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孩子賭氣問:「為什麼要讀書」,家長可以這樣說

2020-09-10 不輸家庭教育

每當孩子不想學習的時候,總會賭氣問家長:「我為什麼要讀書啊?」這個時候是家長是不是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回答,那就一起來看看下面的故事吧!


為什麼要讀書?


有一位叫做牧野的9歲的男孩,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作業也做得馬虎。有一天他問了老師一個問題:

「老師,讀書有什麼用?」

他說「我不喜歡讀書,我是為爸爸媽媽讀書的。

爸爸媽媽說以後我讀到大學畢業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可是我不想工作,我以後想去放羊。」

 

第二天,牧野的班主任在課堂上對學生們提問:「你們知道,讀書有什麼用嗎?」

沒有學生回答。他們眼神迷茫,有個學生說:「我爸媽讓我讀書,我就讀書。」

這位老師合上課本,走到學生中間,說:

「有一個小故事可以告訴我們,讀書有什麼用,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在一座山裡,住著一位農夫和他的小孫子。每天清晨,老爺爺都會早早地起來坐在書桌上讀書。有一天,孫子問道:「爺爺!我也想和您一樣讀書,可我讀不懂。只要我把書本合上,我就忘得一乾二淨。讀書有什麼用?」

老爺爺指著角落的籃子說:「這個籃子是放煤炭的,你帶去河邊,幫我盛一籃子水回來吧。」於是小孫子照爺爺說的去做了,不過回來之前籃子裡的水早早地就漏光了。

「你下次得跑得快一些。」老農夫笑著並把小孫子再一次帶到了河邊。這一次男孩跑得飛快,但他回來之前水依舊漏完了。試了好多次後,男孩終於說:「爺爺,籃子裝不了水!,這根本就沒用!」

爺爺笑著說:「你覺得沒用,可是你再看看籃子。」男孩轉過頭看籃子,他發現,原本又破又髒的煤炭籃子,已經從裡裡外外變得非常乾淨了。」


老師講完這個故事後,又對學生們說:

「我們讀書就是這樣的。

書是河水,我們的心就是那個裝滿煤炭的籃子。我們每次用籃子去撈水時,什麼也撈不起來,但是籃子會越來越乾淨。

書讀多了,雖然很難記得全部,但是我們的心靈就會慢慢變得純淨,想問題就更懂得開動腦筋。

有一個同學偷偷告訴我,他長大想去放羊。

但是大家想想,如果我們努力讀書,我們就會更了解羊群,了解草原,了解怎麼照顧羊,怎麼樣把羊養的健健康康,怎樣把羊賣出最好的價錢。這樣我們才能更喜歡放羊,甚至成為放羊專家,對嗎?

所以,做任何事,讀書都是基礎。我們是為自己讀書的,不為別人。

學生們紛紛點頭,就連厭學孩子牧野,也眼神閃爍著光。

從那天開始,這個問題學生再也沒有做過小動作,上課變得更加專心了。連家長都跟老師反映孩子在家主動寫作業了,真神奇。

讀書有什麼用?


很多時候因為孩子沒有真正理解讀書有什麼用,而大部分家長熬過應試教育,也不一定能夠說出答案,解決孩子的困惑。結果孩子反而產生自己是為爸爸媽媽讀書的錯誤念頭。

開學季來臨,用一組漫畫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努力讀書。

「為什麼我要努力讀書?」當孩子這樣問你時,你怎麼回答?為了考上好大學?找份好工作?賺更多的錢?過更好的生活?


看過上面面這組漫畫,相信你會給他一個滿意的回答。建議老師、家長給孩子看看!


家長應該怎麼做?


開學季來臨,一位老教師也給家長留下11條家庭教育忠告。家長們不妨參考下。


1.關於品德

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愛國情懷和集體意識,社會公德和責任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創新精神,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自尊、自信、自律、自強,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團結協作,尊重他人,甘於付出,這些比分數更重要。如果孩子在任何一個方面有問題,那怕是有一點問題,即使分數再高,也不值得驕傲,這是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則。

2.關於分數

若要讓孩子獲得理想的分數,就別死抓住分數不放。建議家長們在孩子結束考試後對他說:「你辛苦了,你想吃什麼,我們也跟你沾沾光。」卷子拿回來後,一起分析,讓孩子說錯的原因,家長要說的只有一句:比我強多了,我相信你,下一次一定會有進步,同時摸摸孩子的頭,或拍拍他的肩膀。

3.關於困難

如果你的孩子遇到難題就放過,家長要動腦筋,想辦法讓孩子堅強起來,否則向他要分數就是一句空話。

4.關於和老師溝通

家長們應該從內心尊重老師,當然也尊重老師的勞動,但不要用物質的東西去玷汙教育的神聖。老師收了禮,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會左右為難;孩子如果知道家長向老師行賄,曾經很美麗的老師,在他們心目中的威信就會一落千丈。賄賂老師,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如果尊重老師,每個家長都能用健康的方式與老師溝通

5.關於「比較」

什麼時候都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短處與別人孩子的長處相比,看到孩子的分數不理想時,不妨這樣說,「比我小時候強多了。」

6.關於家長會

每個學期的家長會,家長千萬不要以忙為藉口缺席,因為你缺席,會在老師心中留下你不重視孩子的印象。家長會上,老師會傳達很多重要的信息,除了孩子在校的成績和表現以外,還要宣布有關學校的規章制度,比如不能帶手機到校等。孩子在學校出現問題,通常是家長不與老師密切配合的結果。

7.關於班幹部

很多家長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擔任班幹部,擔心會影響孩子的成績。實際上,成績好,是擔任班幹部的重要條件。在他任職的過程中,其組織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處理複雜事務的能力都會得到提高,這些比分數重要得多。需要指出的是,在各種能力得到鍛鍊的同時,成績不會受到負面影響,反而因為責任感提升,可以促進成績的提高。

8.關於青春期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要多理解,跟孩子平等交流,以欣賞的眼光看孩子。即使他做得不好,你也別責備他(他更清楚自己做得不好),如果能像朋友那樣坐下來聊聊最好。在聊的過程中,講講自己小時候的事情,春風化雨般地對其進行感染,適時引導,方可達到目的。

9.關於手機

建議別讓孩子帶手機到學校,因為網上的內容比課堂上的內容更具吸引力,手機在哪裡,孩子的心就在哪裡。對於自制力較低的孩子,負面影響很大。所以,當孩子尚未中學畢業時,愛他就別給他帶手機。

10:關於「閒書」

人的精神長相,需要大量的課外閱讀,沒有課外閱讀的語文一定營養不良。從長遠看,比如高考,與沒有大量閱讀的學生比,就有明顯區別:前者遊刃有餘,後者捉襟見肘。

11:關於表率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你要求孩子考到前10名,那麼你在單位的業績就不能排倒數第1;如果你要求孩子寫作業,你就不能打麻將;如果你要求孩子尊重老師,與同學友好,你就要孝敬父母,和同事和睦相處。許多時候,做比說作用更大。


寫在最後


當你的孩子有厭學情緒時,不妨告訴他上面的故事,激發孩子積極向上的心理。

爸爸媽媽們,也請少用分數定論孩子的好壞,讓孩子重視學習過程的快樂,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讀書,是為了遇到更好的人,見到更精彩的世界,讓自己擁有更好的選擇。


互動問題

各位家長,關於讀書的事情,你有什麼想跟家長或者孩子分享的故事?歡迎在評論中留言。


策劃:不輸家庭教育

不輸家庭教育,智造中國家庭教育影響力品牌,專注20年,6A高品質服務,專業有用,輕鬆養育好孩子。

責任編輯:善柔秀秀

相關焦點

  • 高中孩子賭氣不讀書怎麼辦?看看這兩位家長的做法,值得借鑑!
    因為上一輩人沒有文化,吃過許多虧,辛苦工作就是希望讓孩子能夠擺脫沒文化的困境並過上好的生活。而如今,孩子正讀高中,處於改變人生最關鍵的卡位,卻突然間說不想讀書了。甭管哪位家長,聽了之後肯定氣壞了。某某家長聽到之後,先是驚呆:「這樣呀!」然後說:「待我同佢溝通一下!問他是什麼情況?」之後萬分感慨:「放著大好讀書機會,居然不願上學?心塞!」
  • 當孩子問:「為什麼讀書」時,家長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孩子聽
    當孩子問:&34;,家長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孩子聽有一天,一位語文老師在評分改試卷時,發現班級裡的一個同學在試卷中的作文上留下了空白,上面只有同學用筆歪歪扭扭寫下的三句話:老師,讀書有什麼用?我不喜歡讀書,是爸爸媽媽要我讀的,我是為爸爸媽媽而讀書的。
  • 孩子問「我為什麼要讀書」時,家長可以這樣回答,娃未來更有出息
    孩子經常會問一個問題:「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呢小時候,如果家裡特別窮,父母也一定會鼓勵孩子讀書:「孩子,我們沒有能力,但你一定要好好讀書,讀書可以改變命運。」老了,還有很多人去參加老年大學,為什麼?因為讀書可以擴寬自己的圈子,讓自己有機會去體驗年輕時,沒有體驗過的生活,這便是讀書改變生活。
  • 孩子說不想讀書了,家長該怎樣教育孩子?這樣回答更有意義
    突然有一天要帶他去上學,孩子可能會問我們做父母的:媽媽,我可以不去上學麼?我想下樓和我的小夥伴們玩。有的時候家長們會和小孩子說,去了學校後會有更多的小夥伴,會認識許多新的朋友。也有的家長採取一種嚴厲的手段,不允許小孩子有這種想法,只會以你還小、你要聽爸爸媽媽的話為理由,要求小孩子去上學。
  •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歐巴馬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完美的答案
    「我為什麼要讀書?」,面對孩子的疑問,歐巴馬的回答堪稱教科書。很多孩子從小就被家長囑咐要好好學習,電視劇《大宅門》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天意第一天上學,姥姥問:「將來是想掏大糞,還是想開銀行?」天意回答:「想開銀行!」姥姥頓時露出滿意的笑容,她告訴孩子想開銀行就要好好念書。
  • 父子經典對話刷屏,當孩子問「為什麼要讀書?」,寶爸的回答太贊
    事例在網上一對父子的經典對話被刷屏,孩子就像許許多多天生就有好奇心的,其他孩子一樣問父親為什麼要讀書?而這個問題也是許多人感到困惑的,一般的家長都會對孩子這樣的問題敷衍了事,潦草的應付孩子,但是這個父親的回答卻十分的認真,而且具有很強的教育性。
  • 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多讀書,看看這次疫情,孩子就明白了
    所以,當危險來臨的時候,如果有足夠的知識,我們就能夠更好的去戰勝這些風險,去迎來美好的生活,所以當孩子問為什麼要讀書的時候,我們就會有答案了。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孩子問為什麼要好好學習時,家長不知如何回答。
  • 「媽媽,我為什麼要好好讀書?」這樣回答會讓孩子終生受益
    導讀:「媽媽,我為什麼要好好讀書?」這樣回答會讓孩子終生受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我為什麼要好好讀書?」這樣回答會讓孩子終生受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問:為什麼要上學?
    前兩天,朋友問我:你家小孩有沒有問過,為什麼要上學?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學習之類的問題?我說:有啊,一年級就問了這個問題估計大部分孩子都會問吧,哈哈哈……朋友問:我們家前段時間也問了,我這麼回答,你看看我回答得對不對?我笑著,說:價值觀哪有什麼對不對,只有喜不喜歡,自己感到舒服喜歡,對自己來說就是對的呀。
  • 當孩子問讀書有什麼用?請這樣回答!
    以前也有同學問我:老師,讀書有什麼用?我不喜歡讀書,我是為爸爸媽媽讀書的。爸爸媽媽說,以後我讀到大學畢業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可是我不想工作,我以後想去旅行,各種玩。我鄰居家的孩子在讀三年級,昨天我問他,為什麼要讀書呢?孩子回答說:「爸爸媽媽天天上學放學都接我,要我讀的呀,還不是想我給她考個大學!」「為爸爸媽媽讀書」,這句話更是很多孩子的心聲吧。
  • 孩子,為什麼讀書這麼重要?家長一定注意了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胡適先生認為有三點可以講:第一,因為書是過去已經知道的知識學問和經驗的一種記錄,我們讀書便是要接受這人類的遺產;第二,為要讀書而讀書,讀了書便可以多讀書;第三,讀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困難,應付環境,並可獲得思想材料的來源
  • 「媽媽,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媽媽的回答影響了孩子一輩子!
    學生時代,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很多孩子就會問這樣的問題:媽媽,你老是說要我努力讀書,這是為什麼啊?相信所有的家長都被問過這樣的問題。但是怎麼回答卻實實在在是一個需要我們斟酌的一個問題,因為很多時候,家長的一些話會讓孩子認為,他讀書就是為了家長,而不是為了自己!以前也有同學問我:老師,讀書有什麼用?
  • 「讀書這麼苦,我為什麼要讀書」,面對孩子的問題,父親身體力行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我為什麼要讀書?」每個孩子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即使沒有問心理也會疑惑,因為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並不知道讀書意味著什麼,只會覺得讀書這件事情真的是太苦太累了。
  • 孩子問「我為什麼要讀書」?看看歐巴馬的回答,堪稱科教書
    現在的孩子面臨手機和網絡的誘惑,難免會對讀書產生厭惡,甚至會讓父母質問"為什麼要讀書"?有的父母可能簡單的回答為了考出高分,這其實可能會讓孩子對讀書與學習產生負面的情緒。一個人的發展需要看清楚未來的發展趨勢,需要有見識,這些都可以通過讀書與學習得到。為什麼有的孩子讀書的動力比較差?1、誘惑太多,孩子無法專心於學習道理每個父母都懂,但是為什麼有的孩子還是無心於學習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誘惑太多,孩子無法專心於學習。
  • 「孩子,媽媽為什麼要逼你讀書?」開學前,我這樣告訴孩子
    important} 「媽媽,我為什麼一定要讀書呢?」當兒子向我問出這句話的時候,我愣住了。媽媽一直告訴你,讀書學習是件特別重要的事情,但似乎從來沒有跟你分享過,學習除了作業和分數之外,還有什麼意義。孩子,現在就讓我告訴你,我為什麼要逼你讀書?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對上學越來越反感?為什麼要讀書?
    平時的我都是在學校讀書,然後假期打工。但今天因為疫情,我們被迫上網課,也不能隨便走動。我是一直在我大哥家待著的,大哥大嫂經常不在家,我正好可以看著大侄。大侄今年13歲,我沒見過太多孩子,不知道現在的孩子的思維想法。但是我從小就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別人都這麼說。在我的印象裡,十三歲是個很好的年紀,青春,懵懂,美好。
  • 一組漫畫告訴孩子,為什麼要讀書?
    可以加群一起交流孩子的學習您可以加微信號:RayandKing,邀請您入群「為什麼我要努力讀書?」當孩子這樣問你時,你怎麼回答?為了考上好大學?找份好工作?賺更多的錢?過更好的生活?建議老師、家長給孩子看看!
  • 為什麼要努力讀書?這個故事,值得老師家長講給孩子聽
    很多不喜歡讀書的孩子,總覺得讀書沒用,是給父母讀的,不如自己天天玩遊戲!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就沒法讓孩子自覺學習!今天這個故事,值得老師家長講給孩子聽!他們眼神迷茫,有個學生更是說:「我爸媽讓我讀書,我就讀書。」這位老師合上課本,走到學生中間,說:有一個小故事可以告訴我們,讀書有什麼用,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 「你再鬧,我走了」,媽媽說完賭氣話,卻再也沒聽到孩子喊媽媽
    身邊有不少家長會對孩子這麼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生氣了」、「你再不乖、媽媽再也不來接你了」……家長知道這些話是唬人的,不能當真,而孩子聽到後卻很害怕是真的,所以每當家長說這些嚇唬孩子的話時,都特別奏效,說完孩子就聽話了。嚇唬孩子只是一個下下策,並不是什麼好方法,經常這樣會對孩子產生心理影響,甚至會發生危險事件。
  • 媽媽說完賭氣話,卻再也沒聽到孩子喊媽媽!
    身邊有不少家長會對孩子這麼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生氣了」、「你再不乖、媽媽再也不來接你了」……家長知道這些話是唬人的,不能當真,而孩子聽到後卻很害怕是真的,所以每當家長說這些嚇唬孩子的話時,都特別奏效,說完孩子就聽話了。嚇唬孩子只是一個下下策,並不是什麼好方法,經常這樣會對孩子產生心理影響,甚至會發生危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