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第一鬼才」嚴世蕃,天下奇才,吾當其一的自信從何而來?

2020-12-19 夢回商周說歷史

提起嚴嵩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作為明朝第一奸臣,曾獨自把持朝政是十年,真可謂是權傾朝野。

在當政期間,嚴嵩賣官賣爵,殘害忠良,不僅親手除掉了夏言等對自己有威脅的忠臣,而且還放任韃靼的俺答鐵騎肆虐河套,可謂是罪大惡極。而嚴嵩敢於這麼囂張的原因就是他善於迎合嘉靖帝朱厚熜。

嘉靖帝朱厚熜被譽為明朝最聰明的皇帝,他不用宦官,不信近侍。僅僅憑藉自己的腦袋就將眾臣玩弄於鼓掌之間。嘉靖帝善於製造矛盾,讓大臣們相互掣肘,自己好坐收漁翁之利。

除此之外嘉靖帝還是一個自私的人,他不關心國民,只關心自己長生不老那點事,因此在他看來,大臣們能否治理國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會迎合朕心,會虛溜拍馬。而這一切,恰恰是嚴嵩擅長的,因此嚴嵩才能平步青雲,獨攬朝政。

但是聖心難測,嘉靖帝經常只發給大臣隻言片語來讓大臣自己猜測,如果大臣猜錯的話,那麼後果會極其嚴重,有很多大臣就是因為沒有揣摩好聖意而被貶官。而嚴嵩之所以能每次能揣摩對聖意,其原因就是他有獨一無二的軍師:嚴世蕃。

一、 工部侍郎嚴大人

嚴世蕃是嚴嵩的兒子,在長相上他並沒有繼承嚴嵩的帥氣,反而長得很有特點:肥頭大耳,還瞎了一隻眼睛。可以說是及其影響市容,這樣的人在殿試往往是是沒有優勢的。但是架不住嚴世蕃有一個好家世。

在嚴嵩當上禮部尚書之後,嚴世蕃萌父恩進入了國子監,在國子監畢業後被授予了左軍都督府都事這一官職,後又被升任為尚寶司少卿。因為嚴嵩的權勢又很快升任太常寺少卿。在嚴世蕃三十八歲的時候升任太常寺卿(正三品大員),因為當時嘉靖帝憐嚴嵩年老,特賜嚴世蕃隨侍嚴嵩。

從今以後,嚴嵩便讓嚴世蕃隨侍左右,甚至在內閣輪值的時候也違反規矩,讓嚴世蕃隨行。嚴嵩此種做法並不意味著他喜歡嚴世蕃,而是因為嚴世蕃確實是一個極為厲害的人物,嚴嵩離不開他。

當時嚴嵩正被首輔夏言搞得焦頭爛額。夏言是一個極其有能力的大臣,他並不是一個迂腐的書呆子,而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

夏言深知皇帝最不喜歡結黨營私,因此便主動疏遠了自己和大臣們的聯繫,並且還潔身自好,只關心國家大事。這樣的態度使得嘉靖對他十分讚賞。這樣使得夏言的位置更加的穩固了。

但是此時的嚴嵩已經得罪過夏言,和他"圖窮匕見"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嚴嵩是很危險的。

但此時嚴世蕃告訴嚴嵩,夏言是很好對付的。理由是:夏言雖然身居高位,看似強硬,但是優柔寡斷,遇事猶猶豫豫,算不得可怕,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可以說嚴世蕃看人的眼光很準,後來夏言的死因就是因為這個弱點。

二、 嚴世蕃的巧計

說實在話,嚴世蕃雖然是一個奸臣,但是他確實聰明絕頂,據說嚴世蕃和人談話,對方說上句,他就知道人家下一句要說什麼,也就是說嚴世蕃特別擅長揣摩人心。

除此之外嚴世蕃還極其擅長寫青詞,當時嘉靖皇帝朱厚熜喜好道教,整日煉丹打坐。因此對於青詞也十分喜愛。所謂青詞就是寫給上天看的詞,因為寫在青藤紙上,故稱青詞。

青詞的語句一般都是用大量華麗的詞語堆砌而成,因此想把青詞寫好,不僅需要熟讀百家之言,更需要才華橫溢,文思泉湧。而嚴世蕃,恰恰很擅長青詞,因此嚴嵩的青詞大多是嚴世蕃所寫。

這對於嚴嵩的仕途有很大的幫助,要知道大學士李春芳就是靠寫青詞平步青雲的。

嚴嵩對嚴世蕃很依賴,嚴世蕃自己也很自負,他認為當今天下奇才,唯三人而已,其一曰楊博,其二曰陸炳,而第三個人就是嚴世蕃自己。何等的狂妄,何等的囂張,簡直跟謝靈運如出一轍,但偏偏嚴世蕃有這樣的資格。而鬥倒夏言就是他智慧的體現。

當時邊將曾憲曾計劃收復河套,並請示了嘉靖帝,但是嘉靖帝是一個怕麻煩的人,出征收復河套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打仗卻極為麻煩,不僅要徵糧,運兵,還要看戰報,選策略,計算傷亡,實在是麻煩的不得了,顯然還是修道煉丹好。

但是夏言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拼命的向嘉靖皇帝請示出兵(收復河套確實是好事),一向圖清閒的嘉靖皇帝憤怒了,他給了夏言一個評語"強君脅眾"。從此冷落了夏言,夏言只能黯然退休。

但嚴世蕃先按沒有打算放過夏言,他勾結錦衣衛指揮使陸炳,誣陷曾憲和夏言互相有勾結(邊將結交近侍是死罪),嘉靖帝看罷大怒,立即派人將夏言追了回來。

一向忠誠的夏言被棄市,妻子流放廣西不毛之地,兒子和孫子被削職為民。

至此嚴嵩在嚴世蕃的幫助下獲得了全面的勝利,再也沒有人能阻擋他了。

三、 嚴世蕃的身死

有一句歇後語叫: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而嚴世蕃顯然就走了驕兵這條路,當時他狂妄地認為天下以無敵手。因此便放蕩起來,誰知隱忍數十年的徐階開始了扳倒嚴嵩的行動。

恰逢嚴嵩的妻子(也就是嚴世蕃的母親)死了,按規矩嚴世蕃就要回家守孝。而失去嚴世蕃的嚴嵩仿佛一下失去了主心骨,頻頻犯錯引得嘉靖帝厭煩,而嚴世蕃也因為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被流放充軍。

但是由於此時的嚴嵩手眼通天,因此嚴世蕃並沒有去充軍,反而逃離回去,還在自己的老家蓋了房子。最終徐階用計將嚴世蕃逮捕,以私通倭寇,蓋房子佔據王地(有王氣的地)為名殺了嚴世蕃。

在嚴世蕃死後,嚴嵩失去了這個最強大腦,因此被徐階很輕易地擊敗,最後被革職抄家,只能流落街頭討飯為生。

參考資料:《明史》、《明世宗實錄》

相關焦點

  • 明朝嘉靖年間,嚴黨骨幹嚴世蕃,他為什麼被人們稱為「鬼才」?
    明朝嘉靖年間,被人稱為「鬼才」的嚴世蕃,他到底有多鬼(聰明)?
  • 明朝巨貪嚴世蕃為何被稱為鬼才,他到底有多聰明?
    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嚴嵩是明世宗嘉靖年間攬權最久的一個內閣輔臣
  • 嚴世蕃
    那是因為嚴嵩所有的工作,都是由他的兒子,自稱天下三才之一的嚴世蕃來完成的。  說實話,嚴世蕃同志的相貌實在有些抱歉,而且此人腿腳還不利索,還瞎了一隻眼,而對於他的評價,大概就是上面的題記了,當然,人不可貌相,別看他長得很挫,但他卻有著一個十分簡單卻很實用的優點——聰明。
  • 嚴世蕃之死
    徐階指著紙上羅列的罪名第一條(殘害忠良楊繼盛、沈練),說:「單憑這第一條,嚴世蕃就可以脫身矣!」 黃光升不解,徐階也不解釋,繼續說道:「這樣吧!我來修改一下。」隨後徐階將嚴世蕃的罪名重新羅列三條: 一、嚴世蕃和死黨羅龍文勾結倭寇,聚集海匪,企圖裡通外國,逃往海上。
  • 如何看待《大明王朝1566》裡嘉靖的這段話?
    而全劇自第一集到第三十五集,實際上就講了一件事,就是「倒嚴」。第一階段:改稻為桑埋禍根改稻為桑這件事一開始就是死棋,這個我們在第二個問題裡就已經說透了。改稻為桑對於嚴黨來講,實際上就是在嚴嵩老邁、嚴世蕃進一步掌權的重要時期,嚴黨採取的一個重要措施。
  • 《錦衣之下》忽略友情,輕視親情,蔑視愛情,是嚴世蕃失敗的原因
    藍青玄通過種種精心的策劃,成為了嘉靖皇帝身前的紅人,對藍青玄的突然崛起與得寵,老奸巨猾的嚴嵩是有所察覺的,也在私下裡提醒過嚴世蕃,可是嚴世蕃並不在意,他認為自己很了解嘉靖皇帝,認為皇帝寵幸道人不過都是一時之需,用完就扔了,威脅不到自己。
  • 壬寅宮變:嘉靖朝政的轉折點,既體現嘉靖的專橫也對朝政產生影響
    而這一宮變是嘉靖帝的專橫暴躁所致,也是嘉靖朝政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並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開啟了嘉靖皇帝怠政的時期;其二,使嘉靖更狂熱地崇信道教,專一奉道事玄;其三,使嘉靖朝政治帶有"道術治國"的色彩;其四,直接導致嚴嵩專權亂政的出現。而宮變之後,嘉靖前期相對清明的政局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腐敗的吏治,可見,"壬寅宮變"對嘉靖朝的朝政走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嘉靖為何不處置海瑞?明知自己做錯了,卻還要讓裕王和萬曆學自己
    此後嘉靖又拋出了長江黃河的論調,長江指的就是海瑞這樣的好官,指的也是天下百姓這一方,是清澈的。而黃河指的是嚴嵩、嚴世蕃這樣的貪官,水是渾濁的。黃河泛濫了,嘉靖要治理,所以他殺了嚴世蕃,趕走了嚴嵩。所以嘉靖只能寄希望於裕王了。當時張居正等人在朝中如日中天,失去嚴嵩和嚴世蕃的壓迫,他們的實力已經足以和皇帝相抗衡,這是嘉靖不願看到的。總有一天,國庫一如洗,百姓也一貧如洗,再不改制,便要改朝換代了!他活著的時候,可以製得住這幫人,可是等到他死了以後呢?
  • 畢業季歷史正劇推薦:《大明王朝1556嘉靖與海瑞》
    論政治、官場、君臣、民心,大明王朝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神劇之所以是神劇,在選角,劇情,場景布置,臺詞,氣氛等都是超高水平。嘉靖皇帝(陳寶國老師飾)第一集就將3方博弈的局面展現給觀眾看,呂芳這時與嚴嵩聯手來將周雲逸的言論轉成誹謗朝廷(也是嘉靖的意思),借著這次庭前財政會議,三派之間的矛盾顯現出來,會議上每一句都蘊含深意。
  • 怪才·奇才·鬼才
    其風格磅礴大氣、豪邁灑脫,被喻為「怪才、奇才、 鬼才」。1949年,吳人豪出生在邵陽縣一個書香家庭,父親吳蘇章是當地一個有名的詩文書法家,並有一身好武藝。他幼承庭訓,耳濡目染,詩書畫各方面都打下了堅實的童子功。15歲中學畢業,他隨家下放,當過農民,挑過擔種過田;也當過工人、廠長,做過雕花、版畫、剪紙、油漆、竹藝,還做過設計、廣告、裝潢,等等。
  • 司馬懿評價諸葛亮「天下奇才」,其實前面還有一句,讓人背後發涼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裡而請戰邪。其三,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這句是司馬懿的自信,即,我已經找到了破解諸葛亮的辦法了,別看他提兵十萬前來,已被我「畫個圈圈詛咒」的無法翻身,遲早被我幹掉。
  • 影響了整個嘉靖朝的心學門人,集結號吹響搞垮嚴嵩集團
    嚴嵩號稱大明第一奸臣,他一生貪汙腐敗尸位素餐並且坑害了無數忠臣良將。嚴嵩出任嘉靖朝內閣首輔期間,黨羽爪牙遍布朝野,他的兒子嚴世蕃也算是足智多謀之輩。如此地位可以說無人能夠撼動。然而最終嚴嵩父子敗在了一個學術流派的門人弟子之手,這個影響了嘉靖朝的學術門派被稱作心學。
  • 通過《大明王朝1566》來看嘉靖年間的官場鬥
    浙江布政使也就是相當於省長鄭必昌,以及專管執法和司法的鎳司衙門何茂才,都是嚴世蕃的人,他倆則選擇堅決執行嚴世蕃的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施行改稻為桑。他倆與宮裡司禮監直轄的江南織造局主管大太監楊金水,以及依附織造局的巨賈沈一石合謀,想要通過決堤淹田來迫使沒了收成的農民以低價賣田給沈一石,再由沈一石這樣的大財主們來施行改稻為桑。
  • 中醫學的自信從何而來?
    其中,學術共同體自信問題尤其關鍵。  首先需界定何謂「自信」!有人自認為對中醫非常自信,甚至有學者以「鐵桿」中醫自詡:鐵桿意味著無條件的、帶有意識形態及宗教色彩、缺乏科學精神,這不是自信,是盲從。有人認為一切都是中醫對西醫錯!2007年中西醫之爭中,不少人對反中醫者開口就是「你們不懂!」
  • 道合元始天尊,天生嘉靖皇帝:封神演義的起點,或許就在這篇青詞
    《西遊》風行天下後,神魔小說蜂起,到比較有代表性的《四遊記》和《封神演義》中(兩部書不能確定孰先孰後),龍族的遭遇就有點悲慘了,別說尊敬了,簡直就是隨心所欲想殺就殺想剮就剮。隆慶還好點,嘉靖和萬曆這對爺孫,槽點是絕對滿滿的,不說別的,單說大奸臣嚴嵩的兒子嚴世蕃伏法時,京城百姓扶老攜幼、彈冠相慶,就知道此時大明朝有多離譜。
  • 明代奇才徐文長,詩奇畫奇對聯奇,被袁宏道稱為大明第一奇才
    「有明一人」,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說徐文長是大明第一奇才。足見袁宏道對徐文長是多麼推崇了。(袁宏道對徐文長的評價之語,出自明代文人陶望齡所寫《徐文長傳》。)袁宏道眼光很高,為什麼對徐文長特別看待呢?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看書的讀書人。記得關注我,讓我先從徐文長的人生軌跡說起,然後再談談徐文長的詩文對聯作品。
  • 前赴後繼勸諫嘉靖皇帝的大明群英命運如何?
    楊爵忍無可忍,上書直諫:「如今天下大勢,恰似人病入膏肓,『腹心百骸,莫不受患。』陛下即便想拯救天下,也是束手無策,回天乏術。而有些居心險惡的大臣『遇災變而不憂,非祥瑞而稱賀,讒諂面諛』只圖取悅陛下,實則禍國殃民,實在令人扼腕!且『翊國公(郭)勳,中外皆知為大奸大蠹,陛下寵之,使諗惡肆毒,群狡趨赴,善類退處。此任用匪人,足以失人心而致危亂者。』」
  • 嘉靖皇帝「渣」到無恥,當著眾人扒下皇后衣服,讓她被活活氣死
    他是明朝最聰明的皇帝,他在位時有嚴嵩、嚴世蕃、徐階、胡宗憲、譚綸,戚繼光這些牛人,但20年不上朝還能玩弄大臣於鼓掌之中,牢牢的穩住手中權利,一天只知道修道成仙,吃那麼多水銀還能活那麼久,在位45年。被踹流產而死的陳皇后後宮佳麗三千,嘉靖偏偏不感興趣,只是愛打扮成道士清心寡欲。對於女人,他真的是薄情寡義,渣男中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