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人修煉手冊:進階第一要務,建立結構化的思維體系

2020-12-17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高階運營與平臺運營的區別在哪裡?這兩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由於思維與認知的不同所導致判斷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方式的差異。所以,關於普通運營進階,第一要務就是建立結合化思維體系。

經常聽到很多運營人抱怨:「每天的工作像是在打雜,沒什麼技術含量,不知道工作的價值;工作上成長太慢,看不到未來的發展,工作已經幾年了,還拿著這麼低的薪水。」

這些確實是運營人的常態。

運營最大的價值莫過於:發現業務中存在的問題,快速分析問題,高效解決問題。

工作越久,越發覺得,高階運營和普通運營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由思維和認知的不同所導致的對問題判斷以及解決方式的差異。

當然,這也是一個普通打工仔和管理者最大的區別。

一、高效管理者的三大技能

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學者-羅伯特·卡茨(Robert L. Katz)曾在美國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了《高效管理者的三大技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羅伯特·卡茨認為:一個有效的管理者應當具備三種基本技能:技術性(technical)技能、人際性(human)技能和概念性(conceptual)技能。

技術性技能:很容易理解,比如工程師、會計等。人際關係技能:即與人共事,理解別人,激勵別人的能力。概念性技能:是管理者對複雜情況進行分析,診斷,進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實質上一種戰略思考及執行的能力,例如:面對困難,管理者必須看清問題,制定並選擇最優解決方案。具體包括:系統性、整體性思考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創新能力。

不同的角色對每個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概念性技能是成為高級管理者最迫切需要的技能;結構化思維能力在概念性技能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作為一個普通的運營人,想要進階,甚至在職場能走的更遠,第一要務莫過於在工作中儘快提升自己的結構化思維能力。

二、什麼是結構化思維

結構化思維是一種從整體到局部,由總到分,層次分明的思考模式。藉助這個思考框架,可以對碎片化信息進行系統的思考和處理,從而擴大思維層次,進行更加全面的思考。

它可以幫助我們深刻分析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系統制定行動方案,並採取恰當的手段使工作得以高效率開展,取得出色的業績。

相反,沒有結構化的思維是零散混亂的,無法抓住重心。

舉個慄子:

比如:我們如果去超市,需要買這些東西,是不是不太好記,容易遺漏。

如果進行初步結構化之後,我們主要記住蔬菜、水果、主食這幾類,這樣就輕鬆多了。

三、如何建立結構化思維

根據金字塔原理,有兩種方式構建我們的結構化思維框架:一種是自上而下,另一種是自下而上。

1. 自上而下法

簡單來說:任何事情都可以歸納出一個中心論點,而此中心論點可由三至七個論據支持。這些一級論據本身也可以是個論點,被二級的三至七個論據支持。如此延伸,形成一個金字塔結構。

自上而下地構建金字塔結構,比較適用於我們的思考主題已經確定,然後可直接根據主題進行向下拆解。

比如:大家說運營的工作很雜,那麼運營到底是做什麼工作?

作為一個對運營有所了解的人,就可以直接按照自上而下的結構去闡述:不同劃分方法下,運營工作的側重到底是什麼?

自上而下的過程,在邏輯學裡面也叫分析和演繹的過程,適合發現已有知識的邏輯,尋找問題的細節和論據。

2. 自下而上法

很多時候你也會發現自己思考得還不夠成熟,無法構建出金字塔結構的頂部。

譬如:有時你無法準確地確定要討論的主題,有時對他人頭腦中的疑問尚不清楚,有時則無法確定他人了解什麼、不了解什麼。遇到這些情況時,可向下移動一個層次,從關鍵語句層次上著手。

如果能夠確定任何關鍵句,那很好,但多數情況下你可能還無法確定。那也無需著急,可以按照以下「四步走」的過程自下而上地組織你的思想:

列出你想表達的所有思想要點:先不要關心合理性和邏輯性。當你覺得都列得差不多的時候,再讀一遍這些碎片想法,思考可能的分類方式。可以將同類的想法連線或者挪動到一起。找出各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歸類分組:進一步提煉同類想法的本質,寫一個名詞或句子,並把這些同類想法歸到這個名詞下。注意分類有兩個方向,即水平方向的並列關係和垂直方向的層級關係。抽象概括、提煉結構:看一下這些分組,是否存在某種規律,按照這樣的規律,是否需要補充或調整。用MECE(Mutuallyexclusiveandcollectivelyexhaustive)原則來決定分組調整。最後形成的組,其實就是你的結構。形成觀點:確定了結構之後,看每個結構之下是否還需要補充其他信息,最後完善思路,提煉核心觀點。在進行自下而上的分析時,魚骨圖是一個很好的輔助思考分析的工具。

3. 需要注意的2個原則

1)MECE

Mutuallyexclusive:各部分之間相互獨立,沒有重疊有排他性。

Collectivelyexhaustive:所有部分完全窮盡,沒有遺漏。

概括各組思想需確保思想屬於同一組,應抽象提煉概括思想精華。

2)邏輯遞進

每一組中的思想必須按照邏輯順序排列。

大腦進行歸納分組的一般有3種思路:

時間順序:確定前後因果關係,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結構順序:將整體分割為部分,或將部分組成整體,如波士頓、紐約、華盛頓等;程度順序:將類似事物按重要性排序,如最重要、次重要等。

四、結構化思維常用的成熟的分析方法

1)波士頓矩陣

又稱市場增長率-相對市場份額矩陣、波士頓諮詢集團法、四象限分析法等。

主要是通過增長率和市場份額兩個維度的來評估企業內部不同業務的發展前景。

通過這個矩陣,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圖示右側的兩個產品是應該放棄的產品。

2)波特五力模型

用於競爭戰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戶的競爭環境。

五力分別是: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購買者的議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在的競爭能力。

五種力量的不同組合變化最終影響行業利潤潛力變化。

3)5W2H

WHAT——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做什麼工作?WHY——為什麼要做?可不可以不做?有沒有替代方案?WHO——誰?由誰來做?WHEN——何時?什麼時間做?什麼時機最適宜?WHERE——何處?在哪裡做?HOW ——怎麼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實施?方法是什麼?HOW MUCH——多少?做到什麼程度?數量如何?質量水平如何?費用產出如何?另外,還有客戶生命周期、麥肯錫7S、商業模式畫布等等,這裡不再具體闡述了。

利用這些經典的分析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分析問題,更快的建立金字塔結構。

五、如何利用結構化思維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邏輯理想的流程如下:先界定問題,然後結構化分析問題,接著分析找到解決方案,最後形成金字塔結構,進行交流或者匯報。

1. 界定問題

判定問題是否存在,通常要看經過一定努力得到的結果和希望得到的結果之間是否有差距。

由世界上存在的某一特定情境導致的某一特定結果,我們稱之為非期望結果(R1)

如果這一結果(比如銷售下降)不是你期望的,想得到其他結果(比如銷售增長),我們把其稱為期望結果(R2)

解決方案則是指:如何從R1到R2?

以上界定問題的方法叫序列分析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技巧,它可以幫助你從以下按邏輯順序排列的問題中尋找答案:

有沒有/可不可能有問題(或機會)?它在哪裡?為什麼存在?我們能做什麼?我們應該做什麼?

2. 分析問題

分析問題的標準程序是:收集信息—描述發現—得出結論—提出方案。

為了最有效地找到結論和行動方案,我們必須有意識、有條理地去收集信息,從中得出邏輯上一致的發現,可以從現有資料入手。但收集的過程,肯定會付出很多的辛苦。

比較好的方法是:建立診斷框架和邏輯樹來指導分析和引導思維,這樣不僅能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而且簡化了把結果構建成金字塔的工作。

使用診斷框架最重要的一步是:做出合理的假設,比如你頭痛但不知道原因,所以無法醫治,你第一步應該設想一下造成頭痛的可能原因,然後使用邏輯樹,得出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案。

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越來越意識到結構化思維框架對於個人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儘量提醒自己刻意去進行結構化、體系化的思考,將所學在實踐中提升,早日成為職場中的佼佼者。

一起加油~

本文由@從南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知識之塔模型——結構化思維建立知識體系
    所以我談到的「知識之塔」的建立,都是建立在這兩條規律之上的,並且符合這兩條規律。同時,這也是知識之塔建立的理論基石。四、結構化思維什麼是結構化思維呢?現在網際網路時代,大部分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如果沒有結構化思維,信息僅僅只是信息,是零散的,雜亂而沒規律的,但是如果有了結構化思維,就能夠建設起自己的知識體系,有利於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快速調用大腦中的相關知識。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結構化思維比我們想像中的重要千萬倍。
  • 運營如何建立自己的運營體系
    這兩種很典型的要麼就是不願意去想,要麼就是沒有自己的運營體系,也沒有懂規則的底層邏輯。不管規則怎麼變,總有一些東西是不變的,在運營裡面,就是運營體系。怎麼理解?舉個例子,比如前段時間變化的產品分層從實力優品又增加了爆品,單從產品分層這塊去看,規則變化了,整個產品分層的變動看起來很大,但是你從整個體系的層面去看,我們一直不都是在做爆品嗎?就算我們爆品很多,我們真正重點做的還是那幾個,爆品裡面依然會有二八原則。所以還是回到了我們以前的思路,他其實一點沒有變化。 所以,運營建立自己的運營體系真的很重要!!!
  • 【黨章學習】黨章學習手冊 十| 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黨章學習】黨章學習手冊 十| 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2020-10-14 1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那些比你厲害的人,思維能力強在哪兒?
    為什麼面對同一個困境,有些人抱怨,有些人變得勤奮,有些人卻選擇開始補習功課,尋找新的解決辦法?到底哪種方式才是正確的?其實,三個不同的行為體現了三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它們決定了你可以做成多大的事,也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 什麼是成熟的思維方式?——結構化思維
    怎樣的思維方式才是成熟的呢?先來看一個例子:眾所周知,魯班發明了很多工具,改善了人類生產勞動的技能,在這些工具中,鋸子最為重要,他是怎樣發明鋸子的呢?成熟的思維方式是會深度分析思考的,深度分析思考就意味著。我們不再只憑情緒、感覺來處理信息和做決策,而是會理性分析、挖掘本質、抓住關鍵。再舉個簡單的例子:老闆派湯姆和皮特到一個新地方開拓市場。而且要遠離公司。孤軍作戰,要做的準備工作實在多。
  • 「每月閱讀一本書計劃」什麼是結構化思維?思維可以結構化表達嗎
    二,結構化思維舉例這是我17年底寫的一段文字1,在沒有結構化以前推薦大家看運營之光,一本網際網路從業者,尤其運營從業者必讀的書。這本書從方法論,實戰技巧,運營發展脈絡談起。我推薦這本書,是因為它讓我更快的進入了運營角色,運用起運營思維,對我職業的發展屬意平頗豐,如果你是網際網路從業者,建議看下2,我現在整理下一,主題:推薦大家看運營之光,二,為什麼推薦我推薦這本書
  • 從運維到技術運營的 14 年修煉之路
    阿里妹導讀:不同於其他技術人的進階經歷,熊昌偉畢業後從未跳槽,在用友網絡潛心修煉 14 年至今。從測試、開發管理到運維,再到技術運營總監,他的轉型與成就來自無數次刻意練習和困境中的逆行身影。每一段打怪升級的鮮明烙印,皆因他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 如何讓我們的思維更高效(5):結構化思維
    所以,我們可以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修改為:複雜問題結構化,結構化的問題簡單化。這句話很簡單,其意也不深,但在我的實際體會中,能想到這樣做,能知道這樣做而且也是這樣做的人,少之又少。下面回到我們的主題:問題結構化的過程,就是結構化思維運用的過程。結構化思維與上述幾個思維工具的關係如圖3-11所示。
  • 人生修煉 進階無限——內蒙古集寧新世紀中學
    ;感念杜郎口人之公而忘私、度己度人,遂在嚼得菜根香的學習中略有感悟,倉促成文,與課改同仁分享:      人生修煉  進階無限      勿庸置疑的真理是,教育的出發點與歸宿均指向人本身,教育就是成就人的活動,不但成就受教育者,而且成就教育者本身。
  • 結構化思維:2個方法建立條理清晰的思考模式,將複雜問題簡單化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書籍是《結構化思維》。作者黎甜,三級拆書家、領英專欄作家、今日頭條特約作者、一覽英才網特邀作者。
  • 你必須要具備的麥肯錫的思考方法:結構化思維
    圖片來自 Pexels這種思維混亂是典型的缺少結構化思維的表現。結構化思維非常重要,不僅僅體現在表達上,也體現在在我們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具備結構化思維,才能將問題分析地更全面、更深刻。什麼是結構化思維?那麼到底是什麼是結構化思維呢?簡單來說,結構化思維的定義就是:邏輯+套路。
  • 那些牛人的結構化思維是如何煉成的?
    然而大部分人覺得,這是天生的,甚少花精力提高。其實,結構化思維不僅價值度高、而且可培養度也很高,值得我們刻意訓練。如果你按照本文的方法,沒能提高,放馬來找我。如果我們在解決問題、面臨選擇以及與人溝通的時候,能夠找到一個結構,將所有的碎片信息放進去,就能夠大大減輕大腦的負擔,更容易地解決問題。而這,就是所謂的「結構化思維」。結構化思維應用最廣泛的職業之一應該算是諮詢顧問了。
  • 真正強大的人,懂得建立體系,在高層次思維,成為領跑者
    高層次思維想要建立體系,首先你要理解什麼是高層次思維。其實高層次思維很容易理解,很多人都在某個領域使用過高層次思維。有的人卻舉步維艱,危機四伏?這就好比在開車領域裡的老司機與新手司機之分。有的人在高層次思維,輕鬆自如;有的人卻不得門而入,一直處於低層次思維當中,阻礙重重。02.建立體系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 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2018年02月02日 07:3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陸航 字號 關鍵詞:社會發展;中國;延安大學政法學院;社會主要矛盾
  • 開學第一課:我用發散型思維、結構化思維、視覺化思維教孩子語文
    對於學校給孩子們上的新課,我沒有過多的參與,但我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學習了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在一起學習的過程中,我總結了下,我用到了發散型思維、結構化思維、視覺化思維。在這裡我把過程寫下來,希望可以和家長朋友們共同學習、實踐。
  • 如何訓練結構化思維——學習筆記
    你是不是認為不擅長溝通是表達能力不行,工作報告做不好是寫作能力不行,工作完不成是業務能力不行,然而未必,這種腳疼治腳頭痛止痛的方式是不明智的,這些問題是不懂得結構化思維造成的。結構化思維是一種層次分明,方向有序,把問題進行縱向拆分和橫向歸納推理的立體化思維模式,無結構化思維給人一種凌亂無條理,一團亂麻的感覺。
  • 關於結構化思維
    直奔主題,這篇文章將會講清楚什麼是結構化思維,讓你解決問題更加高效,表達更加有力。本文將會通過3個小節去闡述:高手是如何思考與表達的;如何運用結構化思維;結構化思維案例。後來,我才了解到這就是結構化思維。02如何運用結構化思維那到底什麼是結構化思維呢?結構化思維是按照一定的框架與模型,去分類和整理的一種思維方式。來,老規矩,我慢慢說,你慢慢聽。
  • 結構化思維在產品經理中應用
    結構化思維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很重要的應用,在產品經理的崗位中,如何運用結構化思維處理問題,如何需求分析,如何機構化思維的組織、表達工作都成為一種很重要的習慣。結構化思維本身就是一種思維方法,處理問題,處理事情的一種手段。結構化思維概念:結構化思維是以事物的結構為思維對象,對事物結構的積極構建為思維過程,力求得出事物客觀規律的一種思維方法,同時也是工作中面對問題和工作任務進行思考,深刻分析問題原因,系統制定行動方案,高效解決工作目標的一種思維方法。
  • 結構化思維的應用:為什麼設計師需要理解產品業務?
    而另外一類人,在遇到同樣的問題時,會不慌不忙,思路清晰,將各種問題處理地妥妥噹噹,井然有序,並能順暢地表達出來。是因為他們智商過人?還是有三頭六臂?都不是!更多的是因為他們擅於運用「結構化思維」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