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在這吧」,寶媽和娃使勁賭氣,卻再也聽不到孩子喊媽媽了

2020-12-17 金櫻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時間不會倒流,就好像潺潺流水只會從高處流向低處,就好像白天出來的是太陽,夜晚出來的是月亮。無論時間是長還是短我們都應該過好當下,珍惜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誰也不知道時間會在哪一刻戛然而止,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

「媽媽不要你了」,媽媽和娃使勁賭氣,贏了卻永遠失去孩子

有這麼一則消息,震驚了所有人,也引發了許多家長的深思。事情是在一位寶媽買完菜帶著兒子回家發生的,孩子在路上看到氣球非要讓媽媽買。但是媽媽沒同意,拉著孩子就往家裡走,孩子也倔強地不願離開。寶媽知道孩子又鬧氣脾氣了,兒子今年3歲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平時脾氣就特別不好,凡事都喜歡跟媽媽對著幹。原本想嚇嚇孩子和孩子說到:「你自己在這吧,媽媽不要你了」。

本以為孩子會乖乖聽話跟自己走,然而孩子卻變本加厲地哭鬧起來。寶媽也開始生氣了,賭氣地把孩子丟在大馬路上,快速過了馬路。孩子見媽媽走遠了就哭著跑了上去,沒想到這時一輛大卡車剛好經過,孩子突然衝出馬路,司機來不及剎車,悲劇就發生了。

媽媽終於贏了兒子,卻因為使勁和兒子賭氣就永遠失去了兒子,從那以後再也聽不見兒子叫媽媽了,媽媽再聲嘶力竭地哭聲也喚不回兒子了。這等遺憾,又用什麼去彌補呢?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沒有父母會真正想要和孩子生氣。但有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由於生活中的一些習慣而讓性格變得暴躁、自私。

那麼在平時對孩子的教育中都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一、孩子犯了錯一定要指出來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金寶貝,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有時候孩子很明顯地做出一些不該有的舉動,父母都以孩子還小或者只是小錯誤的理由說服自己不去指責孩子。然而卻不知道,那一時的平靜,更有可能引發後面孩子的習慣性叛逆。所以當做錯了事情時,家長最正確的辦法就是靜下心來好好和孩子溝通,告知他錯在哪裡,下次應該怎樣做。即使他並不能完全遵從,但是至少他是知道自己那樣錯的,然後在引導下才會慢慢去改正。

二、在孩子發脾氣時選擇「延緩交流戰略」

有的孩子發起脾氣來,完全聽不進去家長說的話,這時候家長可以採取「延緩交流戰略」。在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先讓孩子把情緒發洩完了再好好和他溝通,往往這樣孩子知道哭鬧是沒用的,便不會再採取哭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也能夠更加能夠尊重父母,接受父母所說的。

三、嘗試向孩子表達感受

當孩子和家長意見不一致時,很有可能表現出極端的一些話語和舉動。比如:「我討厭媽媽啊」之類的,甚至是動手打人。這時候家長可以嘗試在孩子平靜下來以後,向他表示自己的心情,表達你那樣對媽媽媽媽也會難過啊之類的話,這麼做,可以讓孩子在這種過程中學會慢慢改變自己的表達方式,還學會變得更加為他人考慮。

今日互動話題:你會真的和孩子生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我是一名三歲寶寶的媽媽,育兒是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寶寶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細緻的關懷。大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共同探討,一起解決。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媽馬路上和兒子賭氣,最後媽媽贏了,卻再也聽不到娃喊「媽媽」
    兒子一聽到媽媽不給自己買玩具,連忙哭了起來,哭還不算,又躺在地上打滾。這位寶媽實在沒有辦法,最終在路上和兒子賭氣:&34;。說完陳女士離開了現場,大步流星地往前走去,最後這位媽媽贏了,卻再也聽不到娃喊媽媽了。
  • 「你再鬧,我走了」,媽媽說完賭氣話,卻再也沒聽到孩子喊媽媽
    身邊有不少家長會對孩子這麼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生氣了」、「你再不乖、媽媽再也不來接你了」……家長知道這些話是唬人的,不能當真,而孩子聽到後卻很害怕是真的,所以每當家長說這些嚇唬孩子的話時,都特別奏效,說完孩子就聽話了。嚇唬孩子只是一個下下策,並不是什麼好方法,經常這樣會對孩子產生心理影響,甚至會發生危險事件。
  • 「你再鬧,我走了!」媽媽說完賭氣話,卻再也沒聽到孩子喊媽媽!
    身邊有不少家長會對孩子這麼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生氣了」、「你再不乖、媽媽再也不來接你了」……家長知道這些話是唬人的,不能當真,而孩子聽到後卻很害怕是真的,所以每當家長說這些嚇唬孩子的話時,都特別奏效,說完孩子就聽話了。嚇唬孩子只是一個下下策,並不是什麼好方法,經常這樣會對孩子產生心理影響,甚至會發生危險事件。
  • 「你不走,我走了」,媽媽賭氣贏了,卻再聽不到3歲兒子叫媽媽
    嚇唬寶寶的同時,爸爸媽媽還喜歡和寶寶賭氣,有的家長很強勢,一定要讓寶寶知道自己的厲害。人在氣頭上,容易衝動做事,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34;,媽媽賭氣贏了,卻再聽不到3歲兒子叫媽媽寶媽小雨永遠也忘不了那天和兒子賭氣,自己賭氣贏了,卻再也聽不到3歲兒子叫媽媽。那天,吃完飯後,小雨帶兒子到商場散步。
  • 怎麼叫孩子都不回家,媽媽賭氣將娃扔下自己走,賭贏了也失去了娃
    陪著孩子長大並不容易,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些家長會選擇耐心的陪著他們長大,而有些家長則是選擇暴躁育兒。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打罵孩子,家長和孩子意見不合的時候,從不聽取孩子的意見,總是一副自己全對的姿態。其實有的時候,家長的怒吼只是能讓孩子害怕,但是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這和強扭的瓜不甜是一個道理,不甜還扭它幹嘛呢?
  • 媽媽跟3歲兒子賭氣,最後贏了可她卻再也沒有等到孩子醒來叫媽媽
    對於家長們來說,帶孩子真的是一件喜憂參半的事情,喜的是看著小寶寶一天天長大,憂的是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危險以及調皮和不聽話的情況,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不過很多家長都喜歡跟孩子賭氣,有的時候甚至將孩子置身於危險之中,這樣的行為就算是最後媽媽贏了,卻也悔恨終生!
  • 給女兒洗澡忘帶浴巾,寶媽回屋去拿,回來卻再也聽不到孩子喊媽媽
    作者/英英編輯/英英新手爸媽在照顧小孩時,一定要付出更多的細心和耐心,畢竟小寶寶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家長稍有疏忽的話,小孩的安全就無法得到保證了。小茜是一位全職媽媽,從小孩出生之後一直都是她在照顧,在小朋友不會走路的時候,雖然帶著很累,但至少不會亂跑亂跳,帶起來也算省心。
  • 孩子痛哭「媽媽我錯了」,媽媽卻再也聽不到了:意外其實就在身邊
    據統計,每年夏季是溺水的高發季節,其中56%是未成年人,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溺水的人都是孩子,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心痛的數字。就在前陣子,河南新蔡的一位媽媽獨自帶著兩個孩子去河邊玩耍,起初兩個孩子只是在河邊玩水抓魚,但其中一個孩子不慎掉到水裡,這位媽媽看到以後第一時間也跳到了水裡救孩子。
  • 怕現場聽不到聲音就使勁喊!這英文水平幾級?
    怕現場聽不到聲音就使勁喊!這英文水平幾級?眾所周知,古力娜扎是一個新疆的妹子,娛樂圈裡新疆的姑娘不在少數。不怎麼關注娛樂圈的網友們,經常把古力娜扎和迪麗熱巴兩個人「傻傻的」分不清楚,只是因為名字太相似了!不過,雖然兩個人的名字雖然相似,兩個人的長相都是非常的有辨識度,一點都不「相似」哦!
  • 和3歲孫子賭氣,奶奶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孫子叫「奶奶」了
    導讀:和3歲孫子賭氣,奶奶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孫子叫「奶奶」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和3歲孫子賭氣,奶奶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孫子叫「奶奶」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跟3歲孩子賭氣,媽媽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兒子叫「媽媽」
    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之間會有摩擦。當父母生氣或衝動時,他們會對孩子大喊大叫。有些父母喜歡和孩子賭博。例如,如果一個孩子想買玩具,父母就不買了,孩子就會捉弄孩子哭。成年人通常會說,「你不去,我就去。」然後他們就不回頭看了。一般來說,孩子會一邊哭一邊追上父母。其實,這種賭博行為是很危險的。生活中,有一個母親和一個3歲的孩子。雖然母親贏了,但她再也聽不到兒子叫「媽媽」。
  • 中國寶媽帶娃真累,聽她講述才明白,國外媽媽如何一人帶一群孩子
    不少寶媽疑惑,自己養一個孩子就夠費勁的了,國外沒有計劃生育,那些一個人帶一窩孩子的寶媽,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媽媽生怕孩子把碗筷打了,洗碗洗的不乾淨,還要二次收拾,算了,還是媽媽自己做吧,讓孩子去玩。中國的媽媽們提倡親力親為,用洗衣機洗不衛生,還是手洗更乾淨,洗碗機也是同理,操不完的心多半是媽媽們自己加給自己的,無形之間增添了很多勞動量。相信很多媽媽應該都有這種感受,其實很多帶娃的負擔,我們是沒必要強加給自己的。
  • 「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兒子賭氣,贏了卻永遠失去了孩子
    導讀:「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兒子賭氣,贏了卻永遠失去了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兒子賭氣,贏了卻永遠失去了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不讓孩子玩手機,辭職帶娃吧!」和隔輩同住,給孩子立規矩難
    在休息室,文文媽媽邊和姐妹們訴苦,邊抹了一把辛酸淚。前兩年,有幾個同事生了孩子後,沒人幫著帶娃就辭職當全職媽媽。而文文媽媽兒子一出生,公公婆婆就過來幫忙帶孩子了,跟孫子特別親,讓她安心上班。那時,很多同事都羨慕她省心省力。可現如今,孩子被爺爺奶奶帶到2歲大,自然什麼都聽老人的。她提的一些建議,孩子都會用爺爺奶奶當擋箭牌,她管不了兒子了。
  • 家裡老人有這幾種特點,真不適合帶孩子,寶媽再難也要自己帶
    文|文兒最近,我朋友特別煩惱,因為要上班,她就把老人接過來幫忙帶娃了。可是,才帶了半個月,孩子就開始排斥她了。主要是,老人帶娃,凡事都聽孩子的,還總說爸爸媽媽忙,沒空管他,只有爺爺奶奶最愛他。我朋友也知道,老人這麼說是為了儘快取得孩子的信任,省的帶娃時孩子總找媽媽。但是,這種有損親子關係的帶娃方式,她實在接受不了。事實上,有些老人帶娃,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像家裡老人有以下這幾種特點,真不適合帶孩子,寶媽再難也要自己帶。
  • 「媽媽輸了,你快出來」,寶媽跟娃玩捉迷藏,孩子卻再沒出現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孩子生病或是出了意外,亦或是被人販子拐走,無論哪種情況,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都是莫大的打擊。帶娃在外,家長們一定要看好孩子,不要讓不法之徒有可乘之機。
  • 「那你去死好了」,媽媽跟10歲兒子賭氣,卻再也聽不到孩子的聲音
    「那我去死好了」,氣頭上的媽媽隨口來了一句「那你氣死好了」,小勇一聽便直接從窗戶一躍而下,媽媽想要勸止也已經來不及了。媽媽的話可能只是情緒激動下的一句氣話,卻不成想造成了母子陰陽相隔,再也挽回不了的局面,由此可見情緒對於一個小孩子的致命傷害有多大。通過這件事,希望廣大家長引以為戒,要學會控制情緒,不能因為自己的一時壞脾氣而傷害孩子,也希望孩子們要引起為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要學會和父母溝通,要堅信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下面我說一下,壞情緒帶來的幾種不良影響?
  • 「我再也不生了」一年後寶媽又來生娃,為啥女人好了傷疤忘了痛?
    文|秘籍君對於剛生過孩子的寶媽,你問她們生產是什麼感受,要不要再生二胎?她們的回答大多是:「給再多錢也不生了,太遭罪。」也有些寶媽表示:「生一個都帶不過來,生兩個不是找罪受嗎?」但事實是,晚則三五年,早則一年後,這些當初信誓旦旦說「我再也不生了」的寶媽,又會捲土重來,重新到醫院經歷生產的苦。
  • 寶爸帶娃睡覺,開空調只顧自己不給娃蓋被,寶媽的反擊真給力
    有一句話說的好:「父親帶娃,活著就好」!這可並不是說說而已,網絡上各種心大寶爸,真是讓寶媽們看著驚心又生氣。你若不信,我說幾件父親帶娃時的事,看看在你家發生過嗎?視頻是一個寶媽發的,寶爸帶娃睡覺,因為室內開了空調,寶媽拍到的場景是寶爸一個人裹得嚴嚴實實。這麼一看這寶爸也是一個知道冷暖,懂得照顧自己的人啊,也不同於那些粗心大漢。
  • 兒子又考砸了,母親一陣「暴打」,出來時再也聽不到孩子喊媽媽
    導讀:兒子又考砸了,母親一陣「暴打」,出來時再聽不到孩子喊媽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兒子又考砸了,母親一陣「暴打」,出來時再聽不到孩子喊媽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