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當然國家放開二胎政策之後也會有很多二胎家庭,但是不管是一個孩子還是兩個孩子,他們都是家裡的寶,父母都非常愛他們。
但有時孩子也會惹父母生氣,這時父母便會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有時甚至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柚柚是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平時還是比較聽話的,但是對於他想要的東西卻必須要得到,否則就會大哭大鬧,不依不饒。
所以平時父母比較少帶他去商場超市之類的地方,因為每次去總會鬧得不開心,柚柚恨不得把整個商場的東西都搬回家。
這天媽媽要去商場買東西,爸爸要加班,所以家裡沒有人,只有把柚柚一起帶去。
孩子去了商場之後,就像撒歡的兔子一樣拉都拉不動,當他走到變形金剛面前時,忍不住央求媽媽幫他買一個,媽媽當然沒有答應,於是孩子又和平時一樣哭鬧了起來。
這次媽媽依然沒有理他,只是跟孩子說你不走我走了,可是孩子完全沒有注意媽媽在說什麼,依然沉浸在自己悲傷的氣氛中。
媽媽狠狠心賭氣轉身就走,一直也沒有回頭,可是過了大概三分鐘左右,媽媽氣消了,發現孩子並沒有跟上來,這讓媽媽有些著急,回頭去找去發現孩子已經消失了。
這時商場裡的喇叭響起,播報的是尋人啟事,而廣播中所找的人正是這位媽媽。
後來媽媽才知道當時孩子發現自己不見了之後,滿商場到處亂跑,幸好被一個櫃員阿姨發現送到了總臺,這才出現了之前的一幕。
媽媽趕緊道謝,表示下次再也不會就這麼走開了。
1、看好自己的孩子
在公眾場合由於人流量比較大,所以父母一定要隨時都看好孩子,千萬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
有的父母在買東西的時候會過於投入,所以很容易忽略對孩子的照看,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孩子很喜歡亂跑,稍不留神就會不見。
2、不要責罵孩子
孩子是有自尊的,即便他們在外面有些做法並不妥當,但是父母也不要劈頭蓋臉的去罵孩子,而是要耐心的和孩子講道理,儘量讓孩子能夠理解父母的用意。
當然,如果孩子依然無法接受,那麼父母也不能轉身一走了之,而是可以採取強制的方法抱起孩子直接就走,等孩子心情平靜下來再交流。
1、提前告訴孩子計劃
父母帶孩子出門之前,應該對於自己即將做的事情有簡單的規劃,並且要把這些規劃告訴孩子。
一般孩子在兩歲以上,基本上都會聽懂父母的話,讓孩子做到心中有數,自然能夠避免孩子哭鬧。
2、讓孩子參與其中
即便出門不是為了幫孩子買東西,但是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其中。比如在路上詢問孩子去哪個超市,面對同樣的物品,詢問孩子哪個顏色更好看。
這些都會讓孩子覺得他們是受到父母尊重的,所以即便有時他們的要求不會滿足,也不會發太大的脾氣。
3、讓孩子知道規矩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父母千萬不能每次都無原則地向孩子妥協,而是一定要讓孩子知道規矩,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即便他們發脾氣也不能做。
這會讓孩子有正確的認知,也會讓孩子養成一種習慣,知道外出時如何規範自己的行為,從而讓自己的言行舉止更得體。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耐心的教育,相信在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一定能夠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