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話恐嚇孩子,「你不走,我走」,因這句話媽媽痛失愛子

2020-12-20 小帥與萌丫

相信有些孩子鬧脾氣,發脾氣的時候,有些家長就會變得順著孩子的意思,有些家長就會直接和孩子一起發脾氣。就是一種「發脾氣誰不會嗎?你發,我也發」。家長的這種幼稚行為,有時候孩子會聽,有時候孩子是不聽的。

比如,孩子在外面和別的小孩玩得正起勁,家長又忙著回家做飯。要是孩子不願意回去的話,那麼家長就會強行帶孩子回去,有時候往往他們們有溝通,就強行帶孩子回去的時候,孩子就會發脾氣,那麼,家長也會選擇和孩子一起賭氣,但是,有時候這種幼稚的行為卻再也換不回自己的孩子了。

小陳是一個全職的媽媽,在家帶孩子,洗衣做飯等等。這天又到了回家做飯的時候了,可是孩子正在跟著小夥伴們,玩得正起勁。所以,就不願意回去。要求媽媽再玩一會兒,可是孩子玩了30分鐘,都還沒有走的意思。那麼,小陳的脾氣就上來了,對著孩子說「你不走,我走了」。說完,她就走了,孩子見狀,趕緊跟上媽媽,可是正當媽媽停下來等孩子的時候,孩子就被後面來的車給撞了,看到這個場景,小陳嚇懵了,趕緊過去看孩子怎麼樣了,可是救護車還沒有來,孩子就不行了。而小陳也是後悔極了,可是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後悔藥吃啊?

有時候孩子不聽話、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們就會選擇用一下話來威脅孩子,讓孩子乖乖聽話。但是,在孩子的思想中,根本沒想到家長是騙他們的。我覺得帶孩子出門,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杜絕以上事情的發生。

時時刻刻關注自己的孩子

當家長們帶著孩子出門玩不管去到的地方是陌生的,還是熟悉的,都要時時刻刻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因為有時候就是因為家長們在孩子身邊,導致了很多意外的發生。有時候孩子出現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家長還可以在旁邊去補救。

別去說威脅的話嚇孩子了

有些家長因為孩子不聽話就會去說一些威脅的話去嚇孩子,相信小的時候不睡覺,家長都會說「再不睡,等一下狼外婆來了」。往往孩子聽到這樣的話,就會產生恐懼感,而對心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家長們教育孩子的時候,面對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其實是有很多的方法去讓孩子聽話。但是威脅。恐嚇孩子的話就別再說了吧。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痛失愛子的幾位明星,他因為痛失兩子最終承受不住也走了
    痛失愛子的幾位明星,他因為痛失兩子最終承受不住也走了娛樂圈是一個光鮮亮麗的地方,裡面有很多的明星,雖然他們打扮都非常的鮮亮,但是其實他們也非常的苦的。畢竟娛樂圈裡面的明顯非常的多,只要你不努力很有可能就會被淘汰,所以不拼搏不努力根本就不行。
  • 「你再鬧,我走了」,媽媽說完賭氣話,卻再也沒聽到孩子喊媽媽
    身邊有不少家長會對孩子這麼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生氣了」、「你再不乖、媽媽再也不來接你了」……家長知道這些話是唬人的,不能當真,而孩子聽到後卻很害怕是真的,所以每當家長說這些嚇唬孩子的話時,都特別奏效,說完孩子就聽話了。嚇唬孩子只是一個下下策,並不是什麼好方法,經常這樣會對孩子產生心理影響,甚至會發生危險事件。
  • 「你再鬧,我走了!」媽媽說完賭氣話,卻再也沒聽到孩子喊媽媽!
    身邊有不少家長會對孩子這麼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生氣了」、「你再不乖、媽媽再也不來接你了」……家長知道這些話是唬人的,不能當真,而孩子聽到後卻很害怕是真的,所以每當家長說這些嚇唬孩子的話時,都特別奏效,說完孩子就聽話了。嚇唬孩子只是一個下下策,並不是什麼好方法,經常這樣會對孩子產生心理影響,甚至會發生危險事件。
  • 痛失愛子的8位明星,金庸兒子年僅19歲,最後一位痛失2子後也走了
    痛失愛子的8位明星,金庸兒子年僅19歲,最後一位痛失2子後也走了對於父母來說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失去孩子了,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希望是傳承,失去孩子對父母來說是一個非常沉重打擊。娛樂圈裡面也有很多人曾經失去過愛子,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林永健個人資料簡介 林永健痛失愛子是怎麼回事
    林勇痛失愛子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 林永健個人資料簡介 中文名 林永健 外文名 Lin Yongjian 別 名 永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省青島市
  • 「媽媽,我聽話,別不要我」父母不要再對孩子恐嚇教育了
    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不聽話時,經常聽到有的父母用語言來恐嚇孩子,"你再不聽話,我不要你了。」「你再不聽話,把你扔進垃圾桶裡。」「你再哭,壞人來把你抱走。」恐嚇就是事情沒發生,也很可能不會發生,更可能是在胡說八道,卻被家長當成了事實給孩子描述和渲染,讓孩子產生恐懼感,繼而變得聽話。也許父母認為孩子小,說這些話,只是嚇嚇孩子,讓孩子不再哭了,不再鬧了。但這種恐嚇孩子的話,也許能讓孩子暫時停止了哭鬧,但父母的恐嚇的話,孩子聽多了,會對孩子的成長發育,以及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 你有這樣恐嚇過孩子嗎?
    這種情況下,很多「聰明」的父母往往會抓住孩子的軟肋,用孩子最怕的東西來恐嚇或威脅他,結果孩子當然會聽話了。然而,僅僅是因為孩子沒有按照大人的規則做,或是孩子調皮,很多父母就不經意就說出了這些話.它對孩子心理的傷害,不亞於體罰。以下這些話,你對孩子說過嗎?別再這樣恐嚇孩子後果很嚴重!
  • 這五種「一時有用,後患無窮」的恐嚇方式,父母經常用在孩子身上
    「什麼玩意兒你,還打人?!我不要你了,讓警察叔叔趕緊把你抓去,別跟著我!」在肯德基的兒童遊戲區內,一個三歲的孩子打了其他的小朋友。孩子媽媽很及時地跟被打的孩子和孩子家長道歉並將孩子拉出了遊戲區。緊接著,動媽就聽到這位媽媽說了這句「什麼玩意兒你,還打人?!
  • 「媽媽,不要走」,克服入園焦慮2原則4方法,媽媽要牢記
    當孩子不能用語言表達內心的焦慮時,哭鬧就成了最好,最有效的選擇。如果父母這時候情緒也不穩定,不管是自己哭,還是強迫孩子不要哭,都會增加孩子的不安。2、有些話,不要說送寶寶入園,媽媽一定不要用語言恐嚇孩子。這些話不但不會讓孩子擺脫焦慮,反而讓孩子更加恐懼感。
  • 「你走不走不走我走了啊」!一句氣話讓她失去兒子,你肯定也做過
    引言:「你走不走不走我走了啊」!一句氣話讓她失去兒子,你肯定也做過帶寶寶是一件很累很辛苦的話,很多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難免會很孩子說一下賭氣的話。但是其實這是很不好的,會嚴重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這不,省城的王太太就因為一句賭氣的話就永遠失去了孩子,追悔莫及。事情是這樣子的,王太太每天晚上吃完晚飯後都會帶著孩子去公園散步,但是因為晚上很多外面有很多小朋友,明明說好只玩兩個小時的兒子怎麼都不願意回家,王太太就跟孩子急了。這天剛吃完飯,王太太還是照常帶著兒子出去散步,兒子很快和公園裡面的小朋友玩到一起。
  • 兒子走著走著突然停下不走了,當兒子抬起腳的時候,媽媽的心好痛
    導讀:兒子走著走著突然停下不走了,當兒子抬起腳的時候,媽媽的心好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兒子走著走著突然停下不走了,當兒子抬起腳的時候,媽媽的心好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些明星都曾痛失愛子,他親手摔死愛女,他連失兩子後自己也走了
    這源於張萌因為臉腫遭到了整容的質疑,對此張萌的經紀人呂薇在7月26日晚髮長文回應稱:張萌為了接拍《沙海》,雖然進組後發現自己懷孕,但她還是隱瞞後繼續拍戲導致流產,所以這才導致她臉部的浮腫。其實像她這樣痛失愛子的事在娛樂圈也不少。因為娛樂圈那些明星本來自己就不容易,而且當明星的日常要趕各種通告,要麼就忙著拍戲趕進度。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娛樂圈裡,那些痛失愛子的明星。
  • 「我不打擾你,親親我就走」簡單一句話,原來真相是這樣
    見到媽媽後 孩子就說了一句話 「媽媽,我不打擾你工作, 親親我就走」 簡簡單單的話語 卻讓在場的所有人眼眶溼潤
  • 母親節快樂,那些痛失愛子的母親們,如何快樂?
    今天是母親節,身為母親我收到了自己母親的祝福,那一刻有種溫暖和感動湧上心頭,那就是母親最大的快樂就是孩子能過得健康幸福,而朋友圈、熱搜裡擠滿了要對母親說的濃情蜜語,卻像一句句諷刺的刀一樣刺殺著那些失去孩子的母親,應該讓他們快樂的人走了,這樣的節日像懲罰和折磨。
  • 「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兒子賭氣,贏了卻永遠失去了孩子
    導讀:「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兒子賭氣,贏了卻永遠失去了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兒子賭氣,贏了卻永遠失去了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聽孩子說過哪些可愛的小孩兒話?「媽媽快哭啊,你老公走了」
    文|秘籍君所謂童言無忌,大概就是天真無邪的孩子,就算是說出一些不吉利的語言,也是無須怪罪。但是如果家裡或者身邊有孩子的話,你就會見識到童言無忌的威力。除了一些讓人尷尬到地縫裡的話,當小孩兒話從小傢伙嘴裡冒出來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有多可愛。
  • 「你不走我走了」寶媽賭氣獨留孩子在商場,3分鐘後孩子「沒了」
    很多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會使用「威脅」、「恐嚇」的方式,比如說「如果你不XXX,我就不讓你XXX」這種剝奪權力的句式,要求孩子妥協。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並不會讓孩子真正做到聽話懂事,這樣只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比如說孩子成為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雙面寶寶,或是孩子有可能激發出反叛心理,做出一些逆反之事。
  • 教育不是恐嚇,切莫因為你的無知而害了孩子
    01用「啟發式」提問正向引導用啟發式提問,讓孩子自己發現問題的答案。這種方法不但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還能激發孩子的自主性和責任心。一個小男孩非要跟弟弟擠一張床睡覺,全家四口在一張床上太擁擠了,他的媽媽想讓他改變做法。但她並沒有粗暴地呵斥他:「你再跟弟弟擠,我就揍你。」而是很耐心地跟他溝通。
  • 人販子抱走孩子拐進小道準備溜,卻因孩子這句話,救了自己
    導讀:人販子抱走孩子拐進小道準備溜,卻因孩子這句話,救了自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人販子抱走孩子拐進小道準備溜,卻因孩子這句話,救了自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再哭媽媽就不要了」,你還在用「恐嚇教育」來讓孩子聽話嗎?
    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還有很多,什麼狼把孩子叼走,讓醫生把你抓走,或者讓老師叫你罰站之類的,這些話是不是特別熟悉這種方法不僅有助於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激發孩子的自主性和責任心。之前朋友說她家鵬鵬總想和弟弟擠在一張床上睡覺,但弟弟是和爸爸媽媽一起睡,四個人擠在一張床上實在睡不下,朋友想改變鵬鵬的想法,但她並不是去呵斥他「你再不聽話、不自己去睡覺,我就揍你」,而是對鵬鵬進行了一些提問,耐心地和他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