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必須教給學生的6種學習策略

2021-02-19 張穎優質生態課堂

本文轉載自網絡,旨在交流之用,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管理人員並在48小時內給予刪除。


「學習」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呢?作為一名教師,你是否曾經教過你的學生如何為考試而學?除此之外,你是否真正教過他們如何學習呢?


本文共3401字,仔細閱讀需9分鐘

學習是一種生成活動,教師的教學不僅意味著需要將知識教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向其傳遞學習的理念。英國心理學家菲德瑞克•巴特萊特指出,學習是一種建構活動。此後,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了認知是一個外界信息與個體已有圖式同化和適應的過程。在此基礎上,美國認知心理學家雅娜•溫斯坦和梅根•史密斯指出,教學意味著教師不僅需要將知識教給學習者,同時還需要教授其學習策略。學習策略為什麼會對學生的學業成就產生極大的影響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掌握學習策略之後,學生在學習時自信心會得到極大的提高,有助於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並嘗試用不同的學習策略來探索其所遇到的難題,從而大大提高其學業成就。如果教師能夠將這些方法應用到其教學中,並且教會學生如何獨立使用這些策略,學生將會更好地掌握其所學內容。正如很多學生都會等到考試的前一個晚上才去複習一樣,教師經常也會等到測試的前一天才會帶領學生進行複習。當很多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時,似乎意味著他們已經學會了這些內容。但是幾周後,大部分的學習內容便會從學生的腦海中消失。為了更持久的學習和記憶,需要在一段較長的時間裡將學習內容分成小塊進行記憶。「每次你的大腦留出一點空間,意味著已經忘記了一些信息,這時,你就需要重新學習」,溫斯坦解釋道:「但另一方面,遺忘某些信息可以幫助你增強對新信息的記憶力。」教師如何幫助學生應用這一策略呢?首先,需要幫助他們創建一個自己的學習日程表,幫助學生將其所學知識分成內容塊,並且每天對這些劃分的小塊進行檢查。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計劃應該包括當前的概念和以前所學的知識。

很多人認為,學習只是重讀筆記、課本或其他資料這麼簡單,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從記憶中檢索信息而不藉助任何輔助材料更有助於我們有效地記憶知識。史密斯認為「把所有輔助材料都拿走,只利用記憶儘可能全面地將所知道的內容寫出來或者用草圖畫出來,然後藉助資料檢查準確性」是學生學習的有效途徑之一。這種檢索練習實則是檢測自己的一種手段,它可以是一種測試,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實現。比如學生向自己的朋友、寵物甚至是無生命的物體來解釋自己在學校中所學到的知識。通過改變信息的存儲方式可以幫助學生輕鬆記憶知識。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檢索練習呢?首先,教師需要讓學生將輔助材料收起來,把所有筆記和書籍放在一邊,然後要求學生寫出關於某個特定術語或主題的所有知識,或者鼓勵他們在思考之後和同伴分享對這些問題的想法。練習完成後,讓學生通過重新審視輔助材料和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來檢查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一旦學生在學校的學習中掌握了這一策略,那麼他們就能在家裡獨立學習時同樣使用它。


這種策略要求學生在簡單的信息回憶的基礎上,在學習內容之間建立起聯繫來。學生可以通過向自己提出關於所學內容的開放式問題,來對所學內容進行儘可能詳細的回顧,然後利用課本或輔助材料核對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無誤。
教師可以通過簡短的課堂討論來應用這一策略,以此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從而掌握學習內容。一般而言,我們認為要學習一門技能或者掌握一門知識,需要一遍又一遍反覆練習。但是研究表明,如果我們能夠將一門技能或一門知識的練習與其他技能結合起來,就可以更有效地習得該技能,這種方法就是我們常說的交織學習策略。溫斯坦指出:「如果學生正在學習如何計算三角形的面積,與其讓學生連著做20個三角形面積計算的題目,倒不如讓他們做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形的面積計算題,然後再來一個三角形、一個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題。這樣其實更具挑戰性,學生會更容易犯錯誤,但哪怕犯錯,他們也能學會如何為每道題選擇一種特定的策略,而不僅僅反覆地做同樣的事情。」遵照交織學習的規律,教師在為學生設計練習時,應儘量避免讓他們連續多次重複完全相同的解題過程。最佳策略是將需要不同技能的練習交叉組合在一起,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解釋這個策略,以便他們可以獨立地將其應用於自己的學習中。


使用具體的例子來理解抽象概念和內容是學習的重要策略之一。大多數教師能夠在自己的教學中使用這種策略,這是解釋一個新概念時常用的方法。但是,這裡強調的是教師幫助學生藉助自己的具體案例來擴充其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也就是說學生需要自己提出一個具體案例。

在教授抽象概念時,教師可以應用這種策略,讓學生講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和具體案例,糾正其所提出的不合適的案例,同時探索出更多符合條件的案例。此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獨立學習時繼續使用這種策略。


很多時候,信息是以某種形式的視覺形象(如圖像、圖表或圖形等)呈現給學生的。學生在學習時,應該養成關注這些視覺形象的習慣,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予以闡釋,並將之與文本內容連接起來。然後,學生可以創建圍繞自己正在學習的概念的視覺形象。這個過程通過兩條不同的途徑強化了大腦中的概念,使其變得深刻而易檢索。此外,溫斯坦還認為,雙重編碼不僅適合於擅長繪畫的學生,對於那些不會畫畫的學生,只要能用視覺手段體現特定內容,就完全可以運用該策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導向教科書、網站以及演示幻燈片中所使用的視覺形象,並讓學生將其與正在學習的內容建立起聯繫來,然後鼓勵學生創建自己的視覺形象,以進一步強化內容的記憶和理解。以上介紹的六種學習策略僅僅是眾多學習策略中的冰山一角,教師在教學中除了教會學生知識外,也應該多關注學習策略的教授。那麼如何將這些學習策略應用到學習中,以獲得效果的最大化呢?首先,這些學習策略不一定要孤立地運作,可以將各種學習策略結合起來。比如,在進行檢索練習時可以將整塊的內容分割開來,利用分散練習來幫助記憶;也可以在進行檢索練習時,嘗試回憶具體的例子,詳細闡述或勾畫出一個概念;還可以在進行檢索練習時,在不同的概念之間進行交織練習。其次,讓這些學習策略成為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一部分。如果教師只是在其課堂教學中隱性地使用這些學習策略,學生的學習效果可能會得到改善,但他們並不清楚原因。然而,如果教師向學生認真解釋這些策略,向他們傳授相關術語,並在教學時使用這些術語,如「好的,我們將花費幾分鐘的時間在檢索練習上」,學生會更清楚地了解教師正在做的事情以及為何要這麼做,且在未來的學習中他們更有可能獨立使用這些學習策略。

還要提醒的一點是,審視和評價學習策略時,教師通常很容易就陷入了策略的泥淖中,面對諸多學習策略而不知如何選擇。系統、持續、深入地進行學習策略的更新和學習有助於教師有效地選擇最適合學生的高效學習策略,以更好地幫助他們取得進步。最後,為了獲得最佳效果,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教師不僅需要教給學生學習策略,還需要幫助其進行取捨,放棄那些效果不佳的學習策略,選擇適當、高效的學習策略。這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對學習策略建構起系統的知識結構,並對學生學習策略的選擇進行及時的針對性反饋。在適當的情境下,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實踐學習策略的案例化培訓。

來源 | 教育科學出版社、校長高參,原文刊於《上海教育·環球教育時訊》2019年3月刊

廣東省張穎名教師工作室

教學|教研

相關焦點

  •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教師必須教給學生的6種學習策略
    學習是一種生成活動,教師的教學不僅意味著需要將知識教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向其傳遞學習的理念。英國心理學家菲德瑞克•巴特萊特指出,學習是一種建構活動。此後,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了認知是一個外界信息與個體已有圖式同化和適應的過程。
  • 學生必須掌握的幾種學習策略,讓學習這件事,事半功倍!
    無論你是初中生、高中生還是大學生總有著新的學習任務等著你不斷去攻克,而對於相同的知識,總有的學生吸收的快,掌握得快,而有的學生似乎很努力,卻總是不得要領,看著身邊的同學們不停地趕超自己,卻總是無能為力。
  • 2021年寧夏教師招聘——中小學教綜之學習策略的訓練原則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1年寧夏教師招聘——中小學教綜之學習策略的訓練原則,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主體性原則 學習策略教學中應該發揮和促進學生的主體作用 內化性原則 學生能夠不斷實踐各種學習策略,逐步將其內化成自己的學習能力 特定性原則 學習策略一定要適於學習目標和學生的類型
  • 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探究
    研究發現: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就要以學生為主體,重視能力培養;教給學生學習策略,培植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發學習能力,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關鍵能力,提升核心素養。為了解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現狀,筆者製作了《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調查問卷》,對J市6所中職學校的655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共發放655份,回收598份,剔除無效問卷24份,其中有效問卷574份,問卷有效率87.6%。
  • 【教師資格證】筆記 | 學習心理——學習動機、遷移和策略
    強化總是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14. 學習遷移一定對學習起著積極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為促進遷移而教。 四、材料分析題15. 心理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從三個班中將每班成績排名後6位的學生抽出來,組成一個班級。心理學家對這18名學生進行智力測驗,發現每名學生的智商都在正常範圍。
  • 學習英語的策略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保持定力和發展選擇的智慧,以務實、辯證的態度對待各種各樣的方法和策略,「去偽存真」「去粗存精」,這樣才能使方法和策略為我所用。        打仗要講究戰略戰術,學習外語也要講究學習策略和方法。這裡講的策略是指大範圍、長時間、極其重要的大方法,即學習策略。學習方法則多指具體某個小方法。
  • 【關注】鄭宇︱閱讀策略:讓學生覺察學習的路徑
    作為一個全新的單元編排方式,策略單元的教學會面臨各種不同的問題。根據筆者的觀察,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預測單元的教學,從嚴格意義上說,應該給學生陌生化的文本,所以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提示教師不要讓學生預習課文。但是,學生拿到語文課本後,往往會迫不及待地從頭到尾讀一遍課文。所以教師教預測單元的時候,很可能有一部分學生已經讀過課文了。
  • 乾貨-高校教師常用的幾種教學策略
    常用的幾種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規定了教學活動的總體風格和特徵。教學策略連續統一體的兩個端點分別是『發現策略』和『接受策略』,中間有不同的混合、過渡的情況。教學策略作為教學方案的總的抽象描述,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方案。
  • 合作學習——有效教學策略(六)
    有效教學策略沒有一名教師會說,我不在意自己教得怎麼樣、學生學得怎麼樣。如何教得更好、讓學生學得更好是所有負責任的教師都關注的話題。而教學策略作為教與學的組織方式和實施方式,深刻地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 老師必須掌握的六種教學策略
    您可以在下面找到六種有效的教學策略,我每天都會在每節課中使用該策略。1.不斷掃描教室。確保您抓住了那些不在學習狀態中的孩子。不要公開糾正行為。您可以對他們眨眨眼或將其姓名放進您的說明中,以謹慎地糾正。有時我會非常輕柔地彈兩次手指,但是直到大約三秒鐘後我才看著孩子,所以沒人知道我指的是誰。
  • 2021年寧夏教師招聘——中小學教綜之學習策略的分類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1年寧夏教師招聘——中小學教綜之學習策略的分類,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 教師必須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組織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新課標要求的教育環境下,教師們必須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組織學習能力的培養。用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有效的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還可能在學習中發現學習的樂趣以增加學生學習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大膽質疑大膽提問的精神,可以加深對知識的深層次理解,更好地掌握知識。
  • 學校教學組織層面的學習策略應用
    傳統的教育模式以「頭懸梁,錐刺股」式的刻苦學習達成期望學生優秀的目的,卻不重視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策略。重視學習策略對解決當前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針對個體的學習策略種類、層次繁多,不同的學習策略可用於不同的問題和情境。
  • 學習策略的訓練原則
    例如,當教師所提的問題需要孩子對材料作分析後才能回答時,孩子逐字逐句地記錄教師的講演就沒多大用。而且,孩子只是了解各種不同的學習策略還不夠,他們必須學會如何與何時適當地使用這些策略,以及願意(受激勵)使用他們。例如,有些孩子在參加考試前,把書本閱讀二三遍,結果成績不理想。他們自以為都懂了,但卻不知用什麼方法來測查自己是否真懂了,只有到考完了,才知道自己並不懂這些材料。學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也如此。
  • 名師專欄 | 《學習心理學》中關於學習策略與表達的論述『 鍾傳禕』
    奧姆羅德博士在《學習心理學(第6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04月)第九章長時間記憶1:儲存和編碼中提出促進有效的儲存過程的十一大原則,其中第四大原則為:(p168,全文引用)當教學幫助學生組織新材料時會更加有效。許多策略可以幫助學生組織所學習的內容。
  • 學習策略的分類
    學習策略的分類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學習策略的分類是比較重要的一個考點,多以單選題和多選題的形式出現,在學習策略的分類這個部分,考察的難度中等,但是對於這個部分的知識點比較容易混淆,中公講師將帶領大家梳理這個部分的知識點。
  • 2019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學習策略分類
    教育知識與能力答題技巧:【中公北京教師資格考試網】提供2019北京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知識與能力資料,包括教師資格綜合知識與能力答題技巧、教師資格考試題型等。本文整理2019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學習策略分類。
  • 4項教學策略:教師如何走出「深度學習」的三大誤區?
    而這種重「難」輕「得」的現象,歸根結底源於教師只關注學生能否通過課堂學習掌握相應知識,比如教師認為學生學得「好」就是會做難題、能在相應的考試評價中獲得好成績,而忽視了這些知識對學生真正意義在哪兒,這樣只會導致學生所學到的知識越來越粗淺和零碎。 為了讓老師摒棄這種錯誤認知,我們必須明晰深度學習究竟要達成什麼目標。
  • 初中教師資格證學習策略的訓練原則
    初中教師資格證學習策略的訓練原則 http://www.hteacher.net 2020-10-17 10:17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智慧學習策略——學生的智慧學習能力,必須具備三大基礎!
    「智慧教育創新理論」的「智慧學習策略」的教育觀點認為,學生的智慧學習能力的養成,必須具備三大基礎。一是適應智慧環境的學習能力:智慧學習者要具有快速掌握各種信息技術和工具的運用能力,不但要能熟練應用各種技術,而且要樂於體驗新的學習模式,構建學習者個體個性化的網絡學習能力以及跨領域跨學科的協作學習和互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