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孩子不想學習的時候,總會賭氣問家長:「我為什麼要讀書啊?」這個時候是家長是不是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回答,那就一起來看看下面的故事吧!
為什麼要讀書?
有一位叫做牧野的9歲的男孩,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作業也做得馬虎。有一天他問了老師一個問題:
「老師,讀書有什麼用?」
他說「我不喜歡讀書,我是為爸爸媽媽讀書的。
爸爸媽媽說以後我讀到大學畢業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可是我不想工作,我以後想去放羊。」
第二天,牧野的班主任在課堂上對學生們提問:「你們知道,讀書有什麼用嗎?」
沒有學生回答。他們眼神迷茫,有個學生說:「我爸媽讓我讀書,我就讀書。」
這位老師合上課本,走到學生中間,說:
「有一個小故事可以告訴我們,讀書有什麼用,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在一座山裡,住著一位農夫和他的小孫子。每天清晨,老爺爺都會早早地起來坐在書桌上讀書。有一天,孫子問道:「爺爺!我也想和您一樣讀書,可我讀不懂。只要我把書本合上,我就忘得一乾二淨。讀書有什麼用?」
老爺爺指著角落的籃子說:「這個籃子是放煤炭的,你帶去河邊,幫我盛一籃子水回來吧。」於是小孫子照爺爺說的去做了,不過回來之前籃子裡的水早早地就漏光了。
「你下次得跑得快一些。」老農夫笑著並把小孫子再一次帶到了河邊。這一次男孩跑得飛快,但他回來之前水依舊漏完了。試了好多次後,男孩終於說:「爺爺,籃子裝不了水!,這根本就沒用!」
爺爺笑著說:「你覺得沒用,可是你再看看籃子。」男孩轉過頭看籃子,他發現,原本又破又髒的煤炭籃子,已經從裡裡外外變得非常乾淨了。」
老師講完這個故事後,又對學生們說:
「我們讀書就是這樣的。
書是河水,我們的心就是那個裝滿煤炭的籃子。我們每次用籃子去撈水時,什麼也撈不起來,但是籃子會越來越乾淨。
書讀多了,雖然很難記得全部,但是我們的心靈就會慢慢變得純淨,想問題就更懂得開動腦筋。
有一個同學偷偷告訴我,他長大想去放羊。
但是大家想想,如果我們努力讀書,我們就會更了解羊群,了解草原,了解怎麼照顧羊,怎麼樣把羊養的健健康康,怎樣把羊賣出最好的價錢。這樣我們才能更喜歡放羊,甚至成為放羊專家,對嗎?
所以,做任何事,讀書都是基礎。我們是為自己讀書的,不為別人。」
學生們紛紛點頭,就連厭學孩子牧野,也眼神閃爍著光。
從那天開始,這個問題學生再也沒有做過小動作,上課變得更加專心了。連家長都跟老師反映孩子在家主動寫作業了,真神奇。
讀書有什麼用?
很多時候因為孩子沒有真正理解讀書有什麼用,而大部分家長熬過應試教育,也不一定能夠說出答案,解決孩子的困惑。結果孩子反而產生自己是為爸爸媽媽讀書的錯誤念頭。
開學季來臨,用一組漫畫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努力讀書。
「為什麼我要努力讀書?」當孩子這樣問你時,你怎麼回答?為了考上好大學?找份好工作?賺更多的錢?過更好的生活?
看過上面面這組漫畫,相信你會給他一個滿意的回答。建議老師、家長給孩子看看!
家長應該怎麼做?
開學季來臨,一位老教師也給家長留下11條家庭教育忠告。家長們不妨參考下。
1.關於品德
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愛國情懷和集體意識,社會公德和責任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創新精神,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自尊、自信、自律、自強,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團結協作,尊重他人,甘於付出,這些比分數更重要。如果孩子在任何一個方面有問題,那怕是有一點問題,即使分數再高,也不值得驕傲,這是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則。
2.關於分數
若要讓孩子獲得理想的分數,就別死抓住分數不放。建議家長們在孩子結束考試後對他說:「你辛苦了,你想吃什麼,我們也跟你沾沾光。」卷子拿回來後,一起分析,讓孩子說錯的原因,家長要說的只有一句:比我強多了,我相信你,下一次一定會有進步,同時摸摸孩子的頭,或拍拍他的肩膀。
3.關於困難
如果你的孩子遇到難題就放過,家長要動腦筋,想辦法讓孩子堅強起來,否則向他要分數就是一句空話。
4.關於和老師溝通
家長們應該從內心尊重老師,當然也尊重老師的勞動,但不要用物質的東西去玷汙教育的神聖。老師收了禮,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會左右為難;孩子如果知道家長向老師行賄,曾經很美麗的老師,在他們心目中的威信就會一落千丈。賄賂老師,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如果尊重老師,每個家長都能用健康的方式與老師溝通。
5.關於「比較」
什麼時候都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短處與別人孩子的長處相比,看到孩子的分數不理想時,不妨這樣說,「比我小時候強多了。」
6.關於家長會
每個學期的家長會,家長千萬不要以忙為藉口缺席,因為你缺席,會在老師心中留下你不重視孩子的印象。家長會上,老師會傳達很多重要的信息,除了孩子在校的成績和表現以外,還要宣布有關學校的規章制度,比如不能帶手機到校等。孩子在學校出現問題,通常是家長不與老師密切配合的結果。
7.關於班幹部
很多家長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擔任班幹部,擔心會影響孩子的成績。實際上,成績好,是擔任班幹部的重要條件。在他任職的過程中,其組織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處理複雜事務的能力都會得到提高,這些比分數重要得多。需要指出的是,在各種能力得到鍛鍊的同時,成績不會受到負面影響,反而因為責任感提升,可以促進成績的提高。
8.關於青春期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要多理解,跟孩子平等交流,以欣賞的眼光看孩子。即使他做得不好,你也別責備他(他更清楚自己做得不好),如果能像朋友那樣坐下來聊聊最好。在聊的過程中,講講自己小時候的事情,春風化雨般地對其進行感染,適時引導,方可達到目的。
9.關於手機
建議別讓孩子帶手機到學校,因為網上的內容比課堂上的內容更具吸引力,手機在哪裡,孩子的心就在哪裡。對於自制力較低的孩子,負面影響很大。所以,當孩子尚未中學畢業時,愛他就別給他帶手機。
10:關於「閒書」
人的精神長相,需要大量的課外閱讀,沒有課外閱讀的語文一定營養不良。從長遠看,比如高考,與沒有大量閱讀的學生比,就有明顯區別:前者遊刃有餘,後者捉襟見肘。
11:關於表率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你要求孩子考到前10名,那麼你在單位的業績就不能排倒數第1;如果你要求孩子寫作業,你就不能打麻將;如果你要求孩子尊重老師,與同學友好,你就要孝敬父母,和同事和睦相處。許多時候,做比說作用更大。
寫在最後
當你的孩子有厭學情緒時,不妨告訴他上面的故事,激發孩子積極向上的心理。
爸爸媽媽們,也請少用分數定論孩子的好壞,讓孩子重視學習過程的快樂,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讀書,是為了遇到更好的人,見到更精彩的世界,讓自己擁有更好的選擇。
互動問題
各位家長,關於讀書的事情,你有什麼想跟家長或者孩子分享的故事?歡迎在評論中留言。
策劃:不輸家庭教育
不輸家庭教育,智造中國家庭教育影響力品牌,專注20年,6A高品質服務,專業有用,輕鬆養育好孩子。
責任編輯:善柔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