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實習生 廖雪瓊
痛仰、新褲子、旅行團、反光鏡、刺蝟、猴子軍團……隨著《樂隊的夏天》大火,這些樂隊撥動了無數樂迷的心弦。12月14日,他們將帶著激昂與躁動來到成都演出,用搖滾的烈火點燃觀眾。樂手們以其專業的音樂性和個人魅力徵服觀眾,這其中,一位叫Hayato的日本鼓手也因在節目中的「忙碌」——與海龜先生、新褲子等樂隊都有合作,引起觀眾關注的同時,也收穫了超高人氣。在成都的樂隊圈中,也有一位知名貝斯手——乾燥(原名:李禎),與阿修羅、童黨、冒失鬼、Code-A等大部分成都樂隊都有過合作。目前,他在明日之憧樂隊擔任貝斯手。
對於自己能夠在多個樂隊之中擔任貝斯手,李禎接受封面新聞記者專訪時調侃表示:「可能在成都稍微能用的貝斯手不多,才給了我機會可以跟成都大半個樂隊圈合作。」這種直率的表達,貫穿著整個採訪過程。
半路出家的李禎,將自己學習貝斯的過程分為了三個階段,而這也可以說是他音樂生涯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沉醉練琴 開啟音樂之路
「每天腦子裡想的都是練琴的事,一有空就練習。」
2009年,李禎當時還是獸醫專業的一名大一學生,那年5月,他被同學帶到了成都首屆「熱波音樂節」。這裡,風格各異的近五十組藝人/樂隊輪番獻藝,流行、搖滾、民謠、嘻哈、金屬等多種音樂風格齊聚,吸引超過15萬人次關注。
這場露天音樂節,讓李禎第一次認識到了樂隊的魅力。期間,他被馬賽克樂隊的復古搖滾樂吸引,「他們是一支具有典型80後懷舊氣質的獨立樂隊,擁有不可抑制的創作激情和癲狂搖擺的演出現場。」除了馬賽克,李禎還喜歡童黨樂隊,「童黨跟馬賽克是兩種風格,但他們兩支樂隊的旋律都非常悅耳,現場爆發力、感染力十足。」
20歲的李禎,瞬間愛上了這種狂熱的感覺,這也堅定了他學習樂器的心。「我和童黨樂隊的主唱比較熟,因為他媽媽在我們學校當老師。在他的介紹下,我開始跟阿修羅樂隊的貝斯手龍俊老師學貝斯。」李禎沒選擇學吉他,是因為他感覺吉他聲音太吵了,有點「鋸耳朵」。「本來我打算學打鼓的,但是學打鼓一是學費太貴了,二是沒有練鼓的地方。」 通過排除法最後選擇了貝斯,「不管是古典樂、現代音樂、流行音樂還是搖滾樂,都需要節奏樂器(鼓)和低音樂器,低音不一定需要貝斯來完成,可以是合成器,也可以是貝斯、大貝(低音提琴)這種。低音和節奏是不管什麼音樂都必須存在的,而吉他這些東西則可有可無,看音樂風格的需要。」
大二才開始接觸樂器,對於一名貝斯手來說,李禎的起步似乎顯得太晚,但他也是幸運的——跟阿修羅樂隊的貝斯手龍俊學習。有這樣一位樂隊圈中的殿堂級人物成為自己的音樂啟蒙老師,對於開始崇拜樂隊的李禎來說,「感覺像朝聖一樣,我看見他,就感覺自己前途一片光明。因為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前,我覺得他的貝斯都彈得特別好。」才開始學習貝斯的那段時間是特別累的,再加上交通不便,李禎要花四個小時往返於學校和學琴的地方,每周兩次。
雖然辛苦,但李禎特別幸福,「我當時不管手上有沒有琴,整個腦子裡面想的都是練琴的事情。」 但這種狀態只持續了一年。2011年,李禎通過面試加入了童黨樂隊,正式走上音樂的道路。與其他「童子功」樂手相比,李禎也經歷了一番痛苦和糾結。好在,在成都這個包容的城市,「大家都是會了一點皮毛就開始搞樂隊,搖滾樂就是一種範兒、一種態度。剛開始大家的音樂水品都比較差,比較惱火。要不就是偏愛朋克這種風格,對樂手的要求沒有那麼高,因為這類風格看起來很有範兒,能夠把控這種風格,所以給人的感覺可能會特別震撼,但其實內在的東西,是你做了很多年以後才會有提升的。」
相關閱讀
不學獸醫的貝斯手不是好奶爸斜槓青年李禎 「劈腿」大半個成都樂隊的貝斯手丨城市筆記
不學獸醫的貝斯手不是好奶爸斜槓青年李禎 「劈腿」大半個成都樂隊的貝斯手丨城市筆記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