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問:「為什麼讀書」時,家長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孩子聽

2020-09-06 教育小專家

當孩子問:&34;,家長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孩子聽

有一天,一位語文老師在評分改試卷時,發現班級裡的一個同學在試卷中的作文上留下了空白,上面只有同學用筆歪歪扭扭寫下的三句話:

老師,讀書有什麼用?

我不喜歡讀書,是爸爸媽媽要我讀的,我是為爸爸媽媽而讀書的。

爸爸媽媽說我讀到大學畢業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我一點也不想工作,我覺得放羊更舒服。

寫下這三句話的同學平常成績中等偏下, 上課有時也不專心,愛做小動作,作業馬虎拖延。孩子的父母也很頭疼,每次看到他的成績不能有所進步而感到無可奈何。老師看到這三句話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位同學平常表現出來的厭學情緒是和他不懂讀書的作用有關。 孩子心裡有疑問,不懂得為什麼要讀書,他自然也不會愛上學習。他說自己讀書是為了爸爸媽媽,我想這也是很多孩子的心聲吧!

第二天課堂上,這位老師忍不住問學生們:&34;。老師話音落下,一時間,沒有學生能回答這個問題。他們眼神中透露迷茫,只有一個學生站起來,猶豫地回答道:&34;老師並沒有說什麼,她合上書本,走到學生中間,對學生說:&34;我們讀書亦是如此,書就像是河水,我們的心靈就是那個裝滿煤炭的籃子。每一次用籃子去盛水,河水都能夠淨化我們的心靈。我們讀書,讀的多了,難以記得所有的內容,但是可以它淨化我們的心靈,讀書看似沒用,但卻可以給你的未來提供更多的可能。有一個同學偷偷告訴我,他長大以後想去放羊。但是我們想一想,如果我們不讀書,天天放羊,那我們就做不了別的。但是如果我們努力讀書,我們就會更加了解羊群,了解怎樣放羊,怎樣能讓羊群健康長大,怎樣把他們養得白白胖胖,更容易賺錢,甚至我們可以成為研究羊群的專家,對嗎?

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讀書都是基礎,我們不為別人讀書,我們為自己努力。&34;為爸爸媽媽讀書"的認知。

讓孩子真正明白讀書的意義,他才會真正主動去學習,對學習產生興趣。告訴孩子,你是為自己而讀書。讀書,是為了遇到更好的人,見到更精彩的世界,擁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厭學的情緒,不如把這個故事講給他聽,讓他在讀書中尋找樂趣和意義。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多給予他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幫助他在人格成長、性格養成、學習成績、綜合素質等方面都有所成長和幫助。家長教育孩子的學習之路也是漫長的,很多家長都推薦這冊《不吼不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系列教育叢書,這本書幫助了許多新手媽媽爸爸教育孩子。

這冊書在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就可以讓家長學習,在書中包含了孩子在各個成長階段的特點和他可能面臨的問題,幫助家長更好了解孩子、接觸孩子。當然更重要的是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書中也附有詳細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可以採取的一些方法,幫助他在成長過程中擺脫掉一些不好的問題。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不論是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是品德思想,我們都應該儘可能多的留一些時間給孩子,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努力讀書?這個故事,值得老師家長講給孩子聽
    很多不喜歡讀書的孩子,總覺得讀書沒用,是給父母讀的,不如自己天天玩遊戲!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就沒法讓孩子自覺學習!今天這個故事,值得老師家長講給孩子聽!有一天,一位老師在評改試卷時,發現一個同學在試卷的作文處留下空白,裡面只寫了歪歪扭扭的三句話:老師,讀書有什麼用?我不喜歡讀書,我是為爸爸媽媽讀書的。爸爸媽媽說以後我讀到大學畢業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可是我不想工作,我以後想去放羊。
  • 每當孩子賭氣問:「為什麼要讀書」,家長可以這樣說
    每當孩子不想學習的時候,總會賭氣問家長:「我為什麼要讀書啊?」這個時候是家長是不是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回答,那就一起來看看下面的故事吧!為什麼要讀書?有一位叫做牧野的9歲的男孩,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作業也做得馬虎。
  • 講故事能開發孩子的智力?掌握5個技巧,讓孩子愛上聽故事
    同事說,他曾在一個講座活動中請教過一位教育專家:「怎樣教育孩子?怎樣讓孩子愛上讀書?」教育專家只回答他了一句話:「多給孩子講故事!」當時他覺得教育專家回答的太過簡單,是在敷衍他,可這幾年隨著孩子的出生、成長,以及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他慢慢理解了教育專家的那句話,並深信不疑。故事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 家長講故事孩子想重複聽,父母不要拒絕,這是孩子自我學習的方式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那就是孩子在兩歲到五歲左右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要求你重複講同一個故事。有些家長會不耐煩,不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需求。朵朵的媽媽自然是很開心,因為她知道,多講故事給孩子聽,對孩子的語言能力、想像力等,都會有所提高。於是媽媽跟爸爸商量,每天至少給孩子講一個故事。為了讓孩子有興趣聽下去,媽媽還特地去買了好幾本不同類型的故事繪本,這樣就可以每天不重樣的給孩子講故事。陸陸續續講了有一個月左右,原本充滿動力的爸爸和媽媽,卻想打退堂鼓了。
  • 超級故事爸爸的「講故事」秘籍:如何給不同年齡段孩子「讀書」?
    是的,給孩子講故事也是一門技術活,看著孩子聽故事時那專注的小樣子,是不是很有成就感?讓我們先來看看"讀書"的好處,再細看超級故事爸爸的"講故事"秘籍吧!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為什麼要給孩子"讀書"?
  • 孩子愛聽童話故事,家長給孩子講童話故事時,要講真實的童話故事
    小時候只要有時間就喜歡看童話故事。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童話故事就是《醜小鴨》這個童話故事我很痴迷。就覺得好厲害,可以孫悟空相提並論。醜小鴨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變成了漂亮的天鵝。小雪是我朋友家的女孩,已經六歲了,聽小雪媽媽說她的事情。小雪也喜歡醜小鴨的故事。
  • 孩子,為什麼讀書這麼重要?家長一定注意了
    美國的研究者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兩組5歲的孩子,他們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都非常相似,唯一的區別是:一組孩子的父母在過去兩年內每周5次與孩子一起閱讀,而另一組則沒有。實驗者讓孩子講一個與自己有關的生活故事,並假裝給洋娃娃講故事。
  • 家長給孩子讀繪本時為什麼孩子不感興趣?因為讀得不夠豐富!
    如此多提多問,幫助孩子發散思維。你問得越多,孩子越有閱讀期待,越對這本書產生興趣。 然後是讀封底,繪本的封底一般都是內容簡介,或者是系列故事的介紹,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如果孩子對這個故事感興趣,就會纏著你繼續講下一本。
  • 如何跨越給孩子講故事時遇到的坎兒?專家來支招!
    用一種彼此都覺得舒服的方式講故事是一個「門檻最低的工作」——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有很多家長會有顧慮:「我講的可能沒有主播講得好,孩子會不會不喜歡呢?」其實這是家長的觀念在作祟。講故事這個事兒本來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不是一個任務,而講故事只是一個手段,一個與孩子交流的手段。
  • 為什麼孩子喜歡聽故事卻不願意自己看書?
    現在很多父母都很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從小,就經常和孩子一起看書、講故事,孩子也非常喜歡,特別睡覺前,一定要纏著爸爸媽媽聽幾個故事才肯睡。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許多家長發現:孩子只喜歡聽故事,要他自己看書就不樂意了!
  • 當孩子問你為什麼要讀書時,就給ta看這3個故事
    當你孩子問你為什麼要讀書,讀書有什麼用時,你會怎麼回答?是說讀書為了考好大學,找好工作,還是說為了自己?一個故事勝過10個道理,故事的優勢就在於引人深思。所以,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更有說服力時,就給ta看這3個故事吧。讀書能增加生命的深度有一頭豬,在聚精會神地讀書,同圈的另幾頭豬想不通,問:「兄弟,我們不愁吃喝,有主人餵養我們,活得如此瀟灑快活,你何必自尋煩惱去讀書思考?」
  • 家長注意了,睡前聽故事和不聽故事的孩子,長大後差距這麼大
    孩子在三歲以前是想像力最豐富的時候,這個時期又有多少家長願意騰出時間,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呢?有的家長即便給孩子講故事,也只是敷衍了事,並沒有真正的在培養孩子的語言發展。俗話說「三歲看老」,孩子如果在三歲時存在差距,那麼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越來越大。那麼,身為家長,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 我和孩子的讀書故事
    劉晉偉春去秋來,花開花落,孩子成長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作為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方式有很多,跟孩子共讀書就是其中的一種。我和孩子的共讀歷程,細細思索,慢慢回味,時常能在腦海中幻化出孩子成長中的一次次定格。
  • 你的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讀書?
    你的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讀書?比如哄孩子入睡的時候,可以通過講故事、看漫畫、唱童謠等形式,讓孩子在懵懂的時候接受文化的薰陶。 等到孩子可以識字了,開始簡單地通過圖畫的形式讓孩子理解文字的意思。有些家長可能要問了。
  • 為什麼就我家的孩子不愛讀書?或者這篇文章可以告訴你....
    多讀書對孩子的智力發育、知識儲備都非常有益,為此在生活中,家長們一直努力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然而很多孩子都不怎麼喜歡讀書,有些一看書就嚎啕大哭,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孩子不願讀書的原因有下面幾點。,家長在給孩子講故事只是敷衍了事,不是真心實意地向孩子講故事,他是能感覺到的。
  • 你以為天天給孩子講故事就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這麼想可就大錯特錯了
    辰辰媽不免著急起來,雖然她從辰辰還沒滿一歲起就天天給他讀書,講故事,在辰辰上幼兒園小班後,還特別在講故事時,一邊讀書一邊指讀,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意識地教他認字,但辰辰對認字的興趣卻一直興趣不大。那種看著故事書就能認字這種事,就從來沒有在辰辰身上發生過。
  • 孩子問「我為什麼要讀書」時,家長可以這樣回答,娃未來更有出息
    孩子經常會問一個問題:「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呢媽媽們不妨看看這些名人的故事,便知道怎麼回答了,回答對了,孩子未來更有出息。小時候,如果家裡特別窮,父母也一定會鼓勵孩子讀書:「孩子,我們沒有能力,但你一定要好好讀書,讀書可以改變命運。」
  • 焦美寧:4年時間給5萬名孩子免費講故事
    她一想也是,孩子們放學寫完作業都是在外面玩,沒有一個可以去閱讀的地方。從小喜歡讀書的她就想著不如開個繪本館吧。 她把這個想法和大家一說,得到了家裡人的全力支持,妹妹給她投資、爸媽給她打下手、老公陪她參加各種活動。2015年3月,這家投資10餘萬元的繪本館開業了。 焦美寧也開始了自己每天給孩子們講繪本的生活。
  • 孩子,為什麼讀書這麼重要?
    而不讀書的孩子,輸掉一種精神能源,隨著閱歷的增加,你的體會越來越深:缺少這種能源,人生後勁不足。  今天,我們來說說讀書這回事!一、孩子為什麼要從小讀書?  美國的研究者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兩組5歲的孩子,他們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都非常相似,唯一的區別是:一組孩子的父母在過去兩年內每周5次與孩子一起閱讀,而另一組則沒有。  實驗者讓孩子講一個與自己有關的生活故事,並假裝給洋娃娃講故事。結果發現:有親子閱讀的那一組,不但文法程度比較深,用的句子比較長,而且他們會更多地用到書面語。
  • 「媽媽,再講一遍。」為什麼孩子總喜歡重複聽一個故事?
    前幾天,有個朋友和君君抱怨她的寶寶晚上睡覺前總是喜歡重複聽同一個故事。這讓她有點抓狂,同一個故事講個兩遍三遍還可以接受,可接連講上十遍二十遍,真的挺無聊的。相信這是很多家長共同的疑惑:孩子為什麼能不厭其煩地反覆聽同一個故事,難道他們就不想要聽更新鮮更有趣的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