較大的權重,學生只要積極參與校內外的藝術教育活動就可以獲得較高的分數,藝術特長和競賽獲獎僅作為附加分設置,以此鼓勵學生參與更多樣的藝術活動,在廣泛嘗試的基礎上尋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再進行深入的學習提高。

  IBM、蘋果、微軟等一些大公司,一直在推行一本被稱為《像藝術家一樣思考的》素描書,這樣一本在管理層開展學習的教材,當然不是為了去把高管培養成藝術家,而是期望通過學習,建立一種更加形象直觀的,而非絕對邏輯化的思維方式,從而達到開啟創造力的目的。從這一例子可以看出,藝術從根本上是指向直觀的,而將其轉化為一個可以定量定標的分數的確是一件極有難度和風險的工作。近年,專業美術高考遭遇的問題比較突出,千篇一律的背誦式的考題,使得原本應該生動的造型藝術變成了機械式的默寫,學生往往面對的是「命題作文」,正如我們在媒體報導中所見到的,成千上萬幅描繪同一個靜物的作品被平攤到空地上,等待著閱卷老師的巡閱評分。這無疑已與藝術的真諦漸行漸遠,甚至南轅北轍,這一現象值得我們深刻反思,並引以為戒。為了避免中考美育科目也落入類似「僵化應試教育」的窠臼,相關部門應組織專家花大力氣,開展相關的研究,制定設計一套完整的,真正能夠考查學生藝術素質的試題。比如,在美術考試中,應著重考查學生對形體、空間、節奏、色彩等視覺因素的敏感度,而不要求考生執著於是否能夠畫出一個完整的器物或者肖像。或者,我們只給考生一個「話題」,讓他們圍繞話題進行自由的創作,以一種「自命題作文」的形式去展現自己對藝術的理解,也體現對每個學生藝術感悟的尊重。

  力戒急功近利,不能「一考了之」

  塑造一個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美育教育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發力,營造向善向美的社會氛圍,構建人人參與、處處滲透的美育環境。美育內涵之大不是通過一兩門課程的講授、一兩種技能的學習就能掌握的,美育納入中考更不能「一考了之」,美育教育更是一種浸潤人心、潤物細無聲的認識影響和審美塑造。因此,在美育開展的過程中,學生家長要力戒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而應更多地以平和的心態來面對美育教學和考試的改革。「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審美格調,開闊人文視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文化創新意識。」不能僅僅依靠學校的課堂學習,家庭、學校、社會要合力打造美育教育完整生態。學校牢牢把握課程建設主線,提升美育課程教學質量和效果;家庭和社會要通過營造美麗和諧的環境、培養高尚品德、弘揚真善美的社會風尚,共同打造「大美育」育人格局。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創新德智體美勞 過程性評價辦法
    教育評價改革改變分數「標籤」  創新德智體美勞  過程性評價辦法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 學生是接受教育的主體,正確的評價指揮棒,對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如何讓體育美育強起來?(深聚焦)
    辦學條件如何改善?  統籌整合社會資源、建立幫扶機制  師資隊伍、場地器材是學校體育美育的重要辦學條件。  談起學校體育師資,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校務主任吳穎豎起大拇指:「學校10名體育教師中,有7名是碩士研究生,是學校所有學科中學歷最高的團隊!」
  • 如何讓學校體育、美育強起來?各地逐步積累經驗
    江蘇省注重農村學校美育均衡發展,連雲港市東海縣的少兒版畫、南通市通州區的民間美術、鎮江市揚中市的剪紙藝術、揚州市邗江區的傳統手工藝、徐州市睢寧縣的兒童畫等,成為當地農村學校的美育特色。評價機制如何改革?優化完善考試評價,不增加學生負擔在學生評價、教師評價、教育督導評價等方面,兩個《意見》提出一系列舉措。
  • 中考提分後,體育和美育怎麼考?
    目前,北京市中考體育科目滿分為40分,其中過程性考核10分,現場考試30分。受疫情影響,今年北京體育中考取消了現場考試,改為隨堂舉行。不過,林婷的孩子可沒有這樣的「好運」——隨著學校體育和教育評價改革提速,各地體育中考所佔的比重正在提升。北京此前明確,2021年的中考體育過程性考核將新增體質健康標準。「目前,全國各地已經實現了體育中考全覆蓋,分值從30分到100分不等。
  • 教育評價改革創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 學生是接受教育的主體,正確的評價指揮棒,對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堅決改變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做法,創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
  • 蘇城校園美育美心 「快樂+動心」課堂受歡迎
    近期,「美育進中考」試點工作在我國多個省(區、市)推行,引發熱議。師生家長們在關注—— 美育如何教,又該怎樣考? 根據《2020年蘇州市初中畢業生音樂、美術學科考核方案》,考核分過程性評價與現場考核兩大部分。
  • 讓藝術教育回歸美育本源
    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對招生錄取機制改革的要求,提出了探索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其中綜合素質評價就是高中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如實記錄。長期在外培訓自然會造成綜合素質評價檔案的缺失,這就需要在制度層面對高中正常教學予以保證,需要高校在藝術類專業的人才選拔中探討和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的使用,倒逼藝考生回歸到高中的課堂。
  • 國家政策利好美育!小天鵝胡雪:美育,更能體現教育的真善美
    今年10月,《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又一次將美育提升到了國家高度,並將納入中考範圍。2、美育是塑造人的靈魂的教育,唯有通過把智育與美育結合起來,我們才能培養出創造未來的人才。更重要一方面,是如何使我們的孩子回歸靈性,重拾「高靈」,而美育正是達此目的的最好渠道之一。
  • 創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 學生是接受教育的主體,正確的評價指揮棒,對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堅決改變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做法,創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
  • 未來已來,少兒美育少兒美術考級的討論如何評價——關於
    同時約請了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委會副主任龍念南對少兒美術考級以及藝術評價體系建設作相關討論。何老師好,您多年來一直關注兒童美育教育,對兒童美育教育現狀也多次發聲。我們也注意到,當下除了藝考風行,相應的培訓擴招,還有大規模推行美術考級,一直覆蓋到兒童。凡此種種,對美術考級的過分重視,您認為這種現象正常嗎?
  • 如何防範功利化傾向對學校美育的影響?教育部回應
    中新網4月15日電 在4月15日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回應「如何破解藝術教育功利化的難題」時指出,在評價體系裡,應該把美育教育作為每個學生都一定要學、一定要考、一定要評價的內容,而且這個考核評價要真正進入到對學生的成長和升學的評價體系裡面去,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 如何區分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常客」,根據實施功能不同,教學評價可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根據評價的標準不同,教學評價分為相對性評價、絕對性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根據評價的方法不同或獲取資料的方式不同,教學評價分為質性評價和量性評價等。今天,我們先學習第一種分類,也就是如何區分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 勞動教育入法、美育中考定義了我們為什麼要研學旅行
    所以,美育要中考了,你不急嗎?1美育中考怎麼考?教育部相關部門表示,全國已有8個省份開展藝術進中考試點工作,未來美育進中考的試點範圍也將逐漸擴大。並且力爭到2022年全面實行美育中考。以江蘇南京為例,藝術素質測評分為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部分。過程性評價是根據學生在校參加藝術課程學習、參與藝術社團活動、發展藝術特長的情況綜合評定。
  • 幼兒發展性評價倡導的是以促進發展為目的的過程性評價
    評價對象過程化,傳統的教育評價重在甄別,因此只關注教學活動的結果,很少關注教學活動的過程。幼兒發展性評價倡導的是以促進發展為目的的過程性評價,認為只關注結果的終結性評價也僅僅是對過去的關注,不利於促進幼兒現在和將來的發展。
  • 美育是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點 非凡小獅指出藝術培養將成為剛需
    親愛的家長們,你們可知教育部關於綜合素質評價的最新政策是如何施行的?下面就由非凡小獅來詳細介紹一下吧! 為推動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工作,2018年教育部就印發了《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等三個文件,確定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02個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實驗區。
  • 制度保障「以美育人」
    作者: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李洋  美育是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落實立德樹人、實現培根鑄魂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時代學校美育建設應緊緊抓住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等融入美育體系,找準新時代學校美育一體化建設的突破口和切入點,更好地服務於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在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兼顧立德樹人總目標統領下不同學段、不同類型學校美育的具體目標設定。
  • 深圳高中體育與健康等科目學考徵求意見 由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測試結合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8日訊(記者 姚卓文)記者從深圳市教育局獲悉,《深圳市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等科目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深圳市學考實施辦法》)發布,包括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5個科目,明確學考各學科的考試時間,所有科目最終得分均以「合格/不合格」呈現,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測試有機結合。
  • 「美育納入中考計分」徹底打響,但99.9%的家長不知道這些潛規則
    如何計分?是一個大難題。另一部分家長的擔憂就更為實際,他們覺得一旦給美育制定了考核標準,雖然目前分值不高,但對於「寸分寸金」的殘酷考場來說,每一分都尤為重要,這勢必就會讓美育發展為應試教育,而應試教育,必求高分。這種情況,家長們難免蜂擁去給孩子報藝術培訓班,這無疑會加大經濟負擔。
  • 教育部:體育中考要和語數外同分值,2022年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工作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部署。王登峰表示,「文件進一步明確了體育中考的方向,而且要進一步擴大它的分值和影響力,同時開展研究在高考錄取中體育素養如何評價、如何計分。
  • 教育部:2022年美育(音樂藝術類)納入中考計分?該如何為孩子選擇興趣專長?
    ▲點擊可看大圖,來源:中國教育部官網但是《意見》更像是對學校給出的教學內容指導方向,從大的方向去推進教育的公平性,將「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落實到城市和鄉村,而並沒有具體到落實的政策,那麼網傳的加入中考計分又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