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鬧,我走了!」媽媽說完賭氣話,卻再也沒聽到孩子喊媽媽!

2020-08-30 做你的知心朋友

身邊有不少家長會對孩子這麼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生氣了」、「你再不乖、媽媽再也不來接你了」……家長知道這些話是唬人的,不能當真,而孩子聽到後卻很害怕是真的,所以每當家長說這些嚇唬孩子的話時,都特別奏效,說完孩子就聽話了。

嚇唬孩子只是一個下下策,並不是什麼好方法,經常這樣會對孩子產生心理影響,甚至會發生危險事件。

「你再鬧,我走了」,媽媽說完賭氣話,卻再也沒聽到孩子喊媽媽。


李女士一直忘不掉那天發生的事情,那一天,李女士帶著3歲的兒子去商場玩兒,路徑一家玩具店,孩子太小沒經過媽媽的允許,直接跑進了玩具店,李女士追上去之後,發現孩子正看著一個玩具飛機。


眼神中透露出很想擁有這個玩具飛機,可是李女士看看價格,立即對孩子說:「媽媽今天沒有帶那麼多錢,下次再買!」聽到這句話,孩子還是不依不饒,想讓媽媽立刻就買。

李女士很無奈,想拉著孩子走,可孩子就是不走,店裡很多人看著,又不好意思大聲發火,所以就對孩子說:「你再鬧,我走了!」媽媽說完賭氣話後,轉身就離開了。

李女士平常經常對孩子這麼說,而且每次孩子都乖乖聽話,因此這次李女士也是這麼認為,但是李女士在一個角落裡待了五六分鐘,見孩子還沒有出來,這時更生氣,想著不留情面也要將孩子拖出來。


李女士在玩具店裡找了兩圈,都沒有發現孩子,到商場裡也沒有找到,這時候林女士才想到報警,查看監控後,孩子被一個陌生人帶走了,而且走出了商場大門。

李女士至今還悔恨自己做過的事情,因為一句賭氣話,卻再也沒聽到孩子喊媽媽!

其實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家長,認為這麼做寶寶就可以乖乖聽話,屢試不爽,但家長們不知道的是,這麼做對孩子傷害有多大。


和孩子賭氣的壞處:

1、家長愛說「你不乖,把你送給別人」,以此來嚇唬孩子,家長只看到孩子聽了這句話後變乖了,也覺得自己只是說說,並不會真的那麼做,但是孩子會記住這句話,生怕自己做的不好,爸媽會將自己送出去,慢慢地孩子會變得自卑,做事情也縮手縮腳。


2、當家長說出賭氣的話時,都是在生氣的狀態下說出的,也就是說家長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已經失控了,那麼家長經常這樣賭氣說話,孩子自然也會變得愛發脾氣,甚至也會說一些賭氣的話,長此以往,孩子的脾氣性格會變得很差,成為一個愛生氣的孩子。


3、當家長說賭氣的話後,還會給壞人製造可乘之機,比如人販子,就像案例中發生的一樣,本來不會發生的事件,因為一句賭氣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腸子悔斷都沒用了。

看了賭氣的3點壞處,你還想對孩子經常說賭氣的話嗎?其實教育孩子還有很多新思路,儘量別用這個方法了。

相關焦點

  • 「你再鬧,我走了」,媽媽說完賭氣話,卻再也沒聽到孩子喊媽媽
    身邊有不少家長會對孩子這麼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生氣了」、「你再不乖、媽媽再也不來接你了」……家長知道這些話是唬人的,不能當真,而孩子聽到後卻很害怕是真的,所以每當家長說這些嚇唬孩子的話時,都特別奏效,說完孩子就聽話了。嚇唬孩子只是一個下下策,並不是什麼好方法,經常這樣會對孩子產生心理影響,甚至會發生危險事件。
  • 媽媽跟3歲兒子賭氣,最後贏了可她卻再也沒有等到孩子醒來叫媽媽
    ,3歲的兒子健健康康,只是越大越調皮,難以管教,所以有時面對兒子這樣的行為,小越會用一些威脅恐嚇的辦法來教育孩子,比如:你再這樣媽媽就不要你了等等!這天,吃過午飯,小越就帶著兒子去遊樂園玩,到點該回家了,兒子還沒有玩盡興,一直說再玩一會,可一會之後又一會,眼看天都快黑了,兒子還是沒有回家的意思,於是小越急了,抱著兒子就往停車場走,走到半路兒子一直哭鬧,小越氣壞了,直接把他往地上一放,喊道:你走不走,不走媽媽走了!
  • 寶媽馬路上和兒子賭氣,最後媽媽贏了,卻再也聽不到娃喊「媽媽」
    兒子一聽到媽媽不給自己買玩具,連忙哭了起來,哭還不算,又躺在地上打滾。這位寶媽實在沒有辦法,最終在路上和兒子賭氣:&34;。說完陳女士離開了現場,大步流星地往前走去,最後這位媽媽贏了,卻再也聽不到娃喊媽媽了。
  • 別用話恐嚇孩子,「你不走,我走」,因這句話媽媽痛失愛子
    相信有些孩子鬧脾氣,發脾氣的時候,有些家長就會變得順著孩子的意思,有些家長就會直接和孩子一起發脾氣。就是一種「發脾氣誰不會嗎?你發,我也發」。家長的這種幼稚行為,有時候孩子會聽,有時候孩子是不聽的。比如,孩子在外面和別的小孩玩得正起勁,家長又忙著回家做飯。要是孩子不願意回去的話,那麼家長就會強行帶孩子回去,有時候往往他們們有溝通,就強行帶孩子回去的時候,孩子就會發脾氣,那麼,家長也會選擇和孩子一起賭氣,但是,有時候這種幼稚的行為卻再也換不回自己的孩子了。小陳是一個全職的媽媽,在家帶孩子,洗衣做飯等等。
  • 「你自己在這吧」,寶媽和娃使勁賭氣,卻再也聽不到孩子喊媽媽了
    「媽媽不要你了」,媽媽和娃使勁賭氣,贏了卻永遠失去孩子有這麼一則消息,震驚了所有人,也引發了許多家長的深思。事情是在一位寶媽買完菜帶著兒子回家發生的,孩子在路上看到氣球非要讓媽媽買。但是媽媽沒同意,拉著孩子就往家裡走,孩子也倔強地不願離開。
  • 「你不走,我走了」,媽媽賭氣贏了,卻再聽不到3歲兒子叫媽媽
    嚇唬寶寶的同時,爸爸媽媽還喜歡和寶寶賭氣,有的家長很強勢,一定要讓寶寶知道自己的厲害。人在氣頭上,容易衝動做事,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34;,媽媽賭氣贏了,卻再聽不到3歲兒子叫媽媽寶媽小雨永遠也忘不了那天和兒子賭氣,自己賭氣贏了,卻再也聽不到3歲兒子叫媽媽。那天,吃完飯後,小雨帶兒子到商場散步。
  • 「你不走我走了」寶媽賭氣獨留孩子在商場,3分鐘後孩子「沒了」
    很多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會使用「威脅」、「恐嚇」的方式,比如說「如果你不XXX,我就不讓你XXX」這種剝奪權力的句式,要求孩子妥協。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並不會讓孩子真正做到聽話懂事,這樣只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比如說孩子成為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雙面寶寶,或是孩子有可能激發出反叛心理,做出一些逆反之事。
  • 「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兒子賭氣,贏了卻永遠失去了孩子
    導讀:「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兒子賭氣,贏了卻永遠失去了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兒子賭氣,贏了卻永遠失去了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兒子賭氣,贏了一時卻輸了一輩子
    「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兒子賭氣,贏了一時卻輸了一輩子案例分析在很多家庭中,讓不少家長頭疼的就是跟孩子的溝通問題,雙方之間的互不理解,常常會引發一場大爭吵,而這樣的爭吵往往是很傷感情的,甚至造成親子間的隔閡
  • 作為媽媽,我也會「孩子氣」,我覺得這是正常的
    上周日跟兒子大吵了一架,今日想來又覺得好笑,我一個三十幾歲的人跟一個六歲的孩子對吼。起因是兒子吃飯時筷子沒用好,我就敲了他的筷子一下,然後兒子就突然炸了,對我吼道:「你又敲我筷子,你幹嘛敲我筷子?我討厭媽媽,你走,我再也不要媽媽了。」
  • 怎麼叫孩子都不回家,媽媽賭氣將娃扔下自己走,賭贏了也失去了娃
    不回家我回去了,你自己在這玩。」孩子剛開始也沒有在意,並回應著再玩一會,隨後黃女士選擇起身離開,孩子看見這一幕有些著急了,媽媽走了怎麼辦呢?孩子追著媽媽跑,但是媽媽已經走了很遠,孩子邊哭邊追媽媽,,孩子就不會自己追出來,結果賭氣是賭贏了,但是再也聽不見自己娃叫媽媽了。
  • 「媽媽我錯了,快出來吧」媽媽和孩子賭氣,贏了賭局,卻輸了孩子
    有一次,母子倆一起去商場買東西,出門時候林女士和孩子約定好,只逛超市不上遊樂場,毛毛口頭答應好的。可到了商場,買完東西,毛毛卻拉著媽媽往遊樂場走。不管媽媽怎麼勸,他還是一直在說:「我就要玩,不玩我就不走了。」這讓林女士脾氣暴躁起來,怒氣衝衝地對孩子說:「不行,媽媽回家還要做飯呢。」
  • 媽媽在家孩子就不乖?別再讓媽媽背「鍋」,是你不懂孩子
    芽芽媽每次出差回來,都會聽到這樣的話,你不在家的時候芽芽可乖了,該吃吃該睡睡,也不哭鬧,你一回來就來精神,開始調皮搗蛋了;你不在的時候,也不黏人,自己乖乖玩耍,你一回來就磨人的,都是你慣的;你出差他還好點,回來太不好管了。芽芽媽沒少聽這種話,明明是因為和媽媽關係好才這樣的,怎麼讓別人說起來都這麼不好呢。
  • 「媽媽,我聽話,別不要我」父母不要再對孩子恐嚇教育了
    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不聽話時,經常聽到有的父母用語言來恐嚇孩子,"你再不聽話,我不要你了。」「你再不聽話,把你扔進垃圾桶裡。」「你再哭,壞人來把你抱走。」恐嚇就是事情沒發生,也很可能不會發生,更可能是在胡說八道,卻被家長當成了事實給孩子描述和渲染,讓孩子產生恐懼感,繼而變得聽話。也許父母認為孩子小,說這些話,只是嚇嚇孩子,讓孩子不再哭了,不再鬧了。但這種恐嚇孩子的話,也許能讓孩子暫時停止了哭鬧,但父母的恐嚇的話,孩子聽多了,會對孩子的成長發育,以及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 「媽媽我好累,可以讓我睡一會嗎?」 孩子說完這話,再也沒醒來
    孩子的媽媽說,中午的時候孩子去參加足球訓練,回來時身體表現得很虛弱,身上全是汗水。隨後媽媽就讓孩子先去洗澡,但是孩子並沒有回答,而是徑直躺在了沙發上,有氣無力地跟媽媽說「媽媽我好累,可以讓我睡一會嗎?」說完孩子就閉上了眼睛,媽媽再去叫他時,已經沒有了反應,媽媽以為孩子中暑了,急忙叫了救護車。
  • 「媽媽我好累,睡一會兒可以嗎?」孩子說完這話,卻再也沒有醒來
    導讀:「媽媽我好累,睡一會兒可以嗎?」孩子說完這話,卻再也沒有醒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我好累,睡一會兒可以嗎?」孩子說完這話,卻再也沒有醒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跟3歲孩子賭氣,媽媽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兒子叫「媽媽」
    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之間會有摩擦。當父母生氣或衝動時,他們會對孩子大喊大叫。有些父母喜歡和孩子賭博。例如,如果一個孩子想買玩具,父母就不買了,孩子就會捉弄孩子哭。成年人通常會說,「你不去,我就去。」然後他們就不回頭看了。一般來說,孩子會一邊哭一邊追上父母。其實,這種賭博行為是很危險的。生活中,有一個母親和一個3歲的孩子。雖然母親贏了,但她再也聽不到兒子叫「媽媽」。
  • 「媽媽我好累,可以睡一會嗎?」孩子說完這話,就再也沒有醒來
    導讀:「媽媽我好累,可以睡一會嗎?」孩子說完這話,就再也沒有醒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我好累,可以睡一會嗎?」孩子說完這話,就再也沒有醒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不走我走了」寶媽賭氣獨留孩子在商場,氣消了孩子也「丟」了
    這天媽媽要去商場買東西,爸爸要加班,所以家裡沒有人,只有把柚柚一起帶去。孩子去了商場之後,就像撒歡的兔子一樣拉都拉不動,當他走到變形金剛面前時,忍不住央求媽媽幫他買一個,媽媽當然沒有答應,於是孩子又和平時一樣哭鬧了起來。
  • 5歲孩子說完「我再不頂嘴了」便再沒醒來。悲劇過後,留下了什麼
    每個人都會關心與自己相關的信息,我也一樣。當一個關於孩子頂嘴的話題蹦入我的眼帘時,我的心臟像驟然停止跳動一般,呼吸的頻率也慢了好幾拍。 故事開始於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場景。 媽媽帶著5歲的孩子到超市購物,當媽媽已經買好需要的東西準備去結帳的時候,孩子卻被貨架上的玩具手槍吸引住了。任憑媽媽怎樣呼喚,孩子就是挪不動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