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講個故事給孩子聽

2020-08-28 成長的雨媽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這是一個偉大的節日,因為讀書是偉大的事情。


這個偉大的日子是怎麼來呢?這恐怕還要從一本叫做《堂吉訶德》的書說起。

故事的主人公堂吉訶德,生活在十六、七世紀的西班牙。

堂吉訶德本是一個家境不錯的鄉紳,他酷愛讀中世紀的騎士小說,吃飯、睡覺、走路時總沉浸於書中的情節,夢想著自己也能成為一名勇敢的騎士。


後來竟分不清現實和故事的區別,把自己裝扮成騎士的模樣,騎著一匹老馬、帶著一個隨從就出去闖蕩天下、行俠仗義了。

他天真地想用自己的方式掃除社會上的邪惡力量,做鋤強扶弱的騎士英雄,其荒誕程度,就像今天的人想用金庸小說裡蕭峰的「降龍十八掌」去蕩平天下一樣。


結果當然是不合時宜,以至於發生了很多啼笑皆非、離奇古怪的故事。

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被它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的喜歡和同情上這位糊塗又可愛的主人公,甚至希望他真的能做成點什麼呢!

世界讀書日就跟這本書的作者、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1547-1616)有關。他本人的故事更是既坎坷又悲慘、充滿了傳奇色彩。

塞萬提斯出生於西班牙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少年時期跟隨父親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只上過中學,沒錢上大學。但是在此期間他閱讀了很多希臘和古羅馬的經典名著,成為了一個博學的人。


二十幾歲的時候,他加入兵團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一次,在希臘的勒班陀海戰中,他英勇衝鋒,身上中了三槍,其中2顆子彈打到胸部,一顆擊中了左手,導致左手殘疾。

面對這麼殘酷的事情,他卻說,「失去了左手,右手更光榮。」

1575年,塞萬提斯請假回家看望父母,卻在旅途中遇到了非洲海盜,被賣到了阿爾及利亞當奴隸。

經過了整整五年的奴隸生涯,他的家人才湊夠了贖金,將他贖回。


等他終於回到了祖國,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謀生,沒想到卻又開始了悲慘的牢獄生涯。

一次是因為被人誣陷,一次是涉嫌謀殺。其實他怎麼會殺人呢?只是因為他發現有一個人死在了他的家門口。

戰爭、殘廢、海盜、誣陷、牢獄、貧窮……接連不斷的打擊給了他寫作的動力和傾訴的欲望,他開始寫《堂吉訶德》,並把自己的很多經歷也寫進了故事裡。

《堂吉訶德》一經出版便大受歡迎,一版再版,使塞萬提斯成了聞名於世的大作家。


可是由於他不懂如何和出版社打交道,所得收入幾乎全落入了出版商的口袋裡,他自己依然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還要同市面上層出不窮的盜版同行做鬥爭。

就這樣,1616年4月23日,他患水腫病死在了自己的故鄉,連一塊墓碑都沒有。


後來人們發現,就在同年、同月、同一天,英國最偉大的戲劇家、作家、同樣飽受誹謗和磨難的文學大師莎士比亞也不幸去世,而當天恰好也是莎翁52歲的生日。


而在其他不同年份裡,4月23日這一天也是美國作家莫裡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司內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不得不說,這樣的巧合實在是太神奇了。

4月23日還與西班牙泰羅尼亞地區的一個傳說有關。

傳說有一位美麗的公主被食人的惡龍困在深山裡,一位叫喬治的勇士發現了她,並與惡龍搏鬥成功解救了公主。

為了答謝勇士的救命之恩,公主便將一本書作為禮物送給喬治。因為書象徵著膽識和力量。


當地人把每年的4月23日定為「聖喬治節」,節日期間,人們互相贈送圖書和玫瑰,以表達美好的祝願。

所謂「無巧不成書」,究竟是這個偉大的日子造就了這麼多偉大的人物,還是這麼多偉大的人物造就了這個偉大的日子?恐怕說不清楚。

為了紀念這一天,在西班牙政府的提議下,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4月23日設立為「世界書籍與版權日」,也稱「世界讀書日」。


讀書日意在向全世界的書籍和寫作者表示敬意,同時也鼓勵每個人,尤其是年輕人,多讀書,去發現閱讀的快樂。

其實,對於真正熱愛的讀書的人來說,每個有書可讀的日子,都是美好的節日。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著名女作家楊絳也說過:「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或者發財,而是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書雖然不能幫你解決所有問題,卻能給你一個更好、更全面的看待問題的視角。」


說到底,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第25個世界讀書日,不如給孩子講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說:「沒有了左手,右手更光榮……」。


相關焦點

  • 當孩子問:「為什麼讀書」時,家長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孩子聽
    當孩子問:&34;,家長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孩子聽有一天,一位語文老師在評分改試卷時,發現班級裡的一個同學在試卷中的作文上留下了空白,上面只有同學用筆歪歪扭扭寫下的三句話:老師,讀書有什麼用?我不喜歡讀書,是爸爸媽媽要我讀的,我是為爸爸媽媽而讀書的。
  • 超級故事爸爸的「講故事」秘籍:如何給不同年齡段孩子「讀書」?
    隨著科技的發展,父母和孩子一起看書,給孩子講故事的時間越來越少,更不要說有什麼好的秘籍了!實際上將孩子送去各種的興趣,花那個閒錢還不如多陪孩子讀幾本書,給孩子多講幾個小故事。上個周末,有位媽媽講到自家孩子愛讀書,眼神都是光:"我家孩子可愛讀書了,老讓我帶他去圖書館。"
  • 為什麼要努力讀書?這個故事,值得老師家長講給孩子聽
    很多不喜歡讀書的孩子,總覺得讀書沒用,是給父母讀的,不如自己天天玩遊戲!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就沒法讓孩子自覺學習!今天這個故事,值得老師家長講給孩子聽!他們眼神迷茫,有個學生更是說:「我爸媽讓我讀書,我就讀書。」這位老師合上課本,走到學生中間,說:有一個小故事可以告訴我們,讀書有什麼用,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 世界讀書日 跟孩子一起做個快樂的讀書人
    「世界讀書日」的美麗傳說「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譯「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1996年開始為第一個世界讀書日,所以,2016年是第20個世界讀書日。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選擇4月23日的靈感來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說。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隆尼亞地區大眾節日「聖喬治節」。傳說中勇士喬治屠龍救公主,並獲得了公主回贈的禮物——一本書,象徵著知識與力量。
  • 牛津大學出版社調查顯示: 睡前聽父母講故事的孩子更愛讀書
    父母過早停止給孩子講睡前故事,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讀寫能力,而睡前聽父母講故事的孩子更愛讀書 牛津大學出版社對1000名7~11歲的做了調查
  • 聽奶奶講故事,「畢淑敏給孩子的心靈成長繪本」出版
    近期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神秘島品牌特別策劃的新書「畢淑敏給孩子的心靈成長繪本」上市。8月31日,「聆聽孩子的內心世界」新書發布會在北京「第二書房」舉辦,繪本作者畢淑敏,童書出版人、兒童教育作家三川玲,第二書房創始人、全國「十大讀書人物」李巖,童書譯者、著名閱讀推廣人孫慧陽等嘉賓來到現場。
  • 講故事能開發孩子的智力?掌握5個技巧,讓孩子愛上聽故事
    同事說,他曾在一個講座活動中請教過一位教育專家:「怎樣教育孩子?怎樣讓孩子愛上讀書?」教育專家只回答他了一句話:「多給孩子講故事!」當時他覺得教育專家回答的太過簡單,是在敷衍他,可這幾年隨著孩子的出生、成長,以及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他慢慢理解了教育專家的那句話,並深信不疑。故事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 世界讀書日 和孩子一起快樂閱讀(二)
    千萬不要等到孩子厭倦讀書的時候才培養他的閱讀興趣,閱讀興趣的培養在孩子幼兒時期甚至嬰兒時期就應該開始了。下面幾個方法對家長會有啟發:1、講故事法:孩子都喜歡聽大人講故事,故事能使孩子產生豐富的聯想,激起對故事情節的深究,從而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使用這個方法,需要家長對所要講的故事進行優選,還要講究一些技巧和藝術。
  • 世界讀書日:小小播音員帶你「聽」西盟
    春日融融好讀書,「4·23世界讀書日」,西盟縣融媒體中心《聽:西盟》閱讀欄目,開啟西盟「雲」閱讀「品」書香模式,讓人們重拾對電臺廣播的熱愛,傳遞閱讀的快樂。3月11日,西盟縣融媒體中心開辦《聽:西盟》閱讀欄目,葉芳深深的被節目所吸引,生活增添了色彩。「在電臺廣播裡,我聽到很多和我相同年紀的小播音員們分享自己喜歡的文章、故事,我也喜歡閱讀,我也想分享我喜歡的故事,就向欄目組報了名。」西盟縣民族小學4年級2班的葉芳說。
  • 給孩子每天晚上講一個故事聽
    眼看著我家二寶就要上學了,所以讓孩子每天晚上形成規律,早早的睡覺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給孩子每天晚上講一個故事,就是讓孩子聽我的故事伴她入夢,其實我家二寶還是挺喜歡聽故事的,所以我特地給她買了一本厚厚的故事書,這樣保證每天晚上都能給他講一個故事聽。
  • 我和孩子的讀書故事
    劉晉偉春去秋來,花開花落,孩子成長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作為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方式有很多,跟孩子共讀書就是其中的一種。我和孩子的共讀歷程,細細思索,慢慢回味,時常能在腦海中幻化出孩子成長中的一次次定格。
  • 4.23世界讀書日 | 喵爸這九個親子遊戲、讓孩子徹底愛上閱讀!
    【閱讀力】是喵爸倡導的「十項全能」之首4.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閱讀力是所有學習能力的基礎……當你沒有讀完一個故事的時候,不要停下來問問題。因為當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正在調動自己的腦細胞,TA在聚精會神的聽故事,試圖記住每一句話。
  • 世界讀書日|讓孩子在快樂中讀書
    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11月15日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其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智慧財產權。莎士比亞說過:「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 會講故事的地球|少兒繪本創意直播課4.23世界讀書日特別版來咯!
    會講故事的地球|少兒繪本創意直播課4.23世界讀書日特別版來咯!為強化少兒群體的閱讀推廣工作,落實中國圖書館學會關於「2020年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的倡導,拓展面向少年兒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在第25個4.23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我館聯合讀聯體平臺、雲圖數字有聲圖書館、藝核暖媽團及全國多個參與活動的單位,共同舉辦面向4-15歲的少兒讀者的「會講故事的地球」繪本創意秀徵集評選活動。
  • 十個勵志成語故事,記得講給孩子聽~
    負薪掛角漢朝時期的朱買臣,小時候,家裡很窮。程門立雪這個成語講的是宋朝的楊時苦心求學的故事:楊時考中了進士,卻不去做官,而是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進行學習。程顥死後,楊時又在洛陽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並堅持不懈,最後終於有了文化。
  • 孩子大了,你還會讀書給他/她聽嗎?十個理由告訴你:一定要!
    世界著名兒童/青少年書籍出版商Scholastic自2015年起,連續多年發布《孩子&家庭閱讀報告》(The Kids & Family Reading Report)。在最新第七版(2019年出版)報告中,給孩子讀書的父母比例從孩子3到5歲的58%降至9到11歲的21%,到孩子12至14歲時,這個比例銳減至7%。那麼有多少孩子希望有人讀書給他/她聽呢?
  • 世界讀書日,海報小編讀給你聽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4月22日訊 最近你讀書了嗎?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海報新聞的幾位小編通過視頻的方式,把自己喜歡的書讀給你聽。海報小編邀請網友們一起讀書,並分享閱讀故事。大家可以下載海報新聞客戶端,在海碼頭社區分享自己的讀書感受,或上傳讀書的短視頻,我們將抽取20名網友從《百年大變局:世界與中國》《如果歲月可回頭》《半小時漫畫股票是戰法》《肖復興散文》等熱門圖書中任選一本作為獎品贈送給大家。
  • 孩子常聽故事好處多!掌握講故事的8個小技巧,孩子愛聽成長快
    每個寶寶都喜歡聽自己的爸爸媽媽講故事。我家若蘭最喜歡每天的睡前故事時間。每天晚上收拾完畢,躺在床上,若蘭都會對我說「媽媽,我還一點都不困,你能給我講個睡前故事嗎」?
  • 「世界讀書日」裡的上海讀書地圖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上海各區級圖書館、社區活動中心在「市民閱讀大會」背景下組織的讀書活動,亦紛至沓來,拼貼起一幅書香滿城的上海地圖。
  • 孩子不願意聽媽媽講故事?抓住這4點,做會講故事的媽媽
    2-6歲的孩子是沒有閱讀能力的,所以很多孩子都會纏著媽媽給自己講故事聽,他們想要不一樣的世界。媽媽多給孩子講故事能讓孩子心情愉悅,還可以加強親子之間的交流,想想就覺得是很溫馨的畫面。出現這樣的畫面,還真是很搞笑呢,媽媽可能沒有掌握講故事的正確打開方式哦,那就一起來看看怎麼樣講故事,孩子更愛聽吧~選對內容媽媽如果發現自己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孩子跑走了或者是睡著了,那就要看一下自己講的故事是不是寶寶喜歡聽的呢,如果孩子不喜歡聽,當然就不會再繼續聽下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