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即將升入一年級的孩子們就要開啟小學生涯了。不少新生家長現在心裡很忐忑:面對孩子的人生新階段,到底要做好哪些準備才能幫助孩子順利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呢?首先來說,學習習慣的培養至關重要,那麼一年級的孩子究竟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學習習慣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培養孩子的聆聽習慣。學會聆聽可以說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最關鍵之處。由於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很容易被外界的聲色形幹擾。因此,家長一定要加強孩子聆聽習慣的培養。方法有:睡前給孩子讀故事書,選情節引人又很溫暖的內容,要求孩子不講話,不打岔,安靜地聆聽,聽完,讓孩子複述。其次是可以坐下來與孩子交談,孩子講,家長一定要認真聽,不打岔,不做其他事,等孩子說完,家長複述。反之,家長講,孩子聽,聽完,複述。反覆訓練之下,孩子就養成了聆聽的習慣。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孩子就特別會聽課,學習效率很高,中學裡的學霸,基本上都是很會聽課的孩子。
2.培養孩子清晰有序的表達習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具備,但容易顛三倒四。因此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清晰有序的表達習慣。通常做法是,帶著孩子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大人先有序地表達一遍,再讓孩子按照「先,接著,最後」的模式說出對人和事的觀察結果。說得不夠清晰的,家長要及時指出來。反覆之下,孩子的表達就會很清晰了。
3.培養孩子回家先做作業後玩耍的習慣。多數孩子放學回家都是先猛玩,玩夠了再寫作業,然後發現時間不多了,於是作業寫得相當的潦草。長此下去,孩子的學業成績受到影響。孩子到中學,為何成了學渣?多數是因為小學階段養成了極壞的學習習慣。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不論中學老師如何抓,都很難抓起來。
4.培養孩子正確握筆的習慣。小學一年的孩子,指力不足,因此握筆的姿勢非常難看。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錯誤的握筆姿勢,然後不厭其煩地培養孩子正確握筆的姿勢。姿勢正確,書寫就相對工整漂亮。百度一下,網上有很多正確握筆的圖片,照著做就可以了。
5.培養孩子喜歡閱讀的習慣。要想孩子喜歡閱讀,家長本身就要閱讀才行。有些孩子家裡連一本繪本都找不到,家長卻希望孩子成為人人稱羨的學霸。現在有很多繪本都是依照孩子的年齡階段或者是學段來編制的。一年級的孩子,在當當網一搜,自然就有與之匹配的閱讀繪本。建議家長不論家有多小,都建一個小小的閱讀書吧,讓孩子的閒餘時間泡在書吧裡,喜歡閱讀的習慣就養成了。
6.培養孩子定時看動畫片的習慣。動畫片當然是可以看的。但一定要給孩子約定好固定時間,一旦時間到了,就要果斷地關掉電視。
7.培養孩子認真書寫的習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書寫難免潦草。但如果家長能細心地指導,反覆地糾正,耐心地指導,孩子就會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對他後續的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
8.培養孩子整理作業的習慣。很多孩子做完作業就地一甩,就一邊玩去了。建議家長看著孩子把作業做完了,不要急著去玩。而是用一兩分鐘的時間,按照學科順序(比如語文、數學、英語)整理,然後疊好放在書包裡。
9.培養孩子整理書包的習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還沒有整理的概念,但一定要教。建議定期指導孩子整理自己的書包。有用的,整齊有序地放在書包裡,沒有用的,要及時清理,最好一周整理三次(二四六)。孩子養成整理的習慣,對他今後的學習以及職場人生都有很大的幫助。
10.培養孩子遠離手機的習慣。現在有很多家長為了自己更灑脫地玩,更為了擺脫孩子對自己的糾纏,乾脆把手機給孩子,讓他一邊玩去。殊不知這種做法完全是在害孩子。小孩子最容易沉迷手機裡那些花花綠綠的遊戲,一旦上癮很難糾正,大一點很容易陷入網癮,那時再來挽救,成本相當大!
11.培養孩子看高質量動漫的習慣。孩子喜歡看動畫片,這已經毋庸置疑了。但不是所有動畫都值得讓孩子看。如果孩子看了一些三觀不正的動畫,對孩子的成長反而有害。因此,家長在指導孩子看動漫的時候,要事先進行甄別,要選那種符合普世價值觀的內容給孩子看。比如幾米的漫畫繪本,比如宮崎駿的動漫。孩子最初看的就是高質量的動漫作品,今後遇到那些低劣的東西就不會入他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