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聽信偏方給寶寶退燒 第二天孩子沒了

2020-12-20 快科技

8月13日,未滿月的福建羅源男嬰小軍(化名)發燒,家人上網找了多種偏方,銀手鐲煮水喝、珍珠粉泡水喝、酒精擦身,折騰了一夜,小軍哭鬧不止,全身起了很多紅疹。

次日,家人才急了,輾轉2個小時左右,將其送到福州市第一醫院,但小軍已停止了呼吸。

「早點就醫,也許還有救!」對此,該院多位醫生深表惋惜,表示家長不應迷信偏方。

男嬰哭鬧一夜 嗜睡後才送醫

14日上午9時許,小軍被家人送到市一醫院。當時,兒科主任醫師黃理森發現,小軍面色青灰、四肢冰涼,已停止了心跳、呼吸,他試著做了幾分鐘的胸外按壓,但小軍沒反應。

他揭開衣服細看,小軍身上已有屍斑,但家人無法接受,哭癱在地。

家人告訴醫生,小軍已發燒2天,他們上網查了查,發現新生兒最好不要吃藥,就按網上傳授的偏方,找來一對銀手鐲,煮水給小軍喝,又泡了些珍珠粉給小軍「壓驚」,還用酒精給小軍擦身降溫。

但小軍高燒不退,最高時體溫飆升到39℃。到了14日凌晨3時許,他哭個不停,媽媽發現,他的身上冒出很多紅疹,密密麻麻的,但他們想再觀察一下,就沒去醫院。

直到早晨7點左右,小軍的哭聲漸漸弱了,出現嗜睡症狀,連奶都不喝,家人才決定上醫院。他們坐著大巴趕到福州時,小軍已沒救了。

「搶救應爭分奪秒!」黃醫師說,小軍沒做屍檢,目前無法確定死亡原因,但家長若及時、就近送到當地醫院搶救,也許還能挽回。

不迷信偏方 別盲目排斥吃藥

「不應迷信偏方!」該院兒科主任嚴爭說,網絡上熱傳的「銀器煮水喝、蛋清擦身、溫毛巾綁腿、白酒擦身」等退燒方法,都不安全,家長不要模仿。

她強調,孩子體溫超過38℃時,家長可在遵照醫囑的前提下進行物理降溫:少穿衣服、少蓋被子,多喝溫水,讓寶寶自然散熱;洗溫水浴,或用溫熱的毛巾給孩子擦拭身體,加快皮膚散熱;少量、適當使用冰敷,在孩子頭部或大血管位置冷敷或冰敷。

嚴主任還說,現在也有不少家長,在小孩生病時,堅持不給藥、不輸液,盲目排斥就醫,結果耽誤了孩子的病情。

前不久,1歲多的福州男童小強(化名)發燒一周,直到精神萎靡才被家人帶到市一醫院檢查,結果被確診為敗血症,住院治療14天才好轉。

嚴主任提醒,嬰幼兒可能起病急、變症快,但症狀不典型,無法正常語言表達,家長不應簡單地憑體溫判斷小孩是否需要就醫。

如小孩發燒超過38.5℃且12小時不退,呼吸急促、手腳冰冷、抽搐、精神倦怠、肢體抖動、嘔吐、皮膚蒼白或紫紺、意識不清、餵養困難、尿量減少等,要馬上就醫。

尤其是小於3個月的嬰兒,一旦發燒,應儘快送醫。

迷信偏方害死人:還有這些偏方也都不靠譜

1、發燒捂汗降溫

發燒了,趕緊躺在床上,蓋上棉被捂出汗就好了。

據了解,發燒了蓋上棉被捂汗,可能導致兩種結果:一、如果不出汗,體溫會被「捂」得越來越高,體溫的攀升會給心臟等器官造成極大負擔,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二、如果捂出了汗,大量汗液的蒸發會帶走體內的水分和無機鹽,導致體力虛弱,出現虛脫。

正確方法:發燒不能「捂」,「散熱」才是根本之道。當體溫在38.5℃之下時,可以用溫水擦浴等物理方式來降溫,同時少量多次地喝些熱水,幫助身體散熱。在補水和物理降溫雙管齊下的同時,遵醫囑適當使用退熱藥物,達到降溫的目的。

2、流鼻血時仰頭

流鼻血仰著頭會讓血流入呼吸道,造成窒息;若是外傷後流鼻血,很可能是顱底損傷流出的腦脊液,堵塞鼻子可能導致顱內感染。

正確做法:坐下來身體稍微前傾,張開嘴巴,用嘴呼吸;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兩側,朝後腦勺方向擠壓十分鐘,以稍有痛感為宜;如流血不止,應立即就醫。

3、魚刺卡喉立馬拍背

吃飯卡了魚刺,或者被異物嗆到,拍拍背、大口吞咽饅頭米飯,希望能把異物「帶下去」。這些做法都很「玩命」,很容易讓異物越陷越深,有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正確方法:出現異物卡喉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海氏急救法:站在患者背後,用兩手臂環繞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抵住肋骨下緣與肚臍之間,另一手抓住拳頭;快速向裡向上擠壓,形成一股衝擊性氣流,將堵住氣管、喉部的食物硬塊等衝出,重複至異物排出。

4、口服維生素B1來驅蚊

口服維生素B1,或將維生素B1溶解於水噴灑在皮膚表面來驅蚊。或許最根本的原因是維生素B1有微弱的特臭,而且有苦味。溶解於水,噴灑在皮膚表面,能讓蚊子「退避三舍」。

專家認為這個方法不太靠譜。一方面,蚊子不像人那樣能「聞」,所以通過味道來驅蚊的說法並不成立;另一方面,吸引蚊子的主要因素是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如果這個因素無法克服,想要避免蚊子叮咬不太可能。

正確方法: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去除蚊子繁殖的溫床,而居民家中最容易產生孳生蚊子的就是室內外的積水。此外,通過使用傳統的紗門紗窗和蚊帳,為蚊子靠近人體設置屏障也是很有效的。

5、燙傷後使用牙膏

燙傷是常見的家庭意外之一。在燙傷之後,人們通常會馬上用牙膏、肥皂來塗抹,認為牙膏可以使燙傷部位降溫,可以緩解燙傷的程度。

燙傷後塗抹牙膏是錯誤的行為。牙膏很容易使滲出液積聚,滋生細菌,發生感染。雖然有些牙膏對較輕燙傷有一些作用,但牙膏並不能改變血管的通透性,也不能保護傷口。

正確方法:針對燙傷,最簡單的方法是用冷水澆,讓體表受傷的部位降溫。家長注意不要用抹牙膏之類的民間處方,否則可能加重傷情並且影響醫生對傷勢的判斷。

相關焦點

  • 家長拿這東西給寶寶退燒,第二天孩子沒了!
    對此,該院多位醫生深表惋惜,表示家長不應迷信偏方。家人告訴醫生,小軍已發燒2天,他們上網查了查,發現新生兒最好不要吃藥,就按網上傳授的偏方,找來一對銀手鐲,煮水給小軍喝,又泡了些珍珠粉給小軍「壓驚」,還用酒精給小軍擦身降溫。但小軍高燒不退,最高時體溫飆升到39℃。
  • 孩子發燒切忌亂用偏方 燈芯草退燒不靠譜
    發燒是經常伴隨感冒出現的一種症狀,很多孩子都有過發燒的經歷,發燒代表機體免疫力增強,可以促進機體對抗病原體,加速痊癒。但是如果長時間發燒不退的話,容易燒壞了身體。有些家長怕西藥有副作用,就給孩子用偏方退燒,但是有些偏方卻並不靠譜,下面中醫為大家揭秘幾種常見的退燒偏方是否靠譜。
  • 寶寶發燒用酒精擦能退燒?別讓「偏方」害了孩子
    別讓「偏方」害了孩子寶寶發燒用酒精擦能退燒?別讓「偏方」害了孩子寶寶發燒用酒精擦能退燒?別讓「偏方」害了孩子寶寶發燒用酒精擦能退燒?別讓「偏方」害了孩子寶寶發燒用酒精擦能退燒?別讓「偏方」害了孩子寶寶發燒用酒精擦能退燒?別讓「偏方」害了孩子
  • 退燒偏方解讀:溼毛巾綁腿給孩子退燒有局限性
      「孩子又發燒了,這該怎麼辦?」許多新手爸媽沒有育兒經驗,遇到孩子發高燒就手忙腳亂,上網找解決方法,這些偏方有綁腿退燒法、酒精擦拭法、冰枕退燒法等等,不過這些退燒方法可以全盤接收嗎?
  • 寶寶發燒後家長別急 三個退燒小偏方教給你
    原標題:寶寶發燒後家長別急 三個退燒小偏方教給你   發燒是因各種疾病引起的身體防衛性反應。研究顯示,身體負責吞噬細菌的白血球,在體溫升高時(38℃~39℃)其吞噬能力加強。下面我們看看寶寶發燒後該怎麼處理?
  • 奶奶聽信偏方給新生兒餵「神仙水」,孩子差點沒了,養孩子別迷信
    家庭裡面有小寶寶出生,對於家裡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件大喜事,尤其是孩子的爺爺奶奶,生怕自己的孫子孫女有什麼閃失,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很容易聽信一些沒有被科學依據證實的偏方,無意中傷害到自己孫子孫女的健康,乃至是生命安全。
  • 用了老家的「神藥」,5個月大寶寶中毒!這些偏方還敢給孩子用?
    偏方年年有,今年格外多!深圳一名5個月大的寶寶,因為吃了奶奶找來的「偏方」,夜裡頻繁驚醒,食慾減退,消瘦無力,去醫院檢查後發現,血鉛嚴重超標,肝功能也受到損傷。扔掉這「罪魁禍首」後,經過治療,寶寶血鉛迅速下降,雖然與其他孩子相比,體重、身重還要相差一點,還總體發育還算正常。
  • 這些育兒偏方可能80%的家長用過,但只要用一次,你會後悔一輩子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熱衷於用偏方育兒,殊不知,這些土方子根本沒科學依據,最後還會害了孩子。那麼常見的偏方都有哪些呢?活蝌蚪下火之前有一段家長給幼童餵食活蝌蚪治病的視頻引爆網絡,孩子家長聲稱餵蝌蚪是為了清火,隔著屏幕都為孩子感到擔心。
  • 這些小兒退燒偏方,真的科學嗎?
    發燒是小兒最為常見的症狀,也是父母最為擔心的事情,很多家長害怕打針吃藥會給寶寶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很多時候都優先考慮在家處理。於是,網上五花八門的退燒偏方就有了市場。
  • 男嬰發高燒家長銀鐲煮水喝治退燒 第二天喪命
    對此,該院多位醫生深表惋惜,表示家長不應迷信偏方。 男嬰哭鬧一夜 嗜睡後才送醫 14日上午9時許,小軍被家人送到市一醫院。當時,兒科主任醫師黃理森發現,小軍面色青灰、四肢冰涼,已停止了心跳、呼吸,他試著做了幾分鐘的胸外按壓,但小軍沒反應。他揭開衣服細看,小軍身上已有屍斑,但家人無法接受,哭癱在地。
  • 家長這麼給4天的寶寶退黃疸,寶寶卻不哭不鬧生命垂危!
    4天的孩子,身上卻布滿了針孔!這是怎麼回事?究竟是誰那麼狠心對一個新生孩子下手!   據介紹,該患兒出生第二天出現皮膚黃染,兒科醫生建議轉至新生兒科治療。但寶寶的親友普遍認為,「新生兒黃疸不過是小問題,哪裡要住院那麼嚴重!回家拿草藥洗洗澡,吃點中藥就行!」為此,年輕的父母在寶寶生後3天就辦理了出院手續。回家後他們聽從親友的偏方,買了「藏紅花」給寶寶洗澡,還給他餵了中藥和珍珠粉 「去黃」,但是寶寶的黃疸不但沒退反而越來越重。
  • 3歲孩子被開水燙傷,父母聽信「偏方」後,孩子再也沒能醒來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磕磕絆絆,但對於家長來說,我們要掌握科學的護理急救知識,而並非「病急亂投醫」的盲目和衝動。因為,一旦沒能及時幫孩子找到「最恰當」的解決方案,或許給孩子留下的,就是一生的悲劇。
  • 孩子高燒驚厥家長不要盲目給孩子退燒,不然可能危害寶寶健康
    雖然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但是人吃五穀,怎麼可能不生病呢。有時候孩子發高燒情況看起來比成人兇險的多,家長看著孩子燒成那樣,一顆心都要碎了,但是給孩子退燒不可盲目,否則一不小心就可能會害了孩子。
  • 偏方退燒害死人!1歲男嬰高燒意外身亡,這些退燒方法別再用!
    文丨三秋桂子秋冬天氣變幻莫測,寶寶們的身體抵抗力遠不如成人,所以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看到心頭肉發燒難受,家長們都如驚弓之鳥寢食難安,為了讓寶寶快點退燒逼不得已用了一些「偏方」退燒法,但這樣卻是害人匪淺。
  • 40天嬰兒因家長錯信偏方差點喪命!你被這些偏方坑過嗎?
    正確的處理方法是:用制黴菌素片研成粉末與涼開水或魚肝油滴劑或生理鹽水調勻,拿棉籤蘸取塗在患處,一般1-3天即可見效。在見效後再堅持繼續塗抹3-4天,以免復發。另外,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在媽媽的乳頭上塗抹些藥物以預防反覆交叉感染,配方奶餵養的寶寶應注意奶瓶和奶嘴的清洗消毒,平時給寶寶勤洗手,注意寶寶的毛巾、口水巾、玩具等也要勤消毒。
  • 試試這個小偏方,貼肚臍就能退燒
    【問診記】寶寶感冒發熱是常見的病症,一旦寶寶感冒發熱,很多家長就會手忙腳亂,著急上火,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今年同學聚會的時候,我們幾個老同學聚到一起說說笑笑,可發現麗麗總是心不在焉,精神狀態也不好。我們幾個老同學開始調侃她說:「麗麗,你昨晚是不是沒睡好啊?你家寶貝兒子和你老公又合夥折騰你了吧?」「唉,我現在倒是盼著他們能合夥折騰我呢!」
  • 天氣熱孩子吹空調感冒 家長用偏方退燒燒傷娃
    別以為今天38℃很熱,還沒到頂呢,預計三伏期間,40℃以上的極端高溫仍有可能出現,偶有降雨雲系出現。整個三伏天,又以中伏最熱,7月28日-8月6日期間,40℃極端高溫時有出現。熱天熱事吹空調感冒用偏方退燒被燒傷高溫天到來後,家裡空調常開,一不留神小孩就感冒發燒了。
  • 女子聽信偏方求子 專家:偏方都沒有科學依據
    原標題:女子想生兒子竟輕信偏方求開藥 專家表示偏方都沒有科學依據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迅通訊員黃潔瑩趙林33歲的韓女士和丈夫育有一女,最近想生二胎。為了湊一個「好」,兩人很想生一個兒子,便照著網上的偏方,四處跑醫院希望注射碳酸氫鈉液,沒想到均被拒絕。昨日,武漢專家表示,網上生兒育女的偏方層出不窮,這些都沒有科學依據,寶寶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女子聽信偏方求子上周,韓女士來到武漢市漢陽醫院消化內科,稱自己最近「胃反酸」,希望醫生開幾瓶碳酸氫鈉注射液。
  • 外婆用偏方給孫女洗了個頭,幾分鐘後女孩就頭暈嘔吐,竟然中毒了
    像這樣的家長誤信「偏方」害了孩子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扎針治鬧夜父母信土方扎40針治鬧夜結果把出生50天的兒子送進ICU去年湖北襄陽一對夫妻為了治兒子鬧夜,聽信土方給他扎針,結果把出生50天的兒子送進重症監護室。
  • 兒童治療霰粒腫需及時 切勿聽信偏方
    哈醫大二院近日接診了一名小患者,因父母聽信「偏方」治療,險些釀成悲劇。一個月前,媽媽發現3歲的陽陽總是不停地揉眼睛,仔細一看,原來孩子左眼的上眼瞼處長了一個綠豆般大小的疙瘩。起初陽陽媽媽並沒在意,但十幾天後疙瘩越長越大,連右眼瞼上也長了疙瘩。陽陽媽媽立即想到了「偏方」,找來仙人掌搗碎了敷到陽陽眼瞼紅腫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